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格列净对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

2022-07-21王光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8期
关键词:达格氧化应激血脂

王光春

(齐河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德州 251100)

在临床上,2型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2],俗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类糖尿病多发生于肥胖人群及中老年群体中,以多饮、多食、多尿为典型症状[3-4]。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遗传史,此外,其与年龄、生活习惯、外部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均有一定关联[5-6]。从病症发生机制角度来看,其多由胰岛素抵抗或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7]。尤其伴随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饮食结构的转变,2型糖尿病的病发率也呈现了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8-9]。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控制饮食等能够发挥一定控制效果[10];其中二甲双胍则为常见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持续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控制效果并不理想[11-12]。故针对此类患者就需要联合其他降糖药物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状态[13]。达格列净则属于新型降糖药物,其在发挥降糖作用的同时还可促进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14-15]。对此,此次研究主要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分析予以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以1/1的形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21;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5.64±5.7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2±1.35)年;体质量指数(BMI)23.12~29.8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5.64±1.37)kg/m2;二甲双胍治疗时长3~15个月,平均治疗时长(9.22±1.35)个月。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35~72岁,平均(55.71±5.6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35±1.29)年;体质量指数(BMI)23.10~29.94,平均体质量指数(25.71±1.40)kg/m2;二甲双胍治疗时长3~14个月,平均治疗时长(9.15±1.2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数据未见明确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开展(齐河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2019】年11号)。

纳入标准:①与《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相一致。②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家族性糖尿病史。②药物过敏。③1型糖尿病。③治疗前1个月服用其他降糖药物或调脂药物治疗。④肝肾功能异常。⑤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⑥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在医师指导规范饮食、适度运动;同时在餐中或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23370;产自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规格0.50 g)治疗,单次用药剂量为500 mg,3次/d。基于此,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片(国药准字J20140095;产自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Limited;规格100 mg)口服治疗,单次用药100 mg,1次/d;观察组予以达格列净片(国药准字J20170040;产自AstraZeneca AB;规格10 mg)口服治疗,单次用药10 mg,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0 d,比较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1 血糖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变化情况。

1.3.2 血脂水平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 C)、三酰甘油(T G)、低/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1.3.3 氧化应激因子水平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

1.3.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用药期间发生低血糖、腹泻、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概率[16]。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集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涉及计量数据应用(x-±s)形式进行表述,行t检验;计数数据应用率(%)形式进行表述,行χ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采用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血糖水平 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bA1c、FPG、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nHbA1c(%)FPG(mmol/L)2 hPG(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12.26±2.477.65±0.849.24±2.167.06±1.3313.56±2.3010.52±2.13观察组4312.27±2.356.89±0.759.26±2.205.86±1.2413.62±2.418.15±1.42 t值0.019 4.426 0.043 4.327 0.118 6.071 P值0.985 <0.0010.966 <0.0010.906 <0.001

2.2 血脂水平 护理前血脂水平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mmol/L,±s)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mmol/L,±s)

组别nTC TG HDL-C LDL-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6.33±0.705.82±0.671.95±0.261.82±0.160.78±0.090.85±0.104.05±0.463.44±0.30观察组436.35±0.724.75±0.551.96±0.231.64±0.180.76±0.080.97±0.124.04±0.513.12±0.26 t值0.131 8.094 0.189 4.901 1.089 5.038 0.095 5.286 P值0.896 <0.0010.851 <0.0010.279 <0.0010.924 <0.001

2.3 氧化应激因子水平 护理前,氧化应激因子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对照组,观察组GSH-PX、SOD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s )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s )

组别nGSH- PX(pg/mL)SOD(U/L)MDA(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68.79±7.15105.46±8.2070.56±7.2287.55±7.315.52±0.463.38±0.34观察组4368.92±7.81112.75±7.5471.06±7.3194.13±8.165.49±0.513.02±0.31 t值0.081 4.291 0.319 3.938 0.286 5.131 P值0.936 <0.0010.750 <0.0010.775 <0.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未见明确差异4.65%vs. 6.98%(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上,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提升[17-18];但是受到胰岛功能及饮食因素的影响,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在单一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中的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19-20];因而多需联合其他药物共同用于降糖治疗[21-22]。达格列净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药物之一,其能够有效抑制肾脏吸收葡萄糖重吸收作用,以达到将体内过量葡萄糖经尿液排出的作用,从而实现降糖目的[23-24]。同时,该药物在进入机体后还可在避免胰岛素分泌增加的情况下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改善[25];但在药物治疗中,还需注意患者需具备正常的肾功能[26]。结合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在达格列净进入机体后,能够表现出较强的降糖效果,且在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药物起效时间较短,达峰时间约为1~2 h[27-28];不仅如此,该药物还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约78%)。而西格列汀则为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其在进入机体可通过提升活性肠促胰岛激素水平达到调节血糖的效果,而且其引发低血糖、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的风险也较低[29-31]。

结合此次研究可见,在单一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予以达格列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HbA1c、FPG、2 hPG水平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血脂水平(TC、TG、LDL-C、HDL-C)及机体氧化应激因子水平(GSH-PX、SOD、MDA)对比对照组也均有明显优化(P<0.05)。这一研究证实,对比西格列汀,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发挥更显著的效果。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多伴有一定程度的脂质代谢异常,在血糖、血脂互为因果的作用下,则会导致其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32]。而达格列净在进入机体后则能够有效发挥改善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效果,促进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改善,减少其体内脂质堆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提升治疗效果[33]。此外,此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采取不同药物干预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4.65%vs. 6.98%(P>0.05)。分析可见,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中,多以低血糖、消化道反应及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为常见反应,在达格列净进入机体后,其往往需经尿液将多余糖分排除到体外,因而存在引发尿路感染的风险[34-35];而西格列汀降糖机制与此不同,其所引发的相关不良反应也较少。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明确差异,均较低,显示两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在单用二甲双瓜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予以达格列净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达格氧化应激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达格列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血脂水平的影响
两条狼崽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MCP-1、IL-6水平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