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原子能机构2022 年第二季论坛专家发言摘登
2022-07-23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龙茂雄
双碳目标与核能发展
2020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减碳时间紧,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对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阶段,能源系统的碳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与风能、光能相比,核能的碳减作用无可替代。
为满足我国电力需求增长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预计2030 年、2035 年核电发电量应占全国发电量的7%、10%,和目前全球10%的平均水平相当,对应核电装机应达到1.1 亿、1.5 亿千瓦以上,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6.7亿、9.2亿吨。通过开展综合利用,核能还可以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核能还可以在制冷、制氢、工业用汽、海水淡化、核动力民用船舶、同位素生产等领域发挥新的作用。综合考虑核电及核能综合利用,预计2060 年我国核能碳减排贡献度将达到1/4左右。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院长 罗清平
美国核能供应链现状及未来发展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核能发电国。美国现有93 座在运的核反应堆,全球最多,反应堆平均服役年限41 年,其中8 座反应堆的许可运行期限为40 年,79 座反应堆已获准延寿至60 年,6 座反应堆获准延寿至80 年。截至2019 年1 月,全球已探明可开采的铀资源中,美国已探明可开采的铀资源为4.79 万吨,仅占全球铀资源的1%。美国的铀需求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021 年美国民用核反应堆运营商和业主共计采购了2.12 万吨铀,其中5.3%来自本土,94.7%来自国外。
美国从政府作用、供应渠道、技术开发、市场竞争、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强化核能供应链安全,既注重着手解决当前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短板,也重视供应链的长期自主可控发展。美国扶持本土企业加大对海外关键资源的投资、大力提升本土供应商的国际竞争力,将使全球核能供应链的争夺更加激烈,同时,美国还将技术创新作为突破资源瓶颈的重要手段,在解决核能供应链短板的对策中包括了大量技术开发方面的内容。
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辛锋
俄乌冲突对国际核燃料市场的影响
俄乌冲突是数十年一遇的改变核燃料供应格局的事件,欧美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对俄核燃料的依赖。欧美制定和酝酿一系列限制俄罗斯核燃料的政策,市场反应强烈,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当前市场处于战略窗口期,俄乌局势爆发不久,未来市场格局尚未明晰,电站进行恐慌性采购,甚至过度覆盖其需求。西方供应商正在抓紧与欧美电站签订长期合同,以确保其新生产线获得足够订单。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核燃料产业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我国应坚持“以我为主、适度超前”的产业策略,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融入全球核燃料产业链,着眼于全球核燃料共同体,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增强我国核工业话语权;坚定走“双循环”发展路线,转变供应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为打开国际市场开发新局面。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军靖
核电“走出去”背景下的核燃料产业
碳中和背景下,核电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俄乌冲突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能源安全战略,调整本国能源结构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相向而行,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被重新认识与认同,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根据WNA 统计,目前全球拟建核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 亿千瓦,国内外核电市场前景大有可期。
要把为核能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的核燃料产品与服务作为核燃料产业的战略目标之一。燃料组件是核燃料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下定决心补足产业的这一短板。技术能力上,尽快提升核燃料组件应用研究能力和成果产业化进程。产能安排上,基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提前考虑新建产能;产业布局上,在沿海核电密集与经济发达区域布局燃料生产设施;产业政策上,允许有自主品牌燃料组件技术,拥有批量核电机组的企业进入燃料组件制造产业;产业升级上,推动燃料组件制造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产业环境上,要面向国际市场要求优化政策和改善治理。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支持中心处长李峰
乏燃料后处理国内外发展概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已成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供应的有效措施。乏燃料后处理工业的发展受各国政策影响,且与本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国外进行后处理商业化运营的国家,均出于对本国能源结构的考虑确定了“闭式循环”政策。这些国家中,法国后处理工业最为成熟,日本即将拥有大规模后处理工业能力,俄罗斯示范后处理厂建成后技术将最为先进,英国将停止商业后处理等待技术升级,印度已建成四座军民两用后处理厂,并且是唯一对重水堆乏燃料进行后处理的国家。此外,美国保留了后处理发展能力和随时实现工业化的实力。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后处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下一步,建议落实闭式核燃料循环策略的实施,坚持后处理路线不动摇;高度重视关键领域和敏感技术自主可控在核燃料循环后段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快堆发展;尽快梳理后处理行业技术现状,根据工程需求及时开展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