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金融运行报告(2022)
2022-07-20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 济南 250021)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山东省金融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突出金融供给与需求管理双向协同发力,全省金融业运行稳中向好,金融供给总量实现新的突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新的提升,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实现新的突破,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的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银行业运行平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巩固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强化跨周期调节,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贷款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不良贷款连续三年实现“双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1.资产负债保持平稳增长,城市商业银行增速较快。2021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比上年末回落2.0 个百分点;负债总额16.0 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比上年末回落1.7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资产总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资产负债结构有所调整。从资产端看,贷款占比提升,各项贷款余额占总资产的66.9%,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投资余额占总资产的11.0%,比上年末提高0.7 个百分点,其中债券投资占总投资的79.3%,比上年末提高3.0个百分点。从负债端看,存款占比下降,运用中央银行资金增加。各项存款余额占总负债的72.9%,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银行机构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多,向中央银行借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01.7%,占总负债的比重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2.各项存款增速放缓,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增。2021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比上年末回落2.7 个百分点。全年存款增加12132.7 亿元,同比少增1477.8 亿元。其中,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少增1045.8 亿元和1054.7 亿元,机关团体存款和财政性存款同比分别多增361.3亿元和268.7亿元。
表1:2021年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3.贷款稳定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2021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 个百分点。全年贷款增加13154.8 亿元,同比多增1600 亿元,增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全国第四位。
分部门看,新增贷款向企(事)业单位部门集中。全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同比多增1826.7 亿元,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7.4 个百分点;住户部门贷款同比少增296.0亿元,新增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8.1个百分点。
图1:2020—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分期限看,新增贷款“长增短缓”特征突出。中长期贷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5.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长9.4%,低于各项贷款增速4.0个百分点。
从投向看,重点领域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基建贷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1.9个、12.6个、7.6个和3.8个百分点。新经济领域贷款增势良好,绿色贷款、科技中小微企业贷款、装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比全部贷款增速高35.3 个、7.4 个、21.6 个和52.4 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增长放缓,全省房地产贷款年末余额同比增长9.0%,低于全部贷款增速4.4 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较好支持了居民合理购房需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贷款投放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优化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管理和使用模式,推动再贷款再贴现使用规模创历史新高。2021年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2796 亿元,是上年的1.7 倍,对全省251家地方法人银行实现再贷款支持全覆盖。2021年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延期还本付息奖励资金14.3 亿元,直接支持银行为12 万户企业办理延期贷款1431亿元;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信用贷款激励资金290 亿元,为46 万户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781亿元。
图2:2020—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图3:2020—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4.表外业务平稳增长,理财业务整改到位。2021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8.3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8274.7 亿元,同比增长11.1%,低于全部资产增速0.3 个百分点。其中,银行机构发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2563.8 亿元,较年初下降262.8 亿元。全省法人银行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全部为合规新产品,理财产品均实现净值化转型,保本理财和同业理财全部压降清零。
5.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新发放贷款利率创新低。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推动优化存款自律管理,深入推进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工作,规范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服务行为,促进银行负债端成本和资产端定价稳中有降。截至2021年末,省内全国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已全部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FTP),并将LPR 嵌入FTP。全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5%,同比下降0.11 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图4:2020—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表2: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单位:%)
6.资产质量大幅改善,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2021年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489.8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96.4亿元,不良贷款率1.34%,比上年末下降0.69 个百分点,实现连续三年“双降”。全省银行业拨备余额3477.7 亿元,统算拨备覆盖率233.4%,分别比上年末增加346.4 亿元、提高75.8 个百分点,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推动中小法人银行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资本。2021年,山东省政府发行100亿元专项债券为12家法人银行补充资本金,7 家法人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金281 亿元,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稳健性提升。2021年末全省中小法人银行统算的资本充足率为13.7%,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
7.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山东省国资委等10 部门出台《关于鼓励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20 条具体工作措施,为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做出中短期规划。2021年,全省人民币跨境资金收支5600.9 亿元,同比增长27.4%,比上年同期提升14.5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收支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金额的17.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证券行业运行稳中向好,企业上市成效显著
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运行平稳。2021年末,全省共有法人证券公司3 家,同比增加1 家,证券分公司133家,证券营业部561家,法人期货公司4家,法人基金公司1 家。2021年,山东辖区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为1084.2 万户,较年初增加173.6 万户,股票基金交易金额11.6万亿元;期货投资者开户数为26万户,较年初增加1.7 万户,代理期货交易额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64.0%。
2.上市公司增量提质,上市融资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37 家,创近十年新高。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达7 家,位居全国第四。年末国内上市公司累计达270 家,总市值4 万亿元。从结构上看,新增上市公司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占比超过六成。
表3:2021年山东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3.各类交易市场有序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稳步提升。2021年,省内20 家交易场所累计交易额7631.3 亿元。其中,12 家权益类交易场所交易额404.7亿元,8家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交易额7226.6 亿元。省内2 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增挂牌企业710 家,为企业实现各类融资236.8 亿元,其中股权质押融资151.6亿元。
(三)保险业结构调整深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1.保险业资产规模和保费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21年末全省保险业资产总额8643.8亿元,同比增长13.2%;2021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278.3 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335.2亿元,同比增长3.8%;财产险保费收入943.1 亿元,同比增长3.1%。
表4:2021年山东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2.保险业务结构调整持续深化。2021年末,财产险公司中,车险业务下降2.9%,车险保费占比、车险业务及管理费用率均创历史年度新低;人身险公司中,寿险业务中保障功能较强的普通寿险增速19.7%,投资理财属性较强的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分别下降11.4%、15.0%和9.5%,保险公司业务回归本源的态势持续稳固。
3.保险业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021年,全省保险业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金340.4万亿元,同比增长38.6%,赔付支出1140.3亿元,同比增长14.0%,行业整体保障能力增强,进一步发挥了“稳定器”和“减震器”的作用。全省车险综合赔付率77.8%,车险综合费用率降至22.7%,分别优于全国5.4个和5.8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速28.0%,高于保费总收入增速24.4 个百分点。“一城一策”的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已在全省各地市全面推开,罕见病帮扶机制初步建立。
(四)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1.社会融资增量创历史新高,表内融资为新增主力。2021年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较年初增加20831.7亿元,同比多增723.7 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表内融资支撑力突出,占当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64.0%,同比提高5.2 个百分点;表外融资净下降1152.5 亿元,同比多减115 亿元;直接融资新增3689.6 亿元,同比少增152.7 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17.8%,同比下降1.34 个百分点;政府债券融资新增3303.4 亿元,同比少增164 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15.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图5:2020—2021年山东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2.债券融资覆盖面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开展全省债券发行“双百攻坚行动”,组织承销机构围绕全省有发债需求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各100 家开展对接服务,不断扩大发债覆盖面。全年全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44 单、4918 亿元,同比多发行87 单、922 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六位。支持山东高速、临沂城投、水发集团、青岛水务集团等12 家企业发行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等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17 单、126.6亿元,同比多发行44 亿元,推动齐鲁银行、潍坊银行、东营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70 亿元。各类债券加权平均利率3.68%,比2020年下降0.1个百分点。
3.供应链金融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坚持促创新、强协同、优环境,将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促进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积极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融合,大力推动全省供应链金融平稳健康发展,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全省供应链票据签发量93 亿元;商业汇票累计贴现1.2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应收账款融资2354.6亿元,同比增长15.0%。
(五)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有序推进,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1.青岛市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成效明显。2021年末,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达2.5 万亿元,同比增长39%。山东港信期货、联储证券、新沃公募基金、恒丰银行理财子公司四家法人金融机构落户青岛,填补多项业态空白。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获批30 亿美元额度。数字人民币试点上线场景超50 万个,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碳普惠平台、首单湿地碳汇贷、首单植被修复碳汇贷在青岛落地。募集规模达百亿元的国新中银股权投资基金等优质基金项目落户青岛。
2.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高质量推进。2021年,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聚焦乡村振兴主题,聚力金融工具创新,聚集多方资源力量,在涉农抵质押物创新、金融辅导和管家服务、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涉农信息共享共用等方面推出了一批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创新案例,在支农支小、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末,临沂市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省6.4 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高于全省13.4个百分点;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8%,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
表5: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单位:亿元)
表6:2021年山东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单位:%)
3.济南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向高标准目标迈进。202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8 部委联合印发《山东省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以科创金融为主题的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总体目标是,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试验区基本形成体系健全、结构合理、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科技创新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1.征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征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2021年,全省共部署自助查询网点577 个、自助查询机具645 台,全面覆盖市、县两级。大力推广信用报告线上查询服务,促成15 家银行、银联云闪付等线上征信查询渠道落地,全年个人、企业信用报告线上查询量同比分别增长326.4%、183.3%。省级征信平台取得实质性进展,山东省征信有限公司作为省级地方征信平台运营机构注册成立,平台已完成市场监督管理、发展和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五部门数据梳理工作,确定企业信用信息30 余项。多元化推广应收账款融资,充分挖掘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市场潜力,全年应收账款融资金额、“政采贷”金额分别增长15.1%、6.5%。引导银行充分运用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碳排放权、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动物活体等抵质押登记,避免重复质押、虚假融资等风险。
2.支付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支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守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管理红线,不断完善支付市场基础设施。严肃支付清算纪律,保障社会资金高效运转。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为全省1.1 万家银行网点提供跨行清算服务,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强化支付市场监管,精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资金链”。统筹提升账户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推行简易开户等措施,实现账户“应开尽开”,账户功能与客户身份核实程度、风险等级相匹配。持续推动银行、支付机构向实体让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在山东全面落地。大力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水平,督促法人银行加快手机银行适老化改造。
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持续加强,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稳步提升。12363 山东省投诉咨询电话全年累计接听群众来电2.9 万余件,投诉办结率保持在90%以上。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累计调解金融纠纷案件1746 件,实现调解数量、质量双提升。强化金融宣传示范引领和工作指导,2021年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562 次,覆盖6135 万人次。创新推动建立3 家首批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基地全年累计开展活动246 期,接待消费者9.47 万余人次,线上覆盖受众1948 万人次。依托山东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机制,将金融领域广告治理纳入2021年市场监管系统“铁拳”行动省级查办重点,加大对违法违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
4.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联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山东省金融科技发展的意见》,围绕5 大类24 项重点任务做出详细部署。启动金融科技赋能乡村示范工程试点,围绕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金融科技基础建设等四大方面,向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申报项目46个。推动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围绕数据能力建设、数据规范共享、数据融合应用、风控数字化水平提升四个方面确定项目28 个。建立全省金融科技重点建设项目库,掌握全省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情况。2021年,全省金融科技重点建设项目库中,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升网点、柜台和自助设备等场景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精准性的项目有83 项;运用物联网、智能算法等科技成果,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的项目有69项。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3 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5.9%,分别高于全国0.2个、0.8 个百分点。投资稳健上行,消费复苏提速,进出口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稳中向好,物价水平温和可控,就业形势好于预期,财政收支增速提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全面起势。
图6:1981—2021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一)内外需求协同发力,“三驾马车”动力稳定
1.投资稳健上行,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2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增长13.1%,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新兴领域投资延续良好增势,“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1.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6%,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跃,占全部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3 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7.3%。
2.消费市场复苏提速,升级消费增势强劲。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4.5 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消费增势强劲,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和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1.5%、54.3%、69.7%和92.0%。线上消费高位运行,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图7:1981—2021年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
图8:1981—2021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3.进出口持续高位运行,利用外资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29304.1 亿元,同比增长32.4%,高于全国11.0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82.7 亿元,增长34.8%;进口11721.4 亿元,增长2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0.8%,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32.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5.6%,占全部进出口总值的71.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5.8%,占全部出口总值的43.1%。利用外资量稳质升,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15.2 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5.4 亿美元,增长72.9%。
(二)三次产业稳中向好,动能转换提速增效
2021年,全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7.2%、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39.1:53.5调整为7.3:39.9:52.8。
图9:1981—2021年山东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图10:1986—2021年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
1.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乡村振兴持续推进。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11468.0 亿元,同比增长8.6%。粮食总产量1100.1 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畜牧业产能稳步增加,猪牛羊禽肉产量815.1万吨,同比增长12.9%,生猪产能恢复至常年水平;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稳居全国首位。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6 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发展到59家。
2.工业生产加速回升,民营工业发展活力增强。2021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7243.6 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41 个行业大类中,有34 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2.9%,比上年扩大9.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8%,比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
3.服务业稳定恢复,高端服务业快速增长。2021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3879.7 亿元,同比增长9.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5%,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表现亮眼,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88.0%、24.4%、26.9%和37.2%。
图11:2001—2021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创新动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整合转移地炼产能780 万吨,实施500 万元以上工业技改投资项目1.2 万个,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15 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万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 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 个。产业集群加速形成,105 个雁阵形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7 万亿元,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4 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产业集群试点。
5.绿色发展质效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容量的33.7%,比上年提高5.1 个百分点。海上风电实现零突破。农村新增清洁取暖208.4 万户,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造林面积17.6 万亩。2021年,全省PM2.5 平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改善15.2%、10.1%,优良天数平均比例比上年改善2.3个百分点。
(三)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形势好于预期
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202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6 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比上年回落12.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31.8%,是影响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因素。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其中,能源价格上涨8.5%,是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
图12:2002—2021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图13:1986—2021年山东省财政收支状况变动趋势
2.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三黑一色”是上涨主力。2021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10.3%,涨幅比上年扩大12.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由上年同期下降2.9%转为上涨12.6%,是PPI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三黑一色”相关大类行业同比上涨23.6%,影响PPI 总指数上涨6.7 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石油、钢铁和有色相关行业分别上涨33.4%、25.2%、29.1%和14.3%,是PPI上涨的主力。
3.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4.2 万人,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目标的112.9%。202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4%,比上年下降0.16 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05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6%和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上年缩小0.0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21元,同比增长9.0%,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7.4%和12.9%。
(四)财政收支增速提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
图14:2002—2021年全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图15:2020—2021年济南市和青岛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财政收支稳定向好,收支差额小幅收窄。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84.5 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年提高10.5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5.2%,比上年提高2.6 个百分点,为自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值。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09.1 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4.9 个百分点。预算收支差额4424.7亿元,同比下降5.3%。
2.重点领域投入稳步提升,减税降费政策持续落实。民生支出持续加大,全省财政落实民生支出9243.0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9.0%,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29.4%、14.8%和9.6%。发行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117亿元,集中支持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2185 个重点项目建设。自主出台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延长小规模纳税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期限等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700亿元以上。
(五)房地产行业运行总体平稳,高技术制造业质效不断提升
1.房地产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健增长。2021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9%。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3.0 万套,基本建成43.6 万套,济南、青岛2 个国家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开工7.5 万套。商品房销售保持平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5%。重点城市房价温和上涨。2021年末,济南、青岛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1%和4.4%,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6.1和1.6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增速放缓。2021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8%,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2.高技术制造业质效不断提升。2021年,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 个、15.8 个和22 个百分点;从产品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主要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38.7%、97.7%、65.2%、73.1%。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等新动能效益稳步提升,2021年利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2.5 个、19.0 个和16.7个百分点。
(六)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全面起势
2021年,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年末112 项试点任务已实施110 项,实施率达到98.2%。探索形成142 项创新成果,36 项在省内复制推广,13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全年区内企业合计进出口3843.4 亿元,增长39.4%,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3294 家,比上年增加416 家。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创新举措,首创中日韩投资“云上审批”,实现日韩投资者不出国门即可获得片区市场准入和经营资格,外商投资更加便利。
加快推进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2021年,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省会经济圈7 市签署《一体化协同推进合作协议》,全力推进一体化互联互通工程。2021年末,省会经济圈在建交通项目约60 个,济阳区成立全国首个省会经济圈行政审批服务联盟,多个县区实现省会经济圈部分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生态产业园暨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揭牌,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省级批复。鲁南经济圈成立科创联盟、鲁南旅游联盟,鲁南高铁山东段全线贯通。
三、预测与展望
展望2022年,全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特点突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全省看,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交织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工业运行,都面临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山东省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的积极因素加快聚集,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显现,扩大开放迎来崭新机遇,政策集中效应持续放大,新旧动能转换蓄势突破,创新发展优势加快形成,基础设施支撑更加有力,有基础、有能力实现更好发展,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多山东贡献。具体来看,2022年,在全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下,投资、消费、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将更加强劲。预计2022年全省经济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山东金融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一步抓好中央金融政策在山东落实落地,统筹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将认真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要求,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领域的信贷投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