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光化性角化病和光嫩肤的疗效评价

2022-07-25易勤谢小琴刘珈言梅蓉李二龙赵文彬杨礼凤韩成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鳞状二氧化碳皮损

易勤 谢小琴 刘珈言 梅蓉 李二龙 赵文彬 杨礼凤 韩成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光化性角化病(AK)主要是由慢性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的非典型癌前增生,有发展为鳞状细胞癌的风险〔1〕。该病在男性中比较常见,一般是由长时间的日晒造成,好发于脸、手背等外露皮肤,由黄豆大小的块斑逐渐发展为蚕豆大小,最初为正常肤色,发展为暗褐色,皮肤比较粗糙〔2〕。光动力疗法是由光敏剂参与,在特定波长光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光反应,产生活性氧分子,尤其是单态活性氧,作用于病变靶组织并产生细胞毒性作用,造成细胞毒性损伤和组织坏死的一种治疗方法〔3〕。因为其对肿瘤组织有良好的亲和性,可以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且不损伤正常的皮肤组织,疼痛感很轻,不会造成瘢痕产生,不会被皮损的数量和部位所限制。二氧化碳激光能够针对病灶使用较高的能量破坏皮损,加快皮损部位结痂后脱落。本文拟分析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对AK患者光化性角化病和光嫩肤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收治的80例AK患者,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6.20±3.26)岁,平均病程(12.25±2.35)个月;皮损分布于鼻部 13例,面颊部12例,外眦部8例,上唇部7例,患者均为单发损害;皮损面积(3.37±2.07)cm2。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80±3.34)岁,平均病程(11.75±2.55)个月;皮损分布于鼻部 14例,面颊部11例,外眦部9例,上唇部6例,患者均为单发损害;皮损面积(3.50±2.14)cm2。大部分患者都使用过局部外用药物。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4〕:①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②所有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③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4 w内没有使用过激素类、维甲酸类或其他免疫系统药物。排除标准〔5〕:①患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有明显光敏史者;③血糖、血压控制不佳者;④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患肿瘤者;⑥患卟啉症或已知对卟啉过敏者;⑦对试验所用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前先用生理盐水将皮肤表面的鳞屑与痂皮擦去,然后外敷20% 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0027,生产批号86900663000020) 溶液(每个部位1支)并避光,3 h后予以照射红光,波长633 nm左右,能量调节密度100 J/cm2,分多次照射,每次15 min,14 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治疗中发生的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在7 d左右可以自行消退。观察组:先进行二氧化碳激光,再进行与对照组同样的光动力疗法。患者术前皮损常规消毒,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 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生产批号86900107000111 )进行皮损表面麻醉后,将LJL35-CS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国械注准20173244354)的输出功率调节为12~25 W,波长调节为10 600 nm,对皮损部位进行光斑测试,根据皮损情况适当调整测试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光斑测试要完全覆盖皮损部位,测试结束后予以间断冰敷30 min,然后进行光动力疗法,14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术后随访1~3个月,共随访3次。

1.4疗效判定〔6〕完全缓解:皮损完全消失,皮肤仅有色素沉着或消退,没有复发;部分缓解:皮损缩小范围在50%~100%;好转:皮损缩小不超过50%;无效:皮损无明显变化;复发:原消失皮损处新发皮损。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 + 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

1.5皮肤镜特征分析〔7〕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通过皮肤镜(广州创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82210726)对患者皮损部位取像。

1.6VISIA皮肤检测 能够定量评估皮肤的病理学特征,具有专业的皮肤图像分析系统。VISIA能对皮肤的紫外线斑、日光损伤、色斑、毛孔、卟啉、皱纹及平整度进行评估。洁面后,VISIA 会对面部正左右三面进行检测。

1.7水通道蛋白(AQP)表达〔8〕收集两组病理标本用4%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之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细胞膜、细胞质和(或)细胞核显示有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评分:阳性细胞不超过1/3为1分,1/3~2/3为2分,超过2/3为3分。

1.8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9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其中完全缓解23例(57.50%)、部分缓解9例(22.50%)、好转6例(15.00%)、无效2例(5.00%)〕高于对照组〔55.00%;其中完全缓解16例(40.00%)、部分缓解6例(15.00%)、好转6例(15.00%)、无效10例(25.00%)、复发2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2)。

2.2两组皮肤镜特征对比 对照组表面有鳞屑10例 (25.00%),草莓样结构9 例(22.50%),有卷曲状血管(点状、线状血管者)11 例(27.50%),玫瑰花瓣征10例(25.00%);观察组粉刺样开口8例(20.00%),粟粒样囊肿7例(17.50%),有鳞屑13例 (32.50%),草莓样结构12例(30.00%)。

2.3两组VISIA皮肤检测对比 治疗后,两组VISIA皮肤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两组AQP在AK中的表达 观察组AQP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QP3、AQP9和AQP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VISIA皮肤检测对比

表2 两组AQP在AK中的表达分)

2.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2例轻度色素沉着,对照组出现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AK又称老年角化病,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癌前期病变,长期未治疗的AK可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光动力疗法具有较多优点,如不损伤正常的皮肤组织,创伤小,疼痛感轻,不会造成瘢痕产生,美容效果好,能完全清除皮损,且复发率低,是 AK 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二氧化碳激光在临床上主要治疗真皮血管性疾病和痤疮瘢痕等〔9〕,能够发挥较高的能量,直达病灶,使皮损破坏并结痂脱落;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够快速消灭病毒,使病毒清除更加彻底;能够促进药物深层渗透,药效完全发挥〔10〕。

AK 的症状具有多样性,与脂溢性角化病(SK)非常容易混淆,为了防止出现误诊,给临床的诊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采用皮肤镜来区分 AK 和 SK。本研究结果表明光动力疗法治疗AK有明显的效果,说明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光动力疗法治疗AK的临床效果显著。有研究显示〔8〕,AQP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AQP1、AQP3、AQP9和AQP10的表达在鳞状细胞癌中均明显增高。本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光动力疗法能够降低AK发展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

综上,二氧化碳激光预处理光动力疗法治疗AK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提升治愈率,同时具有光嫩肤的作用,降低癌变的可能,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鳞状二氧化碳皮损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