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便是风尘客
2022-07-23许国华
许国华
1
这是一座其貌不扬的麻石单孔石板桥。桥很窄小,也很苍老,像位瘦骨嶙峋的老人蜷缩在沈塘河上。桥的名气却很大,两侧的桥联“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影卧南肠”,更是脍炙人口、闻名遐迩。
这便是胜水桥。在江阴马镇徐霞客故里,游览了故居和晴山堂后,我便信步走上了故居东南侧的胜水桥。
胜水桥是徐霞客出游启航和归途船只的停泊之处。想当年,新婚燕尔的娇妻许氏和贤惠能干的母亲王孺人,就在这胜水桥畔为徐霞客首次出游壮行。
徐霞客的首次出游,是在万历丁未年(公元1607年)。是年,正是徐霞客与江阴许氏的新婚之年,婚后不久,徐霞客便“始泛舟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迹”(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通晓大义的母亲王孺人,特地为儿子制作了“远游冠”,以壮其行。
徐霞客就在这胜水桥畔,头戴远游冠,毅然告别了慈母娇妻,乘舟远行,畅游神州。胜水桥畔,洒下了多少思念、相思之情。从此以后,有多少个望眼欲穿的日子,年轻貌美的许氏,站在胜水桥畔,凝望远处的舟楫,期待着先生的归来……
2
胜水桥成了十里长亭,年年上演“十八相送”。春暖花开,徐霞客驾一叶扁舟远行,周游名山大川。秋冬时节,徐霞客风尘仆仆乘舟归返,带回了一肚子的奇闻异趣和一箱箱的《游记》书稿,家居的日子,一边整理书稿,一边为来年出游做准备……
徐霞客像是中了“邪”似的,踏上了这条路。这是一条“苦行僧”或者说是“苦行者”之路,“高而为鸟,险而为猿,下而为鱼,不惮以身命殉”(吴国华《圹志铭》)。这是以身躯性命作代价的履艰之旅、生命之旅。徐霞客的旅行,远非如今一般游山逛水的轻松休闲,而是“问奇于名山大川”“探自然奥秘”的野外实地考察。
徐霞客同时代的著名文人钱谦益在《徐霞客传》中,这样记述他旅行的: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褛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上下,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盏岩为床第,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伴侣……”
徐霞客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的大无畏精神,“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史夏隆《徐霞客游记·史序》),在三十多年里,先后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足迹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徐霞客不无自豪地说:“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钱谦益《徐霞客传》)
在旅游途中,徐霞客不管有多大困难,条件如何恶劣,“燃松拾穗,走笔为记”,“日必有记”,从未间断,以日记体留下了一部《徐霞客游记》的手稿。
我在徐霞客墓前抄錄的碑文,记述他排日计程写作《游记》的艰辛:
“(霞客)登山必造危峰之巅,探洞务达幽穴之邃。虽四次绝粮,三次遇盗,仍坚持前进。不论夜宿僧庙还是岩栖穴处,均排日计程,详细记述考察所得,并据实纠正书本记载之误,开创了我国地理学实地考察自然、描述自然之先河。”
这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游记》,这是一部用信念支撑的《游记》。尽管徐霞客无官无爵,一介布衣,却是个“天下奇胜无不游,奇人无不交,奇事无不操,奇书无不鬻”的“千古奇人”,当时名流就已称颂“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赞赏《游记》为“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当为古今游记之最”。
然而这部徐霞客用生命书写的《游记》,由于生前来不及整理完毕,致使他未能看到手稿编辑成书,就含恨撒手归天。
更不幸的是,随后便是战乱。一场把大火,将徐霞客故居化为灰烬,徐霞客《游记》手稿和季会明的整理本也焚毁于火,几乎散失殆尽。
晴山堂法帖在流泪,《徐霞客游记》在疼痛,胜水桥在哭泣。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千古奇书”,几乎从此湮灭。
3
秋风瑟瑟,摇曳着河边枯萎的芦苇。萎缩、淤塞的河塘,全然没有了当初的风光。只有饱经沧桑的胜水桥,依然苍劲如故,默默地躺在沈塘河上,诉说着那一段辛酸的历史。
我伫立胜水桥畔,头脑中一直在盘桓:为何《徐霞客游记》得以传世,几乎全赖李寄保全?
李寄是不幸的。他一出世,就贴上了私生子的标签。生父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生母是徐霞客的侍妾周氏。然而更不幸的,生父近在咫尺,人人皆知李寄是徐霞客的庶子、徐家的血脉,但又不能相认,因为李寄姓李,不姓徐。
李寄的生母原先是徐霞客的侍妾,两情欢悦怀孕后,徐家便以“嫁婢女”名义将周氏嫡嫁到了李家,故取名“李寄”,寓徐姓孩子寄养李家之意。李寄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以介两姓,而历两朝”,故表字“介立”。
年少的李寄,为了躲避世俗的白眼,为了渴望家庭的温馨,终于跨过了胜水桥,来到徐氏宗祠,期待认祖归宗。然而,令李寄始料不及的,自己满腔的热忱,换来的却是徐氏宗族的势利白眼、冷言冷语。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深深地刺激了李寄幼小的心灵。
曲折的身世,给李寄蒙上了阴影,也造就了他愤世嫉俗、傲岸不群的性格。他终始生活在矛盾的漩涡中,多少次徘徊在胜水桥畔,怀着复杂的心情,凝望西北侧的徐霞客旧居。
在孤愤中成长起来的李寄,外貌性情、声容举止、品行爱好,无不与徐霞客极为相似,更为重要的,也像徐霞客一样,是位盛有文名、著称乡里的饱学之士。此时的徐氏家族,似乎有意收认李寄。李寄的好朋友沙张白也劝导李寄恢复徐姓,并特意给李寄写了一封《劝友徐介立复姓书》。沙张白在信中写道:
“足下好读书、好远游,畏恶俗人、敝屣富贵,与人交,不以盛衰存亡易其心,凡此皆霞客之所长,而足下克继其绪者也。何嫌何颖、不父其父、顾李其姓、介立其字耶?仆窃谓足下介则介矣,立则立矣;李之为李,果何为者而居之不疑如此耶?”
沙张白是当时地方上的一位名家,素有文名。这封《劝友徐介立复姓书)),写得格外情文并茂、鞭辟入里。面对如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书信,李寄不可能无动于衷,内心的痛楚与矛盾,难以言语。
尽管当时“行道之人皆知”李寄是徐霞客的嫡子,徐霞客嫁出去的女儿徐节妇,也吩咐儿子周公茂要对李寄“执甥舅之礼”,但李寄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徐家人,因为缺少传统意义上认祖归宗的礼仪环节。
对于李寄复姓徐,四方识者,“闻之莫不鼓舞称快”,并“拭目操笔以俟”李寄“此举”。然而,李寄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了以“李其姓,介立其字”终其一身。
4
悲怆出诗人。
身世的悲凉,时局的动荡,性格的孤傲,决定了李寄一生悲怆的命运。李寄“性素颖异,少负奇才”“不经师授,博学能文”,曾应童子试,被常州知府祖星岳拔得第一。事后李寄却懊悔不已,叹道:“奈何以文字干荣哉!”从此,他决意仕迹,无意科举,携母隐居江阴定山,后又迁居由里山(花山),满腹经纶只能与山林倾诉。
他僻处山野,犹如一只孤鸟,生活极度清苦。他有时甚至觉得还不如一只鸥鸟。鸥鸟好歹还有个窝,但他却连盖房子的木材都没有:“终输一著于鸥鸟,恨少三同之屋材”(《游大石湾》),只好借榻在由里山的僧舍里。
他贫困潦倒,却又不阿附权贵,也不轻易接受他人资助。无论是户部张静涵,还是郡邑权贵,慕名求见,李寄闻讯后或逾垣而走,或避而不见。有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友人曹志云制作了布袍送给李寄御寒,李寄却不接受。
隆冬时节,没有御寒的衣服,李寄只能高卧不起了。生了病,因缺钱也不能问医服药,唯有听其自然痊愈。朋友来了,李寄只好采摘野生的黄花佐酒。有时无茶无炭,李寄就拾些松毛松果,以松枝煎汤代茶,风趣地命名为“五松汤”:“天惠山中清受用,敕封处士五松汤”。
生活的清贫,命运的困厄,并没有压垮李寄,反而造就了李寄。他笑傲林泉,不仕不娶,终身独身,以倪瓒自比,以陶潜自许,隐居山林,率真达观:“酒从邻居贳,诗请故人书。绕屋鸣禽鸟,公然元亮庐。”在艰苦的环境中,李寄淡然面对,专心治学,“学无所不究,尤长于史”,终于成为“自成一家之言”的学者。李寄著述甚丰,著有《历代兵鉴》《天香阁文集》《天香阁随笔》《艺圃存稿》等二百余卷。
我的书架上,有一册《李介立诗钞)),民国木活字排印线装本,尽管是残卷,却弥足珍贵。每次捧读李寄的诗文,我总是被他那愤世嫉俗、傲岸不群的诗句打动,为他掬一行清泪,叹一声惋惜。
5
暮年的李寄,又一次地跨上了胜水桥,前往徐霞客旧居。这次,李寄不是去徐家认祖归宗,而是前去搜集徐霞客遗稿。
当年徐霞客西南行返家后,因患足疾,病卧床榻,无力整理手稿,不得不委托家中塾师季梦良(会明)代为整理。季梦良花了三年时间,终于在徐霞客逝世后的次年,编辑成册,这是最早的一部《游记》抄本,世称“季本”。
一把大火,湮灭了胜水桥西北侧的徐霞客旧居,“季本”《游记》也焚劫散失。后虽经季梦良悉心搜集,“季本”终又“失而复得”,但已残缺不全,缺了《滇游日记》首册。
李寄或许在青壮年时期就看过《游记》抄本,深为父亲“问奇于名山大川”的壮志而惊叹不已。“出山便是风尘客,别梦还应恋此中”,李寄一边隐而不仕,一边也像父亲徐霞客那样喜好游历,“乡之人成称有父风”。
李寄与他父亲在心灵上是相通的,没有埋怨徐家对他的不公正待遇。相反,李寄以父亲为榜样,在困境中奋发,成为徐霞客四个儿子中学识最渊博、成就最巨大、声名最远播的一个。
本来,在徐霞客的诸多儿孙中,最有实力和能力来“光复”《游记》本来面目的,应该是徐霞客的长孙徐建极。但这位长孙,除了忙于“复故业”和“构讼”,把徐霞客《游记》抄本和徐霞客千辛万苦从云南带回来的大理石,当作礼品献给官吏外,一心只想恢复祖上的家业、田产,对重新整理《游记》-点都不感兴趣。现在侥幸留存下来的徐建极抄本,不过是季梦良的复抄本而已。这个重新整理《游记》的艰巨任务,责无旁货地由李寄来承担。
暮年的李寄,对《游记》的散失,忧心忡忡。他不顾年老身迈,从徐家抄录了残卷,立志要让这部奇书重见天日。多方访寻,多方搜集,终于得知宜兴曹骏甫四十年前曾抄录过《游记》全集,珍藏在七十三岁的史夏隆家中。闻知这个消息,他喜出望外,扶杖徒步赶到滆湖之滨,终于寻到了虽被涂改得面目全非,但确系《游记》最初抄本的“季本”。
随后的日子,李寄便细致校勘、编订《游记》。由于史夏隆那里得来的稿本,已被“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李寄只得从日影中照出曹骏甫抄录的原文,然后与手头抄录的抄本互相对照,由于曹氏抄本亦缺《滇游日记》首册,李寄只得補入《游太华山记》《游颜洞记》《盘江考》三文,编辑成卷,使濒于失传的《游记》,“复出昆山”,成为当时最完备的《游记》抄本,世称“李本”。“李本”被誉为“诸祖之本”,嗣后二三百年,《游记》得以流传,全赖李寄整理的“李本”。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徐霞客族孙徐镇正式刊刻了《徐霞客游记》,从而结束了《游记》手抄流传的时代。此时,已上距徐霞客逝世135年,上距李寄逝世86年。
第一个刊印《游记》的徐镇,曾写过一篇《李介立先生小传》,在文中不无感叹地道:“抱奇材而耒试,甘茕独以终年。语云:‘达士忘情,志士励行。’若先生者,殆兼之矣。”对李寄的悲惨一生做了最好的概括。
一个孜孜不倦用三十年时间遨游天下,留下了一部千古奇书;一个孜孜不倦用十数年时间搜寻文稿,重现了一部千古奇书。
我站在胜水桥畔,面对曾经养育过千古奇人的故居,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