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北侧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2022-07-20娄媛蓉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柳景观师生

娄媛蓉,朱 珠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校园景观不仅是校园环境品质的表观,更是学校文化展示和传承的载体。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加强师生感情,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教育功能,并且能够较好地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使师生有强烈的校园归属感,体现凝聚力,目前已成为学校特色教育建设的重点[1]。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作为校园新建的标志性建筑,其周边景观所表达的空间氛围、文化底蕴、环境品质对整个校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场地的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将该绿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以满足师生对校园景观更高的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设计的人性化和生态化,将校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精神相融合,营造不同感受的环境空间[3]。在景观中融入地域特色,统一设计绿地与校园整体的建筑、园林绿化的风格,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景观的生态性,更能为师生创造一个有文化历史底蕴、风景舒适怡人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探索精神的激发、身心健康的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构建独特的校园景观都有着重要意义。

1 设计场地概况

1.1 区位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36°03′26″~36°05′42″N,103°72′57″~103°74′53″E),占地约87万m2(图1)。

图1 设计场地整体区位

设计绿地占地面积约3.7万m2,其南侧为该校区中心建筑图书馆,北侧为绿化带,西侧为教学楼,东侧为学生宿舍楼(图2),是校园南北轴线的中心绿化带,是很多师生每天的必经之地,也是图书馆周边绿化的重要绿地之一。

图2 设计场地范围

1.2 自然条件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所在区域属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平均降雨量329~598 mm,蒸发量1 487.3 mm,年均温约为7.6 ℃,无霜期一般约160 d。该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但降雨量少,气候较为干燥[2]。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设计场地高差较小,地势相对平坦。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大多属灰钙土[3]。

1.3 校园文化

兰州理工大学创立于1919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红柳精神”更被学子代代相传。红柳生长于环境恶劣、干燥多沙的西北地区,但能不畏风沙,拥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兰州理工大学多年坚守西部发展,立德树人,教育英才的精神象征。

1.4 校园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景观小品和景观设施单一,缺少特色景观

作为校园中心绿化带且在校园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旁,设计场地在校园整体景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区域目前仅种植较为单一的乔木树种,缺少具有校园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景观。场地只有较少的景观石和座椅置于草坪上,座椅数量少且未合理规划,达不到师生休憩学习的需求。场地内没有雕塑、景观灯、景墙等园林小品,减少了景观的艺术氛围,达不到引导游览、观赏、照明等需求,不能体现出场地的特色。

1.4.2道路系统不完善,缺少功能分区

目前,设计场地中仅有1条南北向一级道路和3条东西向林间小路,只起到简单的引导疏通功能,在上下课的高峰期,常出现道路拥挤状况。道路铺装简单无特色,林间小路地表部分石子被破坏,出现凹陷,降低了步行时的舒适度,影响师生的正常通行。在校园规划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师生的需求,缺少师生可以学习交流、休闲运动的区域,以及人性化的功能空间,没有为师生提供便利。

1.4.3植物群落单一,空间层次薄弱

设计场地现主要种植银杏和核桃,其中银杏以列植方式种植于场地南侧,面积约4 200 m2,秋季形成该校区景观亮点,因此在重新规划设计中做了一定保留。场地其他区域树木种类单一,缺少灌木和草本植物,且以片植为主,配置混乱,生长状况较差。千篇一律的植物种植,不仅缺少合理的植物配置,更使景观单调乏味,降低了校园的青春活力,师生缺少校园归属感。此外,场地中裸露土地较多,干旱季节大范围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2 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

景观最大的作用之一是服务于人[6],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设计根据师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创造舒适优雅、轻松和谐的交流学习、运动休息场所,同时根据师生人流量和行为轨迹,合理设计道路的宽度及方向,为师生提供通行的便利。

2.2 景观生态化

园林景观的意义在于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保护环境,使创造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性,而不是脱离生态效应一味追求美观[4]。在植物种植方面,尽可能选择乡土树种,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3种类型的植物,打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材料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高效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创造生态型校园环境。

2.3 文化传承和景观特色化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校史文化、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将其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展现校园独特魅力,让师生获得更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2.4 景观艺术化

校园绿地的设计表达更多的是通过视觉艺术进行美的传递。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在不断丰富,对艺术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应用美学手法,挖掘校园环境的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创新设计,向师生传达美的艺术,提高艺术修养,满足精神需求。

2.5 可持续发展

校园景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动态景观,校园环境在规划时要有长远的目光,充分考虑校园未来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合理分配现有资源,科学安排功能空间才能使景观在经过时间沉淀后更有底蕴。根据具体环境因地制宜,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与校园整体风格和未来规划相一致,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5]。

3 设计构思与主题

3.1 设计构思

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环保生态为基础,体现人性化设计,优化景观品质。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是2003年新建校区,设计地周围建筑如图书馆、宿舍楼、教学楼等均为规整几何形,整体风格偏向现代化设计,校园整体规划以东西主轴线对称分布。为了与校园整体规划及风格一致,设计场地主要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采用规则式设计,给人以庄严大气的感觉,与设计场地周围环境和校园整体风格相融合;轴线所划分的局部区域采用自然式设计,给予师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轻松氛围。以几何图形为设计元素,通过拼接、重复、剪切等手法,设计出有一定韵律节奏的场地序列,减少规则场地带来的压抑死板感觉,多一份青春校园的活泼灵动(图3)。

图3 设计场地总平面图

3.2 设计主题

兰州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学校也以“红柳精神”为载体,创办组织了红柳大讲堂、红柳人才计划等,使得“诚于态度,谨于理论,勤于实践,志于成才”的学风与“红柳精神”一脉传承,成为蕴含在兰州理工大学师生身上特有的气质。因此,将设计绿地取名为“沁柳园”。取“沁”含义有二,其一是希望设计场地的景观能够浸润人心,让师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使这种清新爽朗自然之美留在内心深处;其二是从视觉层面进入到心理层面,希望“红柳精神”能够真正沁入每个师生的灵魂深处。

4 设计方案

4.1 整体布局

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功能需求、整体风格,最终形成了“一心、四轴、六区、八景”的景观布局。“一心”指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交汇处的中心广场——希柳广场;“四轴”中两轴为景观主轴线,指穿过中心广场的东西及南北景观主轴线,另两轴为景观副轴线,分布于南北景观主轴线的两侧,充分运用“起-承-转-合”的景观序列布局,使整个设计结构清晰,景观层次丰富,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六区”分别为安静学习区、师生交流区、体育运动区、植物观赏区、娱乐休闲区、文化展示区;“八景”为思源水景、光韵大道、银杏秋林、卿心小苑、学海书屋、四季花园、思闲广场、颂柳景墙(图4)。

图4 设计场地整体布局

4.2 功能分区

根据设计场地周围建筑布局及师生需求分析,在靠近教学楼的区域设计安静学习区、师生交流区和文化展示区。在靠近宿舍楼一侧设计体育运动区、植物观赏区和娱乐休闲区(图5)。

图5 设计场地功能分区

4.2.1安静学习区

为减少外界环境干扰,将安静学习区设计为下沉式场地,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划分空间和减少噪音,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场地中有特色学习书屋和座椅,可供学生探讨学习。下沉式广场的一侧设计为较宽的不规则形阶梯,不仅可作为学生露天读书休息的场所,也达到大气简约的视觉冲击效果(图6)。

图6 安静学习区鸟瞰图

4.2.2师生交流区

师生交流区与安静学习区相邻,区域北侧设计为树阵广场,将树池与座椅相结合,既可乘荫纳凉、美化环境,又增加了绿化面积,具有一定生态意义。区域南侧是以静水面为载体连接起的多个独立空间,用现代化座椅半围合桌子,周围以种植竹子为主,榆叶梅为辅,形成典雅清幽的半封闭空间,为师生谈心、交流学习提供安逸环境(图7)。

图7 师生交流区鸟瞰图

4.2.3文化展示区

文化展示区的西侧以兰州理工大学校徽为设计元素,将区域划分为3块小绿地,以“颂柳景墙”相连,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图8)。在场地中设计安装了播音器的特色廊架,可为学生播送校园新闻、电台广播等。区域内绿地主要种植红柳,以日本晚樱、雪松、矮牵牛花带作为点缀,形成小型生态花园(图9)。场地内部设计展示栏和文化景观小品,全面展示校园文化,使更多人了解学风校训和“红柳精神”,让校园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图8 文化展示区构思图

图9 文化展示区鸟瞰图

4.2.4体育运动区

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方便日常锻炼,设计场地北侧靠近宿舍楼的区域为体育运动区。该区设计有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占地空间较小,但能一定程度满足运动需求,增加场地利用率。区域内还设计有不规则树池座椅、休息廊架等景观小品,使运动区有遮荫休息的地方,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图10)。

图10 体育运动区鸟瞰图

4.2.5植物观赏区

植物观赏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保留设计地南侧靠近图书馆的带状银杏林,另一部分将设计地东北侧设计为四季花园(图11)。花园中心为疏林草地,略有地势起伏,增加景观的层次感;草地周围为植物专类园,创造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境。

图11 四季花园鸟瞰图

4.2.6娱乐休闲区

娱乐休闲区紧靠银杏林,场地内有较多休憩设施,便于学生交流谈心,开放式道路与现代化铺装相结合,自然景观的丰富、变化,皆给人以舒畅开阔的视觉感受。区域北侧设计有一不规则状小型舞台,可组织举办小型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图12)。

图12 娱乐休闲区鸟瞰图

4.3 道路系统设计

合理的道路规划不仅能为人们通行提供便利,更是连接景观节点、组织空间、引导观赏的重要纽带[6]。本设计道路系统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道路(图13)。一级道路主要连接4个主入口,宽度6~7 m。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连接教学楼与宿舍楼间的交通通行,南北走向主干道方便图书馆与食堂间的通行。二级道路主要满足不同功能分区间的交通,使师生方便到达不同的功能分区,宽度3~4 m,以透水性铺装为主,更加生态环保。三级道路分布在功能分区的内部,宽度2 m,如林间小路、景观廊架等,使师生能够进一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图13 道路系统设计

4.4 特色景观节点设计

4.4.1思源水景

“思源水景”位于西侧主入口,由入口广场的叠水景观和道路两侧的水帘喷泉组成。景观名称取“饮水思源”之意,希望学生不忘初心,牢记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和母校的栽培,永怀感恩之心。此外,主入口水景的设计不仅使整个校园环境多了一份灵动,更体现出“知者乐水”的校园文化氛围。

4.4.2光韵大道

“光韵大道”是由北向南的主干道,利用现代灯光技术,在地面铺设LED条形灯,将灯光与道路铺装相结合,形成流线型的灯光地景,不仅有引导浏览功能,更能体现校园的现代化。大道上还设计了刻有校训、校风等代表校园文化的灯管景观柱。中心是希柳广场,设计有以“红柳精神”为文化元素的景观雕塑、星型的地面铺装和五彩的地面灯光,寓意“红柳精神”如点点星空,给人光明和希望,也能激励师生在今后困难中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图14)。

图14 光韵大道鸟瞰图

4.4.3学海书屋

“学海书屋”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学生以勤为径,有刻苦不放弃的求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学海书屋”是在一面景墙的两侧设计有不同类型的小书房和桌椅,墙面的镂空和桌椅相结合,使两个不同的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割。书屋内侧设计有桌椅和灯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墙面刻有诗词歌赋,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图15)。

图15 学海书屋效果图

4.4.4卿心小苑

“卿心小苑”是满足师生交流的场所,场地北侧设计为树阵广场,设置有大量树池座椅和特色座椅,满足日常交流和休息;南侧以桌椅为单位形成独立的小空间,用竹、梅等具有君子品格的植物作为分割空间介质,使环境典雅幽静,更适合促膝谈心、互诉衷肠,给人一定隐私空间(图16)。

图16 卿心小苑南侧效果图

4.4.5四季花园

“四季花园”主要以种植植物为主,中心种植区设计微地形,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生长特性,进行乔木、灌木、草本的搭配种植,展现出自然景观之美,激发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四周设计有不同类型的专类园,如多肉专类园、花卉专类园、乔木专类园等,这些小型专类园可让学生设计种植,增加学生与大自然互动的机会,提高创新及实践能力,也使校园景观更加丰富。

4.4.6银杏秋林

“银杏秋林”是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的特色景观,每年吸引大量师生及本地游人参观。本设计在原有景观基础上设计内部木质步道,增加灯光设计,使整个银杏林在夜晚也美不胜收。

4.4.7思闲广场

“思闲广场”紧挨“银杏秋林”,设计了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特色座椅,一方面使师生有轻松惬意的环境,可观赏美景、思考人生,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和情趣,另一方面是在秋季为大量游客游览银杏林后提供短暂休息场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4.8颂柳景墙

“颂柳景墙”设置在文化展览区的入口草坪处,靠近教学楼与银杏林。景墙主要以“红柳精神”为文化元素,墙体色彩基调为黄褐色,寓意红柳生长的土壤环境。从红柳叶片的形态中提取创作元素设计为景墙纹理,以纹理为分割,刻有《红柳颂》《红柳赞歌》等红柳系列作品,充分展现了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图17)。

图17 颂柳景墙效果图

5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植物的合理种植对整个园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植物配置应遵循适地适树、美学、生态性、多样性及安全性等基本原则,使植物健康生长,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

为营造更加丰富的景观空间,更好地发挥生态作用,植物多使用乔木、灌木、草本分层错落配置[12]。上层以高大乡土乔木树种作为基调树种,选择国槐、垂柳、五角枫3种乔木;中层多种植低矮乔木或灌木,形成高低错落的林冠线,展现自然美感,选择丁香、冬青卫矛、红瑞木等以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下层一般为草本和花卉,如高羊茅、狗牙根、鸢尾等形成草坪、花带及花台等。

季相景观是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景观的植物种植设计[7]。在本设计中,保留了设计场地中的银杏树林,使之成为整个园林秋季最引人入胜的景色,还设计有四季花园、丁香园等特色植物专区,并搭配种植观叶、观干性强的树种,营造 “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花果飘香、冬季枝干苍劲”的四季景观。

6 专项设计

6.1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合理规划为师生在夜间的活动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并且景观和灯光的结合也给人不同于白天的艺术效果[8]。在灯光设计中,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设施、灯光色彩以及明暗程度与不同的景观空间结合,营造更加丰富的夜景效果,展现绚烂多彩的校园魅力。

本设计中“光韵大道”和中心广场的铺装都采用地面灯带的形式,形成灯光景观专区;道路两旁设计有生态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灯柱;草坪区域有泛光灯、低位灯等;景观小品和设施也布置了相应的装饰灯,在外观造型上做一些创新,体现出校园景观的现代化和艺术性,使整个设计在夜晚也有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6.2 铺装

铺装设计除了注重铺装材料的环保生态,还要通过不同的质感材料和纹理组合给人以美的感受。本设计中多采用现代风格铺装,色彩整体基调为中性,部分场地根据其功能特点采用偏暖或偏冷铺装,营造热闹、活泼或安逸、平静的环境氛围;在材质方面,以花岗岩、大理石、石板、透水砖、人造木材、石砾等为铺装主体,结合场地对生态性、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的要求,合理选用铺装材料,达到预想的景观效果。

6.3 景观小品与设施

6.3.1休息设施

为了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在场地中布置了充足的休息设施,以满足师生休憩需求。在安静学习区和师生交流区,设计了大量可供读书交流的户外桌椅;在景观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设计了供人观赏休息的休闲座椅;在广场与运动区设计了特色树池座椅,增大绿化面积,使景观更加符合生态理念。

6.3.2景观雕塑

雕塑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景观小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常通过外部独特的形态特征传达给人不同的思想理念[9]。本设计中,以 “红柳精神”为创作元素,设计出不同造型红柳叶片雕塑放置于校园绿地中,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希望师生将这种坚持不懈、拼搏向上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6.3.3卫生设施

为了保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体现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在本设计中根据不同环境需求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垃圾箱。垃圾箱放置在较为隐蔽的区域,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不同造型的设计也体现出了卫生设施的艺术性,为师生创造一个干净美丽的校园环境。

7 结语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高的重视度,校园环境成为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设计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精神以及历史沿革的深度解读,根据校园整体规划风格,对图书馆北侧绿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坚持“以人文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以“红柳精神”为设计主题,形成了“一心、四轴、六区、八景”的景观布局,满足师生日常活动需求,打造一个具有校园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

猜你喜欢

红柳景观师生
景观别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离太阳最近的树
大漠红柳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离太阳最近的树
麻辣师生
戈壁红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