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化痰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①
2022-07-19高改
高 改
(南阳南石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西药多采用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酯酶药等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西药长期应用会产生耐药性,且停药后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预后。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多因寒气侵体所致,以外寒内饮证最为多见,故中医主张治疗应以温肺散寒、降气化痰为主,而温肺化痰汤可补肾健脾、温肺通经、化痰止咳,与治疗外寒内饮证支气管哮喘原则相符[1]。穴位埋线是中医常用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羊肠线或其他线体埋入穴位,具有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温肺化痰汤联合穴位埋线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审(026)号],选择2019-04~2020-07于南阳南石医院治疗的78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诊断标准:西医符合《内科学(第9版)》[3]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4]中外寒内饮证型,主症: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次症:恶寒,发热,身痛等;舌脉: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无用药禁忌证者;③无精神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支气管肺炎、肺癌、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②合并消化系统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34~69岁,平均(52.13±4.40)岁;病程1~7年,平均(4.61±1.34)年。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51.89±4.35)岁;病程1~7年,平均(4.58±1.3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饭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批号:20180916,规格:0.5g/粒)1粒/次,3次/d;口服氨茶碱片(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103,规格:0.1g/片)1片/次,3次/d;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1208,规格:2mL:1mg/)1mg/次,2次/d。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口服温肺化痰汤,药方如下: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紫苏6g、五味子6g、葶苈子20g、黄芪20g、防风6g、白术10g、茯苓14g、陈皮14g、姜半夏10g、甘草10g、杏仁10g、厚朴10g。用水煎煮,去渣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取穴:定喘、膻中、肾俞、脾俞、肺俞、丰隆、足三里,埋线为外科缝合线;患者背部穴位取俯卧位,胸部及下肢穴位取仰卧位,露出背部、胸部及下肢皮肤,皮肤经常规消毒后,将缝合线放入9号腰椎穿刺针管中,快速刺入穴位,缓慢推注针芯,同时推出针管,于患者穴位皮下组织处埋入缝合线,出针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每15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个月。
1.2.2 评价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根据《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4]评估中医症状,将主症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将次症分别记为0、1、2、3分,舌脉不正常1分,正常0分,分数越低代表症状越轻。(2)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的第1s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计值%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声音嘶哑、头痛、咽喉干燥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FEV1、PEF和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两组FEV1、PEF和FVC水平较治疗前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仅发生轻微声音嘶哑、念珠菌感染等轻微不良反应,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变应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健康。目前,西药治疗主要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抗菌消炎为主,西药可快速扩张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患者胸闷、喘息等症状,但应用西药会产生咽部不适、念珠菌感染等诸多不良反应,且抗菌药物不宜长期使用[5]。因此,临床需联合中药共同治疗支气管哮喘,增强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病”范畴,多因寒气侵体经久不除所致,导致肺气郁闭,阳气不宣,患者出现胸闷膈满,呼吸急促,咯吐不爽等临床表现,治疗应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为主。温肺化痰汤、穴位埋线均为治疗中医常用疗法,本研究将二者联合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FEV1、PEF和FVC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温肺化痰汤联合穴位埋线可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分析原因在于,穴位埋线将生物蛋白线植入定喘、膻中等多个穴位内,其中定喘穴可止咳平喘、通宣理肺;膻中穴为宗气所会之处,具有理气宽中的效果;脾俞穴可健脾和胃、益气壮阳;肺俞穴为肺气传输、输注之地,具有解表宣肺、肃将肺气的作用;丰隆穴和足三里穴可用于痰湿之证;诸穴合用,调理肺脾,平衡阴阳[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可增强患者机体白细胞吞噬能力,使患者肺表面物质得到调整,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肺功能[7]。温肺化痰汤中白芥子可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理气散结;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紫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气;葶苈子可平喘咳;黄芪补益肺脾、善实卫气而固表;防风祛风解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姜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为治湿痰之要药;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杏仁降气祛痰、止咳平喘;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诸药合用,可达到温肺补气、化痰驱寒的功效[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温肺化痰汤中紫苏含有石竹烯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痰多、喘息等症状,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9]。黄芪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10]。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能被肠道微生物酶水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和苯甲醛,可抑制呼吸中枢,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杏仁还可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扩张肺泡并减少患者吸气阻力,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11]。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温肺化痰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温肺化痰汤联合穴位埋线可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提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