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拉纳达之夜》看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与风格特点
2022-07-20石令希
石令希
摘要:文章通过作品《格拉纳达之夜》中的创作手法,阐述了印象主义风格特征以及在钢琴音乐中的表现。从力度层次、标题内容、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德彪西是如何把印象主义的思想理念灌输于钢琴音响中,启示学习者转变传统观念,试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事物,思考问题,获得更深刻美学体验。
关键字:印象主义风格创作手法德彪西
一、《格拉纳达之夜》的创作特点
《格拉纳达之夜》出自德彪西于1903年所作的《版画集》组曲,是他最为成功的钢琴作品之一。从组曲的命名便可以意会作者的初心,希望通过音乐描绘意境使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画面,聆听作品之时就犹如身临一场画展之中。他对传统的浪漫主义风格进行大胆革新,在音乐表现的美学观念上有了重大突破。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自己却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但艺术毕竟是时代沉淀的产物,印象派绘画艺术的风格明显在他的创作思想中流露。早期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人物毕沙罗1897年的著作《蒙马特大街》,利用色彩的块状调试,还原了真实的城市夜景, 19世纪末的生活背景和当今的现代化无法相提并论,但依然可以从颜色对比、光影交错中感受到蒙马特大街夜晚的繁华景象。相似的表现手法出现在《格拉纳达之夜》的创作中,用音量强弱展现声音的远近;动机乐句穿插、交替比喻场景的转化,没有任何的个人情感流露,但完全可以从精心的刻画中体现作者对这座城市风土人情的喜爱。印象主义艺术对题材和内容并不重视,时间、季节、气候带来的光效和色彩才是被凸显之处。在德彪西的另外几首描写事物与自然的作品中,例如《版画集》的另一首《塔》,《前奏曲》集里的《帆》都设计了独特的音乐表达形式配以特征性和声,用朦胧的暗示给人无限的遐想。
德彪西的音乐涵盖了广阔的领域,富有渊博的知识与深刻的思想,就像《格拉纳达之夜》的写作中渗透着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的。这是一座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城市,历史文明悠久,城市内有著名的摩尔人皇宫,并融汇着穆斯林、犹太教和基督教风格的古迹。为了体现西班牙民族风格特性,全曲运用哈巴涅拉节奏形态作为乐曲的基调,这是一种中速的二拍子舞曲,其中包含附点节奏与三连音,最初起源于非洲,传入西班牙后被广泛运用,与恰空、萨拉班德、波莱罗等民间舞蹈题材成为西班牙民族音乐的精髓。除此之外,结尾部109-112, 115-118小节处那两次细碎的“吉他声”,穿插在音乐“正题”之间,像窗外偶尔传来的声响,又像梦里记忆的碎片,不期而至,无果而终。吉他也是发展成熟在西班牙本土弹拨乐器,并且更具生活市井气息,为热情洋溢的舞蹈场景之外做了精彩的点缀。
二、印象主义与德彪西的钢琴音乐
印象主义源于美术领域,是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的产物,主要是反对当时保守的古典画派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崇尚美与自然。1874年,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不满官方的陈旧制度,在巴黎市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画展,展出的作品与当时传统的绘画风格背道而驰,其中就有莫奈的《日出》。这种抵抗现实的行为是时代进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光学科技飞速发展之时,科学揭示了色彩的真实定义,他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而是通过光线反射而成的,这与印象主义艺术所传达的思想相吻合,不过多掺杂个人情感,表述自然条件下事物的本质属性。
德彪西出生在巴黎近郊,8岁时跟随肖邦的弟子学琴,11岁就以出色的音乐才能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学习钢琴的同时还兼修了作曲,可他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弹奏不算出色却总有着奇怪的想法,对传统作曲规则提出质疑,喜好运用新奇的和声进行创作, 1884年,22岁的德彪西就以合唱曲《浪子》获得罗马大奖。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他接触了来自爪哇的加美兰打击乐,从其全音音阶的旋律中获得启发,从此逐步开启了印象主义创作之路。在早期作品中,德彪西还未完全摆脱浪漫主义风格,比如《两首阿拉伯风格曲》《贝加莫组曲》。在1903年完成的《版画集》中,其印象主义风格已完全确立,抒情功能明显下降,对和声色彩的运用比重已超越了旋律写作。到《意象集》和《24首前奏曲》的创作时期里,涉及的题材内容无所不及,写作手法变得更为抽象,对弹奏者来说也是极大挑战。德彪西在合唱,声乐,管弦乐等领域同样都有非凡的成就,而钢琴是他唯一专注的乐器,因此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尝试在钢琴中探寻前所未有的音色,也推进了钢琴演奏的发展。
三、风格特点
(一) 弱音的极致化
力度需求的转变是浪漫主义走向印象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回看巴洛克时期,钢琴制造尚不完善,获得更大的音响共鸣是弹奏者梦寐以求的,随着钢琴的发展成熟,终于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听到了与之饱满情绪相匹配的力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后,作曲家们的情绪表达更加强烈,音量用度也越发大胆,像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对音响力度的需求极度夸张。而这些恰恰不被印象主义所用,随着1850年现代钢琴制造体系确立, 1874年持续音踏板的加入,给了印象主义作曲家们更充足的底气在弱音力度上做文章。
这是《格拉纳达之夜》的起始6小节,“PPP”的力度记号对应左右手两个极端音区,乐曲之后的发展基本都处在这样的音量环境中,不大的篇幅内出现了31处弱音力度记号,而强音力度记号只有7处,其中的5处仅为“mf”。这区别与之前的任何一个音乐时期,弹奏者不仅需要思考如何弹得更轻,还要处理好不同层次弱音间的平衡,如同印象主义绘画物体之间朦胧渐变的地带。所以除了弱音记号还有不少对弱音记号的修饰,例如“pp cresc”“p expressif”,说明作曲家想表现远远不止谱面上的力度要求,其中还存有无法用音乐术语来一一表达的过渡音响,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弹奏中对比,甄别来体现了。
控制弱音的力度层次变化对钢琴的触键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敲击、快速落键这样的方式完全不适用于印象主义。因此新的音乐风格也带来了触键方式的革命,在手指伸入键盘的短短一瞬间,权衡自身的用力尺度,同时感受键盘的反作用力,再根据听觉反馈调试手指的力度、角度、发力时长。弹奏还能借助踏板的功能,弱音踏板在这个时期的使用率很高,他可以呈现声音更细微的变化,配合指尖作用创造丰富的音响效果。印象主义风格的触键就像他的音乐内容一样抽象,只有切身的体会,不断地探索才能领悟到真谛。
(二) 标题内容的揭示
在印象主义之前,钢琴作曲家并不习惯在作品标题上赋予太多内容,巴洛克与古典时期的标示方法大多采用数字编号,也称作品号。从浪漫时期开始,标题音乐的数量逐步增加,都以写实抒情为主,算不上深刻。作曲家可能也不愿用标题来束缚自己,或者提前给聆听者带去暗示,但也不乏像舒曼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作曲家,他的标题小品套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是别具一格的。但对比德彪西的标题音乐,舒曼作品的中心内容无不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活,而这从未出现在德彪西的思想认知中,他的创作乐趣在于把情绪诉诸于大自然,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或者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正是这种忘我的精神境界使得他作品中的音乐性超脱了世俗情感,显得更加纯粹。
作为弹奏者,理所应当遵循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放下自己主观的情感,站在客观角度审视作品内容。《格拉纳达之夜》并不是抽象的标题,但大部分人从未到达过这个城市,那么德彪西是怎样使聆听者感知他标题中的内容呢?首先,樹立意象元素。比如节奏形态元素,无论旋律动机如何发展,象征西班牙民族特征的节奏韵律始终稳定而坚固的存在;还比如对声音传输的效仿,乐曲的开头连续跨越五个八度,用音区的宽度体现出实际的“距离”感,以此比喻声音在城市不同方位传输的立体效果,德彪西对自然事物的意象描绘绝不是凭空而来,都以符合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为基础。其次,意像元素的串联编排,乐曲中通过各种意象元素的穿插体现场景转换,每种元素多次出现,从简易到繁复,独立行进到相互叠置,有些元素之间本没有特定关联,但经过作曲家的巧思后使他们在全曲里有了逻辑性的连接,在每次场景转换时都使用统一化的形式。
德彪西运用谱例2中的三连音的型作为过渡,在之后的27-28小节,65-66小节也出现类似的音型形态来进行衔接,有很好的预示效果。
谱例3处于全曲的中后部,作曲家在此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运用了三行乐谱的写作形式,几个意象元素同时填入其中,由此产生强烈的思绪带入性,画面感十足。德彪西对这种创作手法情有独钟,在《意象集》第二册中,三首作品全部使用了三行乐谱写作,不但能保留了意象元素相对独立的意义,又让他们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巧妙而实用。
(三)创造性思维
钢琴弹奏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我们要尊重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特性,尽可能还原创作意图,在正确的核心精神下,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浪漫主义风格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通过旋律与和声的作用能直接触发情感共鸣,相比之下,很多的印象主义作品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充分理解的。德彪西的音乐内容给人以听的见,却摸不透的深奥,看似简单的标题实为抽象化概述,如果没有对印象主义提前的认知,难以在听觉中找到相应的逻辑。想真正走进德彪西的音乐世界,就要足于更广阔的视角,转换传统观念,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寻其深刻的内涵:
1.音乐形态模仿的多元化
印象主义着重在自然物体的写实,首先要准确提取出物体的主要本质,再进行刻画,从音乐创作角度来说,就是把特征用音乐的形态模仿出来。键盘乐器的创作起源就是从对声乐演唱形式的模仿开始,到浪漫时期这一功能已经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作曲家的模仿意图更多在于隐喻情感和现实。德彪西把这种写作手法变为了基础工具,并衍生扩展到不同层面,除了他最热爱的自然景物还包括文化、习俗、思想。比如《原野上的风》属于纯粹的音乐形态仿效自然现象
疾风一次次的袭来与树叶沙沙带起由缓至强的阵风,全曲用谱例4与谱例5两种音型对应了两种风的特征,形式极简,效果出奇,类似的作品还有《雪花飞舞》《雾》等。《格拉纳达之夜》中的音乐形态模仿就不在于具体事物的细节上,是民族音乐风格,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
2.想象具体化
想象力是大脑感知的自然反应,本能的想象转瞬即逝或轮廓模糊,多是虚无缥缈的。德彪西对事物的想象显然处在更高的层面,不仅是创造性的想象,并能给予肯定能量,直到把所有内容结合成真实的表述。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某些地点或景物并非其亲身所见,比如《版画集》的第一首《塔》,是印象主义思想的典范之作,描写对象是东方特色建筑“塔”,而他从未去过东方国家,创作仅凭着其对东方文化的认知,加上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全曲使用了系统的五声调式,五度、八度上下行进,动机不断重复,展现了含蓄、古朴的东方民族气质。而在《格拉纳达之夜》里,德彪西的想象创造在于通过统一的节奏型贯穿,形成一种故事性的叙说方式,并把想象转化为各种场景的进入与结束,娓娓道来的是一座城市最日常却最吸引人的一面。音乐学习者应该比普通人更加感性,更加善于想象,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努力在合理范围中做更大胆的尝试。
3.观察中的思考与概括
我们日常对周围事物观察并不一定带有目的性,或者只局限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事物之间的关联无处不在,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特征,没有继续发散式的探索,许多有趣的内在就不会被发现。在德彪西的眼中一场雨,一阵风都值得去细致品味,他在《月光》《雾》《雨中花园》《原野上的风》等作品中赋予了自然现象鲜活的生命力,述说出听者如此熟悉却从未被表达心声。《格拉纳达之夜》也正是作者对城市生活百态的概括,上文中提及的乐段间过渡音型,在形态上就区别于前后段落,有明显的听觉特征,处理的并不平顺,这正是作者入微观察后,对生活常态的概括。犹如夜晚来临,舞蹈音乐悠扬的响起,会偶尔被车水马龙声覆盖,在一阵嘈杂过后,舞蹈场面已变得热情澎湃。当城市的繁华即将褪去,突然出现两次隐约的吉他弹拨,是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夜深人静时的自我消遣。日常中不相干的事来了又去,彼此干扰影响,却始终并存着,德彪西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现象的观察归纳概括事物的本质规律,再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进行表述。
四、结语
印象主义风格在创作手法上的革新不仅推动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音乐审美认知,虽然他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的持续时间不长,却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德彪西开创了脱离主观情感,以客观视角进行音乐创作的先河,为后来者打开了广阔的思想大门,随之到来的20世纪钢琴音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风格更新迭代迅速。作为学习者,要避免急功近利和个人表现主义,只有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水平才能拥有更加客观而独到的眼光,这也是钢琴学习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2]高平.送往耳朵的明信片—谈德彪西《版画集》[J].人民音乐,(3). [3]李小莹.德彪西《版画集》中的速度、力量与音色(下) [J].钢琴艺术,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