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分析
2022-07-19刘子豪尚红涛董桂贤刘玉民
刘子豪,尚红涛,董桂贤,刘玉民,张 宁
衡水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河北 衡水 053000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与低钙饮食、癫痫、电治疗、跌倒、骨质疏松等原因存在联系,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肩部外侧疼痛、淤血斑、肩处压痛、小结节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三角肌麻痹、腋动脉损伤[1-3]。X线是具有价格低、辐射小、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的检查方法,在肋骨骨折、胫骨骨折、跟骨骨折、脊柱骨折等多种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断中均有应用,但其对骨折端移位程度、小结节等测定较为困难,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磁共振成像可对患者机体组织情况通过磁共振现象进行反映,具有多序列成像、成像清晰等优点,在乳腺癌、腕关节损伤、三叉神经痛、肘关节骨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有应用[5]。目前临床关于将磁共振成像、X线联合检测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将磁共振成像、X线联合检测,分析两者联合对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疑似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48.30±5.3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出现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等情况。以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为“金标准”,最终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90例,非肱骨近端骨折(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3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出现活动受限、肿痛、骨擦音、上肢畸形、局部瘀斑等症状;骨折时间<21 d。排除标准:存在既往肩关节手术史者;合并免疫功能障碍者;存在磁共振成像、X线检查禁忌者;合并血管损伤者。
1.2 方法
1.2.1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通过X线机(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型号:F50100II50MA)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需嘱咐患者将身上金属异物自行摘除,对肱骨正位、侧位进行检查,扫描参数:管电压50~70 kV,管电流500 mAs。通过3.0T磁共振仪(西门子)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前需嘱咐患者将身上金属异物自行摘除,使患者在扫描床上平躺,取仰卧位,扫描序列:T1WI、T2WI、DWI、矢状T1WI、FLALR序列轴位成像。首先进行平扫,之后注入合成配合物钆喷酸(Gd-DTPA)试剂进行增强扫描。对患者X线图像、磁共振成像图像的移位位置、骨块数目等进行观察、记录。
1.2.2图像分析
由3位临床工作时间均在7年以上的高资历医师对患者X线图像、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独立审阅,阅读后给予分型结果,阅片过程中提供Neer分型图表加以参照,其中Ⅰ型为4个解剖部位成角<45°或相互位移小于1 cm,Ⅱ型为大结节、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4个部位有一处发生骨折且位移,Ⅲ型为4个部位有两处发生骨折且位移,Ⅳ型为4个部位均发生骨折且位移。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联合诊断实施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将其作为独立检验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典型病例图像
X线图像显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大结节粉碎、三部分骨折发生脱位;磁共振成像图像显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皮质不连续,岗上肌肌腱出现连续性丧失。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X线(a)和磁共振图像(b)
2.2 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的诊断检出率
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的诊断检出率高于X线和磁共振成像单独诊断(P<0.05)。见表1。
表1 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的诊断检出率[n(%)]
2.3 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价值
与X线、磁共振成像单项诊断相比,两项联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价值较高,AUC为0.830(P<0.05)。见表2。
表2 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人数、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多而上升,对于无明显位移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外固定及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位移的患者临床多根据患者认知水平、受伤前肩关节功能、骨折特征、受伤时间等制定适宜的手术计划,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准确分型及严重程度判断对其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6-9]。
本文中将磁共振成像、X线联合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诊断当中,研究发现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83.33%、准确性为90.83%。相关学者研究发现[10,11],肱骨近端骨折多发人群以青少年、中老年为主,其主要原因为青少年因骺骨较为薄弱且活动力较强,而老年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肱骨近端骨折可根据骨折后位移距离、骨块等进行Neer分型,目前临床主要通过CT平扫、X线片、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测手段对其进行分型[12,13]。
本文研究显示,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69.17%,低于磁共振成像的74.17%及联合检测的90.83%。有关研究显示,X线虽可在透视状态下进行数字摄影,可对数字图像进行实时显示,图像经后续处理后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丰富的信息,但其对骨折端移位程度、小结节等测定较为困难,且因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疼痛无法外展,很难按医师要求完成配合摆位,进而对X线投射位置造成了影响,易造成影片清晰度降低、重叠,进而对医师的准确判断造成了影响,造成漏诊、误诊,因此,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联合磁共振成像,可提高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诊断准确率[14,15]。另有研究显示[16-18],X线具有投照量小、费用低廉、速度快、辐射小等优点,为多数关节外科的常规检测手段,在肱骨骨折、肋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跟骨骨折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可作为肱骨近端骨折辅助诊断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较高,分析其原因为磁共振成像可通过不同参数、脉冲顺序及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多平面成像获得对比度较高的图像,进而立体、清晰地反映出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位移距离、骨块等情况,提高了分型的准确率。相关学者研究发现[19-23],磁共振成像是对机体组织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断层成像诊断手段,可从体内获得电磁信号,对机体组织的情况信息进行重建,且具有多序列成像、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且磁共振成像诊断中不需使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及有害的X线,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对肌肉、膀胱、关节、直肠、骨、子宫等部位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有利条件,在肱骨骨折中,磁共振成像可进行三维立体的呈现,进而弥补了X线诊断的不足。表明,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对肱骨近端骨折分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联合X线在肱骨近端骨折分型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弥补X线无法提供的有效信息,有利于患者疾病情况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