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体验
2022-07-23叶水涛
叶水涛
教育要回归生活,不错。为什么?历史地看,教育发端于人类生活的需要;现实地看,教育在生活中进行,使生活变得美好。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而人是生活中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成长。教育实践在生活中进行,教育理论同样来自生活中的体悟。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为一切科学、艺术、哲学、教育等思想的源头。源头不一定就成为理论的直接起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之中,却不能说每时每刻都在萌发着审美和艺术活动。
生活在山东高密的人很多,但唯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人皆有其生活,但不等于人人都有艺术构想。生活固然是艺术的本源,但它不会自动转型为艺术。由生活到艺术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便是艺术家的心灵感受与体验。从教育实践到教育理论,同样有个转化的过程,教师同样要有心灵的感受与切身的体验,而不能满足于读了几本理论书籍,或听了几个所谓专家的报告。
教育思想的生成,与文学艺术思想的生成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处于教育的一线,天天跟学生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教学活动,固然可以积累很多的经验,但未必能生成深刻的教育思想。同样一所学校,同样的教育环境,基本类似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师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彼此甚至有很大的悬殊。这是为什么呢?以文学艺术的创作为例,只有感受到的生活事象,才能成为创作的原材料;只有体验到生命的激情,才能构成创作的原动力。同样,没有感性直观的教学活动参与,就很难产生感同身受的对教育的理解,所谓“鱼游水中,冷暖自知”。
一个缺乏真情实感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真正动人的艺术品来的。一个对教育缺乏热忱、对儿童缺乏关爱的人,同样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这里,“体验”二字特别关键,严格地说,它既不同于经验,更不同于经历。经历意指人的外在生活阅历,有经历未必就有体验。经验虽属于人的内在储存,但偏重在理智和行为方式的把握。只有体验才是感性生命之所系,其中固自不乏认知的成分,然皆已渗透着情感,深藏着爱欲。
《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讲“心外无物”,人见到山中之花,花就存在;人未见到山中之花,花就不存在。这种说法在认识论意义上无疑是荒谬的,因为花是客观实在,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如果從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理解,则没有任何问题。“山中之花”作为情感对象,其本身就内在于情感主体,它与客观实在的山中之花不是一回事。
情感对象完全不同于知觉对象、认识对象。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情感对象,是由主体内在体验决定的,没有情感的发动,就没有情感对象的存在。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投射。《史记》中的项羽,从垓下被围,至自刎乌江,英雄失路,但本色不变,他以斩将夺旗的勇武向部下证明,“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对此,司马迁不无讽刺。诗人李清照则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教学活动重在心灵的感应,要有情感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进而有智慧的生成。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和体验,是审美和教学艺术的直接缘起,也是理论生成的根本原因。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不能止步于浅表的感受,也不能满足于经验的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融合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工作更要有情感的投入,以唤起心灵的感应和切身的体验,促成认识的深化与理论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