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手工沙金开采器具解析

2022-07-22王天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0期
关键词:选矿黑河金沙

王天军

(黑河博物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黑河沙金资源丰富,手工沙金开采历史悠久,素有“三千里江山,金子镶边”的美誉。黑河地处黑龙江中游右岸,盛产沙金,被誉为中国沙金的故乡,在黑河沙金开采历史上,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官督商办金矿——漠河金矿,这也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次金潮,史称“漠奇金潮”。接着又掀起了第二次金潮,史称“观都金潮”。

民国时期,黑河再次掀起了两次举世瞩目的金潮,即“兴安金潮”和“逢源金潮”。正是由于这些采金潮,吸引了无数闯关东人蜂拥而至。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对黑河沙金资源采取了疯狂的垄断性掠夺,使得大批采金人被迫离开金沟,谋求其他生计。解放战争时期,为生产黄金,支援前线,1947年3月,西满军区在黑河建立了黑嫩省金矿管理局。黑河采金人与西满军区官兵一同沙金,当时就是使用这样的沙金开采工具,在成立当年,就生产了1.5万两黄金,为解放战争提供了珍贵的资金保障。

1 黑河手工沙金开采通用工具

黑河手工开采沙金使用的工具较为单一,并且非常笨重。黑河采金先民们尽管在生产实践中对采金工具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受当时社会经济、科技、国力的限制,传统手工沙金开采,仍然未能摆脱使用落后原始的生产工具。在黑河砂金历史陈列馆中,有一个展柜里陈列着9件手工沙金开采通用工具(图1),各个工具的名称从左至右依次为双尖金镐、金钎子、大金瓜子、金斧子、金锤、金镐、金锹、小金瓜子、金簸子。

图1 黑河手工沙金开采通用工具

双尖金镐,一头尖一头扁,木把长80余厘米,尖头用于打沙子(因采金人忌讳“刨”字,故将“刨”字用“打”字代替,所谓的打沙子就是用镐头刨含金沙),扁头用于刨断树根。它多用于暗碃或明碃揭毛皮(采金人将矿体上部的植被层称为毛皮,将不含沙石的淤泥层称为毛)。

金钎子,采金人也称其为金撞。直径约为3.33厘米,长为170厘米,一端带尖的铁质器具。在“跑毛水道”沙金开采中使用较多,使用时,人站在水沟旁,双手持金钎子,垂直抬起,用力扎入矿体,并左右晃动来松动水下的含金沙层,借助水流的冲力,把毛、砾石层冲走。

大金瓜子,形如铲地锄头,金瓜子的“瓜”字应为“刮”子,但采金人认为“刮”字不吉利,故用“瓜”字代替。大金瓜子木把长180厘米左右,应用在明碃跑毛水道时用铁质大金瓜子逆水推动矿沙,使其含金沙能够得到充分洗选。

金斧子,采金人又称其为“开山子”。与现代斧子形状相同,也有大小之分,手工沙金开采用途广泛,不仅主要用于矿体初期开拓,砍伐矿体上长满的大小树木,也用于明碃开采,用其将木桩一头砍成尖形,作溃水弦子(采金人称水为弦,溃水弦子就是筑水坝)木桩用。

金锤,同现代铁锤相同,有重量之分,一般采金人常用的是4.5~22.7千克的锤子。大金锤主要用于暗碃支护,及明碃溃水弦子砸木桩,以及跑毛时遇到矿体上面的巨石,采用大锤敲打碎后移走。小金锤子在沙金开采时用途也较广泛,用其钉木溜、钉大溜格子及修理采金通用工具等。

金镐,其镐头只一头有尖,与双尖金镐用途有所不同。单尖金镐多用于暗碃(即挖坑,因采金人忌讳“坑”所以用“碃”)开采,在碃底打沙子用。另外,在明碃或者暗碃找低(在掘取到含金沙底部后,用金镐再往深处刨10余厘米,采金人称为找底)时多处用到金镐。黑河采金人有句俗语:“沙金不找底,白瞎二斗米。”

金锹,形同现代扎锹,只不过金锹头(图2)略比扎锹宽大,且金锹没有脚蹬的卷边,木把长160厘米左右,是采金工具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金班人几乎人手一把。应用于暗碃搓沙子、明碃上溜、装小金车等。

图2 金锹头

金簸子(图3),也称淘金盘。它是一种古老的精选木质工具,采用重力方法选矿。黑河采金人使用的金簸子全部是用一整块木材制成的。它上宽35厘米,下宽33厘米,长55厘米左右。使用时人蹲在水源旁,人工摇金簸子,把沙金选出来。由于它操作灵活、精选效果好等特点,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图3 金簸子

小金瓜子,它是配合辅助金簸子精洗金沙的器具。瓜子头为铁质,长15厘米,宽8厘米,长的一端对称剪去两角,形成长向带尖的5边形,将其中部开一方口,取长60厘米、直径3厘米左右的木棍嵌入孔内,用铁钉钉牢就制成了小金瓜子。用它将金簸子内的矿沙在水中前后反复推拉淘洗。

从这些手工沙金开采工具的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件工具名中都冠以一个“金”字,黑河采金人这是为了吉利,寓意到处都可以见到黄金。

2 手工沙金开采粗选器具

“溜”是手工沙金开采粗选沙矿的主要工具。黑河采金人使用“溜”进行沙金开采选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沙金开采上应用极为广泛。它有大小之分,是用木板钉成的一头宽、一头窄的浅木槽,宽的一头称溜头,以下称溜身,溜中放置用细木棍扎成的帘子,采金人称其为溜格子。应用大溜作业时,溜头位置略高,将含金沙置于溜糟上,然后放水自溜头冲下,沙石被水冲走,由于金子比重大,落入溜格子下面。生产时每一盘大溜约需10人以上,小溜(图4)需要3~5人。

图4 小金溜

3 金班的生产方式

在手工沙金生产中“溜”既是一种生产工具,同时也是一个生产单位。沙金生产初期,采金人都是自行组成金班的,每个采金班一般在10人以上,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分工。以10人采金班为例:其中,有打沙子1人,上溜(即往溜上搓沙子)2人,推小金车1人,打瓜子1人,看水流1人,挑溜嘴1人,做饭1人,领溜1人负责管理班里的一切事物。另外,还有把头1人,他是金班生产资料的持有者,一般把头不上工,如上工还要多加一股。

用小溜进行沙金选矿时,一般需3至5人,其中1人往溜头上搓沙子(称上溜),1人用长木把金舀子(图5)往溜头的沙子上泼水(称浇水),1人将用水从溜上冲下来的沙石用金锹飞(“飞”应为“扔”字,因采金人忌讳“扔”字,故用“飞”字来代替)到一边(称挑溜嘴)。1人推小金车,另有1人做一些杂活。

图5 长木把金舀子

4 溜在沙金开采中的使用

用溜进行“压帮”法采矿。用大溜选矿,跑完毛后,先把水道中的水放干,然后把溜内含金沙清理出来,上溜粗选,再用金簸子精选。一般跑毛5天以上才清一次溜。

用溜进行“滚弦子”法采矿。这种方法是将含金沙放在水道中跑毛,用大金瓜子松动水道中的含金沙,使其得到充分洗选。跑毛时一般都是由把头看水,水大了跑金,水小了跑不动毛,且洗选效果不好。洗选后把沉积在水道中的粗精矿全部取出,上溜进行粗选,最后再摇金簸子精选得到沙金。

用溜进行“拉毛沙”法采金。采金人称以往采选过的金沙为“毛纱”。拉毛沙这种人工沙金方式比较简单,一般3~5人一组上溜,采用金锹、大金瓜子、长木把金水舀子、小型木溜、金簸子等工具,沿着过采区进行采选遗留的矿沙,这种开采形式一般规模多为小型。

5 用溜在冬季开采沙金

用马大溜方法开采沙金。由于黑河冬季寒冷,采金人一般冬季就转入地下开采暗碃。但若在矿体附近有不冻河水时,亦可采用大型木溜槽进行选矿。其方法就是将木溜槽安置在靠近不结冻水源的地方。将暗碃或“大揭盖”(将矿体上的毛皮全部清除,漏出含金沙)开采出的含金沙,用马车运至选矿地点,直接将矿沙卸入大溜进行选矿(采金人将冬季采用的这种选矿方式称为马大溜)。

用溜在暗碃外开采金沙。就是在碃口上搭建一个棚子,用把杆或辘轳将含金沙提升到棚内,棚内架设一个大锅烧水,用热水上溜选矿采金。暗碃生产一般将矿沙提升到碃上堆积(称作打“冻沙子”),到春夏季融冻后集中选矿。

用溜在暗碃内开采金沙。当碃底巷道往碃口运送含金沙较远时,一般将巷道内的一处拓宽,挖水盆集水,泼水上溜,尾矿沙用辘轳或拔杆从碃底提升到地面。在黑河地区,亦有人在碃内烧热水,采用边采矿、边选矿的方法开采沙金,只要不是干碃(碃内无水),都是在碃下泼水上溜,用小型木溜粗选,手摇簸子精选,矿沙运到设在碃内的选矿处,用水舀泼水选矿。

6 手工沙金开采的运送器具

早期,手工沙金开采运送矿沙到有水源处选矿时,黑河采金先民们采用袋子装,人背,或者是用木桶双人抬。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漠河金矿第二任总办袁大化在《漠矿录》中写道:“土法抬沙上溜辄多遗失,且费工。”为了节省人力,提高劳动效率,黑河采金人在民国初期研制出了独轮单人手推车,由于用它运送沙石便利、效率高而且省力,深得采金人的青睐,自投入使用后,几乎所有的沙金矿(点)全部采用独轮小金车(图6)运送矿沙,它是用木板钉制成的,一人用双臂推动小金车运行。在使用时,要将小金车运往矿沙目的地方向的地面上铺设30厘米左右的木板(采金人成为道板),推车人沿道板将矿沙运到指定地点。

图6 小金车

7 手工沙金开采的提升器具

在黑河手工沙金开采中,提升器具是在暗碃开采时使用,其主要提升设施有拔杆、辘轳,这些提升设施,尽管还是依靠人力驱动,但其中也蕴含了科学的杠杆原理,虽然比较原始,但在当时来说,还是节省了很多人力,相对早期用人力硬往上面直接拔矿沙,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劳动效率。

腰杆。所谓的腰杆,就是取一根长5米左右、树头直径15厘米、树梢端直径8厘米左右的树干。作业时树头处挂一个重物,用于配重,在朝向碃口的树梢端用麻绳连接一根拔杆。此外,还要在距离树头末端四分之一处钉两根长30厘米、相距20厘米(按横担直径而定)带尖的粗铁柱,将两个铁柱之间安放横担,用以防止腰杆转动。

好汉桩。取一根直径20厘米左右、高4米左右的圆木垂直埋入碃口旁,其埋的深度需在80厘米左右,埋坑距离碃口远近要视腰杆长度而定,一般设在腰杆长度四分之一的地方,采金人称这根20厘米的竖桩为“好汉桩”。

横担。就是在好汉桩的顶部,距离末端25厘米左右的地方开铆(底宽15厘米,上口宽12厘米左右),然后嵌入一根与之相契合且长度在50厘米左右的横木,使用时,将腰杆担在此横担的上面,并在横担后侧,即腰杆的尾部挂一个重物,此物重量大小,按人松手后能够将碃内的矿沙自然升起为宜,作业时拔杆绕其横担上下运动,它起到杠杆支点的作用(采金人称其为肩)。

拔杆。在靠近碃口的腰杆末端用麻绳联结一根直径5厘米的竖杆(采金人称其为拔杆),长度按碃的深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拔杆垂直放入到碃底后,拔杆上端还要高出碃口1.5米左右。伸入碃内拔杆的末端用铁丝梆一个粗铁钩,也有人用麻绳系一个粗树杈当钩子用,在此处挂木桶(图7)或拔金簸子(图8)往碃上提升矿沙。使用辘轳从碃底往碃上提升矿沙与山区水井仍然使用辘轳提水的原理相同,为此不再赘述。

图7 木桶

图8 拔金簸子

8 结语

黑河作为我国最大的沙金产区,造就了无数勤劳智慧的采金人,他们不畏艰辛,使用他们发明的各种手工沙金开采工具,执着地从事着重体力采金作业。从上述采金人对自己使用的沙金开采器具的称呼,以及许多避讳的词语来看,他们非常渴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希望通过对沙金开采器具冠以美好的称谓,给他们带来吉祥,早日圆他们采金发财的梦想。赏析黑河手工沙金开采工具,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出黑河采金先民们勇于开拓、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也让我们从不同角度窥见采金人与手工沙金开采器具的关系,这些沙金开采工具是黑河采金先民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研究手工沙金开采和沙金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选矿黑河金沙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分析提高选矿设备运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九月,我在黑河水边
选矿机械工作效率的提高途径探讨
铅锌矿选矿工艺流程改进的研究
生产管理系统在选矿厂的应用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