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的理解与执行

2022-07-24何捷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执行融合教学

何捷

【摘 要】本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的概念以及意义,发现其特有的优势。在针对任务群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关键要点,明晰特征,做到结合日常语文课堂渗透学习,设计短期、中期、长期的学习活动,让跨学科学习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融合 教学 执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进行组织与呈现。其中,设置了“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何谓“跨学科学习”?参考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跨学科学习”的主要机构国际文凭组织给出的定义:“跨学科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学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或学科组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方法产生理解,并对它们加以整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理解。”这一定义明确了跨学科学习不止一个学科,而是以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学习结果为目的。其中的“跨学科”顾名思义就是不仅由一个学科构成,而是兼容、涉及、涵盖多个学科,或者触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以“跨学科”叠加“语文学习”,则表示在兼容、涉及、涵盖的学习领域中,进行与语文学习有关的研究、探索等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课程化的“教”与“学”,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二、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从单一到多元的重大飞越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科独立、界限分明、坚守疆域的分科教学格局。本位观下的分科理念,必然导向分科的学习模式。这一模式下的学习,的确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获取知识,形成布鲁纳倡导的“螺旋型课程”中逐步上升、按序推进的优势。但杜威也在百余年前批评分科学习,指出其会使学生的心灵变成储存学科知识的“蓄水池”,教师则成为灌输学科知识的“水泵”。

相对于之前课标提倡的“双基”目标,这一“泵”与“池”的关系产生的后遗症并不明显。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特别是新课标提出的育人总目标的调整,以及课程目标中对“核心素养内涵”的阐释,分科学习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具有“杀伤力”的就是对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钳制,导致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蜕化。倘若一味固守分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在界限分明的、单一的学习中就会变得被动,其“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思考”等思维习惯也难以养成。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磨灭,即便知识武装的模样再强大,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是对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沦为艰难的任务,而非主动获取进步的快乐体验。

基于以上考虑,新课标倡导以识字写字、阅读思辨、表达交流、梳理探究这四类极具语文学习特色的实践活动,在确保语文学科属性不漂移的前提下,设置“跨学科学习”这一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意在以跨学科学习的问题设计、过程展开、结果评价,构成一个系统的项目式学习,让整合后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执行能力,共同建构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统筹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因拓展而具备的应然优势

新课标将跨学科学习归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范畴,意在提示这类学习任务具有扩展边界、开拓新领域的指向性。具体而言,跨学科学习在新时代有其应然具备的三大优势:

1.突破局限,解决分科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

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就是跨越、打破、突围,过程是动态且不確定的,这就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原有的学科内容进行重整、加工、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应用、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思维等能力,都得到整体提升。此时,在分科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借助跨学科的方式予以解决,或者经由跨学科的学习,找到更简单、更有效的解决方式,由此还能进一步提升在真实问题中的学习能力。

在学科界限被打破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路径也要同步改变,需要调动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先验知识、固定的知识结构等,重新组合成更为紧密关联的系统、更为优化的结构,能更加灵动、变通、全面地帮助学生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2.借助融合,形成助推学习持续发展的合力

跨学科学习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更不是随意混搭或机械强合。“跨”的意义在于超越单一学科的边界,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互动、能力互助,产生具有创意的学习结果。这就让学习从原先的获取知识层面,上升到发展思维层面,实现了“知识”与“思维”的整合。

整合后的力量将持续助推学习发展。整合后形成的,“既是一种知识与生活、科学与人文、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彼此融合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又是一种强调互动建构、合作探究知识的学科研究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诞生了新的力量,助推学习迈向新领域。

3.指向高阶,学习活动在思维的促进下迈向深度

跨学科学习植根于思维,阻断了单一格局下的肤浅与短视,让学生的思维优先服务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让各学科的知识系统相辅相成,这将有利于对问题理解的不断深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拓宽,使结果更易于趋近目标。跨学科学习就是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是为未知而学、为问题而学、为未来而学的新型学习模式。

世界是多样的,问题是复杂的,这注定了简单的信息获取、认识记忆等低阶思维,无法满足应对并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的需要。在跨学科学习中,学生从原先的理解出发,实现全新的概念重建和理解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理解的同时,学生以不同学科的不同思维、方法、路径等,整合形成跨越式、融合型、灵活性的跨越思维,将更有助于未来去理解更加丰富的世界,解决更为复杂多样的问题。

三、具体的教学执行

(一)任务群在理解上的关键把握

一线教师最关注的是跨学科任务群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转化、怎样执行。关注新课标中的相关表述,教师可以提炼跨学科任务群在具体教学执行时的重点,找到具体实施时可行的方法。新课标中针对这一任务群的表述为: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实践活动

此任务群在具体落实中,应呈现为具体可执行的实践活动,活动包含新课标中所归纳的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是以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学科间的跨越、学习项目的统整,着力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拓宽领域

此任务群意在打通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还可以联结更为广泛的网络空间,在宽广的学习领域中获得多样信息,应对更为真实、复杂的问题。领域的拓展使学习结果的辐射范围也得以扩大。

3.综合运用

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综合,即关注多方咨询,设计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则表现在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切实的提高。

(二)任务群在执行中的特征明晰

具体分析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提示”,可以梳理出在一线教学中执行这一任务群时应明晰的三个特征,也设定了执行时的总体框架。

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式提升

在本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新课标直接明示要“把握活动周期和难度”,提倡“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第四学段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 。再关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各年级的学习内容安排即可发现,在具体落实时应遵循这样的序列式逐步升级:

第一学段提出“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文具店”,提倡参与班级、集体、学校、社区等举办的各种活动,意在提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具体可感的生活实景,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能力,在各式各样的生活体验、高频次的实践经验中养成习惯。这是融合生活的养成教育。

第二学段则特别注重在主题实践中积极主动运用知识。如学习内容中提出“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调查研讨,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的要求。同时,具体指导应“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探寻日常生活中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明确了在这一学段应注重融入对多元文化的感受,提倡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树立文化自信。本学段升级为对真实情境的关注,对切实存在的问题予以发现和解决,并在過程中感受文化魅力,获得整体素养的提升。

第三学段强调参与专项的学习活动,如学习内容中提示“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特别明确提及“地球”“太空”“人工智能”等字眼,这是更为丰富多样的学科跨越,在更加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运用中实现提升。同时,注重学习成果的展示特点,提倡“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运用多样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与分享奇思妙想”。这是让跨学科学习成果更多地面向社会、服务生活,更为积极地实现转化与运用。

2.场域的不断拓宽带来学习的多样性

在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场域是最为宽泛的。如教学提示中直接点明“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可以结合学校和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语文跨学科学习”。足见这一类型的学习,可发生在校内外以及生活的各个区域。

同时,对场域的理解也不应局限于可见的环境。场域是指学习行动发生的场所、范围、空间,但不仅限于地理的环境,还包括与学习活动相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跨学科学习的场域宽泛,还可以包括参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各学科学习时的活动时空,以及在观察、记录、参观、体验、设计、调研、展示等具体活动时同步伴随的思维空间。

场域的开阔意味着跨学科学习更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在不同场域学习,学生可以形成不同的能力,掌握面对各种问题的不同探究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总结出基本的学习步骤、流程,让学习更为系统、灵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随着生活中遇到的场景、问题等展开随机学习,也可以主动、精心地选择主题和内容,策划、组织专题式的学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体的单独实践,也可以是团队协作,学生在交流、沟通、合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多样性必将带来学习中对问题的解决、突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3.表现性评价融入让学习的效果真实可感

在教学提示中,新课标提出“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 。可见,跨学科学习的结果评价,应凸显“可观察”的属性。在评价中,教师可以介入“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系统,对其进行直观评价。

约翰·比格斯和科利斯提出的“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评价方法。比格斯认为,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阶段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学习即表现,表现可观察,观察结果可评价。

“这一评价系统针对学生的思维层级进行分类描述,每一层级结构还对应着不同的学习行为表现。如在单结构中,只要能识别、命名、遵守简单程序即可;在多结构中,可以描述、举例;在理解关系中可以证明、辩论、比较;在扩展抽象结构中,可以有更多的假设、创造、反思、生成。借助这一系统,可以对思维进行可视、可操作的评估。”借助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发现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的真实状况,借助设计的评价量表描绘学习的真实状态,定位学习的水准。

针对表现结果的评价,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施予有效教学,倾向于薄弱环节增补训练,促进其不断提升,还可以采纳新课标的建议“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让评价更多元。一切评价都应以鼓励为主,做到新课标中提示的“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

(三)任务群在教学中的转化方略

具体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转化,可以有五个方面的策略:其一,结合日常语文课堂渗透学习;其二,设计短期的单项学习活动;其三,设计中期的复合学习活动;其四,设计长期的融合学习活动;其五,鼓励在生活中提升相关学习能力。其中,第一条与第五条策略,参照上文表述执行,以下重点选择专项设计的长期、中期、短期的学习活动予以说明。

1. 长期的融合学习活动

学习项目名称:计划一次考察活动;学习目标:确定并前往值得考察的目的地;学习场所:学校、家庭、目的地;融合学科:语文与数学、经济、旅游、文史、社会学等;学习时长:约一个学期;适合学段:第三学段。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在学期中,由教师直接提供本次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活学生关于考察、旅行的先验知识。之后,组织同伴写作,列出“计划前往考察地点”项目清单,集体票选“集体最想去的地方”。得出结果后,针对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确定最为可行的考察目的地。

在启动环节,学生可以提升的能力:其一,综合分析能力,如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投票结果的分析,确定可行的地点;其二,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图表制作、信息统整、数据分析等,如计算人均成本、设计交通路线等;其三,决策能力,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说服教师与同伴,提交建议或说明,阐述计划的可行性,取得伙伴支持。之后,在假期中结合游学等实践活动,真实前往目的地,印证学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旅行中的个人笔记、旅行中的导览图绘制、旅行中的应急问题讨论、旅行中的真实问题实践等。完成后,学生还可以进行实践报告、感受交流、问题讨论、成果展示等。

计划为期一个学期的长期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时先聚焦整体项目,完成顶层设定;再构思整体学习的结构、流程,教师和学生合作,不断优化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多方查找材料、多次论证交流,开放学习空间,确保以多样的学习方式呈现多种的表现结果。

2. 中期的复合学习活动

学习项目名称:提出一个观点或看法;学习目标:搜集资料,分析并提出观点;学习场所:学校、网络等;融合学科:语文与数学、社会学等;学习时长:约一个月;适合学段:第二学段。具体流程如下:

教师准备并提供一份材料,材料中须涵盖一个值得思辨的观点;学生在收到材料后,可以针对观点进行讨论、争议、辩驳,产生不同的个性化观点;之后进入素材搜集阶段,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报纸、杂志、专业论文、图表、统计数据等,搜集与自己观点相符合的材料,形成对自己观点的支撑,进一步完善观点;集中针对问题,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观点陈述,发表各自看法,公示证据;学生提交一篇说服性的论文,设定引用的观点数量,规定需要绘制的相关图表、图例等,系统陈述观点,对之前教师提出的观点进行支持或者纠正,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其间,可以组成团队,为取证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或是展开实践活动,获取相关证据的支持。

为期一个月的中期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有组织、有计划地执行。过程中,教师依然注重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展学习的空间,提倡真思考、真实践、真学习。同时,努力维护更为丰富的学习结果的出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水平等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3.短期的单项学习活动

学习项目名称:指纹名片;学习目标:见下文中的目标描述;学习场所:学校、家庭等;融合学科:语文与科学等。学习时长:一个周末。适合学段:第二学段。具体流程如下:

名片,古已有之,称作“名刺”。交换名片,在社交中显得雅美、庄重,是彼此相互认识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名片。不信?伸出双手,制作一份别致的专属名片吧!

【活动过程】

活动项目:用指纹做名片。

活动场所:室内。

活动时长:15分钟。

实验准备:一个印台、几张画纸、各色水彩笔。

实验过程:

(1)将手指按在印台上,使指纹能清晰地印在画纸上。(让每个手指都拥有和印台亲密接触的机会哟!)

(2)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纸上按出能代表自己的图案吧!

(3)最后,用水彩笔进行边框修饰,名片就做好啦!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能参与并观察“用指纹做名片”的过程。

(2)能了解与指纹有关的科学知识。

(3)能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制作指纹名片时的观察所得。

【學习项目】

项目作业一:阅读与鉴赏

你已经知道了吧!“名片”的独特之处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接下来,阅读下面两篇相关的材料。

(材料一)独特的指纹

提起指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由长短粗细不一、形状各异的纹线组成,主要分为弓形、箕形、斗形等三种基本类型。别看指纹小,它却具有终身不变、人人不同这两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最早认识到指纹这两个特性的,还是我们中国人。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凭借指纹来确认身份,他们将有颜色的油漆抹于手指,按压于重要信件的封口作为封条,以此记认。

如今,指纹已被广泛用于入境检查、搜查罪犯等领域。罪犯只要在现场留下明显的手印,就难逃指纹鉴定专家的“火眼金睛”啦。

这得益于巴黎警察贝蒂荣的研究,他积累了几千张从犯罪现场找到的和从疑犯身上取得的指纹记录卡片,破获了许多疑难案件,无可争议地成为全世界的“罪犯指纹鉴定之父”。人们继续这一研究,不断充实指纹库,提高指纹鉴定精确度,也让指纹进一步成为指认罪犯的重要证据。

(材料二)黑猫警长破案

黑猫警长刚刚破了一起森林失窃案件,正要坐下来休息片刻。兔妈妈哭着冲进来,嚷道:“警长,我的孩子不见了!快帮我找找!”

黑猫警长忙问:“怎么回事?”

原来,小兔一家住在森林深处。这天早晨,兔妈妈一大早就去买菜了,临走前兔宝宝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家丰盛的早餐呢。等到她回来,家里报警器响着,牛奶也打翻在地上,小兔却不见了踪影。

警长听了,马上骑着摩托车,载上兔妈妈赶往小兔家。

进屋一看,果然像兔妈妈说的那样:大门敞开着,牛奶撒在地上,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少。警长四处查看,终于在窗台上发现两个脚印,他仔细辨认,认出了是狐狸的脚印,心想:坏了,肯定是坏狐狸把小兔抓走了。

他连忙转身跑到门口,顾不上兔妈妈的追问,骑上警车飞快地向狐狸家奔去,还没到门口,就听到兔宝宝的惊叫声。

他连忙拔出手枪,向空中放了一枪,叫道:“狐狸,快放了小兔!”狐狸一看是黑猫警长到了,吓得腿都软了,把小兔推出家门,转身就关上了门。他想想又不甘心,从窗口探出头来问:“警长,你怎么知道是我抓了小兔?我记得一路上都没人看见呀!”

黑猫警长哈哈大笑:“的确,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告诉我的。”

“我自己?”狐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怎么可能告诉你?”

“没错!”黑猫警长说,“是你的脚印告诉我的。”

“脚印?”狐狸还是不明白。

黑猫警长说:“每种动物的脚印是不一样的!我记得所有动物的脚印。”

狐狸听了,心悦诚服地说:“难怪,你真是当之无愧的好警长!我再也不敢犯罪了。”

黑猫警长救回了小兔,开开心心地把小兔送回了家。

兔妈妈搂着小兔,连连向他道谢:“谢谢警长,您真是我们的好警长。”

黑猫警长摆摆手,骑着摩托车向森林更深处去了。

分析与理解:

(1)获取信息:阅读材料一,你了解到指纹主要有几种类型?填一填下面的思维导图(见下图)。

(2)形成解释:阅读完材料二,你知道黑猫警长是凭借什么破案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意运用:你能用班上同学的指纹做一个班级的LOGO,并配上一段文字解说吗?快来试试吧。

阅读推荐:

《细胞生命的礼赞》(美)

项目作业二:表达与交际

(1)在仔细地观察同学做“指纹”名片实验后也试着做一做,写一写,将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你可以这样来记录:

◎在使用不同力度用印台按下指纹后,呈现在画纸上的指纹分别是什么样的?

◎在自己用指纹做名片时,你发现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有什么不同吗?

◎做完属于自己的名片后,你觉得为什么大家做出的图案都各不相同呢?这个实验让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根据这些问题,把实验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完之后,读给父母听一听,看看哪里有不通顺的,还可以改一改。

(2)说一说:将实验过程中有趣的现象介绍给别人,让朋友一起试一试。

项目作业三:梳理与探究

(1)下面图片中哪些运用了指纹技术呢?

(2)想一想,指纹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查阅更多的资料,来验证你的观点。

【字词补给站】

积累下面与“独特”有关的成语。

别具一格   独出心裁   自出机杼   独具匠心

别出新意   自成一家   一家之论   翻空出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实验大揭秘】

同学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由于生物学上基因遗传的不同,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警察叔叔查找证据时,它往往可以成为最有力的追踪线索!

为周末设计的短期跨学科学习活动,要注重主题的趣味性,强调“做中学”,先参与实验、游戏、活动,之后再融入语文学习,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拓展学习空间。

跨学科学习优势多、样态新,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很容易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但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跨学科学习不能成为大杂烩、大拼盘,任意添加必将带来无序与无效。同时,跨学科并非无学科特征,依然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要服务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跨”的根本要旨还是语文,这一学习任务群也应达成语文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目标。

注:本文系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对标提质’的实践与探索”(MJYKT2021-2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执行融合教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