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幼儿“心理幼苗”茁壮成长的实用建议
2022-07-20王雷
王雷
孩子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需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健康的心理是孩子智力与人格发展,道德品德形成,潜能开发,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
3~6岁幼儿的心理成长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潜力巨大,拥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同时又非常不成熟,自我控制及调节能力相对较低,自我意识处在萌芽状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特点。因此,家长很有必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保护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内环境。
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一生意义重大。
身为父母,我们从孩子的孕育阶段就担心他们的健康状况。出生之后,我们更是为他们的身高、体重百般操心,就怕孩子长不高,太胖或太瘦。但对于低龄幼儿,可能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少人认为他们“不懂人事”。但事实上,低幼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会对其生理健康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良心理状态也会令躯体功能受限。
孩子终将长大成人,父母不可能一直为他们解决所有问题。遇到困难、遭遇挫折、与他人相比自己并不“优秀”,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不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孩子成人后将无法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应激问题,很可能因此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健康的儿童拥有正常的智力活动,如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加好奇,喜欢提问题,爱幻想。反之,如果儿童对待任何事物均较为冷漠,说明儿童心理不健康。
心理健康的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悦,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幼儿园、学校和家庭生活;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悦纳自己,比较正确地评价自己,自信心强,有一定独立性,喜欢独立做事,也爱表现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在自我行为上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举止与年龄特点相符,不过于老成,不会丧失童真;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没有过分的惊恐、焦虑、畏惧;行为一贯、统一,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避免这些行为·
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娇惯孩子,不对其树立规则意识,不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为避免哭闹,一味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孩子学会情绪控制,容易使其变得任性。
一些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出于各种目的,会用谎话欺骗孩子,或用玩具诱哄孩子。长期如此,孩子容易效仿父母的做法,养成不诚实的性格。
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美其名曰“挫折教育”,以为这样做能够激发孩子形成上进心。但事实上,讽刺只能让孩子变得不自信,对父母和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内心缺乏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难免犯错。家长如果明知错在孩子自身,却给孩子找各种理由,掩盖问题,袒护孩子,会让孩子无法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形成逃避问题的心理。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凡事都想要追求完美,导致经常出现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孩子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就会被严厉训斥,令孩子无所适从,思想压抑。长此以往,有的孩子可能会不断否定自己,有的孩子可能会我行我素,向叛逆的方向发展。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以及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选择合适的游戏、运动,有助于提高其注意力,不应该要求孩子频繁更换活动内容。当孩子在专心完成某项活动时,家长不要不断发问,或试图谈论与活动无关的事,如渴不渴、饿不饿、冷不冷等。这样做属于过度打扰,不利于孩子提高专注力。
现实生活当中,仍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动辄对孩子进行体罚打骂。但这样做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与父母产生情感对立。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孩子在家里被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过分疼爱。不少儿童没有参加过家务劳动,并且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少本應自己完成的小事情,如整理房间、叠自己衣物等,都被父母代劳了。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孩子容易变得习惯性地依赖他人,缺乏责任感。
人对于抚摸有一种饥饿感,这种饥饿感天生存在。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对于皮肤抚触有一定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如果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就会产生饥饿感。
婴幼儿的皮肤饥饿感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在母体内时,胎儿全身蜷曲在子宫内,全身的皮肤浸泡于羊水之中。子宫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婴儿在脱离母体出生以后,这种安全感会消失,因而期望被抚摸,重新获得安全感。相关研究显示,所有的温血动物出生后都有明显的被抚摸的需求。如果剥夺这种需求,会使其丧失欲望,出现智力低下、生长迟缓、行为不正常等情况。
婴儿出生后应与母亲通过拥抱和哺乳建立亲密关系,满足宝贝的抚摸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基础。经常被母亲抚摸、拥抱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更加开朗,更有自信,而且富有爱心,适应能力更强。相反,如果早期情感需求被剥夺,儿童会出现敏感、焦虑、孤僻的性格特征,社会适应能力低。
“爱的抱抱”能够给孩子坚实的心理基础,为其“心理幼苗”筑牢根基。但小树若想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掌握一定的“技术”“战术”,才能够顺利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融入集体,在小集体中担负责任,能够互帮互助等。
虽然现在二孩儿、三孩儿不鲜见,但是很多家庭里还是只有一个孩子。不少孩子缺乏与同龄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导致见到陌生人会感到紧张、含羞,不敢说话,不懂得如何与家庭成员之外的其他人建立比较紧密的关系。因此,需要家长多方面想办法帮孩子“走出去”。
(1)创造社交机会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如经常带孩子去朋友家拜访或者参加团体活动,拓展其人际关系。通过在熟悉的环境认识陌生人,或与熟悉的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一起活动等方式,能够逐步消除孩子的害羞、胆怯心理,帮助其掌握社会交往技巧。
(2)给与一定的空间
当我们带孩子去社区小公园游玩,或是带其和同事、朋友进行家庭聚会,有时候我们会担心孩子说错话、做错事,有时又会“安排”其表演节目博取大家的掌声。这些做法都不可取。应给与孩子一定的社交空间,让其自由地和大朋友、小朋友进行交流、游戏。不要急于“出手”解决各种问题和不愉快。
(3)不苛责、多表扬
有些孩子由于自身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弱,不愿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家长不应该勉强,可积极指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交往理念,同时提供具体的行为方法,避免过度苛求孩子。当孩子出现进步时,家长要适时对孩子进行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起社会交往的信心。
(4)多与孩子玩游戏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读故事书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增加其社会交往经验。
就如同并非所有父母的躯体都健康一样,生育宝宝也并不需要父母提供“心理成熟报告”。事实上,生活中自己心理狀态不完善、不稳定的年轻父母很常见。在儿童的成长阶段中,家庭是重要的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对心理状态稳定的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父母应有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接人待物、工作、生活中反思自己的心理状态,在面对不如意的问题时妥善化解应激状态,找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为孩子营造一个乐观积极、有安全感的心理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