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更有学生味儿
——以《安全记心上》一课的教学为例
2022-07-21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中心小学324014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中心小学(324014) 江 剑
从2016 年开始,小学品德学科改名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随着学科名称的改变,教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编写,历时四年,整套教材已经在小学各个年级全面铺开并使用。
由于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时间不长,教师们在解读、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缺乏学生味儿。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安全记心上》一课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缺失学生味儿的课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使用、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常常流于形式,有时看似热热闹闹,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常常和学生的生活脱离,出现“堵点”“断点”,没有学生味儿,没有体现学生的生活气息。学生虽然身处课堂中,心却很难融入课堂中。
1.图例不加筛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图例,有的教师不加筛选,直接搬用到课堂中。这样做,就会出现图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使课堂教学缺失学生味儿。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配了一幅图例:一个大人骑摩托车载着三个孩子去上学。教师直接将这幅图例用在课堂中,却不曾想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很少有人骑摩托车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摩托车。这种图例的使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创设单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了一些情境供教师们参考,有的教师没有灵活变通,就直接运用到课堂中。如此操作,情境创设单一,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差甚远,导致课堂缺失学生味儿。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设置了一种情境:学生背书包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这种情境,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过人行横道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情况。这种单一情境的简单使用,对学生的生活指导意义不大。当学生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情境时,他们便不能从容应对。
3.文字生搬硬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排了“知识窗”板块,这部分内容一般以文字形式呈现。有的教师生搬硬套,直接把“知识窗”中的文字放到课件中,直接让学生看文字进行学习。学生直接阅读文字,没有感触,脑中、心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如此粗糙地使用教材,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缺失了学生味儿。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编排的“知识窗”内容:“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儿童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直接让学生阅读这段文字。可是,这样的内容离学生太远,学生在道路交通事故对中国儿童产生的危害程度方面感受不深,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不够理想。
4.定位只顾当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的一些内容,发挥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有的教师只抓住“砖”,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一步思考,只顾当前的课堂教学定位,这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缺失学生味儿。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编写了一个小故事《对酒驾说“不”!》,教师直接运用这一内容,就故事说故事,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故事说完教学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长远。
二、找回有学生味儿的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由国家顶尖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家编写而成,虽然编者已经考虑到了中国东西部以及南北地区的差异,考虑到了城区与农村的差异,考虑到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等,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无论编者考虑得多么周全,一本教材也绝不可能满足全国各地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智慧地使用教材。
要想找回具有学生味儿的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必须通“堵点”、补“断点”,把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堵点”疏通,把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断点”补上。
1.“删除+巧换”图例
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图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就要删除这些图例,疏通“堵点”。接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替换原先的图例,补上“断点”,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课堂具有浓浓的学生味儿。
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教师对“一个大人骑摩托车载着三个孩子去上学”的图例是这样处理的:在上课之前制作了调查表,内容涉及学生平常的出行方式;在调查汇总后,教师发现这个城区学生平常出行的方式中并没有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但是乘坐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学生倒是不少;基于这一调查发现,教师删除了教材中“一个大人骑摩托车载着三个孩子去上学”的图例,巧妙地换上了“大人骑电动自行车载人”的三张图片(如图1)。
通过观察与判断,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交通规则,明白只有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安出行。这样的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真实可感。
图1
2.“去除+巧补”情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由于版面的限制,所提供的情境必定有限,但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提供的情境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不完全吻合时,教师先要去除单一的情境创设,疏通“堵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添加复杂的生活情境,补上“断点”,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契合,具有浓浓的学生味儿。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而是能够坦然应对。
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设置的“学生背书包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这一情境,在小学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已经学过。所以,当这一情境再次出现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时,教师去除了这种单一的情境,巧妙地补上了多种情境(如图2):走到人行横道的一半时红灯亮了,怎么办?
图2
如果人行横道上没有交通信号灯(如图3),那么该如何过马路?
图3
这些情境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这样的课堂具有了现实意义。课后,当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们便能用课堂所学自如应对。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真正具有了学生味儿。
3.“消除+巧化”文字
教材中,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知识窗”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如果都采用直接阅读的方式,那么效果必然不太理想,因为文字对小学生来说较抽象。对此,教师应消除文字的抽象性,疏通“堵点”,巧妙地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补上“断点”,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学习,让学习真正对学生产生作用,让道德与法治课充满学生味儿。
如《安全记心上》一课中“知识窗”的内容是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中国儿童伤亡情况的简介,这对学生来说就非常抽象。对此,一位教师采用了播放交通事故视频、引用数字和计算等方式巧妙地将文字形象化。
首先,教师播放儿童发生交通事故的各种视频(如图4)。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交通事故离他们并不远,如果稍不注意,不幸就有可能发生。
图4
接着,教师引用具体数字(如图5)来向学生介绍交通事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很大。
图5
为了让学生对数字“18500”有充分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换算一下“18500”名儿童相当于一年有多少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因为交通事故失去鲜活的生命。
最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一步步的精心引导,教师成功地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使课堂教学入脑、入心,让学生真正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有所获。
4.“认清+巧联”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是基于大部分学生的普遍情况而设定的,如果教师只抓住教材抛出的“砖”,没有据此去找到“玉”,那么教学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就不会长久。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顾眼前,而应在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巧妙地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生活相联结,通过教学把学生的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让课堂具有浓浓的学生味儿。
如《安全记心上》一课的小故事《对酒驾说“不”!》,教师教学时应了解学生当前的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劝劝酒驾者。但是,如果教学止步于此,那么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考机动车驾驶证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年轻化,我国的许多学生在年满18 周岁之后便利用假期考了机动车驾驶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了清楚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巧妙地联结学生的未来生活展开教学。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故事《对酒驾说“不”!》时,在最后添加了一个引导环节:“你看,小小一杯酒,害人又害己啊!多少温暖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多少幸福的生活就此终结。今天我们劝告别人不酒驾,等我们长大后,会开车了,也决不能酒驾。”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是却让学生感觉到酒驾离他们并不远,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成为机动车驾驶人,他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坚决不酒驾。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引领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要因学生而变,为学生而教。教师通过“删除+巧换”图例、“去除+巧补”情境、“消除+巧化”文字、“认清+巧联”生活等策略,疏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堵点”,补上“断点”,就能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学生生活相通,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浓浓的学生味儿,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