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家的工作室01赵海涛的“趣味”

2022-07-21采访撰文郭瑜华摄影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品趣味艺术家

采访、撰文=郭瑜华 摄影=郑朝辉

斑白的头发、大红色毛衣、复古牛仔裤,有艺术家的洒脱,也有老者的谦和;有和煦的微笑,又有洞察一切的眼眸;像一位顽童更像一位智者。

赵海涛简介

艺术家

跨界建筑师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艺术总监

西安老钢厂艺术区艺术总监

1968风雷仪表厂艺术总监

现居西安

工作室既是艺术家思考、对话、创作的私人空间,更是他们释放情绪、聚集灵感的场所。这个独属于个人的空间自身的意义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我们应该看到,除了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工作室本身显露在外的物理形制实际也是艺术家内在情感的载体。

2021 年冬日的一天,艺术家赵海涛带我们参观了他在西安的两间工作室(编者注:另有第三间工作室位于西安秦岭山下石砭峪风雷仪表厂旧址)。其中较为“阔气”的这间工作室位于西安南郊秦岭北麓的鄠邑区蔡家坡村。虽在农村,但它更像独栋别墅,推门见南山,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像极了毕加索上世纪50 年代以后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大别墅。与常人想象的不同,这个工作室并非精挑细选而来,而是源自一个偶然。2012 年,赵海涛在蔡家坡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堆满废料的垃圾坑,不久之后,这里很快变废为宝,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工作室的主体建筑采用红砖砌成,虽然整体看起来十分朴素,但却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院子的建造材料直接取材于当地的石头,房顶高低错落,引人注目。室内的装饰与设计也处处体现了画家的巧思与灵感。例如,在工作室的二层阁楼,赵海涛特意将阁楼通向外部的出口设计得十分低矮,要低头俯身才能通过。艺术家想要给人传达的观念是“该低头时就低头”。

这间工作室面积虽大,却处处可见由生活启发的艺术设计理念,这是他的艺术空间能与乡村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原因。这一点,在他的画中一样有所体现,一种质朴、粗犷而又带着天然野趣的气质。

郊区的工作室“大中见小”,位于市区里的工作室却因面积小,而更能让人感受到艺术家本人心中涌动着的对绘画和艺术的热情,一种冲破物理实体而富于想象性的空间错觉在这里弥漫。

左上:赵海涛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工作室

右上:赵海涛位于风雷仪表厂旧址的工作室,墙壁上以铁皮水桶底为媒介的作品融入了他的环保观念。

左下:赵海涛工作室一角

右下:赵海涛在西安风雷仪表厂旧址的工作室。为了这里免于被拆除,赵海涛数年间做出了不懈努力。作为大三线建设的时代产物和重要的计时生产企业,这里曾经风光无限。

赵海涛《无题01 号》布面油画 2021 年

位于风雷仪表厂旧址的工作室。白灰刷墙与水泥地板的简洁之外,更多的是艺术家无处不在的设计观。

这间工作室位于市区的写字楼上,分为上下两层,里面摆满了作品,连门口的过道也已经占用。虽然放的满满当当,但却并不给人逼仄之感。

两间工作室虽各有特点,然一远一近、一静一闹、一大一小之间,却足以窥得艺术家赵海涛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艺术就是生活本身。这种理解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恣意、徜徉;他的生活态度又回过头来滋养他的艺术创作,涌动在艺术家内心的那份主观性,那份趣味和童真正是作品产生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暖冬的下午,聊天的话题逐渐开放,四周无声,他蓦然指着墙上一幅画像说道:“那是梵高,虽然不很像梵高,但我觉得他非常像我心里的梵高。”

很多人看过赵海涛的作品后将其归为“抽象表现主义”——没有描述,以表现性或构成性的方法表达概念,这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基本特点。从作品的外在呈现与其个性来看,赵海涛似乎符合这一特征:不善言谈而富有激情、神秘内敛却天生富有亲和力。

波洛克曾说过,“一旦我进入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这个观念大概也符合赵海涛的美术思想与创作理念,他常在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中寻求心理的即兴表现:无意识,不拘泥物相,纵情写意、表达,有相对统一的序列,也有反差极大的叛逆,在不停地创作中发现一种个人神秘感和激发潜在想象力的手段。如他所说“不要问我正在画的是什么。”

对赵海涛来说,他的每件新作品都产生出了尚未解决的新问题,但同时又正好适应了他复杂的总体美学构想。

抽象表现主义诞生70 多年来,这一领域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德库宁、波洛克为代表的行动画家,把动作和姿态作为创作的基础;另一类是以罗斯科、纽曼等人为代表的色域画家,依靠大面积的色彩表达某种思想。赵海涛的绘画实践介于二者之间——既有绘画情感的抽象,也有美学逻辑的抽象:色彩大胆、造型简洁、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赵海涛作品鲜明的特征。

赵海涛每天都在工作,他会在朋友圈记录下来每天的画作,并配文“我开始完成今天的作业”、“清晨,我完成了作业”或是“我还没有完成今天的作业”……

除了绘画,近些年来赵海涛也在尝试更多的艺术表现,例如装置艺术:西安老钢厂著名的“书塔”用了10 万册老旧书籍。“废旧物件在我眼里有一种时间赋予的灵魂。激发了我的丰富想象力,创作起来非常自由!”赵海涛说。

又例如跨界建筑,他将非秩序的、表现主义的、情绪化的、心灵化的创作方式融入建筑设计理念,将其艺术自由而奔放的生命力,和建筑严谨而秩序的建构理性合为一体。完美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如他的工作室。

对 话

艺术品鉴:介绍一下您的这个工作室?

“废旧物件在我眼里有一种时间赋予的灵魂。激发了我的丰富想象力,创作起来非常自由!”

赵海涛:这间工作室的选址大概是在2012年左右完成的,当初来看的时候这片地还是村上的一个垃圾坑,没有村民要这块宅基地,我便以租赁的形式租下来。我与我的太太两个人商量好之后便盖了这间工作室。建造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包括周围的围墙以及院子中间的大石头都是取材于这片宅基地附近。

设计和建设的整个过程我自己也都全程参与。这间建筑主体部分采用的材料是红砖,后面院子的围墙则以石头为材料,组合在一起就十分有趣味。

这间工作室建造的时候没有图纸,是边看、边想、边动工的,想到哪盖到哪。例如窗户大小不同,是因为当年我在周边村子里淘到一些心仪的框架来做了一些窗框,所以很多人看到后都觉得比较有趣、新颖。

向朋友展示他的作品。如评论家所说,他既像一个顽童,更像一位智者。

艺术品鉴:艺术家与村民或许会有价值观差异带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矛盾,您是否面对过这类问题?

赵海涛: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甚至我在建造这间工作室的时候,雇佣的就是这个村子里的村民,虽然他们建造的手艺粗糙,但意外创造了一些惊喜的效果,这间工作室院子的石头围墙就是碰撞出来的成果。

艺术品鉴:您认为工作室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赵海涛:工作室就是艺术家的灵魂,因为工作室本身就是艺术家所创作的一件艺术品。我自己也在跨界做一些小体量的建筑,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是装置也好,建筑也好,都投入了自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趣。

艺术品鉴:聊一下您最近的创作吧?

工作室就是艺术家的灵魂,因为工作室本身就是艺术家所创作一件艺术品。我自己也在跨界做一些小体量的建筑,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是装置也好,建筑也好,都投入了自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趣。

赵海涛:我每天都在创作,还因此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外号“一公里”,意思是每天的创作加起来能有一平方公里。我最新的这个作品无非是看到颜料罐就有一种创作的冲动,它就是我当下内心的一种情绪的抒发。

艺术品鉴:您每天都在创作,并自称为“完成作业”,这是您对自己创作提出的要求?

赵海涛:这也不算是一种创作要求,而是一种积累,就像写日记一样。在未来,我还想做一个关于“今天完成的作业与未完成的作业”的微信截屏展,来展示每一天的创作。这个过程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打麻将,还有的人喜欢弹钢琴一样,是个人的一种喜好,可以称之为一种生活方式。

艺术品鉴:您是陕北人,陕北的生长环境对您来讲肯定存在很深的影响,那么您的作品中是否体现了乡土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联系?您如何理解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赵海涛:我虽然是走抽象绘画派的道路,但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陕北的血统与记忆。我走向绘画道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父亲的影

响,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传统的绘画技巧,包括水墨、白描等等。包括我生活的自然环境,这些记忆都埋藏在我的内心,肯定会在我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左上:赵海涛《无题18号》布面油画 2020 年

左下:赵海涛《梵高》布面油画 2019 年

右上:赵海涛《马》布面油画 2019 年

右下:赵海涛《无题6 号》布面油画 2020 年

抽象绘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这种绘画表现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更像一种发明和创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被冠以各种解读是很正常的。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跳脱习惯的思维方式,自己做主宰,在作品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秩序,这就是我理解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艺术品鉴:您怎么看待艺术?

赵海涛位于西安市区的工作室

赵海涛:艺术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知道它能带来什么,但我每天都在创作。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局限于绘画本身,也不要唱高调,而是要将艺术从生活渗透到艺术家的血液里去。

我曾经遇到一个老农在卖农产品,看到他卖东西的秤十分有趣,当时创作的冲动就出来了,和他商量以后,在秤的正反两面画上了涂鸦,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这个就是我当天的“作业”。这个作品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书画家卖画讲一平尺多少钱,那么艺术的价值是否也能用斤两来衡量呢?

艺术品鉴:艺术和设计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界限?

赵海涛:没有明显界限,艺术和设计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与生活紧密相连。艺术可能更为纯粹一点,艺术表达的是艺术家认知世界的方式,是自我的,不一定要给你讲明白一个什么道理。设计则更为严谨,它与美学紧密相连,更为接近于美学。设计相比艺术来说更具功利性,它是功能与审美结合的产物。

艺术品鉴:截至目前,西安美术学院在蔡家坡策划并筹办三届“关中忙罢艺术节”,提出“艺术+自然+乡村”这一概念,作为亲历者与“东道主”。您如何解读公共艺术?

赵海涛:“关中忙罢艺术节”发起人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武小川老师。从第一届开始,我就被这个艺术项目吸引,也积极地参与了其中。在我看来,公共艺术就是一种“扩大的艺术”。换言之,公共艺术是城市、乡村空间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活力的中介。它利用这种互动关系营造空间的多元属性,从而赋予大众不同的空间亲历和多元的生活体验。我曾经也建造了一座乡村儿童美术馆,目的是让乡村儿童也能近距离地接触到绘画与美术,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艺术品鉴:介绍一下“忙罢”的概念?

赵海涛:“忙罢”是关中地区的民俗节日,一般在夏收之后,秋收之前举办。“忙罢”的意思是农忙相对结束了,秋季作物播种了,这段时间较闲适。举办个节日庆贺一下丰收,所以叫“过忙罢”。“关中忙罢艺术节”就是以终南山为背景,以田间地头为舞台,以艺术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文化、产业、旅游的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品趣味艺术家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艺术品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艺术品被盗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