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机器人结构设计
2022-07-23陆卫卫钱黎明
郭 峰 陈 云 陆卫卫 钱黎明
(南通理工学院,南通 2260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娱乐生活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娱乐机器人以其工作的稳定性和价格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青睐。国内外逐渐开展了许多针对娱乐机器人的研究。例如:李娟对舞蹈机器人进行数学建模,设计了舞蹈机器人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器人与音乐的同步性[1];吕恒悦、高娃研究了一款面向空巢老人的娱乐机器人,可实现人机交互,帮助老人回忆拼图,及时与子女互动交流[2]。MORRIS K J等人研究了一种用于魔术表演的机器人,可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魔术表演[3]。
1 架子鼓机器人结构设计
1.1 结构设计
架子鼓机器人分为底盘支撑结构设计、躯干联结结构设计、演奏机械臂机构设计与头部外形设计。其中,与演出效果直接相关的是如图1所示的机械臂的结构设计。对该部分建模分析,可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该设计由1个舵机和2个步进电机相结合来 驱动[4]。
肩关节采用2自由度设计,由肩下关节和肩上关节的旋转运动来控制演奏的回转运动。肘关节连接上臂与下臂,分为肘上关节、肘中关节和肘下关节,可完成方位调整和敲击高度的控制。手臂设计材料为碳纤维管,可有效降低机构的质量[5]。末端执行器设计为架子鼓鼓棒,避免了拟人型手爪抓取不稳的缺陷,同时简化了关节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敲击控制的 准确性[6]。
1.2 坐标系定义及连杆参数
为了提高演奏的精确度,实现对敲击动作的精确控制,需要对演出部分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建模。本文采用经典D-H(Denavit-Hartenberg)建模法[7-10],建立图示坐标系。将固定坐标系O0建立在肩部,Z0轴与关节轴方向保持一致,X0轴与Y0轴正交分布;上臂设计为连杆1,在连杆1的末端建立O1坐标系,Z1轴与关节轴方向保持一致,同时X1轴沿连杆方向,经过O0与Z0轴垂直;设计下臂为连杆2,在连杆2的末端建立坐标系O2,Z2轴与关节轴方向保持一致,与Z1轴正交,同时X2轴沿下臂方向,在末端执行器质心建立坐标系O3,X3方向沿棒槌轴线。机械臂D-H参数表,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臂D-H参数表
将连杆参数带入齐次变换矩阵[11]:
可以得到各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12]:
末端关节坐标系相对首端关节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可以表示为[13-14]:
2 逆解分析与轨迹规划
2.1 逆运动学分析
机器人逆解是已知末端执行器在参考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求解机器人各关节运动变量的过程,也是机器人作业运动规划和轨迹控制的基础。
本设计中架子鼓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姿态可表示为[15]:
求逆解可以得到:
其中:
2.2 轨迹规划
为简化设计成本、降低机器人整体的质量与搬运成本,本设计放弃了传统的架子鼓结构,选用便携式手卷电子鼓。机器人通过鼓槌击打不同区域,可模拟实现架子鼓打击效果[16]。
轨迹规划用于确定机器人末端点的运动轨迹,文中机械臂末端点的轨迹只需进行点到点的规划,利用5次多项式进行规划。规划的运动轨迹在MATLAB中仿真,如图2所示。根据在MATLAB中的运动轨迹仿真,可知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满足自由度要求且无须干涉。最终设计的架子鼓演奏机器人如图3所示。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架子鼓机器人设计的主要模块,通过演出部分结构设计与建模,建立末端姿态与电机角度的关系,为控制设计提供保障。在以后的设计中,需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使得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乐谱识谱工作,并完成即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