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2022-07-20祝红梅臧诗瑶

金融发展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企业

祝红梅 臧诗瑶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033;2.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气候变化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关于碳减排的相关讨论主要关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本文展开相关研究,以推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中小企业总体上有显著的环境足迹

一般而言,使用环保技术的企业短期内会付出更高成本,但长期收益较高,新投资回收期至少2~3年(OECD,2021)。大企业更能负担技术创新成本,而中小企业由于存活时间短、资金实力差等原因,采用低碳环保技术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整体排放水平较高。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能源使用量占全球的13%(IEA,2015)。在欧盟,中小企业造成了64%的工业污染,40%~50%的中小企业对环境有很大影响(Sinead 等,2011)。在美国,小企业每年能源成本为600 亿美元,碳排放接近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美国每年家庭供电排放的一半(Hill,2015)。在英国,中小企业能源消耗量占其商业部门的54%(UK Government,2017)。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国际能源署估计,具有成本效益的能效措施可为全球中小企业节省高达22 艾焦的能源消耗,这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每年能源消耗的总和(IEA,2015)。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20)对江苏的调查分析显示,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的能效可提升10%~20%。

二、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困难

(一)中小企业绿色转型面临资源约束限制

根据2020年欧盟对其成员国12615家企业的一项调查,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技能和资金约束都比大企业更高(见图1)。27%的中小企业将缺乏资金视为绿色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大企业中总的比例为21%;15%的中小企业认为缺乏技能制约绿色创新,在大企业中这一比例为13%。

图1:中小企业比大企业面临更多的资源限制

(二)中小企业自主减排意识不足

中小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改善环境会创造经济发展机会,普遍认为环保措施只是提高技术要求、增加负担和成本,自主减排和积极适应环境要求的动力不足,在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行动明显落后于大企业(见图2)。欧洲作为绿色转型进程相对较快的地区,也只有不到30%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部分措施,不到4%的中小企业采取了相对全面的节能措施。而较多大型企业已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经营和投资的重要考量。如2020年,超过25%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包括85%以上的沪深300 指数标的公司)发布了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CSR)。

图2:中小企业采取促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主动性不足

(三)中小企业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更为困难

中小企业数量多、异质性大,信息更加不透明,数据统计、积累和处理的规范性不足,缺乏相关人力投入,对其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更加困难。WSP(2020)估计,中小企业占其成员国企业总数的99%,但迄今为止,仍难以有效捕捉其碳足迹。截至2020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4200 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5%,覆盖所有的产业细分部门,但对其碳排放的核算统计尚未起步。

(四)中小企业碳减排压力不足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两者可形成协调互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适合大型、重点行业企业参与,碳税则可以很好地覆盖排放量较小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国际上分别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制度的经济体各30 个左右,同时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税制度的经济体约20 个。我国尚未开始征收碳税,而区域或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未纳入中小企业,碳价格向中小企业传导的路径还未形成,难以发挥引导和约束作用。

(五)中小企业较难享受绿色金融工具的支持

中小企业在碳核算、信息披露、经营实力、信用状况等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不易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以我国的绿色债券为例,发行绿色债券除需符合绿色债券目录的投向要求和标准外,通常还要求绿色评估机构或主承销商出具绿色评估报告,并对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项目进展、项目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跟踪评估。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公司债发行主体中,95%以上是国有企业。

三、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相关经验

在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方面,国际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六省九地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探索出一些有益做法。

(一)明确绿色标准,畅通绿色信息渠道

一是设立认证或奖励计划,激励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欧盟生态标签计划根据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来标注环境友好型产品,大幅降低中小企业的申请费和年费,鼓励其生产环保产品。美国小型企业环境援助项目设立四个小型企业认可奖,奖励在遵守环保法规方面表现卓越的小型企业。泰国为绿色产业项目设立五个等级的绿色标准,向企业提供环境认证,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使用绿色工业标志,在进口技术或设备、政府绿色采购、申请绿色贷款、环境监管等方面获得便利。

二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为低成本、大范围捕捉中小企业碳信息提供了解决方案。美国金融科技公司Clarity AI 的大数据和智能学习技术平台可对198 个国家的30000 多家公司等各类主体的环境和可持续性影响进行评估。浙江省衢州市为各行业企业构建碳账户。其中,工业碳账户已贴标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80%;农业碳账户已贴标的主体全部是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可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得企业碳排放信息,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浙江省湖州市依托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了100%线上取数并进行企业ESG 评价,截至2021年8月末,湖州市共有1 万多家企业获得ESG 评分,在绿色企业认定、绿色贷款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沟通机制,为中小企业环境合规提供有效指导。英国环境监管机构建立线上平台NetRegs,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环境指导,共覆盖112 个经济部门,指导内容涵盖环境法规、实践案例、在线学习、企业环保情况评估等。此外,行业协会也是重要的沟通渠道。

四是提供技能和知识援助,提高中小企业绿色经营能力。包括对企业的技术援助、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训、对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等,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如欧盟设立一项包含约230 个项目的中小企业技术援助计划,其中超过一半的项目旨在提供资源使用效率相关信息、自我评估工具和研究案例。

(二)合理、适度使用监管手段

一是明确监管要求,提高监管效率,减轻中小企业监管负担。OECD(2018)的调研表明,中小企业往往管理能力有限,为避免其承担过多或不必要的成本,监管机构应说明企业需遵守的最低法律要求,确保信息清晰一致。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减少文书或程序重复,提高监管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合规成本。向中小企业展示良好实践案例,应明确区分强制性指导和自愿性指导,降低中小企业的监管负担。

二是通过监管激励,鼓励中小企业绿色行为。监管部门可采取简化低环境风险企业监管要求等措施,激励中小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超越合规标准的做法。荷兰按照环境风险程度将企业设施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具有最小环境影响的设施接受一般的管理,而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设施需要其获得环境许可证,需遵守特定规则。法国规定,在生态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注册的装置可免于例行合规检查。韩国环境部指定的绿色企业可免除日常环境报告,减少被检查次数。

(三)出台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一是通过补贴和税收政策,激励中小企业进行绿色投资。通过直接补贴和免费技术援助,鼓励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如比利时生态奖励项目在衡量项目环境表现的基础上,确定差异化补贴标准。同时,政府应减少对资源密集型和高污染行业的政策性补贴。IMF(2015)研究表明,取消2015年全球能源补贴可将与化石燃料相关的碳排放减少20%以上。税收政策方面,政府可以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如荷兰的环保投资免税计划允许企业税前扣除环境投资,免税额最高可达投资成本的36%。印度实行可再生能源投资加速折旧政策,在其运营的第一年100%折旧。政府还可对环境负外部性征税(如碳税)。Cusmano 等(2013)研究显示,面对污染税,21%的小型企业、29%的中型企业和42%的大型企业有动力进行生态创新。

二是通过绿色公共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绿色产品和服务。绿色公共采购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因为政府合同占其销售的很大份额(OECD,2018)。马来西亚规定,到2020年末,政府机构20%的公共采购必须符合一定的环境标准。2016年,马来西亚政府各部门的公共采购规模达到4.82亿林吉特,减少了约1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是支持中小企业获得绿色信贷。法国创新署公共投资银行(OSEO public investment bank)为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资本成本占比超过60%)或开发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无担保贷款,贷款金额最高可达300 万欧元,期限最长至7年。欧洲投资银行集团与北欧联合银行(Nordea)签署担保协议,为北欧联合银行的18 亿欧元贷款提供担保,用于支持瑞典和芬兰的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四是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绿色直接融资。政府性投资基金方面,欧洲创新理事会“加速器”基金(EIC Accelerator)支持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发和推广使用重大创新技术,在该基金2021年的投资计划中,有4.95 亿欧元专门用于“欧洲绿色协议”以及“数字和健康技术”领域。私募股权投资方面,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limate Change Capital)的私募股权部门仅投资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能源效率、垃圾处理等领域资产规模在500万欧元至2000万欧元之间的企业。

五是通过专项货币政策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巴基斯坦中央银行在2017年到2019年中期,实行了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计划,为金融机构提供利率为2%的再贷款,企业则可获得利率不超过6%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贷款。塞舌尔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出台“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计划”,通过利率补贴和灵活的还款期限,支持营业额低于500 万塞舌尔卢比的企业采购和升级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节能设备。

四、思考和建议

总体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国际能源署于2021年6月发布了一个包含6250项能源和气候政策的数据库,仅有3.9%的政策关注中小企业、初创企业(OECD,2021)。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复苏计划注重绿色措施,但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关注不足。Global Recovery Observatory 的数据显示,在全球2.25 万亿美元的复苏总支出中,有21%(0.46 万亿美元)集中在绿色发展上,但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支持政策规模仅为约382 亿美元。

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碳排放中也占据50%以上的份额(Meng 等,2018)。因此,实现“双碳”目标需重视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相关政策讨论应关注以下问题:一是一般性政策和更多中小企业专项政策之间的匹配和协调,绿色政策与其他政策目标间的互补和权衡。二是结合数字技术处理中小企业的环境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绿色化和数字化的双转型。三是中小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一些企业在开发绿色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多数中小企业则处于落后水平。四是出台过渡性政策实现公正转型。部分领域或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比其他企业更易受到转型影响。为确保绿色转型是公正和包容的,出台一些补充性和阶段性政策是必要的。五是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农户、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群体更易受气候与环境变化影响,也是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力量。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一体推进、融合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国内外经验,对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转型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利用金融科技等手段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碳核算。借鉴浙江衢州、湖州经验,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高效便捷地进行数据采集、核算,为中小企业建立碳账户,推动其信息披露,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绿色认证。

二是设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下设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子基金,或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增加环境条件,打造一支专注于初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人队伍,引导更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区域性基金,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绿色融资需求。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参与绿色基金出资和运作的金融机构,可在绿色金融评价中给予较高评分。

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通过绿色担保奖补政策,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绿色债券提供担保服务。对优质中小企业绿色债券进行贴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中小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利率与相关项目碳减排绩效挂钩机制,增强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

四是推进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运用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和模式,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金融支持,实现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融合。依托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加入环境绩效的考虑,以此作为银行授信的评估内容之一,促进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环境清洁工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漫观环境
追踪绿色的秘密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再造绿色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