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重来,我一定活得再用力点儿
2022-07-21苔女士
文/苔女士
我决定在今年四月离开北京回老家。
意识到与这座城市的缘分将尽,我开始回忆在北京的时光。我十八岁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又留在北京工作了四年。
之所以选择北京的大学,是因为十八岁的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这段话让少年的我构建出了一个向往的未来:在一个精彩纷呈、充满奇遇的大城市里度过二十几岁的黄金时代,并且从此之后身体里永远留有这个城市所雕刻的痕迹。
于是我一心只想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不顾家人让我留在老家三线城市的劝说,也完全不管大学是否是985,而只看它是否在“北上广深”。最后,我如愿以偿地被一所北京的大学录取了。十八岁的我下定决心,要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这所城市的养分,让我的精神里永远留下北京的文化烙印。
谁知来了北京之后,一切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进行。我的大学在昌平,距离北京腹地有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大学四年学业紧张,每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能闲置出来的大块时间很少,所以没有什么机会去探索北京。每次看到在五道口读大学的高中同学发自己看话剧、看展的朋友圈时,我都特别羡慕,总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多精彩的事情。
我也不是没有“进城”过,但每一次付出的通勤代价都让我萌生退意。有一次,高中班长在三里屯组织了个同学聚会,邀请所有在北京的同学都参加,我也兴奋地答应出席。然而我还没高兴过久,就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从学校去三里屯需要花费两个小时。我很震惊,感觉自己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另一个城市。
既然已经决定要去,就不能畏难。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请室友帮我化了一个妆,又来回试了好几套衣服,选出了一个最满意的。确认把自己收拾得精神漂亮后,我兴致勃勃地出发了,然而当我步行了接近半小时才到达地铁站,又换乘了两次地铁,出站后再次步行了二十分钟后,我的心情从兴奋和期待逐渐变为烦躁。
好不容易出站后,我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看了一眼自己,发现我的妆容全花了,头发也因为出汗而黏在额头上,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经历了这样的一趟“跋涉”,聚会还没开始我就已经累了。聚完餐,大家还想去KTV唱歌,而我只想回到宿舍卸妆躺下。
有了那次的心理阴影之后,大学时期的我几乎很少再“进城”了,四年来的主要活动区域很少超过昌平区。
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海淀区的工作,想着总算可以真正开始体验北京了。为了弥补大学四年通勤不便留下的遗憾,即使手头并不宽裕,我还是一咬牙决定在公司附近租房。我住的那片区域非常热闹,步行十分钟可以抵达多个商场,距离公司也只需要骑十分钟的自行车。也正因如此,房子的租金很贵,几乎是我工资的一半了,但那时的我一心想要过上和大学不一样的生活,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入职前一天,我在新租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心里满满都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但我完全没想到,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竟然比大学时期还要少。我们公司上午十点半才上班,但是下班更晚,晚上九点钟办公室依然满满当当,无人离去。更要命的是,这份工作是大小周制度,每两周就有一个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一开始,我还觉得职场里的一切都很新奇,每天早早起床去公司食堂吃早餐,下班后洗漱完也就很快躺下了,生活作息还算比较健康;周末我也都会出门逛逛,双休的时候甚至偶尔会去周边的古镇住一晚。然而这种积极的状态只维持了不到三个月,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以及我在向“职场人”身份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适应,我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如王小波所言,变成了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我不知不觉地变得颓废了,连续的加班和大小周让我有说不出的疲惫,每天拖着沉重的躯体下班后感到空虚,只想再吃份夜宵,刷刷手机,一熬就又到了两点;早上根本起不来,通常是一觉睡到十点,然后匆匆洗漱赶去公司;单休的周末累到完全不想出门,在家里点个外卖、看看剧,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天;双休的周末除非有朋友约我,不然都宅在家里,没有任何动力出门。工作后的四年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过去了,没有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记忆,大部分的日子似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像是把同一个模式循环执行了好多次。
现在回首这四年,我觉得非常懊悔。我背井离乡来到北京,除了日复一日地打工,生活就只剩下和朋友去商场、餐厅等各种消费场所,几年时光过去,储蓄卡里的数字没有增加多少,体检报告里倒是多了一大堆毛病。虽然人在北京,但我的生活似乎和在老家没什么区别,除了上班就是消费。
如果现在能让我回到八年前,我应该会有完全不同的活法吧。其实北京的独特资源有很多,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我一个都没有去过。大学时代课业忙,工作后又总觉得这些学习的事情看起来太费脑细胞,而我下班后只想放松躺平,没有多余的“脑细胞”去思考。
我也没有好好享受北京的自然类资源。迄今为止,在所有景点中我只去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当时我觉得虽然公园很美,但是实在太大了,对于每天在工位久坐不动的我来说,一直走路真的很令人疲惫。至于地坛公园等文学书里的著名地标,我更是一个都没有去过,每次都觉得下次还有机会,谁知道八年就这么过去了,而且可能永远都不再有机会了。
至于北京丰富的人才资源,我只在大学期间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每次接触到院里的教授大拿、同系的优秀学姐、参加社团活动认识的其他高校的同学,我都很受启发,感觉他们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新视角。然而工作之后,我的朋友圈愈来固化,除了同事之外没有认识任何新人。久而久之,我感觉自己对于世界的概念也被窄小的朋友圈所固化了,毕竟大家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关心的话题也都是那几个,好像除此之外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八年后的现在,回顾与北京这座城市的缘分,我感到唏嘘和懊悔。对于那些我曾渴望获得的体验,我总觉得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慢慢来,然而我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来自异乡的过客,我和北京之间的缘分有着残忍的客观期限。如果能够重来的话,我一定会活得再用力一点儿,不留下这么多遗憾。
(摘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