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经纬西南测控“定录一体化”助力钻探提速增效
2022-07-25田宏远扈秀杰潘芳芳
□ 田宏远 扈秀杰 潘芳芳
5月10日,由石化经纬西南测控公司承担测井、录井和定向 一体化技术服务的彭州5-1D井钻头出井顺利完钻。该井完钻井深8208米,继彭州6-6D井钻达井深8206米后,又一次刷新中石化西南油气田水平井完钻井深最深纪录。
彭州5平台是西南测控公司“定录一体化”首个试点运行平台。运行过程中,西南测控公司改变过去测井、录井、定向技术服务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通过优化人力资源,促进管理融合,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了资源的优势组合和运行的无缝衔接,优质、高效完成测录定任务,助推钻探提速增效。
队伍一体化:促员工从“单栖”变“多栖”
人是生产力的最一要素。“定录一体化”呼唤一体化人力资源支撑,在一体化运行模式下,技能全面的复合型“多栖”员工成了“香饽饽”。
为了让自己从“单栖”变“多栖”,员工们踊跃参加公司举办的跨专业培训,作业现场,员工们跨专业互拜师徒成了时尚。录井队长徐吉平和定向队长肖雪便是其中的一对儿。与其他“师带徒”不同,“定录一体化”互为师徒,录井技术人员重点学习定向理论、工艺技术和设备操作运行等知识。定向技术人员主要弥补录井技术、地层构造、岩性鉴定识别等内容,双方互相填补技术空白,共同学习提升。
“过去,员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就能够胜任工作了,现在,技能单一无法适应‘一体化’改革要求,多学一门技能,提高技术素质,成了员工职业设计的新内容。” 西南测控人力资源科长张乙文说。
“如果员工技能单一,现场至少需要录井工7人,定向井4人,一共11人,‘定录一体化’模式下,可以压缩到9人。”彭州五平台录井分队长沈邦威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
资源一体化:让“千里眼”明亮又敏锐
录井被誉为寻找油气藏的“千里眼”。如果说定向技术是钻机在地层深处钻进的“方向盘”,录井就是一台高精尖的“导航仪。”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支撑钻头像“游龙”一样精准钻遇油气藏。
“‘一体化’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实现了测井、定向、录井三个模块资料共享、技术融合,提升了应对多变地质条件的跟踪手段,实现对地层最真实的破壁和触摸,使我们眼睛更亮,探得更深,测得更明。”西南测控解释专家何传亮说。
彭州5-1D井是西南油气分公司部署在川西气田鸭子河构造的一口超深长水平段开发井,目的层为雷口坡组。针对该井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和轨迹上翘等地质难题,“定录一体化”联合攻关技术团队资源共享,快速反应,采用多项技术手段,按照“实时跟踪岩性变化及地层倾角、对比地质夹层、分析钻头位置、指导钻井轨迹”的跟踪思路,4次优化钻井轨迹及参数,最大限度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和储层钻遇率,为优质储层钻遇、井眼轨迹控制提供了硬核支撑。
在彭州5 平台“一体化”施工现场,定向技术人员给录井专业岗位员工讲解旋导定向导航工艺。田宏远 田宏永 摄
管理一体化:让“一条心”“一盘棋”走实走深
在彭州5平台作业现场,录井、定向技术人员合并办公,定向MWD地面工作机搬迁到综合录井仪器房开展工作,各类标识标牌、制度,统一张贴,疫情防控、入场教育、井控演练、安全培训统一进行,现场急救药品、气防设备、灭火器等共享、共用。
安全体系、物资装备、现场标准化的融合是“定录一体化”模式在管理流程上的呈现。为真正体现“一体化”运行模式下的“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内核,西南测控公司编制了《定录一体化运行共性部分整合并统一管理规定》《定录一体化队伍岗位职责》,下发了《“一体化”岗位练兵》《井、定向专业知识汇编以及应知应会题库》,定向和录井QHSE通用部分合并执行。
“原来操作规程、QHSE台账、应急预案等要做测、录、定三套资料,现在合并成一套,定向、录井人员一起开班前班后会,一起进行井控应急演练、一起组织技能培训,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吼一嗓子,大家就一起上,实现基层减负、队伍精干、工作效率提升一举三得。”徐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