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断有谁听

2022-07-23汗漫

躬耕 2022年7期
关键词:张骞岳飞知音

汗漫

1

南阳卧龙岗,草庐风浩荡。

一处三国古迹,从郊区、野外、边缘处,逐渐进入闹市核心,成为豫鄂陕三省交界处这一小城的客厅——最复杂的太阳吊灯,高悬于天空这一天花板。客人们自五湖四海慕名而至,坐下来,忆往事,兴发思古之幽情。

诸葛亮表象淡泊,志向明确:“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端坐于卧龙岗,命运已轰轰烈烈抵达远方。中国的南与北,都留下这一个忠诚者、智谋者的传奇和祠堂,分身有术。右手以青铜、檀木或泥土为筋骨,在各地武侯祠内挥动鹅毛扇,寒风凛冽亦不止不歇。这样一种热烈姿态,让我想起法国加缪的名言:“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南阳,次第生发出“鸿鹄之志”“鸟尽弓藏”“羊续悬鱼”“望梅止渴”“杯弓蛇影”“朝秦暮楚”等成语,可见其旧事前情之浩繁。尤其是诸葛亮,用“三顾草庐”“鞠躬尽瘁”“宁静致远”“并驱争先”“计日而待”“妄自菲薄”“不知所云”“俭以养德”“思贤若渴”“志存高远”“以柔克刚”“视微知著”等成语,为增强汉语表达力,振兴南阳旅游业,做出重大贡献。

卧龙岗上,旅行社彩色三角旗密集飘扬,让泥塑中那一古人,误以为是东风长江上的一面面小军旗。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作为背景音乐隐隐回荡:

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平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联东吴灭曹魏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弦,

面前缺少一个知音的人。

我听见了,笑了。客人们听见了,也笑了。各自体会古老隐痛:面前缺少一个知音的人。

2

老子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历代士人才子的普遍心志。三国时期,南阳宜穷宜达——群山四合,适合修身养性;道路畅通,利于济世兴邦。

秦代一条“东南方驰道”,西起长安、商洛、荆紫关,途经临湍驿、内乡、镇平、南阳、襄阳,直下江南。唐代,将这一古道改建提速,定名为“东南大道”,确保了国家治理的高效和完整性。沿着它,向南方传递一代代北風和兵器,自南方输入丝绸、大米和才子。目前,崭新的沪陕高速公路,大致以“东南大道”为基础,保持自西北而东南的方向感,越过中国版图,向旧悲前欢无限事,致意复致敬。

显然,只有获得南阳地理支持,诸葛亮边躬耕、边抬头观望天下大势,听见刘备的马嘶和敲门声、进入《三国志》《三国演义》,获得越朝跨代的感染力,可能性才比较大。

时势造英雄,即,时代与地理形势,造就英才豪雄。

公元234年,秋,北伐途中,诸葛亮卒于五丈原。元代,王仲文作杂剧《诸葛亮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在弥留之际咏叹:“越越睡不着,转转添烦恼,我这老病淹淹,秋风迢迢。心焦。”诸葛亮彻底睡着、一梦不醒后,爱将黄权率人奔赴南阳,在刘备三顾草庐处建立“诸葛庵”,以志纪念,像建立驿站与海港,纪念那一去不复返了的马与船。在南阳,野地里的看瓜人、种菜人,把他们所居住的简易草房,称为“瓜庵”“菜庵”。“诸葛庵”,的确像看瓜种菜者居所一样寒素。后来渐渐演变出一座武侯祠,堂皇正大,与瓜和菜没什么关系了。

公元1138年8月14日,朱仙镇大捷后,岳飞、岳云、牛皋一众将士南下临安。途中,遇大雨,在卧龙岗停留一夜。秉烛仰望诸葛亮塑像,岳飞泪下如雨。挥毫走笔,用28张宣纸,书写诸葛亮《出师表》,一泄块垒。在最后一张纸末端,写下跋文:

绍兴戍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察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素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书毕,大雨悄然而息。出纸索字的道士,凝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亦泪下如雨。

“面前缺少一个知音的人”,是历代士子书生共同的惆怅。当下,抑郁、失眠、自杀一类现象屡屡可见,心理咨询业蓬勃繁荣。有谁能执手促膝、开怀倾诉而不必付费?诸葛亮遇刘备,很愉怏。不愉快的岳飞,在南宋、难以为宋的时代,遇南阳大雨和诸葛亮,听前世知音镗耠铿镝之心声,“稍舒胸中抑郁耳”。正是这一年,辛弃疾在金人控制的山东呱呱坠地。再成长二十年,他将像岳飞一样向诸葛亮呼喊:“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似回应岳飞之长叹:“白首为功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谁听懂了,谁就会进入一代代赤子与知音的阵容,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3

在南宋,悲愤士子处于四顾无人之绝境,对于代表正统的前朝蜀汉,充满共情和代入感。中原,包括南阳,此时陷入金人铁蹄之践踏,酷似东汉陷入曹魏和北朝。

当然,岳飞与辛弃疾,一定没读过《三国演义》。罗贯中在元末明初之际,才出现在地平线上,述往事,思来者,兴发千古喟叹。岳飞与辛弃疾,一概读过蜀晋交接时期的史学家陈寿所作《三国志》,对死于北伐途中的诸葛亮,认同、共鸣、感慨系之。陈寿《三国志》,文风平实简括,诸葛亮事迹仅寥寥一小节。直至《三国演义》风行坊间,诸葛亮形象才生动繁复、贯穿全书。

一个人的历史,不完全由其自身所左右。后人不断续写改写,以便能从中听到更理想的心跳和口音,慰藉自我。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诸葛亮,作为各代赤子的共同知音,振拔精神兴中华。

在西晋与东晋,郭冲《条亮五事》,首次描绘“空城计”情节;习凿齿《汉晋春秋》,出现《三国志》所未言及的“七擒孟获”故事;裴启的小说《语林》,为后世书写诸葛亮,确定一幅经典扮相:头戴葛巾,手持鹅毛扇,出行乘素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唐朝,诸葛亮继续以忠臣形象,呈现于诗人笔端。如,罗隐:“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李白三次访南阳,拜谒卧龙岗,在这一前贤身上表达理想中的自我:“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尤其是杜甫,传世杰作中有关诸葛亮的诗篇,达二十余首。“万古云霄一羽毛”“长使英雄泪满襟”“遗恨失吞吴”……一个无力返回洛阳的诗人,在长江上,看见诸葛亮的忧寂与雄壮。

历代忧国酸辛者,一概凭藉蜀汉与诸葛亮,言志复抒情。

宋、元两朝,以三国为题材的戏曲剧本约八十余种,包括《桃园结义》《千里独行》《单刀会》《刺董卓》《定中原》《南阳乐》等等。说唱本的《三国志评话》,把诸葛亮描绘为精通道术的神仙,甚至将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移花接木于诸葛亮,生成“借东风”一类奇异情节。《三国志》中刘备“火烧博望坡”之举,在民间戏曲说唱中,变更为诸葛亮之智功,被罗贯中采纳进《三国演义》。

所谓文学,就是心之所向。一代代作家、戏曲家所描述的诸葛亮,日渐偏离史实,如鲁迅所言“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所谓爱,就是偏爱,越爱一个人,这偏离就越发严重、奇幻莫测,惊世骇俗春雷动。

4

博望,位于南阳城以北方城县境内,一个旅游景区。

在围合于南阳周遭的绵延山脉间,方城,是一个缺口。北风从这一缺口浩荡注入,吹动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和连绵烽烟,此形象,浓墨重彩,描绘在景区入口广告牌上。游客徘徊,感受到古老烈火席卷而来的痛感、窒息感、毁灭感。

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即民不聊生之处。英雄辈出,必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曹操执剑挥笔,写下《蒿里行》,描绘函谷关以东地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连这一盖世枭雄也肠断魂恸,那场景,何其悲惨!明代谭元春认为,曹操诗歌有“菩萨气”,慧眼独具。戏台上,曹操被简化为白脸,关羽红脸,张飞黑脸,让观众对角色的忠、奸、善、恶,一目了然,迅速站稳立场,省却辨别省思的烦难。但人间毕竟比戏台宽阔、复杂、一言难尽。三国后,唐代安史之乱生发于函谷关内外,向整个国度蔓延,全国人口顿然减少三分之二,中原尤甚。南阳数度自山西等地,引入移民、鸡鸣和炊烟。每一个人的诞生与善终,都是奇迹。我血缘的上游,大概也多次濒临断流之危境。我赞美凡俗的时代,我热爱平庸的生活。

博望之地名,联系一个不寻常的人一一汉代博望侯张骞。

公元前138年,37岁的张骞出使西域,历遭磨难载誉归。带回的西葫芦、大豆、蚕豆、芝麻、蒜、石榴、葡萄、核桃、黄瓜、胡萝卜等等奇异植物,在华夏落地生根。這一凿空之旅,声动朝野,张骞被封为“博望侯”——广博远望之俊才。遂以“博望”取代原地名“宜乐”。后,张骞再度出使西域,归来已鬓发飞雪。公元前114年卒,葬于陕西汉中。其儿女,在汉中与方城两地散枝开叶,绵延两千年。

我在博望镇小餐馆里吃锅盔,满口焦香。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发明的这种干粮,状似盔甲,可防腐、抵御饥饿。博望镇现有张骞后裔八百余户、三千多口人,户户供奉张骞牌位,历古至今。我访问其中一家,房屋正堂贴有巨大红纸,列有世系图——自张骞这一源头潺潺而下,省略难以追溯的广大中游,重点描述下游近几代祖先。世系图两侧,是一副对联“博留受封流芳远,洛巩迁居世泽长。”“博”即受封于此地的博望侯张骞,“留”即受封于洛阳巩义的留侯张良。张良系张骞祖辈,故被张骞后裔视为更远的先祖。

这一对联的横批是“张公百忍”。在大漠、孤绝、危厄中,惟一番番忍耐,造就伟大张骞和一条贯通世界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前,在南阳采购自南方源源不断涌来的丝绸、陶瓷、茶叶。白河、唐河与丹江,系南北往来的主要水路,舟船云集,“盛夏水涨,三日夜可抵宛达汉”(《南阳县志》)。盆地遍布码头、驿站、会馆,异乡商人操持南阳话沟通交易:“这事中不中?”“中!中!”直到1906年,京汉铁路穿越中原,陆地交通业日益繁荣,水系商业功能委顿。白河、唐河与丹江,风帆高张的美感和桨声歙乃的活泼,湮灭无痕。

当刘备或者说诸葛亮,在博望以大火阻击曹军,恍惚间,能听见三百年前张骞马嘶、四百年前刘邦《大风歌》、一千七百年后火车与飞机的呼啸轰鸣吗?

5

刘、关、张三人骑马,自屯兵之地新野,到南阳卧龙岗,只需一天辰光,就能推开草庐前的栅栏,看见诸葛亮种菜、弹琴或小寐。

草庐所处的那一脉高冈,名为“卧龙岗”——像一条龙,自北部伏牛山蜿蜒南来,到此地,龙头微微抬起,即有霏霏细雨含烟拢翠。这一带,小麦、玉米、芝麻的长势,明显好于周边田野。明代,赵均在《金石林时地考》中写道:“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后人自陈寿《三国志》中,摘引刘备三顾诸葛亮时的一番对话,独立成章,名其为《草庐对》或《隆中对》。

晚清重臣左宗棠,一向以“今亮”即“今日诸葛亮”,自命自况复自励。给同僚写信,落款也是“亮”,可谓“古亮”之知音。曾国藩屡屡言及“诸葛公”。左宗棠征战边疆,常以诸葛兵法为参照,所作一著名对联流布四方:“文章西汉两司马,经世南阳一卧龙。”民国初,军阀吴佩孚手书《草庐对》,墨迹被刻为三块石碑,立于卧龙岗。一个人,不管处于贬义词或褒义词,不管白脸黑脸或红脸,都需要从公众景仰的对象那里,汲取光芒和泉水,缓解自我的暗淡和枯竭。

现代作家老舍凭吊诸葛亮,作长诗《剑北篇》,其中一章《南阳》:

卧龙岗下万顷桑麻,卧龙岗上林光如画。

天色尚早,忙里偷暇,

到了南阳,还能不瞻仰那隆中对话?

多方查找老舍到南阳的年代、行程等资料,无果。我相信他到过这一个小盆地,身体或精神。

秦灭六国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史记》),置“南阳郡”。所谓“不轨之民”,即原六国的贵族、望门、商人、匠人,使南阳工商业迅速兴盛。在汉代,成为全国冶铁中心,为后世群雄争霸提供铁的支持,也为悲剧中的血和呜咽,埋下伏笔。目前,南阳主城区有汉冶村、汉冶中学、汉冶路,没有钢铁厂、铁匠铺。汉冶遗址被一道围墙环绕复珍惜,其内,存有热鼓风熔炉、沙钢炉、锻炉等等遗迹,像前人留下的遗言:去成为镰刀收割小麦,不要成为剑戟斩获生命…

当下,中国,割小麦普遍不需要镰刀。收割机奔驰,知道自己身体里的灼热和铁,与汉代南阳存在紧密关联吗?

南阳郡,地理范围在汉水北、伏牛山南,郡治位于宛城亦即南都、南阳,麦穗青黄相接,养育人民。汉水之南那一广大疆域,名日“南郡”,郡治位于江陵即当下荆州,稻浪汹涌。“南阳郡”与“南郡”,一字之差,风物与民俗迥然有别。晚年,在蜀地,诸葛亮挥泪书写《出师表》,北望中原卧龙岗,莽苍苍兮如何归?悲慨万千:“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眼下,卧龙岗,武侯祠内,竖立岳飞墨迹所刻石碑。字里行间,一个鞠躬的身影、白了的少年头、满江的英雄血,汹涌不息。这石碑,像孤傲者的脊椎腰骨,碑文是母亲一笔一笔的刺字,在雨天隐隐作痛!

南北各地武侯祠,以成都武侯祠最为盛大,“中有松柏参天长”。一概复制《出师表》碑刻。但前述跋文、一夜秋雨,使诸葛亮和岳飞,这两位异代知音与南阳,成为命运、情感的共同体。

6

卧龙岗上武侯祠一角,松柏成林,似阐释杜甫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松林中,立有“陆军第六十八军一四三师四二九团保卫南阳战役阵亡官兵纪念碑”。一年年,野草漫上碑文,浸染出一派暗绿:“……念南阳战役为抗战中最后战史,殉难官兵取义成仁,固虽死犹生……”

从少年,到中年,我多次站在这一石碑前,仰望。它高大、永恒、坚毅。松涛满耳,似风樯阵马浩荡而至,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句之回响声声?

1945年3月至8月下旬,南阳战役自盆地东部打响,向西次第展开,先后覆盖唐河、南阳、镇平、内乡、淅川等广大地域。中国军队先后投入十五万兵力,将七万规模的日军,最终阻挡于盆地西端,使其深入秦岭、进逼西安的野心,破灭了。8月19日上午,十时,日军在西峡口的马鞍桥投降,南阳战役成为抗日战争史的最后一战、句号。8月26日清晨,日军举行焚烧太阳旗仪式,乘卡车离开南阳。车上装载有几百口箱子,装满战死日兵的骨殖。

南阳城区保卫战,则自3月18日始,至4月1日结束。指挥者是一四三师师长黄樵松。指挥部设立于白河边一酱菜店顶楼,城区尽收眼底。楼下,街道边,一副新制的巨大白茬棺木,写一行黑字“黄樵松之灵柩”,以示与日军血战之决绝,触目惊心。从小西关到玄妙观,巷战激烈,双方刺刀在拼杀中闪烁寒光。日军炮火猛烈射向卧龙岗。清风楼、宁远楼、半月台等等建筑物,大梁断裂,所存典籍焚毁一空。中国守军以最后一个排的兵力,与数百日兵对峙多天,战至最后一人。战事结束,道士與村民,将中国军人烈士遗体深埋于松林。从此,这里长出一种细碎血色菊花,似乎为暗绿碑文补充腥烈芳香,像输血,试图唤醒英灵?在岳飞挥笔《出师表》的地方,好男儿慷慨赴死,如伯牙破琴绝弦酬知音。

草庐旁,有一展室,陈列关于卧龙岗历史的黑白照片:墙壁布满深深浅浅、大大小小弹痕,阵雨般,伤痕般。中国的雨声和伤痛,无穷尽,使后生我辈保持失眠、苏醒、起身奔赴的能力。

现在的游客操持各种方言在南阳晃荡,必直奔诸葛亮、岳飞之踪迹。日程安排,往往是逛一逛卧龙岗上武侯祠,读一读廊前檐下《出师表)),自我认知就清醒几分:“哎呀呀,我也淡泊,志向不明;我也宁静,到不了远方。”走下卧龙岗,到小餐馆里喝胡辣汤、吃油条,对南阳的理解就入肠人心、五味俱全了。

有诸葛亮、岳飞在南阳,有你、我、他在中国,谁能说自己“面前缺少一个知音的人”?

猜你喜欢

张骞岳飞知音
知音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英文摘要 关键词
山水知音
岳飞故事稗钞·序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张骞出使西域故事点滴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岳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