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打造宜春温泉旅游品牌的发展建议
2022-07-21毕发钱
毕发钱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 33640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产业由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协同好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与市场偏好的发展关系将成为发展关键。综合审视当下旅游业态,挖掘并整合区域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成为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促进可持续生态社会的构建。振兴旅游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塑造提供契机。同样,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业态也将走向更高层次,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分散性,要注重选择代表性旅游要素,树立高质量发展观念,精心打造旅游品牌,推动区域高品质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温泉旅游作为宜春重点建设旅游品牌项目,在面对旅游市场竞争时,需要找准定位,以打造“宜春温泉旅游”品牌为目标,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深度规划、科学部署、抓住优点和卖点,赋予宜春温泉旅游鲜明的品牌特质,带动宜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发展现状
宜春市旅游发展规划将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作为宜春旅游品牌建设的总目标,而温泉旅游作为“桥头堡”建设项目,其品牌效应并不显著。立足全国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实际,除了明月山富硒温泉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宜春多数温泉旅游景点还处于产品开发阶段,缺乏深度规划,更缺失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宜春温泉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不足。
(一)打造宜春温泉旅游品牌的优势
宜春,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更以温泉而得名,成为全国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在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上,宜春市政府通过对温泉资源的整合,将温泉旅游作为全市旅游品牌建设的重点任务,温汤镇的明月山富硒温泉,更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事实上,宜春温泉旅游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温汤镇、丰城的温泉,以富含硒为特色;洪江温泉,以富含氡为特色;樟树的温泉,以富含盐为特色;铜鼓的温泉,以富含氟为特色等。这些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景点,具备打造温泉保健疗养的品牌延伸条件。同样,宜春区位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禅宗文化、中药文化、月亮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能够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文旅体验。可在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中,融入户外健身运动、休闲养生活动、乡村旅游文化等内容,提升宜春旅游品牌识别度和竞争力。
(二)制约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
温泉旅游品牌的打造,需要对温泉资源、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品牌推广等要素进行综合运用和完善,使其具备良好的品牌竞争力。但在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温泉文化挖掘停留于传统泡澡层面。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温泉旅游景点不重视产品开发,以泡澡、疗养为主,服务雷同,缺少核心竞争力。二是温泉旅游与其他旅游融合不深,缺乏品牌管理理念。在很多温泉旅游景点,管理者对温泉旅游定位不明晰,甚至将温泉旅游等同于洗浴。在品牌营销上,不注重温泉旅游产业链的整合,缺乏品牌传播效益,温泉旅游衍生服务少,吸引力不足。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达标。在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中,一些温泉度假区缺乏服务意识,在设施、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如环境卫生条件差,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在温泉度假区分布上,缺乏“连横”与“合纵”拓展,知名度高的温泉度假区,游客过多;而知名度低的温泉度假区门可罗雀。缺乏整体包装与资源整合意识,难以实现温泉旅游资源化、品牌化建设目标。
二、温泉旅游品牌建设影响要素分析
宜春在落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过程中,要立足实际,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提高品牌建设意识,盘活和整合温泉旅游资源,将温泉旅游做大做强。从旅游品牌竞争力视角,旅游品牌建设的主要影响要素集中在核心资源、环境条件、支撑保障、品牌塑造这4个方面。
(一)核心资源要素
所谓的核心资源要素,主要体现在最具核心竞争力、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上。温泉旅游品牌建设,除了具有温泉,还要拥有个性化、与众不同的核心要素。在宜春,富硒温泉、富氡温泉、富盐温泉等,都是打造温泉旅游品牌的价值点。同样,对于温泉旅游资源,还要挖掘与康养相关的文化资源。例如,宜春的禅宗文化、农耕文化、道教文化、月亮文化等,这些养生文化能够为温泉旅游营造多样化文旅主题,也能够让游客从中获得个性化旅游体验。另外,围绕温泉旅游品牌,还要做好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例如,将温泉旅游与生态康养相结合,打造休闲康养度假品牌;结合温泉泡浴服务,拓展禅宗文化游、生态观光游等服务,提升游客的忠诚度,夯实温泉旅游品牌竞争力。
(二)环境条件要素
环境要素是服务温泉旅游品牌的重要外在条件,也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环境要素来看,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别。自然环境条件,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是否优良,在宜春,全境森林覆盖率达到57%,河流众多,有很多河流的水质达到直接饮用标准,辖区内各县市区大气质量均达到国标,境内拥有众多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如明月山、天柱峰、萝卜潭等。在人文环境方面,宜春历史文化悠久,古称袁州,建县2000多年。据统计,全市各类文化古迹有4503处,如宝峰寺、栖隐禅寺等人文景观,为温泉旅游品牌建设营造了良好人文环境。
(三)支撑配套要素
在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支撑保障条件。对于宜春温泉旅游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其配套条件主要有食宿设施、交通条件、旅游服务能力等。在食宿方面,宜春拥有旅游星级酒店及各类旅馆近千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14家,与温泉特色相关的食宿服务设施较多。在交通方面,宜春境内有明月山机场,高速路网纵横,如京九、浙赣、向莆、沪昆等高速穿境,320、105国道以及赣江水道为支撑,实现民航、高速、水陆多种交通路网的全面衔接。在旅游服务方面,宜春旅游产业基础良好,游客幸福指数、旅游体验满意度较高。
(四)品牌塑造要素
打造温泉旅游品牌,要抓住品牌建设这一契机,提炼核心要素。运用凯文·莱恩·凯勒的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CBBE)塑造温泉旅游品牌,需要从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品牌定位、品牌营销等方面来获得。宜春温泉旅游品牌,总体定位为“温泉之乡”,要以温汤镇富硒温泉为抓手,对其他温泉度假区及温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温泉旅游定位,吸引更多客源市场。在品牌设计上,要重视品牌图案logo、宣传口号,以及品牌形象设计,增强温泉旅游竞争力。在品牌营销上,利用节庆活动宣传温泉旅游品牌;注重线上营销与推广,特别是与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网站合作,构建电视、广播、纸媒、网媒综合旅游平台。在品牌管理上,要提升温泉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改进和完善温泉旅游服务模式,提高温泉旅游口碑效应。
三、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议
宜春要结合自身温泉旅游资源,转变观念,把握机遇,准确定位,创新“温泉旅游+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塑造“宜春温泉旅游”知名品牌。
(一)挖掘核心资源要素,提升温泉旅游品牌附加值
宜春温泉旅游品牌的打造,要对温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挖掘独特优势,提升温泉旅游品牌附加值。例如,明月山温汤温泉、洪江仰山禅修温泉、樟树古海盐温泉、靖安恒茂温泉、靖安森林温泉等,这些温泉富有矿物质成分,具有良好的养疗功效。富硒温泉,可饮可浴可治病;富氡温泉,抑制慢性病;富氟温泉,改善皮肤;富盐温泉,美容养颜等。同样,在宜春,禅宗、森林、中医、园林文化资源丰富,可以为温泉旅游注入更多创意元素,增加宜春温泉旅游文化内涵。建议依托宜春温泉现有资源,设置“富硒”“富氡”“富氟”“富盐”特色温泉主题,并将宜春农业、森林、中医文化融入温泉服务体系中,打造具备特色医疗、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综合性温泉旅游品牌。要依托温泉资源,对接乡村特色农业,如利用温泉养殖产业,对温泉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拓展更多温泉有机农产品,创造更多价值。结合不同季节,开发温泉旅游主题活动,如春季泡温泉,与踏青、赏花相结合;夏季泡温泉,将避暑、民俗活动相结合;秋季泡温泉,将登山、赏月相结合;冬季泡温泉,将美容、疗养相结合。对各地温泉度假区进行整合,构建多种类、高品位温泉旅游产品系列。
(二)优化生态环境,增加温泉旅游文化内涵
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环境是形成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条件。在宜春,围绕温泉旅游品牌,要着力在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人文资源整合上,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体验。一方面,加强环境环保,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宜春环境宜居指数。另一方面,盘活宜春独特的人文资源。建议宜春创新“温泉旅游+其他产业”开发模式,抓好温泉养生游、古色禅宗游、文创游、生态观光游4类旅游产品,充分推动温泉旅游与其他休闲产业的衔接与融合。例如,利用月亮文化旅游节、禅宗文化节、药王节、生态漂流文化节等节事活动,挖掘温泉旅游的潜力,让游客享受到高端温泉旅游服务。宜春人文景观众多,温泉旅游与地域民俗文化相结合,能为游客带来多样体验。例如,可将傩舞、滚龙、樟帮药俗等融入温泉旅游服务中,让游客感受别样的 人文内涵。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温泉目的地服务功能
温泉旅游品牌的打造,要做好游客服务,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支撑配套设施是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条件,宜春要在政策、资金、物力、人力投入上,打造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温泉旅游服务体系。在星级旅游酒店建设上,做到数量、质量并进,特别是针对温泉旅游品牌,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温泉主题酒店。要加强与国际品牌酒店的合作,提供高规格温泉旅游酒店服务。同样,还要注重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等满足自助游客需求的普通酒店建设,要加强酒店环境、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在温泉度假区,要完善基础设施,如改建、扩建停车场,增加通信、银行、餐饮、汽车维修站等配套设施,提高惠民服务水平。要做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公安、消防、应急救援等机构,提高温泉旅游安全保障能力。要做好交通规划与道路升级,特别是对温泉度假区道路、园林交通进行科学规划,缓解旺季交通压力。要加强景区人员管理,特别是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品牌意识,提高温泉旅游服务接待能力,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构建多维营销推广体系,打造全方位温泉旅游品牌营销战略格局
宜春温泉旅游品牌建设,要做好品牌的包装、宣传和推广。一方面,要立足宜春区位优势,对各温泉景区进行产业集群整合,彰显温泉旅游特色。另一方面,要围绕“温泉之乡”品牌,拓宽品牌宣传渠道。要充分依托网络媒介传播平台,将微信、抖音、微视频宣传整合起来,构建多维宣传平台。同样,建议宜春加强温泉旅游官网建设,利用网站、媒体公众号推介温泉旅游特色。与各大旅游网站开展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助力品牌知名度营销。另外,要注重温泉旅游产品输出,如通过举办大型公共活动推广温泉旅游品牌。
四、结语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宜春在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中,要向外学习借鉴,构建高标准温泉度假区,要向内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打造自身温泉旅游品牌特色。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优势,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战略,升级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将地域人文融入温泉旅游空间,延伸和拓深温泉产业链条,实现宜春温泉旅游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