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营造
2022-07-19朱欣桐
朱欣桐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1 生活圈模型的居住区空间形态
1.1 生活圈模式的主要特征
大街区有城市效率低下、城市交通拥挤、城市活力丧失、居住空间分异等弊端,从1949年单位大院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的封闭住区建设阶段,再到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始推广街区制。
“生活圈”居住区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小街区,密路网”。在这种模式下,街区尺度和路网密度是决定居住区空间形态的重要指标,而居住区的功能布局和街道界面也是由这种模式决定的。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生活圈居住区,是现代居住区设计的主流模式。
1.2 生活圈的指标形成及优势
1.2.1 街区尺度
“生活圈”居住区的开发模式主要为小尺度街区,GB 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居住街坊的尺度为600m×600m,面积为2~4hm2,而我国现有街区尺度普遍为500~1 000m,面积为几十公顷。小尺度街区可以提高建筑的开发实用性,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职能辐射渗透程度。
1.2.2 路网密度
路网密度与街区尺度成反比,路网密度越高,街区尺度越小。小尺度街区伴随着较大的路网密度。我国路网密度不是很小,且街区尺度规模都比较大,每个居住区群组用围墙封闭,小区内部道路行走动线过长,与城市交通道路的通达性较差,道路利用率低,绕行交通复杂而繁琐,主次干道的交通压力大。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生活圈居住区模式,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成为一个连续的体系,道路设计符合无障碍要求的盲道和坡道,保证出行安全;同时,增强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渗透性,将整个城市连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道路交通组织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交通组织
1.2.3 功能布局
居住区的功能布局与城市的空间形态息息相关,合理的功能布局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之前在我国居住区规划中,单位大院和居住小区模式使用地被围墙和道路割裂,形成不同的地块,这些地块自成体系,内部设有各类社区基础设施及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这些设施空间仅为社区内部服务,职能无法辐射到城市层面。“生活圈”居住模式使小区内部功能为城市所用,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成为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服务,减少围墙带来的割裂感,形成开阔宽敞的活动场地。
在居住区内部使用层面,各个小街区的形成有助于打造15分钟生活圈,步行距离控制在800m左右,打造人性化的社区环境。将公共街道退让给居民,给予人们充分的运动空间,增进邻里之间的交往。
1.2.4 街道界面
街道界面是人们最直观地感受居住区环境的指标。临街界面使得社区具有可识别性,不同的街道界面产生不同的生活氛围。我国居住区大多用围墙围合,街道界面被切断,破坏了立面上形成的城市肌理,社区内外功能、风格、氛围都产生割裂感。打开围墙,使住区街道空间不受限制,提高住区街道界面的利用率,可以让居住区的街道界面成为城市主界面的延续,激发城市活力。
但住区过于开放或没有明显边界,除去安全隐患外,还会对街道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可以采用“生活圈”居住模式,提倡功能混合,使商业、居住、文化等空间能够更好地进行融合。增加路网密度,统一规划设计,使得临街界面增多,丰富居住区的内部空间功能,减少居民出行距离,营造和谐统一的住区环境。
2 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处理
2.1 邻里共享空间
2.1.1 太湖新城社区现状
以无锡太湖新城社区为例,探究邻里共享空间的形成对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影响。本案例的邻里中心,作为集基础服务、商业、文体、医疗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载体,为居民打造了以无锡地区“睦邻中心”为发展基础的“15分钟生活圈”。
无锡太湖新城社区位于无锡太湖新城南部,这里是城市未来发展中心。片区总面积约56.6km2,常住人口约36.8万。2010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人口构成趋向复杂,使人们的居住环境面临更多挑战,居住区在城市内分布和密度不协调,居民对社区内公共设施需求量和差异均较大。本社区“5分钟生活圈”和“10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配套基本完善,“15分钟生活圈”尚有不足。
2.1.2 睦邻中心
紧扣“睦邻中心”的发展基础,无锡太湖新城社区生活圈在功能配置上,设置了集中和分散2种模式,功能配置模式混杂。集中配置模式是将公共基础设施集中在一个空间载体内进行配置;分散配置模式是将基础服务设施单独布局配置。太湖街道睦邻中心的行政办事功能结合现状单独设置,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配置。
“小街区,密路网”基础设施均衡分散布置,不同功能空间进行不同模式布局:每个居住区单元内的医院、文化、体育、办公类建筑集中布置,形成医疗文体中心;商业设施如菜市场、小超市、便利店和早间集市,分散沿街布置,形成商业氛围浓郁的街道界面;户外运动场和集散广场结合水系绿地布局,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为居民提供邻里共享的社区环境。
2.1.3 共享空间延伸
对居住区内部建筑的关系做进一步空间延伸,形成促进交往的空间场所。考虑除完全处于户外的基础设施之外的“半公半私”空间环境。单元式套型抑制了居民的交往欲望,尤其是高层住户,下楼活动不便,制约了居民的活动需求。可在高层住宅的局部楼层集中设置活动空间,如空中花园或空中院落,丰富建筑形式,提供新一代住房邻里交往的更多可能,形成立体交通体系。
2.2 代际融合空间
2.2.1 莲花北村居住区现状
以深圳市莲花北村居住区为例,探究代际融合空间的规划方法。本案例人群结构复杂,户外活动空间多样,可研究代际融合背景下人群活动的现状及需求。
深圳市莲花北村居住区建设于1994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占地面积约80hm2。现有住户6 052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763人,占居住区中常住人口的12.61%;儿童数量较多,住区内有3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如今,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大家庭解体,家庭单元向小型化发展,住房商品化使不同年龄段的互动出现分离。利用“大社区,小居住区”的空间模式,为不同经济收入、文化背景、年龄层次的人提供适当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2.2.2 代际群体活动需求
将居民分为老年、中青年、幼童3类人群,分析其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设施等偏好。调查得出,老年群体有在中心公园、广场晨练和晚练的需求;中青年群体上班上学,早出晚归,早上光临各类早餐店,傍晚在各类室内体育馆和球场活动频繁;幼童下午和傍晚到儿童游乐设施活动。3类群体在活动时间、空间上均有重合,因此考虑将居住区空间环境复合利用。
2.2.3 代际群体活动场所
1)根据代际群体活动的动静程度规划交流场所,住宅楼周边250m的范围属于宅间绿地和连接各个组团的住区道路空间,以静态活动为主;距离住宅楼250~800m范围内的户外活动空间,街道密集,在布置静态活动场地的基础上,与街道空间结合改善步行环境;距离住宅楼800~1 000m的范围内,人群聚集度较高,设包容性高的动态活动场地;距离住宅楼1 000~1 200m的范围内,有居住区中心广场和城市公园等大型开敞空间,活动空间动静结合布置。
2)营造适宜代际群体共同使用的街道环境,居住区内部街道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延续、社区空间环境的重要部分,不仅起到联通住房与场地之间的作用,同时承载上学、上班、散步等活动。为3类代际群体设计街道空间时,要满足街道对各个活动场地的通达便利性要求,还要增加必要的无障碍和遮阳、休憩设施;街道到达各类基础设施如公共卫生间、卫生站等应方便快捷,可识别性强。
3)设置可变设施满足不同代际人群的不同活动,在广场和公园放置可移动的木制台阶坐凳,3类人群都可来此休憩;下午和傍晚老年人集体活动较多,可移动座椅形成开阔广场,给广场舞等活动提供场地。
2.3 生态理念空间
2.3.1 万科云城现状
广州万科云城位于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属于广州新规划的九大新城之一的高新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为600 000m2,总占地面积为27 730m2,房屋8 553套。高新产业区最重要的是吸引高科技人才,内部居住区以精致的户外景观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完善的配套设施,遵循产业基地内居住区科技结合生态的理念。
2.3.2 生态设计
广州万科云城整体采用我国古代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将居住区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结合教育、医疗、购物等设施配有园林般的绿化景观,绿化率达30%。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住区绿化空间受限,所以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屋顶、墙面上分布绿化,在美化环境、节省空间的同时,降低室内外温度,改善社区气候环境。
在景观设计上进行适宜的绿化布局。绿化可以限定空间、软化建筑边界,减少噪声污染。应选用适宜风土气候的植物配置,体现地域文化,打造居住区特色。结合景观,规划人群的交流活动场所,绿化不仅要赏心悦目,还要让人亲近,所以考虑将绿化与颜色、材质丰富的林间石头小径、硬质铺装广场结合,配合坐卧设施,为人们提供活动、停留的场所。
3 居住区空间环境构想
营造良好的居住区空间,就要从空间环境的设计规划入手,对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提出构想。
1)组织高效的道路交通 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时,增大路网密度,采用“窄马路、密路网”的方式,提高交通效率。
2)设计适宜的街区尺度 居住街区在满足日照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应调整街区尺度,利于人的交往和生活。
3)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 与传统居住模式相比较,“生活圈”居住模式可以通过小尺度的地块形成功能混合的局面,更利于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便于居民就近到达功能设施。
4)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利用居住区内的物质或非物质元素,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手法,使景观布局具有合理性、实用性、趣味性,与住房和公共空间适配。生态理念下住区应该是开放共享、兼顾功能与美学的,更是城市绿地的延续。
5)提供聚居的庇护所和共享的生活环境 对居住区的研究,不仅限于区域内部,应从城市角度进行分析。城市形态和人类社会交往方式不断发展,居住区空间环境也应更加开放地融入城市,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空间环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