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写作 要突出一个“深”字
2022-07-24李金芝
李金芝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但有一些要求是共性的。
新闻作品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真、新、实、近、深。“真”,真实;“新”,新鲜;“深”,深度;“实”,事实说话;“近”,贴近受众。
真实是新闻诸要素的基石。新闻是真实事件的报道,真实事件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真实事件的反映。新鲜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失去了新鲜性,也就失去了新闻存在的价值。新闻的新鲜性包括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表现新。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实”,就是让“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客观报道中最主要的方法。贴近读者、受众,是新闻生存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探究一下新闻作品的“深”。新闻作品写作的深度体现在辨明真相,揭示本质;探索原因,判明结果;探索历史,展望未来;解疑释难,提醒警示等特点。
下面介绍三种新闻作品写作突出“深”字的方法:
叙议结合,深化主旨
【技法指导】
叙议结合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先议后叙,此时的议论通常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作用是提醒与扣题;二是边叙边议,即边描述客观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布对所叙客观事实的看点;三是先叙后议,此时的议论通常出现在文章或者一段文字的末尾,其作用是概括全篇、深入主旨、锦上添花、启发逻辑思维等。新闻作品写作时一般采用先叙后议的方式。
【片段示例】
例1:2019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例2: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示例解析】
例1中“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样的议论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事实,而且领悟到这一事实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化主旨,揭示本质,表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探索勇气和卓越的智慧。例2是在古今对比中展示了现代人无比喜悦和自豪感。
巧用细节,思想深刻
【技法指导】
细节描写是写作中常用的技巧,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新闻写作中细节描写同样重要,它可以让新闻的内容、思想更加深刻。下面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中的两个细节描写为例,体会细节的重要性。
【片段示例】
例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例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
【示例解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细节的精心安排。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片段1中“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片段2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找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全文读一读会发现,这些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巧摹场景,印象深刻
【技法指导】
新闻作品的写作中,离不开场景描写。好的场景描写,现场感强,即代入感强,让读者看后如置身其中,像是通过镜头回放观看现场真实情况。这就要求作者不断磨炼“脚力”,第一时间置身新闻现场;锤炼“眼力”,及时抓取现场场景、捕捉细节;磨炼“脑力”,注重提炼主题、精选画面;锤炼“笔力”,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将现场画面“剪辑”在一起,犹如制作一部“微电影”。
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就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许多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片段示例】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臨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示例解析】
新闻通过对四个特定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