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冰雪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研究
2022-07-21冉应杰姚江彬何松博
冉应杰 姚江彬 何松博
(北华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一、冰雪旅游空间结构概念
冰雪旅游主要包括冰雪观光、赏玩的游览和度假活动及以滑雪运动为主的冰雪体育旅游,它隶属于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它所形成的旅游空间结构是对冰雪运动发展的直观反映,是整个旅游活动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内的投影展现,不仅包含具有旅游意义的冰雪运动、文化、地理和自然等实体空间,还包含为冰雪爱好者提供以城市内的休闲、娱乐、交通、餐饮、住宿等为主的基本旅游服务 空间。而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驱动因素也包括地理、政治、经济、交通、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需求、科学技术等。
这些积累的冰雪类空间结构对总体的体育旅游空间布局的规划具有正面指导作用,是区域体育旅游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的集中反映,也反映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是区域体育旅游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对旅游空间进行规划布局是构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构想的过程,这个战略构想能反映旅游目的地区域大众的目标和愿望,并通过确定更好的用地方案和合适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这些战略构想。所以在整体的冰雪旅游空间结构中,可以将空间合理划分成区域,而区域空间结构再将经济活动空间归纳为点、线、网络和域面,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过程是从“点”到“轴”到“面”。
二、吉林市冰雪旅游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一)吉林市冰雪旅游发展优势
吉林省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吉林市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基地、生态旅游热点城市”为总体思路,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开发精品线路,使得旅游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这年开始,吉林市的整体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出现明显的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 761.59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5.6%;旅游收入实现340.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到2018年,吉林市国内旅游收入超过1000亿元,实现千位数的突破(见图1)。
图1 吉林市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
在吉林市2011—2020年的统筹计划中,它以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发展契机,以大型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为经济形式,通过大力实施冰雪旅游发展兴市战略,以改革创新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为动力,以冰雪资源内容的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整合市内全区域资源要素、优化全区域空间结构、融合全区域冰雪相关产业,完成省市政府共建共享冰雪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由图2可知,无论是外汇收入还是入境人数,总体数量都在持续增加。尽管空间布局优势没有过多地体现出来,但吉林市以自己本市为中心,打造冰雪生态圈、冰雪经济体,建设东北亚度假旅游城市体、冰雪旅游城市枢纽等空间结构,使得吉林市更加突出自己的冰雪优势,让各地游客感受到本市的冰雪发展能力。
图2 吉林市国外旅游收入及入境人数
(二)吉林市冰雪旅游发展概要
2018年12月,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在省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自身冰雪发展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成立了全国滑雪场联盟,此次联盟的构建涉及全国14个省市,共60家滑雪场,让吉林市的冰雪旅游变得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也构建了全新的冰雪旅游空间,使得旅游结构更为充实和饱满。数据统计,2018年雪季,吉林市接待游客2590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收入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19.9%。规模雪场接待滑雪人数同比增长33%,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6.5%。
这些冰雪资源使得吉林市成为“冰雪经济”的核心竞争城市之一,因此吉林市在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大背景下,继续以冰雪资源为载体,创新冰雪旅游营销模式,巩固和拓展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以此完成从“点”到“轴”到“面”延伸冰雪旅游空间结构,并通过冰雪文化与冰雪资源的完美融合,让吉林市在众多冰雪旅游品牌中脱颖而出,努力发展成为冬季冰雪旅游的首选之地。
(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雪场关系
吉林市的冰雪旅游资源独特富集,因此它采取雪场建设与城市旅游融合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了吉林北大湖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铭山绿洲滑雪场、朱雀山滑雪场等各种大型滑雪场。现在的吉林市有12个滑雪场,整体可用的雪道面积超过356万m,滑雪长度也达近100 km。这些建成的大型滑雪场也成为国内外滑雪爱好者、冰雪旅游爱好者和本地市民健身休闲的乐园,成功地发展成为冰雪运动旅游的实体空间,而吉林市也有效地依托这些顶级的冰雪资源,在整个城市空间旅游发展中,构建冰雪旅游空间结构,紧紧围绕冰雪产业链发展,使冰雪旅游成为吉林市空间结构的“顶梁柱”,全力带动了冰雪产业的发展,更为冰雪旅游业增添了许多助力。
(四)冰雪节时空发展对吉林市的影响
在吉林市的冰雪旅游发展中,国际雾凇冰雪节是吉林市不可或缺的一个极具冰雪特色的活动,是借大自然雾凇资源打造的专属特色旅游项目活动。
雾凇,俗称树挂或雪柳。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1991年吉林市举办第一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截至2020年,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打造,影响力逐年提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性节庆活动,2017年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之一。
节日中的各类特色活动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使得国际雾凇冰雪节这一“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让吉林市成为东北旅游的热点城市,成为整个吉林省旅游形象的亮丽名片。因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数据整合,整理最近5年的国际雾凇冰雪节旅游的空间结构演变情况,绘制国际雾凇冰雪节时空发展演化表(见表1),了解吉林市冰雪节发展概况和节日的发展意义。
表1 国际雾凇冰雪节时空发展
在整体的空间结构表中,可以发现,有着“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之称的中国北方特色旅游城市吉林市,以开展雾凇冰雪节活动为主题,利用当地地理环境优势,整合冰雪资源,并依照冰雪节活动设置,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各类活动平台宣传(如冬博会、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等),积极参与主题论坛、产业对接、专场推介等,并将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有机结合,持续扩大吉林市在国际冰雪产业核心圈的影响力,提升吉林市冰雪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吸引各国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和滑雪爱好者。在举办雾凇冰雪节的同时,吸取城市活动空间发展经验,全面提升吉林市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综合类服务空间能力和水平,加大冰雪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和客源市场开发力度,推进冰雪旅游集聚区和冰雪文化创意集聚区的发展,不断提升“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国际影响力,建设世界生态仙境滑雪度假天堂,打造世界冰雪旅游品牌。
除此之外,吉林市还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政策,大力发挥吉林市冰雪人才和冰雪教育优势,科学谋划全市冰雪产业发展新任务,开发应用冰雪新技术,打造冰雪新产品,发展“冰雪+”新业态,培育冰雪发展新主体,创新冰雪产业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壮大寒地冰雪经济规模,创建中国冰雪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引领中国冰雪体育运动和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吉林市未来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及其构建
(一)总体旅游发展规划
吉林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吉林市文物局)在2020年7月1日到30日公示的《吉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主要内容中,发布了未来吉林市旅游发展六大战略:突出冰雪龙头、IP品牌文创、国际化、乡村振兴、生态引领、产融结合, 并通过各种规划建设,发展吉林市未来旅游产业输出能力,以国家级冰雪经济特区建设为总抓手,确立打造东北亚旅游文化名城、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消费驱动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等,构建未来城市旅游空间形态,提升整体旅游空间服务水平,促进冰雪产业结构升级,注重城市品牌形象,在发展冰雪旅游空间上,将吉林市建设成为“东北亚文化旅游服务枢纽”。
(二)冰雪文化空间发展
在文化旅游方面,吉林市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活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冰雪特色文化的发展,努力创造一个以“冰雪类文化+传播空间”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旅游体,使得吉林市的冰雪文化被更好地宣扬和发展,并以“冰雪+文化活动体系”为创新,激发城市冰雪旅游业的内在潜力,扩大整体的冰雪旅游 空间。
(三)吉林市冰雪未来
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吉林市要以冰雪资源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市冰雪景观空间和中心冰雪旅游城市形象,以“冰上丝绸之路”为机遇,以吉林市冰雪旅游“AAAAA景区——世界一流滑雪胜地(国际水准冰雪旅游度假区)——国家冰雪产业综合试验区(国家级冰雪旅游示范城市)”三步走模式为指导,稳步推进“北大湖旅游区——泛北大湖区域——吉林全市”三层空间的打造,逐步构建整体吉林市的冰雪旅游空间结构,形成带有冰雪特色的城市旅游,努力将吉林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冰雪经济特区,打造成为冰雪旅游发展核心区(见表2)。
表2 吉林市2019—2035年规划发展目标
四、吉林市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一)集聚吉林市空间结构点
吉林市从21世纪90年代开始,就利用冰雪环境优势,构建一系列的空间发展模式,以此带动经济腾飞和文化传播,无论是国际雾凇冰雪节,还是各类冰雪体育赛事都成为冰雪旅游的发展基础,所以应该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活动建设成集聚性的空间结构点,而且每次进行的活动应该以“精、细、稳”为主,将每个活动的规划建设计划细细打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性的冰雪类活动。
(二)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还要跟随国民出行的脚步,旅游投资与出境旅游流向密切配合,这是未来政策创新工作应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吉林市发展城市冰雪旅游时,可以用冰雪资源打造“中心波动范围圈”(以整个吉林市的冰雪资源为中心点,逐渐以一层层的波浪圈的形式向外扩大,进行资源发展,构建成圈型空间结构),给未来吉林市的冰雪旅游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对冰雪旅游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化特色旅游度假区、冰雪赛事服务区的空间结构,让吉林市冰雪旅游空间结构建设更为人性化,使冰雪旅游的项目发展更加专业化,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将吉林市变成旅游首选之地,使得整体的冰雪产业做大 做强。
(三)发展四季旅游空间结构
吉林市拥有世界顶级的冰雪资源,除了在雪季规划构建相应的空间结构,还需要在非雪季构建完整的旅游空间结构,将四季冰雪旅游逐渐融入整体旅游结构中,在空间上独立,变成波动范围冰雪旅游圈。要利用现有的综合优势,发挥冰雪旅游空间结构特点,形成城市旅游优势,更有效地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