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2022-07-22于晓宇
于晓宇
摘 要:共享发展理念是不仅从社区内部的角度上实现共享,还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上实现大面积区域内居民的设施共享,在这一基础条件上,共享理念需要融入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在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分布,部分公共设施的建设合理性以及居民对其的使用程度等,这些都是从大方向来实现城市设计规划中的共享理念。实际上,共享的概念诞生时间较长,早在十年前就有不少的私人企业推出了共享办公室供以创业人群使用,这一概念的诞生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逐渐在非必要构建私人场所或是购买私人物品的情况下,一系列的共享设施在市场中应运而生,无疑让共享理念深入到了大众的生活中。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统筹的考虑到城市中居民的总体需求,甚至在部分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需要做一定程度的问卷调查,以此来为建设的群众满意度做出保障,让城市的规划更加合理,提高人民群众在城市中居住的幸福感。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城市规划设计;必要性;难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06-0126-03
0 引言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就有了部分共享的公益性设施投入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这一概念被很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也被部分资本家看到了其市场前景,并大力推动共享理念的发展。其中对共享理念解读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由郭新等人在2016年所提出的共享促进发展理念,其认为共享理念的落实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在平等的前提下,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国家所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强的积极意义。
1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理论概述
1.1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是一个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其主张在物品或是设施上实现共享使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個想要使用某一物品或是设施的群众都需要花费高昂的价格去购买产品,只需要支付相对低廉的价格或是无偿就可以对某一物品或是设施进行使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尽可能的保障了多方的利益,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共享”这一概念是新时期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关键词,并且这一关键词的落实应用有助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是一条具有极大发展价值的发展道路。共享发展的理念不受共享事物或是物品的限制,可以是实体物品的共享,也可以是建筑设施的共享,甚至课时文化资源和资料内容的共享,这些具有价值且个人拥有意义不大的事物都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其发展成为共享的事物,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并且还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1.2 将共享发展理念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的必要性
首先,共享理念能够有效的整合城市中的服务资源,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国家和政府为了居民生活的保障会建设一系列的综合服务资源,给民众提供良好的综合公益服务。在传统的服务资源使用过程中,民众需要渠道所在社区或是相关部门对自身需要使用的建筑或是设施、服务进行书面的申请,等待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使用,这样的步骤较为繁琐。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大众的生活中不断深入应用,在这一社会状况和共享理念的支持下,大众可以通过民生服务机构或是线上服务机构直接对自身的需求进行诉说,和谐的处理民生问题,给大众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共享理念所带来的资源整合优势。
其次,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成为近几年建设的目标,在共享理念的推动下,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共享理念的应用和实现需要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只有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物品或是服务的共享,对先进的科技技术进行很好玩的利用,并且可以通过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将城市内的诸多公益服务共享点进行位置标注,大众在应用共享服务的时候可以对城市的规划和分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建设相应的互联网平台的时候可以将医疗、养老、购物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同一个共享平台中体现,让大众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提升,实现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跨步发展。
2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的难题
2.1 对城市的规划意识没有转变
意识决定了行为的体现,在目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设计师和相关部门管理人的规划意识过于老旧,对新时代没有充分的认知,导致不少地区的城市规划中并没有将共享理念融入其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民众的需求。共享发展理念与产业的升级不同,产业的科技升级或是改革创新能够有效的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享产业并不是都能创造经济效益,并且有部分建筑的建造属于公益性的投资建设,其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这便导致不少地区内的城市规划更加重视工业产业或是科技产业的升级、扩建,对共享理念的落实没有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
对于设计师来说,其对城市的规划所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将个人的设计思想所体现出来,更需要做到让大众满意,并且将规划的预算充分考虑到设计的过程中,但是对于共享项目来说,其投入的预算难以估算,并且每位群众所需求的共享设施不尽相同,总会引发部分大众的不满,导致其在设计的时候会尽可能的避免设计过多的共享设施。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城市规划理念,在规划城市的时候确实需要考虑到大众的满意程度,但是城市建设并不是为某一个人建设,其建设的意义是为了给地区内所有的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任何设计都会存在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倘若一味担心得到受众的排斥,那么城市现代化发展便成为了难以实现的问题[1]。
2.2 资源共享的信息没有得到完全流通
共享理念的落实需要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实现,但是现如今有大部分的地区和城市都处于信息局限的状态,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缺乏统筹考虑,导致城市中的许多设施和建筑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彼此之间没有关联,这对于共享理念和城市规划设计的结合来说有较大的阻碍。
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角度上来说,要将共享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就需要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建设相应的共享建筑,提供适宜的共享服务,还有各个区域内的共享物品建设等,这些都是需要充分考虑的方向。这些建筑的建造和物品的购置都不算困难,难的是需要实现共享信息的记录,既然要对使用权进行共享就需要对使用人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减少人为破坏的现象,并且对设施和物品的完好性都做出了更高的保障。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得到完全流通的情况,不能够将民众的个人信息进行解读和记录,采用人力单独记录的方式所耗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极高。
2.3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升
共享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扶持,但根据目前诸多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以及管理人员对政策解读不深刻的状况,对共享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融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首先,从政府的扶持政策角度来说,推行的扶持政策更多的都是从占地位置上给予的扶持,从地理位置上对城市的主体建筑进行规划设计,由政府人员出面对位置的调整做出解释,给予良好的建设位置,避免出现建设施工不足或是规划无法实施的情况[2]。在共享理念落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场地的支持,还需要有资金和人力的支持,共享理念本就是以现代科技作为落实基础的理念思想,现代科技的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政府所给予的资金扶持不足自然会导致融合不彻底的结果。
其次,有部分地区政府对政策解读不清晰,导致在落实工作的时候出现了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会存在落实工作缺乏监督部门的监督,采用监管统一的模式开展理念的落实,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要对政府政策做到深刻解读并且有效落实,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
3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
3.1 将共享作为城市主体规划设计的核心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难以将共享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其中有偶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共享理念作为设计的核心,将其当做设计过程中的“加分项”自然难以做到有机的融合,因此,城市规划师在设计城市主体的时候需要始终坚持共享理念的体现,将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同类型的共享设施位置建设都能够充分满足大众的切实需求[3]。
首先,从区级的共享理念落实开始,社区在城市中属于最小的群体单位,也是根据居民的居住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在居民生活的过程中,社区的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因此,在进行城市主体规划的时候可以从最小的群体单位做起,先实现社区内部的共享再逐渐的对范围进行扩大化处理。社区需要管住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有福利待遇的发放,比如养老、就业、创业、家政等,都需要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对居民的所有信息进行录入,方便社区的人员对居民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其中还需要纳入医疗的服务,现如今大部分的人群都有相应的医疗保险,但是居民在使用的时候对其没有相应的了解,甚至在就医的时候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使用自己的医保,社区可以在互联网共享信息平台中发布一些可剖内容,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
其次,以整个城市作为单位融入共享理念,城市所占的面积远远大于社区,并且在城市中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建设和教育机构的建设。在进行城市主体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个社区与学校、医院、交通站台以及工业园区的距离,确保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这些共享服务[4]。除此之外,城市在信息化平台中可以对整个城市中的建筑进行实时的录入,其中包括对一些共享设施的位置录入,还有居民生活区域的位置都需要进行准确的标注,用一体化的设计思路来替代分散分布的设计理念,优化城市内主体建筑的建设位置,为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幸福感。
3.2 合理设计城市内部的资源共享
首先,从物资资源方面进行分析,物资包括的不仅有可移动的物品,还有部分不可移动的建筑和设施,其中包括娱乐场所、运动场地、学校以及图书馆等,这都是可以实现共享的物资,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城市内居民的分布情况,合理的对物资进行分配,确保城市中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共享物资[5]。
其次,很多共享的资源场所都需要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比如医院、学校等,并且这些地区的医务人员和教育工作者都不尽相同,既然是由地区或是省区出面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在工作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人力资源条件差距较大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对人才进行共享[6]。例如:在某地区中的某一医院内有更加权威的医生和专家,其隶属于那一家医院,但是其他区域的患者会存在对医生的需求,可以适当的对人员进行适时调配,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对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
3.3 提升城市共享发展政策的扶持
城市的规划设计是有政府出面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规划的具体方案经过层层的审核,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都是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主体,作为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管理热源需要充分了解规划的方向和重要性,只有将共享性作为规划的目标才能在规划的过程中做到处处体现共享理念。
首先,政府相关单位需要明确城市规划的意义,这一行为本来就是为了给城市中的居民更好的生活环境,落实共享理念属于更高程度的完成了这一工作需求,在建设共享设施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依照大众的需求开展共享设施的建设[7]。
其次,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共享设施的建设有一部分都是公益性的设施,很少会有相关单位主动投入资金建设,一般都是有政府出面对建设工程进行招投标,建设完成以后就直接投入应用。一个共享性的建设项目所需要耗费的资金量较大,政府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支撑项目的建设完成。
最后,所提供的还需要有技术扶持,众所周知,在实施共享的时候需要有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城市化的线上网站或是软件,让城市内的居民都能通过线上平台对信息进行记录,全面开展共享化的城市规划[8]。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共享理念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并且共享设施的建设也能够为大众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提高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相应的努力。根据目前现代城市中规划设计的状况来看,还是存在着规划理念没有得到扭转、信息没有做到全城互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难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深入思考造成这些状况的具体原因,制定并落实适宜的策略,促进共享理念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机融合,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来刚强,陈钊锋.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2):74-76.
[2] 胡筱晨.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21 (10):108-109.
[3] 田阿惠.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9):120-121.
[4] 盛赞.智慧城市发展观察及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议[J].江西通信科技,2018(4):36-39.
[5] 张红喜,邱璐,汪长城.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以资溪县大觉溪田园综合体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 2018:89-105.
[6] 吕超,董岩岩.推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核心支撑性技术的协同发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2):26-27.
[7] 方茂青,金阳.基于“共享与品质”理念下的城市景觀风貌规划设计研究:以临安滨湖新城景观风貌规划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11):111-112.
[8] 张险峰,吕罡,高妤.体育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丹东市新城区体育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0,28 (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