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第三批(1—5例)

2022-07-25

当代党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党员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生动展示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面向全市各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市级部门(处、室),广泛征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展现我市如何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本期推出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第三批(1—5例)。

潼南区:聚焦“四化提升” 激活农村带头人“一池春水”

文|代金洲 宋子平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四化提升”总体目标,创新思路、系统施策、全面发力,推动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吸引了一大批“双好双强”优秀人才扎根乡村、引领乡村振兴。

健全农村带头人选拔任用机制,细化村党组织书记“七选十不选”标准,畅通本村“找”、邻村“调”、外出“引”选人途径,严格初步人选、联审对象、拟任人选“三上三下”区级审批程序,建好产业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经商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四大类后备人才库。

注重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每年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财政扶持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等;常态开展“潼台比武”系列活动,搭建各类实践平台,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转型、能力升级;深化落实三级结对机制,下派61名第一书记专职驻村帮扶,推动后进争先进、先进更前进。

打好研判、考核、监督“组合拳”,每年逐村研判履职情况,结合季度党建督查、日常调研等,为村党组织书记精准画像,进行动态调整;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考核机制,细化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22条措施;落实“四议两公开”“四报告三审议一通过”等制度,打造“一会一栏一网”公开体系,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完善“固定补贴+养老保险+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奖励”待遇体系,建立3岗6级职业等级,每年动态上调补贴标准,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定向招考镇街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积极推荐优秀村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不断拓宽村干部成长出口;严格村级公共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村级承担公共事务26项,实行目录外工作审批制,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作者单位系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组织部)

巴南区姜家镇蔡家寺村:精准发挥龙头作用 推动乡村美丽蝶变

文|张宇薇

蔡家寺村产业示范园。图/冯亚宏

2021 年,蔡家寺村产业产值达1900 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3 万元,从过去的贫困村成功蝶变为重庆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伏枥老骥”带出“疆场骏马”,着力打造一支爱农村、能干事的基层工作队伍,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联系、指导年轻干部。由“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低10 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增加3人。

重点打造以黑水稻为代表的“黑五谷”,以黑鸡为代表的“黑五牧”,通过“黑黑黑”专业合作社,吸引村民“入股共建”;外引内联,探索建立全产业链条,开发农业新品八大类23种;在新品选育、种养技术、产品加工等领域争取资金、科技支持,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如今的蔡家寺村,乡村美如画,群众乐陶陶,办事大厅、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村通”“户户通”便民利民,垃圾分类箱、转运箱收纳有序;蔡家寺村村规民约正式发布,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志愿服务蓬勃开展,相关参赛项目获全市志愿服务大赛三等奖、区最佳项目奖。

(作者系巴南区姜家镇党群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

黔江区水田乡:以党建“四度”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文|陈骏 段利明

水田乡“脆红李+烤烟”产业示范园

黔江区水田乡户籍人口9021人,有基层党支部6个,党员249 名。近年来,水田乡党委探索实施党建“四度”工作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坚持用活“线上+线下”教育载体,激发“班子+党员”最大能量,实施“清单+销号”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无处不在”又“实实在在”。

划分党建网格,优化服务方式,建“朋友圈”打造“齐心村社”、建“服务圈”打造“舒心村社”、建“自治圈”打造“暖心村社”,构建了“一核引领、一网多元、联动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服务管理模式。

通过全程服务“引燕归来”、集体经济“自身造血”、结对帮扶“形成合力”,建成4100 亩脆红李、1200 亩食用菌、1000亩蓝莓花卉苗圃和5000亩蔬菜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成功打造“脆红李+烤烟”等一批农业产业示范园;回引人才23人,培育致富带头人66人,4个村社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多万元。

通过“一约一会”破陈规陋习、“一讲一榜”树文明新风、“一站一家”建美好家园,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靓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有效制止“无事酒”15 场,评选新时代乡贤16 人,开展“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

(作者分别系黔江区水田乡党委组织委员、乡党群办公室负责人)

城口县高观镇:党建引领共建文明美丽宜居乡村

文|龚园

高观镇风光

高观镇位于城口县东部,占地131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社区。近年来,高观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文明、美丽、宜居新乡村。

高观镇党委聚焦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实施党委班子成员“蹲点督导制”,每名班子成员蹲点督导所联系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压紧压实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责任,形成党委领导、协调联动、系统推进、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格局。

高观镇以村(社区)为单位,结合“垃圾分类,党员先行”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成立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清运3支志愿服务队,由村(社区)干部、骨干党员担任队长,让党员率先向垃圾分类践行者、治理者的身份转变,实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高观镇逐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群众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显著提升。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晒比评考”,每月张榜公示垃圾分类情况,落实评比与积分挂钩,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明显,真正达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全镇”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城口县高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南岸区迎龙镇清油洞村:“四邻联动”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文|周福

清油洞村风光。图/陈旭

近年来,南岸区迎龙镇清油洞村“两委”探索推行“四邻联动”,以院坝为单位,以党员带头户为“圆心”、四邻为“半径”,党员带头户定点联系服务“半径”院坝,以高质量党建带领群众共画乡村振兴“同心圆”。

村党支部牵头建设枇杷示范园20亩,带动全村800亩枇杷产业发展;制订“开心清油洞”攻略,连点成线,全域“开花”发展乡村旅游;注册“清油土货”商标,以“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拓宽农民增收路。

发挥党员、村组干部骨干作用,整治院落6个,农房外立面提档升级300余户,投资260余万元打造“幸福槽房”典范院坝,建设6公里“四好”公路,建设1.3公里美丽乡村风景带,院落人居环境整治率达100%,村民感叹“美丽院坝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

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为主线,推广运用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打造多元共治的美丽乡村,助推村规民约化习惯、移风易俗新风尚,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3户,实现小事不出院坝、大事不出村组。

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带头开展政策宣讲50余场,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倡导文明乡风,开展巡河护林以及培养致富增收技术员,形成了“党员联四邻、四邻带一片、一片促全域”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南岸区迎龙镇副镇长)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