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2022-07-25勒川

中关村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关村示范区科技

勒川

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在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首都北京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坚定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回顾过去五年,北京市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凝聚部市、央地以及全社会力量,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

五年来,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保持年均10%以上的持续增长,贡献了北京市GDP的30%以上、全市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八成,以及全国高新区总收入的六分之一。2022年1—4月,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的技术收入和规上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宣布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执着追梦,勇攀高峰。中关村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新经济发展中形成引领态势,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年来,北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围绕未来技术和前瞻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北京“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支持开展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自主探索。

北京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撑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围绕信息、生命、能源等领域,全力培育打造中关村、昌平、怀柔国家实验室。出台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建设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领域全新体制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十三五”期间北京地区单位牵头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覆盖全部民口专项,立项数量和经费投入均居全国首位。布局12个超算中心、46台全球算力500强的超级计算机以及凤凰工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19个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发布三批90项重大应用场景,项目总金额约196亿元。实施科技冬奥专项,200多项新技术在冬奥会应用。

北京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对北京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发布高精尖产业“10+3”政策、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推进高新企业发展“三大工程”、科技服务业“双百”工程和创投集聚区建设,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打造“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一区十六园”主阵地,“三城一区”以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GDP的1/3。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连续五年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北京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科技支撑疫情防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立“战时”机制,出台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政策,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疫苗、诊断试剂、药物研发攻关,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技术应用,科技抗疫跑出“北京速度”。北京市研发的5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科兴、中生两款灭活疫苗全球供应超50亿剂;國内首个唯一的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上市并纳入第九版诊疗方案;17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类检测方法。支持开发了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等新产品。

北京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显著增强。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并推广一批改革政策辐射全国。《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分期缴纳、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等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中关村展示中心

北京研发投入居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前列

颁布《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若干政策措施。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牵头建设北京市科技成果信息系统。组织开展科技直通车、中关村“火花”系列等对接路演活动,推介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高精尖科技成果超过1000项;制定实施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新举措。其中,简化预算编制、提高间接费用比例等14条政策,被吸收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之中;制定实施“人才五年行动计划”“‘十四五’科创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落实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政策和20条新政,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中关村论坛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2021年《自然》集团牵头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中心指数2021》研究显示北京科技产出能力在全球顶尖科技创新集群中排名第3。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榜单中,北京连续4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北京研发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数量居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前列,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以创新经济为标志的创新高地迅速崛起。

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多项重大成果。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设计融合发展生态集聚区,2021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怀柔科学城29个科学设施平台顺利推进;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已建成46个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14家中试基地、3家硬科技孵化器,挂牌6家先导基地加速区;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逐步形成……“三城一区”正共同构筑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原始创新,持续发力,在科技创新格局中保持引领态势。培育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智源、微芯、量子、启元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创新雨林”生态不断优化,“双创”工作连续六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持续推进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和落地,加快建设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推出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现首个案例落地。

截止到2021年底,上市公司总数已达25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69家,占全市(427家)的40%,占全国(4747家)的3.5%;境外上市公司87家。上市公司总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区)首位,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全国省级市前十。独角兽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预计3.4万亿元,占全市的40%以上,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2022年1—4月,中关村科学城规上企业实现总收入9732.21亿元,同比增长7.0%,比“一区十六园”平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高达77.7%;实现研究开发费用合计696.57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出口总额407.96亿元,占“一区十六园”总体的42.7%;经济总量、增长贡献率高居“一区十六园”首位,带动整体经济稳定增长。以百度系、美团系、小米系和字节系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合计实现总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近六成左右,带动园区经济发展。

国家重大科学设施集群基本形成,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研究院所和科创企业集聚发展,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构建……怀柔科学城昂首阔步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2022年年底,位于怀柔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部完成,同时,年底前还将完成直线加速器安装及束流调试等工作。

怀柔科学城里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29个在建科学设施平台今年全面提速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已进入科研状态,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和5个交叉研究平台试运行。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现新突破。“十四五”科学装置设施平台加快布局落地,科学设施集群初步形成,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的新阶段。中科院18个院所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科研团队相继进驻,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德勤大学等创新主体快速发展。在怀柔工作生活的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聚人气、聚科研气”形成良好态势。

中关村软件园

未來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两谷一园”创新格局进一步巩固深化。生命谷进入重大创新成果爆发期,相继产出抗肿瘤创新药、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等全球首发产品,在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细胞焦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发现。新引入的新生巢、飞镖国际等创新平台,正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爆发点。

在未来科学城生命谷里的华辉安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元化的创新研发管线,基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团队成果开发的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抗体药物HH-003、广谱抗冠状病毒融合蛋白药物HH-120等产品,目前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正在快速推进中;能源谷践行“双碳战略”,建成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46个,央地、央校间累计建成协同创新平台23个,入驻央企攻关“卡脖子”技术,涌现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3300伏IGBT芯片和模块等自主创新成果。相继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等实体化运作社会组织和企业创新联合体,支撑了绿色低碳清洁能源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国际标准创制、推广;高教园持续推动产教研融合创新,搭建2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2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组建高校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支持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建设,推动北航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建成14家中试基地、3家硬科技孵化器,挂牌6家先导基地加速区,产教融合基地启动建设,以及其他重点项目完成主体结构。通用软硬件适配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试运行,先进微处理器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

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片区,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2016年增长四倍,复淞科技、优联智控等一大批高精尖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14项全国首创政策落地,率先在全市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排名全市前列。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全面开工建设,北京奔驰顺义工厂新车型EQE下线投产,车联网一期投入使用,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逐步形成;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加快建设,国联万众第三代半导体基地建成运营。

“三城一区”强化联动,开拓融合发展新局面。北京大力推动“三城一区”从顶层设计、搭建平台、社会组织服务、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加强联动融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三城”管委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三城一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协同“三城”20余所高校机构开展创新项目交流对接活动,着力承接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017年以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超过500余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合计超过1200项。其中2021年承接“三城”科技成果162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329项。

未来,北京将继续坚持聚焦优化,加强对“主阵地”“主平台”建设发展的统筹、指导和协调,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加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的融合发展。

轻轻抚动长条形的叶片,摩擦产生的力量带动小型发电机发电,并瞬间点亮了连接的LED灯珠——这是在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展示的一项创新成果;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团队近日成功制备出逼近量子计量学中海森堡极限的非高斯压缩态,并首次实现了纠缠态中非线性压缩系数的测量,创造了同量级比特数量子计量优势的世界纪录;在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最新发布的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北京脑中心2位PI(主要研究者)、5位北脑学者入选。

未来科学城

五年来,北京积极围绕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激发人员创新活力、下放科研自主权,出台了《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推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等独具特色、深受创新主体欢迎的改革好经验好做法,有力促进了北京科技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依据《实施办法》,北京市已支持建设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目前,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已经进入成果竞相迸发的阶段。

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简约”原则,持续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去,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突出“新的运行体制”。打破传统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依法制定章程,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

二是突出“新的财政支持政策”。根据新型研发机构类型和实际需求给予财政科技经费稳定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自主权,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范围内,可以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

三是突出“新的绩效评价机制”。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行个性化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合同约定,由理事会下设的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围绕科研投入、创新产出质量、成果转化、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人才集聚和培养等方面,做出符合机构设立目标和符合科研规律的评估。由理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对机构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审计,审计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

四是突出“新的知识产权激励”。除特殊规定外,市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重大转化安排由院(所)长提出方案、理事会审定,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京实施转化的项目,通过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等提供支持。

五是突出“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市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由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和使用,并依法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特点,北京重点推动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和“三无”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制定实施《北京市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登记办法(试行)》《关于北京市面向战略科技人才及其团队放权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深化科研自主权、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等改革,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面向全球吸引集聚战略科技人才。同时,建立人才配套保障制度,研究提出人才住房需求保障原则,协调解决科学家团队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保障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

北京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加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平台和抓手。目前,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逐步走入发展的快车道,汇聚了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量子院由薛其坤院士和向涛院士领衔,组建了392人的专兼职人员队伍(其中科研人员209名)以及18支科研团队,从海外引进人才38人,其中外籍12人;脑科学中心由饶毅和罗敏敏两位知名科学家领衔,全职人员总数达37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1人,包括科学家32名(6名外籍)、技术中心主任9名,已建成了18个由PI领衔的实验室;智源研究院由黄铁军教授任院长,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宏江担任理事长,理事会成员来自于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以及百度、美团、小米、字节跳动、旷视科技等AI创新企业;目前已遴选智源学者94人;纳米能源所由王中林院士任所长,全所人数超500人,已形成2名院士、24名PI的科研创新团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由王晓东院士任所长,形成由海外优秀人才领衔建立的24个独立实验室和13个科研辅助中心,从事原创性科学研究。

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潜心研究、勠力发展,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量子院超导量子计算团队将单个超导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创造新高,提升到503微秒,突破了此前由普林斯顿大学A.Houck研究组保持的360微秒世界记录;已完成超导量子计算自主知识产权芯片设计,并加工出样品开展测试;两比特门保真度与谷歌文献报道中的最好数据基本持平;脑科学中心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开发了一套基于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的稀疏高亮标记方法,实现了全脑范围单神经元完整重构;智源研究院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北京共识》,为规范和引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北京方案”;提出类脑计算“神经形态完备性”概念,填补了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国际研究空白;研发出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打破了之前由谷歌预训练模型创造的1.6万亿参数记录,并且在文本摘要、智能问答、诗词创作、绘画等方面,都已接近突破图灵测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525篇,平均影响因子11,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科学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8篇。

北京市在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尤其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扩大用人自主权、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为其他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还为国家出台《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探索奠定了实践基础。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北京建立完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入选。

人工智能,驱动未来

作为改革“试验田”,中关村示范区多年来先行先试并推出了一批辐射全国的改革政策,创新引领的排头兵作用凸显。落实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相关要求,中关村示范区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组织开展中关村“火花”系列等对接路演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对接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提高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振市场信心,北京市发布实施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其中支持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税收优惠等多项内容,旨在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

与此同时,中关村示范区加大力度,强化一区多园统筹联动工作。印发了《中关村示范区统筹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构建“241X”高精尖产业体系,明确了各分园、各组团的主导产业方向;发布实施了《中关村示范区分园三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分园三年提升思路,每年制定实施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指标三个清单,定期开展监测评价;出台了特色产业园建设指导意见。

通过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落地,中关村示范区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前沿技术领域,中关村示范区涌现出多个“全球首个”:全球首款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国际首台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全球首款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等等。这些重大成果彰显了中关村示范區的深厚创新底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关村示范区产生了一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现进口替代或填补国内空白的硬科技成果,包括国内首款通用CPU、全球首个FPD-EDA全流程解决方案、全球首个治疗肝衰竭的干细胞新药等。

“科技抗疫”贡献了中关村力量,在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检测、抗体与疫苗研发、治疗药物研发、无接触诊疗等方面,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力量快速响应,研制生产了一批科技抗疫重磅产品。中关村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呼吸机、CT机、新冠肺炎诊断试剂、测温设备等一大批硬核科技驰援海外,助力全球科技“战疫”。

五年来,中关村示范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打造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作用凸显,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约4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1/3;医药健康产业在新冠疫苗和检测试剂带动下增势强劲,2021年产业规模5000亿元左右,同比翻了约一倍。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材料、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重点产业亮点纷呈,先进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福田康明斯、三一重工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小米“黑灯工厂”成为世界级行业标杆,树根互联、梅卡曼德等7家企业入选“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科技创新50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收入约2.5万亿元,涌现出金融科技、无人驾驶、智慧物流、新零售等跨界融合新业态,新型显示屏、超高清云转播平台、机器人、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助力“科技冬奥”,示范应用于场馆建设、赛事保障、观赛体验等冬奥场景。

中关村示范区着力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5万家以上,涌现了一批硬核头部企业。科技新锐企业持续涌现,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技术含量高、资本助力强的优质初创企业,硬科技属性更加彰显。

作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中关村示范区坚持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双创服务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双创服务生态系统。目前,中关村示范区拥有200多家创业孵化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18个,集聚了近600家联盟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关村创业大街、智造大街等创业生态圈优化升级,市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稳步推进,聚集外籍从业人员近万人、海归人才5万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首次超六成,占比较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风险投资高度活跃,集聚股权投资机构约1800家,股权投资案例与金额占全国约1/3。

中关村示范区以全球视野谋划中关村国际化发展布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合作。2021年,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成为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在海外设立了17个分会场,吸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嘉宾参与;中关村示范区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在硅谷、伦敦等地设立了19个海外联络处,上市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同时,中关村示范区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底,示范区企业累计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9032家,有142家科技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与全国26个省区市77个地区(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27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中关村示范区未来将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战略主动,全面打造升级版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关村示范区科技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