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

2022-07-20赵富学

体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理论

赵富学,杨 桦

(1.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2016 年5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只有通过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表达出来,为人们所知晓和理解(田心铭,2020)。具备成熟稳定的话语特色、话语风格和话语体系,是一个学科实力充盈和理论自信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科体系趋于成熟的标志。体育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的独有的身体教育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已被全球认可与接受。在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如何展示中国体育学的发展成果,凸显中国体育学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易于被国际理解和接受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标志性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对体育学发展的期待和呼唤,更是全体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历史契机

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的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建设成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体育学建设面向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布局,聚焦世界体育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在不断凝练学科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夯实学科储备、设计学科框架、更新学科理论、提升学科能力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发展经验,形成了多元的学科创新路径,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历史契机。

1.1 体育学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储备趋于成熟

话语体系展现了一个学科发展的软实力和巧实力,蕴含着这个学科的价值取向、核心理论、实践路径,决定着其主流思想形态的国内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强弱(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2016)。体育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学科地位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体育学自身的繁荣发展得到了提升与巩固。目前,我国体育学拥有包括运动竞技学、健身休闲学、身体教育学的一级学科群,并与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形成了交叉学科群,正在朝向独立学科门类的建设方向迈进(杨桦等,2020)。从学科建设的精准轨迹来看,体育学已经具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所要求的概念、范畴、表述等建设条件,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储备。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大量引介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的体育学科建设经验、理念和实践开始与国际大面积接触,并在国际领域逐步推介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和需求,体育学建设的范畴和国际视野逐渐拓宽,体育学领域中的分支学科进一步细化且和国际逐步对接。20 世纪90 年代,学术界对体育学建设的概念和范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体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表述趋于精准和有力(王晓微,2021)。体育学科群作为新兴的学科建设概念,开始在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广泛讨论和研究,部分体育学分支学科进行了整合和重建,使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步伐能够紧跟国家和时代的需要。进入21 世纪,关于体育学建设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础、实践导向、域外经验、自主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形式进一步丰富,体育学建设的层次结构在横向和纵向层面均得到了拓展。尤其是在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理论的进程中,体育学发展取得的成熟建设经验、区域经验、国家经验等,需要通过体育学的独特话语来表达和阐释,体育学话语自觉和话语意识的形成显得更为必要与强烈。

1.2 中国特色体育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框架和体系不断完备

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国家对该学科的战略定位和赋予的职责使命密切相关(李立国 等,20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从体育学发展的战略定位来看,构建起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形成强有力的体育学话语体系,是对体育在社会发展、国力提升、文明促进中发挥其独特功能的诠释和体现。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知识构建和学科建制形成是学科发展顶层设计需要依据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陈良雨 等,2022)。从学科知识构建来看,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我国学者对于体育学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规律等有关体育学知识构建的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阐释、探究和厘定轨迹。学科理论不断创新,学科实力持续增强,学科地位稳步提升,体育学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学科话语力量也在逐步形成,体育学成为国家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建制来看,体育学已经拥有高度专业化的从业群体、稳固的职业教席、长远的发展规划、完善的学会组织、成熟的专业期刊等学科建制必不可少的组构要素,体育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学科使命明确清晰。

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从体育学科建设历程来看,三大体系突破了原有学科体系建设的单一维度,拓展到了体育学科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域(杨桦 等,2020)。这既是国家关于体育学发展顶层设计的具体化展现,也是体育学突破发展瓶颈的最佳路径。体育学类本科、硕士、博士招生制度的建立,区县、市州、部省、国家级体育学研究机构的设立,体育学成果形成、输出、转化、应用体系的组建,是中国特色体育学顶层设计框架和体系不断完备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学术型博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3 大类型学位点的成熟招生体系。课题组统计表明,近3 年来,我国体育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年均招生数已达500 人左右,并积极向体育专业博士的招生与培养方向努力。硕士研究生年均招生约1.3 万人,其中体育专业硕士年均约0.8 万人,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群体中的主力军。区域性和国家级体育学研究机构的组建、改造和升级持续进行,社会力量也不断进入到体育学研究体系之中,尤其是国家体育总局在高校设立的25 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能够积极与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研究业务拓展和联合,催生了大量的优质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随着完备的体育学科顶层设计框架和体系的不断建立,有效的扩展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使体育学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事业整体发展、丰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内容等方面的话语基础越来越厚实。

1.3 用中国体育理论阐释中国体育实践的现实条件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开始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来审视体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在借鉴国际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体育学不仅重视自身的理论发展,而且积极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交叉融合,致力于形成新的学科理论形态和体系,不断拓展体育学理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体育理论研究和成果产出的差距,能够在更多国际场合与更高国际学术平台上参与理论对话和交流。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学术界关于体育的本质、概念、属性、功能、术语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再讨论和再认识,结合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需要和体育学科门类的划分,对中国体育理论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了宏观把握(王家宏 等,2021)。从1990 年开始发起的基于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学会层面的关于体育发展的各级战略研讨会,都设有对中国体育理论发展的专题研讨环节。步入新时代,学术界结合体育学领域积淀和形成的现有理论,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范式进行了充实和改造,使每个体育学二级学科领域都构建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具备了独立开展和参与理论建设的话语实力。

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包括学校体育理论、竞技体育理论、全民健身理论、体育文化理论、体育产业理论、体育管理理论、体育法制理论、体育外交理论、体育传播理论等内容。每种理论都包含有独特的理论背景、理论形态、理论方法和应用指导等,这些理论并不是以单一的理论形态存在,而是囊括了该领域形成的各类多元理论,来指导该领域的具体体育实践工作。从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的应用层面来看,目前运用中国特色体育理论来阐释中国体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已经成为各领域体育理论建设的重要趋势,如“体教融合”“体育强国”等,都需要结合中国实际,置于中国独特的体育发展语境下,借助适合中国的体育理论来阐释和指导。在此过程中,通过接受实践环节反馈的大量信息,可以实现对现有体育理论的系统改造,使中国特色体育理论解决体育实践问题的优质案例更为典型和丰富,条件也愈加完善,给国际学术界提供了体育理论应用于体育实际的中国样式和模板,为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的对外传播与展示创设了优质的现实环境和条件。

1.4 基于新文科建设要求创新体育学科的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2020 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我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新文科建设肯定了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知识增长的整体功能,旨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术生长与繁荣贡献中国思想和理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话语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所具备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展现出一个国家民众具备的整体精神品格和文明素养(刘坤,2022)。体育学肩负着扩展和创新新文科建设格局的重任。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推动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代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指向。在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下,体育学科建设的综合能力需要稳步提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之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大国博弈竞争中赢得优势与主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人(殷杰,等,2020)。体育学科在培养青年学生健康体魄、优秀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特质,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是青年学生养成民族自信心、国家自豪感、独立自主性的重要阵地和渠道。以体育人、育体铸魂,培养出身心兼优、文武兼资的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是新文科建设对体育学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和新任务。

开展学科专业知识之间的深度整合和融通,进行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选择(宋继伟,等,2022)。体育与教育学、医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学科均有交叉融合的成果,并且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这种交叉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进一步的延伸与扩展。进入新时代,体育学科建设紧扣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新需要,有力推动了体育管理学、体育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改造升级,通过专业认证和打造体育类“金专”品牌,不断优化体育类文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通过积极开展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智能体育工程、运动能力开发等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与教学改革,使体育类专业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理念紧密结合。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通过推动体育类专业的跨学科交叉课程建设,使学生的跨领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通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培育与提升。配合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体育学已经构建起了以育人、育体、育德、育才为特征的全链条育人机制,建立起了推动学生、学术、学科为一体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在稳步提升体育学科综合性的基础上,致力于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新型体育学派,创造出能够呼应时代、影响世界的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新形态,对内不断增强体育学发展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主性,对外不断提升中国体育学发展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2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立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突出整体性优势和特色,运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2.1 展现中国特色

中国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语境下予以设计和推进,在此过程中,展现制度优势,凸显中国元素,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展现中国特色的基本要求。

2.1.1 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邓小平将体育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体育强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布局,体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发展成就。建构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体育强国梦中积累话语素材,在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凝练话语元素,在新型举国体制和体育融合发展中形成话语标志,凸显出体育学建设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学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优势,构建起完备的体育学话语体系,是对中国体育事业全面推进的有力支持,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学建设道路。

2.1.2 宗旨意识明确

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宗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需要建立在人民满意这一根本宗旨的基础之上。“人民体育为人民”融入在体育学话语体系中,就是要突出体育学发展的直接目标和行动导向的统一与匹配。通过推动体育学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学建设成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要阐释好中国体育理论、中国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故事,坚持人民在体育学话语体系建设指向中的核心地位,充分释放体育学发展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的生产力和创新力,生成体育学发展为人民服务的中国话语,生动形象地向世界传递中国体育学建设成果和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案例。中国体育学话语体系具备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是与西方国家体育学话语体系建设宗旨的最大区别,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最大底色与亮点。

2.1.3 制度优势突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展现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事业发展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坚持的体育发展原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话语体系,需要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利用好中国体育经验、中国体育事实、中国体育材料、中国体育案例,从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全面推进中寻找新材料、发现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使“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办奥理念”等带有深刻时代烙印的体育学术符号转化为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底蕴。在大力发展体育学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进程中,中国特有的制度优势能够从顶层设计、中层布局、基层施展的思路出发,致力于构建起立足实际、瞄准前沿、门类齐全的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形成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代表中国制度特色的体育学术概念和框架,构建起中国特色的体育学新概念、新范式和新表述。

2.2 凸显时代特色

为什么要构建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体育学话语体系?对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是合理解析体育学建设目标和蕴含的时代价值的最佳路径。用时代话语阐释中国体育学建设,有助于正确切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指向。

2.2.1 身心健康追求是时代坐标

只有健康的人民才有健康的国家,身心健康既是普通民众最基本的民生追求,也是国家塑造理想国民最核心的条件(付志华 等,2021)。中国发展体育事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增强人民体质,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这一目的是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不变的时代坐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富含时代特色的标志性体育政策文件的发布,不仅是对国民多层次多样化身心健康追求的国家指导,更是对以国民身心健康为中心的体育事业发展时代坐标的最好注解。新时代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体育塑造身心健康国民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的基础之上的。体育学话语建设的最大底气,就是能够运用体育运动的原理和取得的发展成果,阐释清楚体育具有的其他学科都不能替代的增进身心健康、强化生命质量的独有功能,为国民参与体育运动、崇尚健康生活、形成健身习惯提供科学的话语支持。

2.2.2 体育精神塑造是时代基色

从跑友们为集齐“马拉松大满贯”而挑战自我,到中国体育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展示中国体育发展的软实力,争夺中国应有的体育话语权,都与体育精神的内在力量分不开(黄莉,2021)。“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时代基色。东京奥运会上,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中展示出的昂扬斗志、顽强作风、精湛技能,向全世界的观众传递出了中国人民爱国、团结、奋进的独特精神面貌。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表现出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生动诠释了运动员敢于拼搏、永不放弃、团结一致、勇于奋进的精神特质,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大气从容、自信开放、活力奔涌的崭新形象和时代基色,为体育学话语内核的凝练、话语元素的组构、话语阵地的形成、话语传播的推进,积累了丰富和生动的时代素材。

2.2.3 体育强国建设是时代标识

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地位定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鲍明晓,2020)。站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来审视体育强国建设的要义和作用,是充分认识体育具备的社会综合价值与强国建设功能的关键视角,也是推进体育担负起自身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体育强国重在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不仅要竞技体育强,而且要协调推进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外交、体育法制等领域的整体发展,使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得以突出、短板得以补救、强项得以延展、弱项得以填充。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能够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充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体育学科话语能够为体育强国建设凝练发声的内容和方向,使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能够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蓄积更多的话语力量,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成就做出时代标识。

2.3 突出学科特色

从体育学科组构的本质来看,体育学是一类偏向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戴粦利,2021)。体育学科自身内容鲜明,标志显著,其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突出体育学的学科特色,使之与其他学科明显的区分开来。

2.3.1 突出学科性质的综合性

体育学的综合学科性质从20 世纪80 年代就有学者撰文阐释。综合性是指体育学既具备人文学科的特质,也具备社会学科的属性,还有部分自然科学的内容(席玉宝,2020)。阐释清楚体育学的学科综合性,是明确体育学在学科门类中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取话语标识的核心内容。体育学的学科综合性,在实践中表现为常常打破学科界限,构建起了类型多样的跨学科平台。尤其是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更是发挥学科种类齐全的优势,推动体育学通过不同学科平台汲取发展养料。这种优势在第4 轮学科评估时尤为突出,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综合实力强劲的高校,凭借齐全的学科门类和综合的研究优势,其体育学通过联合其他优势学科共同建立综合研究实体或机构,围绕体育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重大问题,开展人文、社科、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跨学科研究成果,部分综合大学体育学的学科评估排名也因此比较靠前。由此可见,体育学具备的学科综合性质,已经转化为体育学在学科建设中的一种话语能力和优势,助推了体育学的跨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2.3.2 突出学科内容的情意性

体育学是一门术科与学科交织,理论与实践互构的学科。体育学不仅可以改善和推进学生的身体认知,形成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刻的“情意性”影响。体育学具备的这种非智力和非体力因素的“情意性”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在面对体育学习多变情境时,通过适时变换学习样态和角色,在体育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体育人文类和社会类学科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情感、精神和社会性建构,具有较强的主观特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需要通过学生的运动体验,达到升华学生的体育认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目的,在不同情境和场域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意”形态,具有丰富且多维的价值意蕴。体育学科内容特有的“情意性”,为体育学话语体系建设增添了浓重的人文气息,通过“柔性”的语气来表达“刚性”的体育学科内容,使体育学在诸多学科的发声平台中不至于显得过于生硬,进而提升体育学话语的大众接受性和场域耐受性。

2.3.3 突出学科建构的合作性

开展多元性、跨区域的合作是体育学科体系建构的一大特征(刘忠鑫等,2021)。体育学科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国际化水平的相应指标,以利于和国际标准对接;也要考虑到体育学在国内诸多学科群落中的生存状态。从体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现状来看,在站稳国内话语平台的基础上,朝向国际化迈进,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是体育学话语生态建设的重点。多元性和跨区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体育学科内部各要素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取得学科话语建设的合作实效。例如,专业体育院校与综合院校、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各具重点和特色,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尝试建立互补与互推的学科合作平台,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利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应,强化体育学的整体话语力量。再如,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过于强调地域性和门派性,导致学科建设的合力出现了分散和松懈,虽然固化了学科个性特征,但也导致了共性的内容缺失,难以拓展学科发展的视域和思路,弱化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话语音量。由此可见,体育学科类别和内容之间互补互鉴、互助互推,借助与依靠彼此的话语推力和实力,有助于形成体育学科发展的稳健话语合力,提升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层次与质量。

2.4 发掘学理特色

学理是事物发展中的关系和原理,反映在学科中,就是学科组构要素之间关系和原理的逻辑展现(徐勇等,2021)。体育学自身带有显著的学理特色,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也是置于学理逻辑的要求之下开展的。

2.4.1 育体与铸魂的互构

在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厘清体育学科最本质的育体功能,是完整体现体育学话语体系学理性的基础。“育体”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对体育学科本质属性的重新阐释,也是体育学科最具代表性的话语标识,在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体育学科中其他领域话语力量形成的基础之基础。“铸魂”,是基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培育的标准提出的。“铸魂”就是在发挥体育学育体功能的同时,为学科内容把好社会主义方向,铸好马克思主义之“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体系构建的话语之本。“育体”与“铸魂”的互构关系,能够清晰的阐释体育学话语指向的核心价值与意义。“育体”是对体育学根本属性的坚守,在此过程中需要“铸魂”为其校准航道并提供保障,“育体”坚固了“铸魂”的基础,“铸魂”决定了育体的方向,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需要不断阐释好、讲解好、归纳好体育学科建设中“育体”和“铸魂”的互构关系,不断丰富体育学科体系的学理内涵。

2.4.2 精技与明德的互联

运动技能和技术是体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标识,“精技”不仅是运动技能与技术水平的增进和精通,还蕴含着体育学科建设所秉持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当然,体育学科所展现的育人程式中,许多内容并不是与“精技”直接相关,但都间接或侧面的反映了对精湛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偏喜(赵富学,2021)。在追求“精技”的过程中,体育学科从未忽略对学生良好道德与修养的培育,“明德”则是推展体育学科德育功能的直接路径,也是展现体育学科德育话语的最佳窗口。“明德”与“精技”互联,是对体育学德育话语学理逻辑的清晰表达,只有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础上,“精技”才能显得更有内涵和意义;精湛的运动技术和技能,需要依靠“德”来配位,这样的“精技”才能更有底蕴和生命力。清晰认识“明德”与“精技”二者之间的学理联结,使体育学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下,能够用成熟且专业的德育话语去阐释“术”“理”“道”三者在体育学科育人体系中的学理关系,使体育学科建设的德育话语资源更加丰富且更加优质。

2.4.3 修体与蓄志的互通

推崇学生体力体能的修习和坚定意志品质的形成,是体育学建设成果落地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体育学话语质量的内在要求。体育学建设的诸多成果,落实在体育学科具体内容的推展实践中,大部分都会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促进学生形成必要体力体能的参照。尤其是体育文化的育人特质、体育运动的竞争特质、身体竞技的对抗特质、标准规则的规范特质等关于“修体”的必备要求,需要学生在坚定意志品质的加持下才能获得最佳的状态和成效(赵富学 等,2021)。联通“修体”与“蓄志”之间的关系,是体育学话语具备说服力和沟通力的起点,也是反映体育学建设成果与实践程序实现联结的关键环节。在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进程中,明确“修体”与“蓄志”互通的学理逻辑,考量的是话语导向的设计是否符合体育学科的建设要义,检验的是体育学科能否在帮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寻找身心挑战、感受生命激情、享受自我超越的同时,蓄养出不惧困难、克服逆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再接再厉的坚定意志品质,助力学生在“修体”的进程中蓄养坚定意志,在坚定意志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激发“修体”的自觉和激情,进而为提升体育学话语的鼓舞性和说服力增加鲜活素材。

3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要素组成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阐明“特在哪里”和“如何才特”的问题,更需要对其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进行全面解析。在中国特色体育学思想话语的指导下,通过完善理论话语、拓展知识话语、总结实践话语、形成国际话语,使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特”字更显著,更能体现中国体育学建设的价值内核。

3.1 中国特色体育学思想话语

学科思想植根于学科本身,能够对学科研究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够丰富人类哲学思想的宝库。学科思想需要相应的话语表达,才能够完整的展现出对学科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体育学核心思想话语的构建,既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反映体育学的整体发展脉络,也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反映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3.1.1 延绵赓续的红色思想要素

红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具标识的思想特征,也是指导各行各业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的根本思想(刘晓哲等,2022)。从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体育思想,便是体育领域理解和融入红色思想的生动写照。红色体育思想不仅限于革命斗争和保家卫国的战斗需要,更是指导体育学形成不忘初心、牢记本色的学科话语的重要思想武器,贯穿于中国体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进入新时代,红色思想将其最具代表性的时代特质延绵赓续到了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建党100 周年之际,从不同角度阐释党的红色体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体量丰硕,形成了贯穿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脉络的独特的红色体育话语,给新时代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极具标识性的话语元素,为体育学建设奠定了话语思想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3.1.2 成熟稳健的大国思想要素

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具有的大国身份和大国地位,积淀形成的大国思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和强力的支持。中国作为体育大国,不仅致力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呈现出大国特质,群众体育、体育文化、学校体育、体育外交等领域也要展现出体育大国应有的风貌。体育学建设水平代表着体育大国在体育教育和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与地位。“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体教融合”等政策的全面推展及产生的一系列成效,使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取得的成绩更有支撑性和说服力。在大国思想的指引下,体育学科建设不仅要充分使用体育大国创造的各类福利,而且要积极吸取教育大国、人才大国、文化大国等领域积淀形成的优秀成果,不断强化自身的话语地位,形成体育学成熟稳健的话语群落。

3.1.3 趋于完备的强国思想要素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各行各业为之奋斗的目标。体育事业的强盛和发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强,需要完备的强国思想作为基础和支撑,体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够完备的阐释在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事业强盛应有的话语表达,也是在国际体育强国思想激烈碰撞中展示体育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思想体系完备、目标明确,在其指导下,体育事业的强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注入了新的支持。通过成功举办“双奥”、多次高质量举办亚运会与国际综合及单项体育赛事、高水准举办国际体育会议和论坛等,丰富了我国的强国建设思想,为体育强盛提供了新的话语表达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科思想话语,需要立于完备的强国思想话语基础之上,不断从强国思想中汲取新的话语养料,把体育学发展思想、发展轨迹和发展路径阐释好、论证好。

3.2 中国特色体育学理论话语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需要厘清体育学理论在体育学话语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研究型、教学型、综合型3 种不同的理论话语类型,在体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它们相互调适,协调推进,形成了特质明显的体育学理论话语。

3.2.1 研究型理论要素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理论先行往往是研究的常态(袁军,2022)。研究型的体育学理论,广泛存在于体育学所属的各领域和各类课程之中,是推动体育学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形态和内容。随着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逐渐步入成熟期,研究类型和范式的综合影响力持续提升,体育原理、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程式日趋完善和成熟,研究热点不断凸显,理论成果的发文量、著作量、课题量不断攀升。尤其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取得了突破,助推研究成果的社会意义和体育实践的转换能力不断增强,研究的理论层次和视角不断拓展和深入,理论研究点、线、面的影响力不断扩展。这些理论性成就需要通过形成有力的研究型理论话语进行推展,融入到中国体育事业整体发展的进程中,使体育学理论研究成果能够结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实际,覆盖更多的领域和层面,推动理论成果的表达形式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进而能够接受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检验。

3.2.2 教学型理论要素

在体育学理论话语建构过程中,来自教学型理论的贡献占据了相当的体量。教学型理论,是指能够直接指导体育学科教学的知识、方法和过程的综合性理论内容(李梅容 等,2018)。教学型理论的形成往往带有明显的专业、运动项目和课程类型的特色,可以体现出体育理论教学独特的学科特征、育人功能和育人规律。例如,立德树人背景下各课程广泛使用的德育教学理论,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德育要求和相应的教学元素,使学生在道德信念、理想情操、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等方面形成典型的体育学习标识,进而养成公平竞争、顽强拼搏、果敢勇毅、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的品格、道德和社会化能力的养成过程能够在教学型体育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与完成。教学型理论同样需要理论话语的支持和反映,需要在体育学理论建设领域具备独有的影响力和发声权,能够与体育学科育人的理论建设平台有效对接,更好的承载中国体育学科的育人元素、育人观念和育人文化,推进中国体育理论的教学化表达。

3.2.3 综合型理论要素

研究型理论和教学型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理论的整体创新与发展进程(谢伏瞻,2019)。综合型体育理论便是发挥研究型和教学型体育理论的各自特点与互补优势,使研究型理论寻找来自教学层面的支持,教学型理论能够接受研究型理论的引领,进而提高体育学科理论建设的综合效应。从整体来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的议题在不断拓展,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型理论和教学型理论的综合优势也随之展现。例如,当前流行的“体育+”,即体育融合理论,衍生了“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体养融合”“体医融合”“体卫融合”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形态,并且开始探索相应的应用路径。这些理论既有研究层面的整体阐释,也有教学层面的融合推展,但更多的是聚焦体育融合理论的概念和内涵,立足于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理论建设实际,打破了研究和教学之间的壁垒,形成了综合理论的优势和纵深度,使每种融合理论都能够以最佳的形态应用于研究与教学之中。综合型理论话语的构建,就是要扩展体育学理论建设综合优势的覆盖面,形成综合型的中国式的话语符号,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格局中抢占先机,拥有一席之地。

3.3 中国特色体育学实践话语

学科实践是学科育人和学科创新的突破口,是新时代学科育人体系中的创新范式(崔允漷 等,2021)。体育学实践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取、理解和运用体育学科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形成、巩固和创新自己的学科认知、方法和能力,进而实现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实践话语,就是要用体育学的特定话语思路,来阐释和表达体育学科实践的优质经验、典型推展和创新方式,提升体育学科实践的层次建构和表现力。

3.3.1 实践经验要素

形成体育学的实践经验话语,就是要充分展示体育学独特的学科实践功能。例如,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健全人格功能、锤炼意志功能,都是对体育学科实践过程中的优质经验进行高度浓缩性的梳理和总结。形成体育学实践话语,要突出体育学科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的不可替代性,如体育锻炼健身效果的表达、独特体育精神的塑造、体育对坚强意志品质的培育等,每种实践经验都会印有体育学的独特印记,是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难以回答和替代的。总结和凝练体育学实践经验话语,需要紧扣体育学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的作用与贡献,从回应国家、社会、个人基础性需求的角度出发,描绘好体育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帮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进程中承担的角色和形象。

3.3.2 实践推展要素

学科实践是一门学科知识应用和理论推展的具体化,也是学科演进的助推器(崔允漷 等,2021)。体育学的发展坚持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导向,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就是要解决体育实践中产生的各类现实问题。有序推展和检验体育学科实践成果,才能实现和体现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运动实践是检验体育学发展综合话语最直接的标尺,形成体育学的实践推展话语,就是要体现出运动实践是体育学与生俱来的先天基因,展示出体育学在健身、健心、健智方面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核特征,让体育学发展能够从运动实践中汲取概念界定、体系分类、方法选取的充足养分,使体育学的实践推展能够助力党和政府制定体育战略,丰富和健全体育学实践体系的内容,有助于体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展路径达成一致、形成共鸣。

3.3.3 实践创新要素

通过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是体现学科实践价值的典型路径。优化体育学在实践创新环节的话语设置能力,使体育学实践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标志性、显示度的实践成果能够得到有力的宣传和推介,有助于提升体育学实践创新的影响力。体育学目前处于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从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来看,体育学科本轮的入选情况与上一轮无异,没有任何进展和突破。这一方面表现出了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一流学科建设中确实存在差距,与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也不能与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匹配起来;另一方面则与体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冲击力不够有关,体育学实践创新成果没有通过优势的话语平台展示出来。因此,通过创新体育学的实践话语,使体育学的实践成就能够在国家政治、教育、体育、文化、外交领域的标识度得到持续的显示和增强,在国家学科布局中突出体育学实践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绩,与时代需求和国家的特色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体育学实践创新话语表达的高度和深度开辟出广阔的空间。

3.4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国际话语

国际话语是学科建设软实力在国际领域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学科在国际层面所能够动用的力量和资源的话语检验。形成中国特色体育学国际话语,建立于中国体育学在国际领域进行话语自由交流的基础之上,突出中国体育学发展对国际体育学科的整体贡献,致力于和国际层面进行学科建设与交流合作。

3.4.1 国际交流要素

在学科的国际交流领域,中国体育学的话语音量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关涉的是中国体育学在国际学科领域所处的身份和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学的国际交流在我国对外体育人文交流的大环境下,成绩效果显著(延怡冉等,2019)。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和参与、大型国际体育学术组织的对接与沟通、高水平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人员互派互访、体育类留学人员外派和接受数量的大幅提升、在高级别国际学术期刊发文量的线性增长等,都是建立在体育学国际交流形成的良好局面之上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一起向未来”等办奥理念与口号,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并赞许。通过体育拓展“一带一路”倡议合作领域、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中国体育学开展国际交流的新话语。同时,中国体育学要致力于不断优化自身的国际交流话语水平,形成和凝练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框架和体系,坚决避免由西方理论支配中国体育学建设的主导话语。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批判和辨别能力,积极练好“内功”,打造出中国特色体育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既体现出体育的全球共通性,也要体现出带有中国标识的人文性,以及中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使体育学国际话语的形成建立在平等、互通、多元交流的基础之上。

3.4.2 国际贡献要素

国际体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体育大国所作出的各类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体育学在中国体育事业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影响下,对国际体育领域做出贡献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展、力度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对外体育基础设施援建、高层次体育人才外派援助、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领域的对外合作等,从不同方面展示出了中国体育学的国际贡献力。同时,国际体育教育领域和研究领域都有中国学者与研究组织的身影,在全球60 多个高级别体育研究机构、组织和全球体育学科实力排位前50 的高等院校中,几乎都有中国学者的参与,且和中国研究机构均保持联系;每年举办的高层次、高水平国际体育论坛、会议中都有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国内每年举办的国际体育会议和论坛达数十场;邀请国外专家参与国内学术研讨人数达百人次以上。中国高质量的体育学术成果通过期刊外译、项目外译、网络外译等形式,不断向国际学术领域进行传播和介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中国体育学建设成果对国际体育学科发展的贡献值在逐步提升,中国体育学的国际贡献话语音量在不断扩大,国际发声的渠道和路径也在不断创新与拓宽。

3.4.3 国际合作要素

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拓展学科国际话语深度与广度的重要路径(郭英剑,2021)。近年来,随着我国主持和参与的国际体育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的大国地位毋庸置疑,尤其是广泛的体育层面的国际合作与互相沟通,对于展示我国体育形象、宣传我国体育主张、推动体育人文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 年以来,我国与友好国家签署了数十份体育领域的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白宇飞等,2021),这其中就含有许多体育学领域交流合作的许多内容。中国已经与俄罗斯、法国、德国、欧盟等9 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建立了高级别的人文交流机制,成功举办了多届中美体育研讨会、中德体育研讨会、中英足球发展座谈会、中欧盟体育研讨会等系列重要会议,深入探讨了包括体育教育、体育学科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问题。另外,配合国际体育援助,中国除了对玻利维亚、缅甸、汤加、瓦努阿图、牙买加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体育技术类援助之外,同时利用体育输出文化软实力和相应的影响力,对第三世界国家体育教育及学科发展进行了针对性援助,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育体育类高级人才。中国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全民健身全面铺展的优质经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震撼场面、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经典案例、对8 500 万残疾人体育利益关注和保障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决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应该具备的最权威的话语力量。目前,我国持续深化体育学领域的国际双边合作交流,已经与近200 个国家(地区)建立了体育友好关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对口合作活动,有力地提升了中国体育学的国际合作话语影响力,得到了国际体育领域的认同和赞许。

4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于中国体育学的发展实际,持续增强中国体育学的理论自信,形成中国特色体育学科标识,打造出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学科范式,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的基础上形成特色的构建路径。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学科建设的核心理论,也是指导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理论形态(俞思念等,20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植根于中国学术土壤,存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组构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中国体育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体系。在新时代的感召下,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杜绝体育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发生马克思主义“失声”“失真”甚至“失踪”的现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体育学科建设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转换为体育学科建设的指导话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要立足中国体育学科建设实际,鼓励研究者将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上升到理论层次,并适时的将相应的成果融入到体育学科建设体系中,形成体育学科建设内容,创新体育学领域的建设话语,切实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体育学科建设中的指导性话语地位。

4.2 立足中国体育学的发展实际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学科制度不断更新与完备的要求。一方面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基于中国体育学发展实际,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建设目标,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下,在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学术创新3 个方面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性条件。将体育学科建设作为育人的平台,将人才培养视为学科建设的中心。从我国体育学的发展实际来看,在几代体育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体育学理论储备逐渐完善,开展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引导、人员配备、团队组建、方法手段、平台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已经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依然突出。接下来必须从体育学发展的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使体育学能够应对多元、多样和多变的学科发展环境,在学科交流、交融甚至交锋中诠释好自身发展的话语方向和内容,提升自己的话语影响力。

立足中国体育学发展实际构建体育学话语体系,是回应学科内外乃至国内外对于体育学科存在的“傲慢与偏见”的最佳路径。长期以来,体育学的话语地位受到其他学科话语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学的话语高度(戴粦利,2021)。这是因为我国体育学发展的现实成就缺乏主流与有效的话语体系进行展示和表现。例如,在代表学科建设最高成就之一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领域,截至2021 年底,我国有2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了30 个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另外,全国有近1/3 的高校设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如此高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学位建设布局,代表了我国体育学科建设规模的时代性高度。但体育学在国内学科领域仍然缺失有力的话语地位,虽然从一级学科上升到学科门类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而现有话语体系设置、规则设置现状,对于体育学实现突破性进阶来说依然困难重重。因此,需要全体体育学人共同努力,致力于消除学科建设领域的认知偏差,打破国外、学科外的话语垄断,积极利用大有可为的时代机遇,打造和更新符合体育学发展的话语阵地与话语秩序,构建适合中国体育学发展需要的学科理论和时代话语。

4.3 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学标识

特色学科标识是学科话语语料库中最闪光的内容,也是学科话语特有论调的建构基础(瞿林东,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构建所具有的强大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凝练出中国特色体育学的标识性话语,可为体育学建设进程中形成的道路标识、制度标识、理论标识和文化标识创建语料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建设最重要的道路标识,需要运用体育学话语,真实、客观和生动的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体育学建设道路标识解释清、阐释好,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形成“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体育特色、突出学科重点、优化学术结构、推进协调发展”的体育学建设格局。体育学制度标识的形成是体育学道路标识的延伸,通过运用学科话语,阐释清楚体育学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系,以中国特色体育制度为根本,广泛吸收教育、文化、管理、健康等领域的制度建设经验,突出体育的要素和特征,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育学制度标识。体育学理论标识是在继承、守正、拓展、创新的体育学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的理论标识,需要在总结体育学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体育事业发展的特有理论、拓展体育学建设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完成,运用体育学话语来解读体育学理论标识的具体内容。体育学文化标识的形成,是建立在体育学建设所依据的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之上,需要在梳理民族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全民健身文化、学校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文化等文化类型的同时,抽绎出能够代表中国特色体育学建设要求的文化素材,借助体育文化话语的推展,在增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凝练出中国特色的体育学文化标识。

4.4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学科范式

中国体育学建设的声音是丰富和多元的,在推进体育学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需要依据国际学科交流的特点,形成容易被国际受众接受和理解的学科范式,为国际化的学术研究和人文交流提供话语支持。

高层次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是提升学科建设国际话语地位的重要通路(吴晓明,2011)。“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开展国际化学术交流的重要使命,通过引进国际体育学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我国体育学建设的学术视野,助力我国学者进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通过输出我国特色体育学研究成果,有助于国际学术领域实现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现状和进程的了解。目前,我国引进国际体育学术成果的渠道和通路趋于完备,国际体育学科前沿研究成果都能第一时间被国内学术领域获知,但目前我国体育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依靠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际学术期刊、学术网络外推平台等载体对外传播,传播速率相对较慢较缓,导致“走出去”的步子明显没有“引进来”迈的宽、迈的快,使中国体育学建设成果的国际音量过低过弱,达不到建设体育学国际化平台建设的话语标准。目前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陆续创办了国际学术期刊,为中国体育学的国际化发声创造了条件,但体量如此之大的中国体育学术发展群体,仍然需要创建多元化、高层次的国际学术推广平台,形成优质体育学术的国际接轨范式,扩展中国体育学术国际推展的影响力。

体育人文领域的国际化交流是体育学科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范式之一。体育在人文交流中不仅拥有战略深意,而且能够更好的发挥体育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话语平台作用。通过优化中外高级别的体育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利用好现有的体育人文交流资源平台,共同举办“国际体育年”“体育人文高级别对话”等活动,开展关于国际体育学科建设领域的跟踪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体育学术活动的决策咨询服务。通过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声誉的体育学者,并支持其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国际体育学术组织、体育赛事组织等机构进行工作。体育类院校和体育研究机构,需要借助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和留学基金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体育学科人才。运用战略思维来考量体育学的国际人文交流,致力于消除交流过程中的偏见与疑虑,借鉴国际通用话语体系,提升体育学国际交流领域的人文软实力和影响力。

5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正在进行,我国在70 年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体育强则国强”“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一国两制奥运模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体育是世界团结之光”“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兴奋剂零容忍”等理念,深得国际社会认同,已逐步转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建设的重要话语内容。新时代中国体育学话语体系建设,还需要通过体育话语阵地建设、话语智库组构、话语传播制度优化、话语表达能力提升等系统研究,形成对接国际话语机制、拓展国际话语平台、规范国际话语秩序的体育学话语研究新成果,助推中国特色体育学话语研究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力的话语支持。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理论
画与理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