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奈飞的长期困境难解

2022-07-23王家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会员费消费者内容

王家

奈飞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各项数据还是不错的。

二季度营收7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6%,市场预期为80.4亿美元。二季度由于美元对其他地区货币升值导致营收不及预期,如果按不变汇率计算,营收本应增长13%。更重要的是,在一季度的时候,市场非常担心奈飞的付费用户下滑。

实际上,二季度流失了97万净订阅用户,远低于奈飞此前给出的200万流失用户指引。

市场暂时给了这个数据很正面的反馈,盘后股价一度超过了10%。

但是奈飞,乃至长视频行业的长期问题解决了么? 并没有。

长视频是典型的内容驱动型行业,有好的内容,就会吸引更多用户,有更多的用户,就能够有足够的收入支撑庞大、精美的作品。

只不过,长视频创作的成本太高了。

做个对比,抖音和快手上的短剧,一个系列下来的总成本可能就几十万元,但是长视频做一部电视剧,没有上亿元的成本根本没法开工。编剧、导演需要在立项的时候做各种讨论、思考,想明白这部剧如何大火。而短剧创作者可以小步快跑,甚至几集下来观察数据不好,干脆停下来。

本质上,这种创作方式导致了长视频内容立项时必须要“赌”,赌这部作品能够“押中”消费者的兴趣。

为了保证公司的业绩,就要多立项,砸出一个爆款——大力出奇迹。

从奈飞最新的财报里也能看出来,二季度用户流失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怪奇物语》。

在长视频刚起步的那个年代,市场总量在不断扩张,平台生产的内容比传统电视台好很多,大量用户会因为平台而付费。但是到了最近几年,长视频平台能够渗透的市场已经接近天花板,消费者逐渐变成了平台有好内容才付费。

数据来源:data.ai

有爆款数据就会好,没爆款呢?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上看起来,这个生意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奈飞2007年推出了网络流媒体在线观看业务,在长视频起步的时候,奈飞依托全新的互联网体验、迭出的爆款迅速获得了海量用户。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同行取经,还是人才外溢,互联网长视频生产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所以可以看到迪士尼、苹果、亚马逊等巨头,其互联网流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也在快速增长。

以迪士尼的Disney+为例,2019年11月才姗姗来迟,但是在北美上线首日,其注册用户就突破了1000萬。根据迪士尼最新公布的财报,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订阅用户已经到了1.37亿,超过了奈飞2.207亿订阅用户数的一半。

然而,迪士尼还有两个流媒体的拳头产品:订阅用户4560万人的Hulu,和订阅用户2230万人的ESPN+。

短视频抢夺用户

理论上,短视频和长视频对用户来说,是可以并存的。

只不过消费者每天的娱乐时间有限,在经济较好的国家,娱乐行业高度发达,两个类型的平台流量进入了此消彼长的阶段。用户增加短视频消费,就会影响长视频消费的增长。

根据data.ai的研究数据,TikTok 2022年第一季度的用户月均使用时长达到23.6小时,首次超越YouTube的23.2小时。虽然Youtube现在的视频长度也是多元化的,各类时长的内容都有布局,但仍然被认为是中长视频的代表性平台。YouTube2005年成立,TikTok 2017年5月上线,仅仅用了5年时间,TikTok用户月均使用时长就超过了Youtube,可以想象短视频对长视频市场强大的冲击力。

从消费者的视角观察,短视频确实有很强的优势。

首先就是瞬间满足。瞬间满足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会让用户失去耐心,无法理解深刻的内容。

但是对资本市场来说,企业的产品能够让用户“成瘾”,是非常重要的。相比需要观看1-2个小时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十几秒钟就能得到满足,是更容易成瘾的。

其次,“试错”成本低。很多人其实没有关注到短视频的这个优势。图文、视频都是消费品,消费者在点开链接的一刹那,都要面临这个问题:如果内容不好怎么办?

要么这个内容本身有IP加持,比如知名学者讲解、知名演员出演。但是,知名演员也会演烂剧、知名IP也会翻车。

要么这个内容有数据支撑,比如全网排名靠前。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网络数据已经让刷数据的给玩儿坏了。

要么这个内容有良好口碑,比如大V叫好,比如媒体力推。但是,拿钱办事儿的事情已经太多了,消费者对这种所谓的“口碑”,越来越不感冒。

对长视频来说,用户如果想亲自感受,要看一段时间才能有个评估。片花虽然短,那也是好几分钟,就这,还得提防着全剧精华只有片花。

短视频就不一样了,几秒的时间就能感受到内容是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直接一个“上划”动作,换下一条视频。

短视频这种节约用户“甄别”成本的特征,也是它受到用户喜欢的原因。

最后,商业体验好。以前的奈飞,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收入=付费会员数×会员费。

短视频目前还没有会员费,主要盈利模式还是从自广告商。虽然本质上最终这部分收入都是从消费者那里来(比如看到广告下单),但是从用户角度说,没有前置收费的产品,肯定比预付费体验要好。

而且短视频的广告体验也很好,不喜欢的内容划过去就可以看下一条。

最近的采访中,奈飞宣布进军广告市场,准备推出低价格会员服务,代价是这部分订阅用户需要观看广告,并选择与微软联手。从竞争对手的情况看,迪士尼的Hulu、华纳兄弟的HBO Max都已经试水低价会员+广告的模式,但是并没有看到什么爆发式增长。

海外消费者曾经经历过电视时代的广告轰炸、更早经历过网站时代的广告刷屏,付费电视、付费流媒体平台带给消费者清爽的观影体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付费平台又要把广告拿回来了,这岂不是开了商业模式的倒车?

要想显著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从单一的会员费收入变成会员费+广告,奈飞们的路还要很长。

消费行业的总体趋势,就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多元。

用户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中,有和没有是主要矛盾,自然谈不上挑挑拣拣。用户处在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中,个性化的需求就越来越多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快消时尚的这个特征非常典型。哪怕是汽车这种大件消费,打广告的时候也可以看到针对不同场景的产品越来越多。

当下的娱乐产业,用户们的需求在不断分散化,长视频作者在一个作品中很难面面俱到,而短视频平台作者可以通过各种二次创作,精准获取用户。

举个例子,都是做电影剪辑和二次创作,有些作者是剪辑电视里的美食;有些作者剪辑了电影里的战争场面;有些作者甚至只剪辑某个明星的桥段。

同样一个素材,在短视频领域可以被制作成很多类型的剪辑视频,收割很多类型用户,而长视频创作者则没法实现。当然,用户既然没耐心、兴趣分散,对长视频视频来说,也最好别逆着用户的喜好来。

问题是,很多长视频如果没有短视频的导流,现在获得曝光也越来越难。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不过你,加入你还不成么。前几天爱奇艺和抖音宣布合作,授权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

长视频和短视频的这种合作短期肯定可以获益。长视频做得好,短视频作者拿来创作,长视频作者只要能拿到分成,就多一份收入、同时也能多一分流量分发。

但是长期来看呢?当长视频和短视频持续融合,天然拥有流量优势的短视频会不会变成主导者?

说不定长视频市场的竞争,最后会以短视频平台收购长视频平台告终。

猜你喜欢

会员费消费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21年度交纳会员费的会员单位名单
2020年度交纳会员费的会员单位名单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2019年度交纳会员费及新入会的会员单位名单
知识付费消费者
主要内容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3亿美元陌陌提交IPO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