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文化传播对景区形象的提升策略探析

2022-07-21

旅游纵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文化

吴 海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武威文庙管理处),甘肃武威 733000)

引言

近些年来,旅游业凭借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势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都兴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浪,越来越多的景区被开发,旅游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思考如何帮助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并利用小成本增加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对旅游文化传播对景区形象提升影响的研究,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提升地区经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景区形象的内涵

伴随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景区形象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景区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景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形象主要包括景观形象、设施形象、服务质量、社会环境等部分,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景区景观形象

景观形象,一般包括外貌特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当地特产以及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其是景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可以吸引旅游者的关注,还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此便可以看出,景区形象对于促进景区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景区设施形象

景区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两种,是提升旅游者体验感的关键,同样也是景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等这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依赖的设施,所以这也就需要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加以重视并开发此类资源。而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饭店、娱乐场所、纪念商品店铺等,以此满足旅游者在景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景区设施形象无论对游客还是对景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三)景区服务质量

同样作为服务业,旅游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提升相关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通常来讲,景区所包含的服务有很多种,如售检票、车辆调动、卫生保洁以及讲解服务等,其质量不仅会直接对旅游者的身心体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对景区形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做好景区服务并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扩大景区的吸引力和景区的竞争力。

(四)景区社会环境

景区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景区所在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水平等方面,还包括政府对旅游景区的态度、开发程度和当地旅游开发的态度等。一般来说,社会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为景区的发展奠定口碑及形象方面的基础,还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 其中。

二、旅游文化传播策略

(一)引导文化传承,加深游客认同感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一个行业,除了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还需要考虑文化方面的竞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所以,在当前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仅可以使游客产生认同感,还会使其在有良好的文化体验后,对景区进行宣传。所以,旅游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除了要向游客展示和讲解传统文化内容,更多地可以让游客切身体验文化的魅力。历史如果不深入其中就无法体会其蕴含的独特魅力,当前游客出行愈发重视景区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给养,因此产品研发策划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景区文化背景优势,采用多种创新型、先进性的科学技术,将人文情怀与现代科技合理融合,这样不仅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还可以使其在游玩中获得乐趣,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另外,景区营销也要充分体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特有文化特征,创新文化价值链,从而在促进景区文化形象提升的同时,加深游客的认同感,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合理挖掘资源,树立景区品牌形象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品牌形象是景区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之一。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多元化产品有效整合在一起,然后在使其形成最终的品牌展现在游客面前。一般情况下,旅游景区包含很多的有形消费和无形消费。其中,有形消费包括景区纪念品、食品、住宿等消费内容,无形消费包括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内容。虽然任何景区的资源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开发者却可以扬长避短,挖掘景区具有优势的资源,在保护景区资源、环境、生态的前提下,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平衡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确立合理的开发建设力度,突出旅游景区主题,然后再将其作为突破口,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之后再予以宣传,从而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丰富游客自然体验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游客体验

首先,出游离不开衣食住行,住宿一直是众多景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完美融合整个景区的建筑风格,要对景区内的酒店以及民宿等进行整体性的设计和提升,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进行修葺和改建,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同时在改造中对内部设施也要进行现代化的改制,当前人们的旅游体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还有对文化内涵的体验以及对食宿的高要求,因此为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提升其旅游体验,在住宿方面,要加强对民宿的要求和整改,既要保证美观,又要保证舒适度。

其次,美食是人们旅途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慰藉,不仅能够补充体力更能带来好心情,因此可以利用景区内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美食部落。地域文化一直是各旅游景区宣传的重要内容,而特色美食更是不同地区的重要文化名片,因此在美食部落的打造上,一方面要增添文化内涵,将景区内特有的文化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美食部落的空间规划和设置。为了让游客有一个良好的用餐体验,不仅要保证食品安全、绿色健康、风味俱全,还要有内涵有意义,从而给旅游者带去更好的体验。

再次,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要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让游客对地方文化产生认同感,加深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也应该开展工艺产品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展示地方的手工艺文化,提高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独特的技艺。例如,云南大理白族扎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客可以尝试体验扎染这一过程。云南的茶文化也十分发达,可以邀请游客到茶园进行参观,在参观茶园期间,可以向游客展示每一种茶叶的采摘过程,游客也可以亲身体验采摘、杀青和炒茶的整个过程;可以向游客介绍经典的古茶树文化,游客甚至可以参加短期茶艺训练。这样能够让游客在这个体验过程对云南了解更加深入,从而对这个美丽的“彩云之南”更加热爱。

最后,在一些产品的功能叙述中,有必要根据游客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方法解释产品的功能和外观。可以用故事记录这些产品的文化。例如,可以在学习扎染的时候,向游客讲述白族人的扎染文化;在采茶、制茶的过程时,可以向游客传达禅意,还可以引入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通过亲身体验,让游客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

(四)加强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除了保留历史的厚重感,还要将现代的科学技术融入其中。不管在哪个时代,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在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时,设计师应学习和掌握一些科技知识,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融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使得产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而且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例如,传统画风筝的机械原理创新制作、刺绣工艺品的制作、剪纸磨具的制作等,把这些传统手工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适合儿童玩耍体验的玩具。将3D打印技术用于生产文创产品,将这些科技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更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当前,年轻人是当代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进行旅游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听取年轻人的建议,迎合年轻群体的心理特点。例如,故宫博物院文创设计之北极恒星图复古星空怀表在表盘上镌刻了二十四节气名称,28个星宿,黄道十二宫名以及十二时辰,采用现代的电镀工艺以及贴钻工艺,将一整个星空刻在表盘上,体现了古代智慧与现代工艺的结合。

(五)提升旅游文化翻译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

一般来讲,旅游文化是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体,自然景观是人文景观的一种体现。例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其作为旅游文化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基础,不仅奠定了旅游行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旅游文化的进步。所以,旅游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旅游翻译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化差异的同时,从文化角度出发进行旅游文化的翻译工作,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进而推动旅游文化行业的发展。而旅游文化翻译作为宣传文化的一种方式,想要吸引更多来自全世界不同地方游客的注意并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翻译工作人员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删减类比、词性转换等不同的翻译技巧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文化,进而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不断地提升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和爱好。

三、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也在蓬勃发展,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满足了其在当下的心理需求。所以,当地政府部门如果想要构建独树一帜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一定要在做好旅游文化翻译、文化传承、景区服务等工作和旅游景区文化品牌宣传的同时,对景区内部设施环境进行科学改建,综合利用生态、文化等资源,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和改进管理机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