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
2022-07-21温海艳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温海艳 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入组患者通气时间均在48h以上。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出现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相关患者需要进行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并密切观察其临床特点。结果:12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73例患者经确诊出现肺部感染情况,其中64例患者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获得者,确诊率占53.33%。VAP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总共为74株,约占病原菌总数的67.27%;革兰氏阳性菌共1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1.82%;真菌共2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0.91%。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是否出现VAP,与其是否存在糖尿病史、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气管切开、定时吸痰方面联系较为密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气管内分泌物增多,X射线检查后会发现,有新阴影灶存在于患者肺部,且革兰氏阴性菌为最易感染的病原菌。临床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后,直到拔管后48h内出现的一种肺炎[1]。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不仅是ICU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因医院感染而死亡的常见因素之一。针对呼吸衰竭或者呼吸困难的患者而言,VAP是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最为常见,且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VAP 患者的病死率约在22%~73%[2]。由于其有较高的病死率,而且与普通肺炎有较大区别,也就导致其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在48h以上的1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42~76岁,平均(63.32±3.13)岁。原发性疾病:心脏疾病30例,重症脑血管疾病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糖尿病16例,重症肾功能障碍14例,重症胰腺炎11例,农药中毒6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VAP的诊断标准;②机械通气48h后,经胸部X射线摄片显示肺部有浸润性阴影,且肺部听诊可闻及湿罗音;③体温超过38 C;④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⑤呼吸道脓性分泌物涂片可见WBC>25个/LP;⑥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⑦有咳嗽、发热、气短、胸痛等症状;⑧本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准许后进行;⑨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分组实验,已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药物者;②严重贫血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入住ICU病房前合并肺部感染者。
1.2 方法
入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均>48h,采用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对患者进行检查。
痰培养方法:使用无菌吸痰管,经人工气道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取出来,并放置于无菌容器内;保存好收集的患者气管内痰液,并将其送至实验室,并进行相应检测。
X 射线检查方法:通过X 射线机对患者的肺部进行扫描,以此来获取患者肺部的X射线摄片。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结局;②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③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3统计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结果
2.1 入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与结局
12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通气最短时间为4d,最长时间为20d。73例患者经确诊出现肺部感染情况,其中64例患者为VAP获得者,确诊率占53.33%。感染患者中,9例患者死亡,其中,因感染性休克死亡者4例,因原发疾病死亡者3例,因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者2例。
2.2 两组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通过对64例VAP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可以发现,VAP患者痰液及消化道中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总共为74株,约占病原菌总数的67.27%;革兰氏阳性菌共1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1.82%;真菌共2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0.91%,见表1。
表1.64例VAP患者病原菌特点及构成比
2.3 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是否出现VAP,与其是否存在糖尿病史、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气管切开、定时吸痰方面联系较为密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至48h以内出现的一种肺炎。其中机械通气≤4d内发生的,称之为早发型VAP,≥5d的则为晚发性VAP。患者一旦出现VAP症状,则会出现脱机困难的问题,进而会使得住院时间延长[3]。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可以发现,在近几年针对临床危重肺炎患者的抢救中,通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应用比较常见,而该方法的应用在整个急诊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有一定提升。据国外相关报道表明[4],由于急诊气管插管引发VAP的发病率约为10%~40%,而发病原因多是因病原菌引发的。而且伴随现阶段病原菌变异及细菌耐药水平的提升,导致目前针对肺炎的临床治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机械通气呼吸机引发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种类,从而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而结合可能引发VAP的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年龄较大,自身身体状况有所下降;②患者患有慢性肺疾病,长期卧床,意识不清;③患者有痰且不易咳出;④患者已经经历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上机前已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引致菌群失调等[5]。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长,是最为主要且危险的因素,其危险性比未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高6~12倍,因此需要人们格外重视。一般来说,机械通气VAP多发于ICU病房中[6]。ICU患者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病情较为严重,自主呼吸能力不理想。从相应症状及患者体征来看,大多表现为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以及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等。目前,临床中多使用机械通气治疗ICU患者。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菌是VAP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种类。经过调查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鲍氏不动菌则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
本次实验中,通过对64例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发现,VAP患者中,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总共为74株,约占病原菌总数的67.27%;革兰氏阳性菌共1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1.82%;真菌共23株,占病原菌总数的20.91%。毛文杰等[7]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对124例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中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VAP组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15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72株(45.57%)、革兰阳性菌51株(32.28%)、真菌26株(16.45%)。主要耐药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11.40%)、肠杆菌属(9.4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12%)。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提示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现阶段,机械通气时治疗呼吸衰竭等相关病症,是为患者提供有利呼吸支持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患者由于身体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产生的呼吸不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可能发生的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进行预防,并且可以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机械通气的作用机制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等症状,极易引发患者的并发症。总的来说,以下几种因素,极易引发患者出现VAP:①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而且人体免疫能力较弱;②患者的其气管防御功能在机械通气时,会有所减弱,外界致病菌很容易在此时通过气管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从而引发病变;③留置胃管时,患者的贲门能力会有所减弱,无法有效防止胃液返流,进而会出现误吸而罹患VAP的概率增加;④由于激素等抗生素的使用,患者体内菌群出现失调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格外重视VAP患者的护理。
综上所述,患者出现VAP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机械通气时间过长。通过对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和X射线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最容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为革兰氏阴性菌,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并且,患者肺部能够发现新的阴影灶。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优化日常的护理工作,保证病房洁净、舒适,并定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清理,减低病原菌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