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22-07-20

南方农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冷藏车预冷产地

杨 莉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深化及持续推进,贵州省利用其良好的生态优势和环境特点,各地州市的农特产品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修文猕猴桃、六马蜂糖李、罗甸火龙果、龙里刺梨等农产品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但是在这样一个利好的发展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易腐变质问题却成为了影响农民增产增收的最大问题。据统计,因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贵州省每年在储运环节就有大量的生鲜农产品腐败变质。基于此,笔者分析了贵州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有关的建设性对策,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保驾护航,更好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1 贵州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冷链需求逐步提高

根据贵州省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主要农作物生产量逐年上升。其中薯类、蔬菜及食用菌等农作物年产量分别为319.40万吨、2 990.87万吨,比上一年分别增长5.5%、9.4%;禽蛋肉、水产品2020年年产量分别为57.21万吨、24.87万吨,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7.7%、2.1%。具体如表1所示。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贵州省的生鲜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有些农产品种植面积跃居全国前列。大量生鲜农产品的增加,必然会加大对冷链保鲜设施及环节的需求,因此贵州冷链物流的需求也是在逐年扩大,缺口较大。

表1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生产概况 单位:万吨

1.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山区,许多农产品的产地多位于山高路陡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未能建立完善的冷库设施[1]。如果农产品成熟采摘后未能第一时间进行保鲜的话,常温贮存条件下很容易发生腐败。贵州省的冷链基础设施整体来说还比较匮乏,冷库容量和冷藏车都居全国靠后位置。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冷库容积约为316万m3,冷库数量1 115个,冷藏车1 574辆。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贵州省各市州冷链设施分布

2 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贵州省冷链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贵州省这几年在《贵州省发展冷链物流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中加大了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建设力度,但是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产量,使得现有的冷链设施设备保有量仍显不足。另外,目前的冷库结构不合理。从全省来看,冷冻库多、冷藏库少,销地多、产地少的结构状态,导致了产地农产品预冷不及时,冷链仓储运输环节断链等问题。此外,在全省已有的冷藏车当中,主要是4.2 m和9.6 m的规格,这样的车型既不适用于长途运输,也不适用于直达农村产地和田间地头,车辆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农村产地也缺乏用于“最初一公里”的前端冷藏车和冷藏设备[2]。

2.2 冷链物流企业间缺乏合作

目前,贵州省主要的冷链物流企业有贵州瀑布冷链食品投资有限公司、贵州黔运通达物流有限公司、贵州贵海冷链仓储服务有限公司等。除此之外,近5年内全省投资注册成立带“冷链”字样的公司有将近1 000家。这些企业看到了冷链市场越来越“热”,纷纷加入这个行业当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以自营为主,并且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合作非常少[3]。例如每个企业都要购置或租赁冷藏车和冷库,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使得这些冷链设施设备出现忙时调度不及、闲时搁置浪费的严重忙闲不均现象。

2.3 产地预冷意识薄弱

预冷是冷链系统的首要环节,也是合理贮存生鲜农产品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具体是指生鲜农产品从采摘下来的初始温度(30 ℃左右)迅速降至所需要的终点温度(0~15 ℃)的过程。及时有效的预冷手段可以减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减少田间热,减少生鲜农产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霉变和腐烂,从而达到减少生鲜农产品损耗、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但是目前贵州省内生鲜农产品的相关从业者,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农户对于预冷的意识非常薄弱,有些甚至都不清楚什么是预冷[4]。通常的做法就是采摘后分级、分类、包装、入库。而从产地采摘到冷藏车和冷藏库之间通常有一定距离,而此时生鲜农产品的新陈代谢是比较旺盛的,中间的搁置时间如果没有做到及时预冷的话,即使后面放入冷藏库其实际上的保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4 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高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冷链物流的前期投资较大。因其产品的特殊性,传统高层货架或自动化立体库就显得不太适用。故需要新建专用的冷链物流仓库,并且需要购置大量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诸如冷藏车、冷藏库和冷冻库等。这些设施设备的投入较一般传统物流所需的设备资金要高出许多。另一方面是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具有易腐败、季节性、高损耗等特点,加之目前全省还未建立产销一体化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中心,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之间要经历多层次的仓储、运输、分销和配送环节的叠加,因此运营成本居高不下[5]。

2.5 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稀缺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持续推进,更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了农业农村。农产品的推广也离不开冷链物流的发展,但是就贵州省而言,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却是十分的稀缺和匮乏[6]。就冷链物流本身而言,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般的物流领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懂运营,懂管理,同时还需要具备制冷领域专业的设备原理、设备维修、食品安全、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7]。但是贵州省目前高校当中仅仅只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很多学校都是将物流管理专业和制冷专业分开开设,两个专业基本上没有交集。因此总体来看,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

3 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2022年国发2号文明确表示,支持贵州建设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首先应从政府层面加强全省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农产品产业基地的道路、通信网络建设,保证“最初一公里”前段冷藏车辆进得去、出得来,通信网络的完善也是对冷藏车全程温湿度远程控制和监控的有力保障[8]。其次,由于冷藏车和冷库等设施设备的投入资金比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给很多企业增加了不小运营负担,因此政府应牵头来统一规划和新建产销地保鲜冷藏库,或是出台相应的行业低息贷款政策、设施设备购置补贴等手段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冷链物流行业。同时《贵州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贵州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将取得新成效,新增2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容量达到600万m3,冷藏运输车达到3 000辆。由此可见,贵州省将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方面发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3.2 加强冷链物流企业间的共建共享

摒弃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间各自为政的经营局面,打破以往单一、烦琐、分散的物流模式,鼓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的互补利用[9]。未来以县级为基本单位,构建“县级共同配送+城乡末端配送站点”产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将成为主流。以县级为中心来构建冷链物流中心,辐射全县乡镇的农产品产业基地,整合构建专用共配冷库,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分拣、统一出仓、统一运输、统一配送等服务。既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大而全”“小而全”带来的浪费,又降低了冷链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3.3 强化产地预冷意识

针对很多农户不了解产地预冷技术的问题,建议由村委会牵头在各农产品产业基地和各行政村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产地预冷和相关冷链物流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目前,主要用到的预冷手段有真空预冷、差压预冷、水预冷、风预冷等。生鲜农产品的种类繁多,每种农产品所适用的预冷方式都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冷链物流技术人才传授给田间地头的种植人员,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保鲜意识,从源头上做到冷链控制,减缓生鲜农产品腐败变质的速度,降低农产品的损耗。

3.4 优化运营环节,实现降本增效

贵州省目前的“黔货出山”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模式:产地——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一是由于中转环节过多,生鲜农产品频繁装卸搬运导致损耗增加;二是环节过多会无形之中增加仓储运输等运营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买单,而农户的利益空间也被无形压榨。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利用电商直播平台等新营销媒体来解决[10]。以村委会为抓手,加强对农户在直播平台的账号注册、账号运营及营销模式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农户都可以实现在直播平台上卖货,消费者可以直接从平台下单。同时联系好冷链物流及快递公司即可实现产地直销,减去烦琐的中间环节,做到更大地让利给农户和消费者,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3.5 培养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人才

面对贵州省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引进支持力度,可以从国外或者其他发达省份引进人才并且给予相应的人才引进扶持补贴。其次,应该以本省的高校教育为抓手,主张或建议高校开设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并且还应该加强高校与冷链物流企业的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前往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参观、跟岗和顶岗实习,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也要走进校园作为校外导师来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地补充到冷链物流工作当中去。

4 总结

综上,贵州省未来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巨大,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对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毋庸置疑,做好农产品冷链物流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面主体携手并进,攻坚克难,共同为贵州省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冷藏车预冷产地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浅谈果蔬的几种预冷方式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利用光伏发电制冷的冷藏车设计选型
差压预冷对夏秋蔬菜预冷效果评价
2019年我国冷藏车市场回顾及2020年一季度市场分析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警惕“洗产地”暗礁
欧洲冷藏车主流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