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经济法》课程中的思政框架构建与教学融入

2022-07-20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济法职业道德价值观

●丁 克

一、引言

2019年,国家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高效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里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经成为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高校专业课程授课的关键,同时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指在高校的非思政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党的政治认同、高尚的道德修养、坚定的职业操守和优良的素质素养等思想政治教育[2]。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授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必须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引导高校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3-4];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使学生兼具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5]。

二、经济法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经济法》是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财会、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财经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财经商贸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实践能力、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同时还能够获取初级财务会计和银行从业资格证等行业从业资格证书。而《经济法》作为财经商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与全国会计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即初级会计师的考试大纲看齐,课程目标旨在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以项目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让学生了解经济法学说和制度的基本体系、内容及其最新发展;准确理解经济法律法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范畴内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法务相关事项处理。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经济范畴内的法律法规专业基础知识,关键的还在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培养优良的品质和道德。

所以,《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构建:须秉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经济人才”的指导思想,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情及课程特点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各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友善、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的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觉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教学中以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核心,以具体的“爱国情怀、公平正义、平等思维、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和谐共处、契约精神、友善团结”八维思政元素,系统从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依法依规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内涵理解等方面开展案例分享、辩论、讨论和小组发言等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涤荡学生心灵,争取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掌握经济法律法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经济“法”学知识素养提升。同时,无形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高标准和要求规范自身言行,自觉遵守职业和生活道德规范,最终实现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经济人才的目的。

三、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思政设计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和丰富内涵[6]。对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当代经管学子而言,具备扎实的经济法律知识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经管学子的“底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财经商贸工作者的具体实践要求。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作为课程思政的融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校经管学子,既是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品质青年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思政设计目标

“德法兼修”的主要目标是既要培养经管学子掌握经济管理领域基本的法律知识,又要塑造学生爱国为民和遵纪守法的价值取向。其中的“法”特指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企业、公司、证券、合同、诉讼等法律知识、法律渊源、法律约束、法律要求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底线。而“德”则包含四项内涵:一是体现为学生具备爱国为民、公平正义、平等公正的“大德”;二是体现为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循职业操守的“公德”;三是体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四是团结友善的“私德”。具体的课程思政目标详见图1:

图1 《经济法》课程思政目标

根据《经济法》课程思政设计的目标可知,《经济法》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核心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法治”等“大德”渗透进课堂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爱国明礼,明大德”;教育学生明晓“法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坚守良好职业操守与职业行为,遵守职业道德;引导青年学生将“自由、平等、公正”作为个人价值准则,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守公德;同时引导学生坚守“诚信、和谐、友善”的做人基本,以“法”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做到“严私德”。因此,《经济法》课程秉承锻造经管学子“德法兼修”优秀品质的初衷,主要以“爱国、诚信、友善、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的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提炼课程“爱国情怀、公平正义、平等思维、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和谐共处、契约精神、友善团结”的八维思政元素,明确了“法律基础知识主题”“思政教育主题”“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社会公德教育主题”四大主题。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和思政主题确定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主题

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一)素材收集

课程思政元素和素材是《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环节。思政教学素材选择的优劣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根据《经济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理念,需紧密围绕“爱国情怀、公平正义、平等思维、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和谐共处、契约精神、友善团结”的思政元素,通过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超星慕课平台、百度搜狐等搜索、MOOC慕课、会计网校等平台和渠道,选取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新闻事实、社会热点、法治事件、财经报道等题材,提取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课程思政素材,辅助教学。

(二)教法教学

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故事讲述、联系社会热点、分析财经法制案例等方式具体开展思政的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和步骤可以归纳为如下四步。

第一步:教案设计。根据每一堂课教学具体知识点和内容,紧密结合当堂课所授课知识点设计一个课程思政的案例或故事,形成融入案例的完善的教案;

第二步:课堂教学。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在知识点处深入挖掘恰到好处的思政切入点;

第三步:思政融入。引入本次课关联知识点的思政案例,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故事讲解的方式对案例进行映入,吸引学生关注;

第四步:讨论思考。引导学生对于思政案例进行讨论,讨论根据不同的案例性质,采取自主发言、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方式进行,学生需要通过信息检索、自行思考并结合章节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总结反思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发言情况,教师进行总结,正向引导,立德树人,使“课程思政”如盐入味[7-8]。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实现从“教书育人”向“立德树人”的转变,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法律素养,培养德法兼备的经管人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总流程详见图3:

图3 《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流程图

五、特色与创新

《经济法》课程思政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元素和主题提炼的创新,二是思政教法教学的创新。

(一)课程思政元素和主题提炼的创新

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确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经济法》课程性质和课程知识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重点以“爱国、诚信、友善、和谐、平等、公正、法治”七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提炼《经济法》课程的“爱国情怀、公平正义、平等思维、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和谐共处、契约精神、友善团结”的八维思政元素;并根据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和总结,将《经济法》课程思政的主题明确为“法律基础知识主题”“思政教育主题”“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社会公德教育主题”四大主题,培养学生“爱国明礼,明大德”“遵纪守法,守公德”“自我约束,严私德”,实现经管学子“德法兼修”的高尚品质。

(二)思政教法教学的创新

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导入、情景创设、话题讨论、观点阐释、总结反思的方式进行。在讲解专业知识点的时候,寻找最佳切入点切入与章节知识点相关的思政案例,以情景化的描述方式让学生走进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事实和法治事件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话题的讨论、独立的思考、观点的提出,并经教师的总结和分析,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思政熏陶,通过思政育人、教学相长,实现“德法兼修”的思政目标。

六、总结

课程的总体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平时作业、期末测试和课堂记录显示,学生基本掌握了经济法律基础知识、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和诉讼法等基本知识,实现知识目标;通过小组作业,完成模拟创办公司,进行注册和商业企划书撰写,票据分类掌握和票据填写实操等内容,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完成了能力目标;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资料的查找阅读,通过团队协作进行学习,达到素养目标;学生通过课堂相关专业+思政结合案例讲述、讨论、思考,培养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精神,达到了思政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德法兼修”的课程目标。

当然,本文的研究和《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思政案例的选择和提炼目前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选择和教学。在未来的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9],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相关案例,通过不同渠道和平台检索案例,自主查找、阅读、分析、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经济法职业道德价值观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