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春豆角—夏豆角—秋菠菜—冬生菜4种4收高效栽培模式
2022-07-20刘海英岳素清周丽超
刘海英,康 俊,岳素清,周丽超
(1.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2.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气候冷凉,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9年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在2 666.7 hm以上。架豆王深受当地居民喜好,在果菜类蔬菜品种中价格一直居高,增加豆角的复种指数可以极大地提高种植收益。连续3年在乌兰察布地区大棚进行茬口安排试验,探索出了早春茬豆角—夏豆角—秋菠菜—冬生菜4种4收高效栽培模式。春夏连续2茬豆角可以保证春豆角提早上市和夏豆角在露地豆角收获以后上市,提升经济收益;在10月中旬夏豆角采收结束后,种植大叶菠菜,12月中旬开始集中采收;菠菜收获后整地,种植速生玻璃生菜,2月初收获上市正值春节期间,销售价格较好。这种4种4收的栽培模式能够极大增加大棚种植户收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 茬口安排及经济效益分析
茬口安排如下:1月15日春豆角育苗,2月10日移栽早春茬豆角,5月1日开始采收,6月15日结束采收,拉秧;6月5日在春豆角间点播种植夏豆角,8月15日开始采收,10月1日采收结束,翻整地;10月10日条播秋菠菜,11月15日生菜育苗,12月1日开始集中收获菠菜,翻整地;12月10日移栽冬生菜,1月20日开始集中收获生菜。
由表1可知,每667 m大棚可以实现销售收入5.32万~8.41万元,抵扣大棚租金、人工费、水电费和农资费等成本(约2万元),农民实际纯收入为2.82万~5.91万元。
表1 春豆角—夏豆角—秋菠菜—冬生菜4种4收模式收益分析
2 栽培技术
2.1 早春茬豆角栽培技术
2.1.1 品种选择
品种要选择耐寒性强、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高产品种,如红宝石架豆王。
2.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挑选健康的种子,晒种12~24 h,达到杀除种子表面病菌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种胚的复苏,促使整齐发芽。然后用50 ℃的温水浸泡种子15~20 min,期间不断搅拌,此后在25~28 ℃的温度浸种10 h后播种。
2.1.3 育苗
按照鸡粪∶蛭石∶田园土以2∶2∶3的体积比配制营养土,其中田园土需要过筛除去较大颗粒,保障营养土的细碎和疏松。选用50孔的540 mm×280 mm×50 mm的育苗盘,在育苗盘中装入占穴孔容积2/3的营养土,然后用水浇透,静置过夜后,每孔播2粒种子,上面覆盖2 cm厚的干营养土,压实,盖上白色地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白天气温升高,需要揭开地膜通风,期间不浇水,7~10 d豆苗破土后,撤掉地膜,之后隔1周用喷壶小水浇苗,保持土壤湿润。
2.1.4 搭建小拱棚
乌兰察布1月中旬气温较低,为满足种子发芽时对温度的要求,需要在温室大棚内搭建小拱棚,夜间拱棚上覆盖棉帘,白天掀开棉帘,中午气温较高时将薄膜揭开通风,促进壮苗的形成。
2.1.5 整地、棚室消毒
每667 m施腐熟的鸡粪5 00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5 kg、微生物菌肥2 kg,深翻地25 cm,曝晒2 d后,再用旋耕机打碎土块,整平土地。同时,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棚室屋顶周边进行喷雾消毒。
2.1.6 覆膜、铺设滴管
采取宽行覆膜滴管栽培模式。按宽40 cm、高15 cm、沟宽50 cm起垄,垄上铺设直径16 mm、厚0.2 mm、孔间距20 cm的贴片式滴灌带,与主管连接,放水检验滴灌带出水情况,并达到让土壤完全浸湿的状态。用宽70 cm的黑色地膜覆盖于垄上,待2 d后土壤散开时即可进行移苗。
2.1.7 定植
在苗龄达到25~30 d、2~3片心叶时尽早移栽。移栽前1周适当进行低温蹲苗,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温度可以降到5~10 ℃,提高苗抗逆性。移栽前1天浇透水,便于起苗。按照每667 m定植3 700~4 000株的密度,在覆膜垄上的滴灌出水孔附近用小铲子破膜挖穴,带土坨移苗覆土,然后浇透定植水。浇缓苗水时冲施根霸氨基酸水溶肥料,每667 m用量500 mL,促进主根和侧根生长,培养壮苗。
2.1.8 田间管理
吊蔓:豆角在甩蔓后,需要及时吊蔓。当豆角蔓长到超过上方钢丝20 cm时摘心后并将顶部顺钢丝缠绕,可以有效促进侧蔓生长。侧蔓长到主蔓高时及时摘心,保证营养供豆荚生长。
温度管理:豆角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 ℃,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 ℃,10 ℃以下低温或30 ℃以上高温会影响生长和正常授粉结荚。温度白天控制在22~28 ℃,夜间10~15 ℃。
水肥管理:从缓苗后一直至开花前要严格控水,遵循不旱不浇的原则。在大量开花前浇1次水,保证花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开花期要严格控水。开花初期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1 000~2 000倍液,隔1周喷1次。大量开花期每周叶面喷1次含钼元素微量复合肥,防止落花落果。
2.1.9 病虫害防治
早春茬豆角苗期气温较低,病虫害发病不严重,主要以预防斑潜蝇、疫病为主。疫病在发病初期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 d喷1次,喷2~3次;斑潜蝇可以采用黄板诱杀成虫,或喷施20%可湿性粉剂灭蝇胺600倍液,每隔7 d喷1次,喷2~3次。
2.1.10 收获
移栽后80 d左右,在豆荚柔嫩、籽粒刚显露时及时采收,确保豆荚优质高价。采收初期每隔2~3 d摘1次,10 d后,每隔1~2 d摘1次。整个采摘期为40~45 d,采收结束后拔除秧苗。
2.2 夏豆角栽培技术
2.2.1 品种选择
6月上旬气温较高,选择抗病性强的耐热品种。
2.2.2 播种
6月中旬气温较高不利于豆角种子发芽,可以利用前茬秧苗来遮阴。在前茬豆角拔秧前10 d,采用直播的方式将种子直接点种在离前茬秧苗20 cm的位置,破膜,每穴点播2~3粒种子,见图1。为了减轻重茬的危害,在前茬秧苗清除后,要增施抗重茬微生物菌肥。
图1 点播夏豆角种子示意图
2.2.3 栽培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夏豆角因气温较高,浇水次数增加,每隔7 d需要浇1次水。采收期水肥管理方式同春豆角。高温高湿时容易发生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喷施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锈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每隔7 d喷1次,喷2~3次。
2.2.4 采收
8月中旬开始采摘豆荚,10月初结束采收,拔除秧苗。
2.3 秋菠菜栽培技术
2.3.1 品种选择
选择春秋大叶菠菜。
2.3.2 播种
夏豆角拔秧后,需要清除地膜和滴灌管,667 m增施腐熟农家有机肥2 000 kg、碳铵50 kg,然后深旋地,平地,做宽1.3 m、长7 m的畦,便于浇水灌溉。采取条播的方式,开浅沟2 cm播种,沟距18~20 cm,粒距4~5 cm,然后用耙子覆土2 cm,轻压实,利于保墒,7~10 d可出齐苗。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667 m用种量0.7~0.8 kg。
2.3.3 栽培管理要点
生育期及时供给肥水,在6~7叶期随水每667 m冲施尿素10~15 kg。
2.3.4 病虫害防治
菠菜常见病害为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每7~10 d喷1次,共2~3次。可用苏云金杆菌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采用吡虫啉防治蚜虫。
2.3.5 采收
播种后45 d左右,菠菜苗长到20 cm以上时要及时采收。
2.4 冬生菜栽培技术
2.4.1 品种选择
选择玻璃生菜品种。
2.4.2 育苗
采用苗床育苗,苗床土过筛后进行消毒处理,拌少量有机肥,将生菜种子和过筛后的细土等比例混合后撒播在苗床上,出苗后及时拔出杂草,适当控水,促进壮苗。
2.4.3 整地做畦
在秋菠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棚室,每667 m撒播过磷酸钙20 kg,然后深旋耕土壤。起垄做宽1.3 m、长7 m的畦。
2.4.4 移栽
生菜苗龄25 d、长到4~6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移栽。移栽前1天浇透水,利于带土球起苗。按照株行距18 cm×18 cm进行移栽,覆土不可埋心叶,边移栽边浇定植水。移栽2 d后,再浇1次缓苗水。
2.4.5 田间管理
玻璃生菜需肥量大,遵循勤施肥水的原则。定植后第5~6天,每667 m追施速效氮肥3~5 kg,10~15 d后追加复合肥10~15 kg,25~30 d后追复合肥5~10 kg,配合浇水灌溉。因生菜食用方法多为生食,在生育期不可使用人畜粪尿作为追肥。
2.4.6 病虫害防治
玻璃生菜常见病虫害有菌核病、软腐病、蚜虫。菌核病可以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每隔7~10 d施用1次,共2~3次;软腐病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蚜虫可以用40%乐果乳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2.4.7 采收
生菜在定植后40 d左右,植株高度达到25~30 cm后即可陆续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