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研究
——以高新区、三龙湾为例
2022-07-25刘琴LIUQin刘凯LIUKai罗玉越LUOYuyue
刘琴LIU Qin;刘凯LIU Kai;罗玉越LUO Yu-yue
(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 410100)
1 背景及问题提出
自从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以来,佛山市一直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8 年1 月11 日佛山市“一环创新圈”战略规划的提出,佛山已形成高新区、三龙湾两大科技创新平台齐头并进的态势。在两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驱动下,佛山市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佛山市缺少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平台载体,而且现有平台功能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这些都与佛山经济地位和实力不相匹配。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探讨提升三龙湾、佛山高新区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驱动能力的路径以推进佛山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并通过进一步推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港澳发展需要。
2 概念界定
2.1 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义,学者们作了不同的界定。但主流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由政府向社会投入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是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集聚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资源优势,对政策、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1],从而为开展科技研发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人才培养以及科技交流合作等活动而创建的重要科技创新载体[2]。
2.2 高新技术开发区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目前尚没有统一界定,比如大学科技园、科技工业园等。综合各学者的概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以看作是智力密集型的一个园区,它用领先的技术紧密链接先进的高科技行业,进行产、教、学、研协同发展[3]。我国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通过国务院审理核准,而设立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也被简称为“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旨在促进科技和产业的深度结合,利用领先的科技技术来对传统落后的产能进行整改升级,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
3 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现状分析
3.1 佛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现状
3.1.1 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简介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佛山高新区”)于1992 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三十余年发展过程中几经调整,当前涵盖了六个重点工业园区。佛山高新区通过产业创新带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创造的转型升级。产业智库城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负责引领“智造”转型;新兴产业的培育孵化以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负责为“中国智造金谷”提供内生驱动力;管理体制创新负责塑造“智造”金谷的竞争优势。
3.1.2 佛山高新区整体布局
2019 年,佛山高新区持续深化了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最终确立了“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一流科技产业园。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广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出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共进,重点发展8 大产业30 个细分领域,构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在“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下,佛山市五个区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及特色均有不同的定位和分工。(见表1)
表1 佛山高新区布局
3.1.3 佛山高新区建设成果
2020 年,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GDP 达到4190.8 亿元,增幅达2.3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GDP 为3356.6 亿元,增长2.91%;营业收入4569.44 亿元,增幅为2.65%;进出口总额895.88 亿元,增幅达2.76%。据《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指数》显示,在2020 年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去排名中佛山高新区位列13。在企业认定方面,2020 年全年共计695 家企业先后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全市76.2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累计2931 家,占全市(5718家)51.26%。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季华实验室一期即将投入使用,仙湖实验室启动建设。新增“广东智造创新工场”和“揽月一号”2 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年佛山高新区共引入超亿元产业项目27 个,计划总投资额535.73 亿元;其中,超十亿重点产业项目14 个,超百亿元项目2 个。
3.2 “三龙湾”现状
3.2.1 “三龙湾”简介
2017 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发展佛山市“一环创新圈”的战略目标。“一环创新圈”是搭建佛山绿色创新生态的基本出发点,三龙湾作为“一环创新圈”的创新极点,将被打造成为佛山高质量创新集聚区。三龙湾毗邻广州南站,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季华实验室”创新平台。周边生产性服务产业可依托的产业基础较为丰富,如潭州会展中心、千灯湖金融服务中心及南站枢纽等。
3.2.2 “三龙湾”建设成果
来自三龙湾管委会统计数据显示,成立以来,三龙湾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科技平台项目,签约产业项目逾30 个,计划投资金额达450亿元以上,包括库卡、飞利浦、富士康等重点项目。佛山市内的美的、碧桂园2 家民营企业,位居世界500 强,博智林、科达洁能、申菱空调等大批龙头制造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拥有1 家省级实验室(季华实验室)、28 家上市公司、74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 家孵化器、7 家众创空间等优质科研创新平台。在制造业创新重大平台建设方面,三龙湾目前正在建设的平台有:季华实验室、香港科大-博智林联合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在产教融合方面,三龙湾目前的重点项目有广佛香港合作办学项目、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工程研究生联合学院、广东-亚琛工业4.0 应用研究中心。在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三龙湾重点合作项目有香港科技大学佛山创新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粤港澳科技园。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在建的有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佛山顺德)基地、佛山工合空间。
4 佛山科技创新平台运行存在的问题
4.1 佛山高新区对分园区统筹管理力度不够
佛山高新区于1992 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其中禅城园6.5 平方公里,顺德园3.5平方公里。发展至今,不仅园区面积扩大了很多倍,管理架构也经过多次调整。佛山市高新区在对园区管理模式上经历了分、合多个阶段,当前这种“一区五园”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对各分园区统筹力度不足的问题。现在大管委会虽然升级,但其人权、财权、事权等权限却未升级,实为“悬浮”,对分园区没有实质性管理权限,分园人财物都在各自的区县,各园区独立运作,非但难以形成合力,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竞争关系,诱发有限资源的分散,不能形成“一盘棋”发展[4]。
4.2 政府参与过多,创新活力不足
自1992 年由国家批准成立佛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来,高新区的发展以政府引导为主,在市场充分参与下政府以政策为导向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但是这种政府为主导的园区管理方式对佛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当前发展阶段而言有一定的制约性[5]。目前政府部门和高新开发区下辖的事业单位是佛山高新区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如果部分孵化企业过于依赖政府部门或事业型的孵化器,即使能够通过申报获得各种扶持与补贴,也很难彻底融入市场[6]。一旦企业的发展远离市场需求,而是以各种补贴、扶持为内生动力,那么该企业很可能永远停滞在孵化阶段,而缺乏进一步走向市场的潜力。这也是造成佛山市当前自主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4.3 产业结构不利于高端人才集聚
近年来,佛山市的支柱产业仍然是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如劳动密集型的及污染较重的产业占比过大,高新技术的占比较少。通过调研发现,在激烈的薪酬市场竞争中,佛山高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高端人才聚集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高端人才薪酬水平竞争力不够。高端人才对薪资待遇以及晋升渠道不是很满意;企业文化对高端人才的未来发展缺乏关注,导致人才工作劲头不足,不能较好地留住高端人才。第二,高端人才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空间。佛山市制造业选址主要在城市郊区,生活娱乐设施配套相对欠缺,难以满足高端人才的生活需求,进而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因此,佛山当前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佛山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尚不能产生人才集聚的创新效应,更进一步制约了佛山的创新发展。
5 佛山两大平台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对策
5.1 紧抓“广佛同城”契机,实现“广佛创新同城”
广(州)佛(山)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同城化建设最早、进程最快的地区[7]。近些年,广佛同城化程度越来越高,广州发挥科学领域优势,大量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把大平台集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8]。广州在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对佛山具有较大参考意义。佛山作为一个地级市在与广州同城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可以探索“广佛创新同城新模式”。创新同城是指广州、佛山分别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推动区域内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机结合,探索在城市区域层面,两地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9]。广州科研院所较为集中、服务业生态完善,具备大量高端技术人才,而佛山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拥有丰富的生产性资料,且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强烈。鉴于此,广州、佛山两地通过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共享,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从而构建广佛“产业创新网络”。
5.2 整体规划,错位发展
佛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呈现“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战略导向,再根据各园特点实行错位发展[10]。在战略定位方面,未来五年,佛山高新区产业体系方面将以“数字化”、“绿色化”为关键词,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以及芯片、生物医药与健康、生产性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集群,聚焦“数字科技”方向,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氢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3+3+X”产业体系。在各园区发展方面,五园将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及特点实行错位发展。具体策略如下:禅城园区将发挥总部经济优势,用数据、技术、信息等新生产要素赋能产业发展,并全面提升高新区产业的配套服务水平;南海园将持续深化智能制造,以数字技术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并积极发展新材料、芯片、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顺德园则围绕智能家居领域,借力5G 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家居领域的智能化升级;高明园发挥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已有优势,在健康食品细和品牌推广领域,加快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升级发展;三水园则以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家居配套产业为主,积极承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新产品测试等功能。
5.3 “三龙湾”、“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大平台融合互补
从产业培育模式来看,佛山科技园区目前主要主要依托特定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等,聚焦培育,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园区整体产业的发展[11]。这种模式确实能够带动一些创新,但由于路径依赖,这种创新多以模仿式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培育模式则注重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构筑创新高地,实现创新的内部消化[12]。这种模式更为柔性、开放和网络化,创新要素的流动性也更强[13]。鉴于此,佛山未来发展可以利用“三龙湾”带动“高新区”。“三龙湾”毗邻广州,汇集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可以把“三龙湾”作为佛山创新发展的智囊团,利用“三龙湾”毗邻广州的地缘优势,与广州的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进行联合创新,进而带动佛山“一区五园”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