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足人气,激活百汇村乡村振兴“动力源”

2022-07-25冯驿驭

当代党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湖景区动力源桂圆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冯驿驭

巴清湖的龙舟赛

初夏,在涪陵区珍溪镇百汇村,一阵骤雨说来就来。水滴掉落在桂圆树的叶子上,然后依依不舍地滑落开去,树叶更显翠绿了。

雨后天晴,澄澈的巴清湖水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也倒映着岸边闲适的游人。在稍远处的桂圆树种植园里,农民背着设备、拿着工具,以更加现代化的手段防治虫害,呵护着桂圆树茁壮成长。

在涪陵区的最东部,珍溪镇百汇村就坐落于此。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百汇村通过支部联建、回引青年等举措,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借力·支部联建横扫“爬爬虫”

2020年,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爬爬虫”的陌生害虫入侵了百汇村的桂圆产业。

这些害虫来势汹汹,不仅爬上果树,致其不能结果,甚至当果农使用寻常的农药喷洒时,还会喷出毒液反击。

“当时到果园里查看情况时,我看到一位村民的手臂上沾了‘爬爬虫’的毒液,皮肤都被腐蚀掉一大块。”百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浪说。

“爬爬虫”学名荔枝蝽,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市的果树害虫。它们爬满果园的情景,令当地村民焦急万分。受虫害影响,整个2020 年,百汇村占地400 多亩的桂圆产业颗粒无收。

2021 年3 月,百汇村党支部多方对接联系,成功与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一支部“搭上线”,双方积极沟通,联合开展桂圆产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2021年5月9日,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一支部的党员专家李昌满教授一行来到百汇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

李昌满一行带来了根据荔枝蝽特性专门调配的除虫药剂,这种药剂喷洒在荔枝蝽覆盖的树枝上,便能让害虫如倒豆子一般掉落下来。

看到“爬爬虫”在特制药剂的攻势下成片地掉落在地,激动之余,许多村民也在专家的指导下背起喷洒设备,充满干劲走进果林。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昌满带领学生们手把手地指导当地村民除虫、翻土,科学管护果树,让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作用。

“过去,果园有病虫害了,我们便随之开展整治,在预防方面则别无它法。但此次李教授的团队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蜜蜂。这种蜜蜂能自行找到害虫卵的藏身处并吃掉,从根源上防范病虫害。”周浪说,支部联建助力产业发展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将是百汇村的桂圆丰收年,预计全年桂圆产量将达7 万余斤,惠及农户48户。

回引·产业兴旺重聚乡村人气

百汇村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较高,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人气一度不足。

“我们村发展不缺好政策,不缺资金,而缺人气。”周浪说。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要在百汇村聚集人气,首先就是要把产业搞得兴旺热闹起来,来游玩的人多了,受惠的村民多了,才能吸引年轻人回流。

百汇村的巴清湖水质清澈,碧波如镜,周围是连绵的丘陵,风景宜人,是许多当地人度假游玩常去之处。早先,巴清湖附近已有一些村民办起农家乐。

“重庆人爱玩水,与水亲近。”周浪说。为此,在珍溪镇党委的指导下,百汇村把巴清湖这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改造,建设风雨廊桥、林中漫步、露营湿地等景点,对周边农民的宅基地进行统一风格的改造。

2021 年10 月,巴清湖景区第一期建成开放。

今年5月,巴清湖已成为周边地区闻名遐迩的湖泊景区。据统计,2022 年五一假期期间,巴清湖最高一天接待游客量达900人次。

景区工作人员回忆:“五一假期期间,湖面上都是游客在划船,热闹极了!”

不仅是游客带来的热烈氛围,得益于巴清湖景区农旅融合项目,不少百汇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选择回家就业。

百汇村村民张天勇就是其中之一。曾在贵州务工多年的他,母亲、孩子都在老家。两年前,他听说自己家乡的巴清湖景区就要建起来了,便决定回村工作。现如今,他在巴清湖景区承担安全保卫工作,每月收入并不比在建筑工地干活儿低。“我现在在巴清湖景区上班,从家里走到上班地点只要15 分钟,比以前方便多啦。”张天勇说。

如今,历经改造升级的巴清湖不仅成了许多游客周末休闲度假的常去之处,其秀美的环境同样造福着百汇村村民。“现在,在百汇村看到的年轻面孔要比前几年多多了。”周浪说,“有的是大学生回乡创业,有的是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家工作,百汇村的人气正渐渐旺起来。”

激活·党员带头发挥“针尖”作用

百汇村通往巴清湖的公路修建后,不仅让巴清湖景区后续项目打造速度更快,游客前往景区玩赏也更加舒适安心。

然而,在公路修建之初,村民姚康等人强烈反对占地修路。

原来,姚康家有0.3 亩土地种植了一些桂圆树,若是被公路占地,他家土地将所剩无几,那些桂圆树也将不复存在。

此时,村里陈甫洪、朱仕清两名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让出自家土地,与反对修路的村民交换,在保障群众利益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支持公路修建。此外,两人更是发动周边党员,一起给姚康等持反对意见的村民做思想工作。

“村里的党员三天两头和我谈心,了解我的诉求,让我觉得自己再犟下去就不好意思啦。”姚康说,“公路修通了,我儿子开车回来看我都要方便得多,村里发展也会搞得更好,所以我决定支持修路。”

百汇村共有在家党员100余人,大多数都是年事已高的老党员。“随着年龄增长,老党员从原来的岗位上退休,回到田间地头,可他们仍有着为党的事业作贡献的热情。”周浪说。

于是,百汇村党支部将广大老党员发动起来,根据他们的意愿,让其参与本村各项事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百汇村,常常可以看到,老党员通过院坝会向广大群众宣讲党的政策,介绍本地产业的发展情况。百汇村的党员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针尖”。

“主持这样的院坝会,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也能让群众更好地了解新政策。”曾任百汇村村干部的老党员刘书法说,“这样一来,我们这些老党员也算加入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呢!”

猜你喜欢

湖景区动力源桂圆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新高地!新标杆!新动力源“双子星”TOD激活区域“财富密码”
大纵湖景区二咏
桂圆和苔藓
以提升城市活力为目的的滨水景观规划理念实践——苏州澹台湖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不按套路出牌
开心就好
顶盖板冲孔机设计分析
桂圆干买前摇一摇
发电机组作为大型动臂塔机动力源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