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7-19严晓鹤姚程杰谢进军
严晓鹤 姚程杰 谢进军 文 霞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陕西石泉 725200)
石泉县位于陕南安康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 525平方公里,人口18.2万人,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石泉县大力发展蚕桑始于1978年。四十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传承、保护、发展”的理念,秉承“一县一业”抓蚕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久久为功,最终形成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捻丝织绸及副产品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条,丝绸工业实现从缫丝、丝绸到家纺及副产品开发集群化发展,实现了农、工、贸、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蚕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工业扩张、富民强县最大的扶贫产业。
1 石泉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现状
1.1.1 产业规模与效益显著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东桑西移”和“陕南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历史契机,确立了“一县一业,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发展战略,明确了突破发展目标,蚕桑产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突破发展期。经过多年的人财物投入,培育了众多技术成熟的蚕桑大户和足以支撑产业发展的优质桑园,全县桑园总面积4 667余hm2(其中优质桑园3 333余hm2),养蚕农户近1万户(约占总农户的22%),年养蚕量连续十余年保持在7万张以上,2021年养蚕7.2万张,产鲜茧3 302 t,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8亿元。
1.1.2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坚持龙头引领,建成蚕种生产、茧丝绸加工及副产品开发企业13个,总资产超3亿元,其中,龙头企业4个。生丝坯绸、丝绸服饰、蚕丝被、桑叶粉、桑葚酒、桑叶茶等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集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捻丝织绸和副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
1.1.3 主导产品基本形成
产品梯次开发推进,形成“天虹”牌蚕种、“石泉桑蚕茧”“石泉蚕丝”“鎏金蚕”牌真丝绸“秦巴丝语”蚕丝被“天虹雨花”蚕丝制品、“丝路硒谷”蚕桑食品、“茂佰瑞”蚕桑保健产品、“紫云庄园”桑葚酒、富硒桑枝菌、桑园生态鸡等系列主导产品。“石泉桑蚕茧”“石泉蚕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
1.1.4 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蚕桑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初步建立,相关企业相继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并进的营销体系,茧、丝、绸等主导产品产销两旺,系列副产品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1.5 桑旅融合加快推进
结合“一带一路”历史发展机遇,深入挖掘传统蚕桑文化,创新推进桑旅融合发展。建成了石泉蚕桑文化园和池河“金蚕之乡展览馆”“金蚕广场”。成立了石泉县蚕桑文化研究会,建立了金蚕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石泉县中国金蚕小镇,已成为县域蚕桑产业标志性人文景观及桑旅融合的特色亮点[1]。
1.2 产业优势及成就
1.2.1 建立了完备的蚕桑产业链体系
石泉县蚕桑产业经过近四十余年的发展积累,已形成育苗植桑、制种养蚕、收烘缫丝、捻丝织绸、丝绸加工及副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县域链条最完整、体系最完备、基础最坚实、效益最明显、文化最厚重、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项产业。石泉县蚕桑丝绸产业全景图谱见图1。
图1 石泉县蚕桑丝绸产业链全景图谱
1.2.2 带动了千家万户增收致富
石泉自1978年大力发展兴桑养蚕,使千家万户农民家庭从贫困走向富裕,是历史功勋产业,在石泉县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目前,蚕桑产业覆盖全县11个镇、136个行政村及农村社区,涉及6 000户农户养蚕,惠及村民2.2万人,产业就业1.5余万人。在脱贫攻坚战阶段,全县3 460户贫困农户通过兴桑养蚕,实现增收、脱贫、致富。
1.2.3 形成了石泉现代蚕业技术体系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县、校长期共建石泉蚕桑基地,创建了一整套石泉特色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石泉桑蚕茧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国家强制性规范);发布了《石泉蚕丝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市级地方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石泉蚕丝》陕西省地方标准;“天虹”牌蚕种、“鎏金蚕”蚕丝被标准化生产流程均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2.4 培育了系列名优产品品牌
“石泉蚕丝”“石泉桑蚕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泉蚕丝”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茂佰瑞’桑叶全粉”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鎏金蚕”牌真丝绸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秦巴丝语”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1.2.5 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业态
石泉县中国金蚕小镇以“鎏金铜蚕·丝路之源”为总体定位,以“蚕桑特色产业+康养休闲旅游”为支撑,“中国金蚕小镇”铺开“产—城—人—景”融合发展的最美画卷,其中“沧海桑田·乡村明星”桑旅融合旅游示范村获批3A景区。
1.2.6 唱响了鎏金铜蚕独有文化
在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鎏金铜蚕,见证了中国古丝绸之路与蚕桑丝绸文化历史,佐证了石泉古代蚕桑业的兴旺发达。汉代鎏金铜蚕是石泉县文明进程历史地标,是石泉优势区域品牌资源,也是石泉县对外开放文化符号。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这枚精美的汉代鎏金铜蚕,成为石泉、成为陕西乃至中国开放发展的靓丽名片。
2 石泉蚕桑发展面临的瓶颈
2.1 农村养蚕劳动力紧缺
随着移民搬迁工程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批村民放弃农业、离开农村,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紧缺、年龄结构老龄化。兴桑养蚕的劳务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逐年攀升,其比较效益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兴盛、农民增收多元化和蚕桑发展低潮期明显下降,从而出现养蚕农户逐年缩减、职业蚕农成长缓慢、桑园大面积闲置撂荒、新技术推广难度大、鲜茧质量大幅度下降、鲜茧供求失衡等制约蚕桑发展的诸多问题,导致蚕茧基地波动不稳和徘徊不前。
2.2 产业发展缺乏技术人才支撑
主要表现在县级技术服务部门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且后继乏人。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编制仅13名,镇一级没有蚕桑专业干部,村干部懂蚕桑技术的越来越少,蚕桑专业合作社缺少专业技术能手,县、镇(乡)、村基层蚕桑技术力量薄弱。
3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产业发展链长负责制
政府建立蚕桑丝绸产业链长工作制专班,各部门按职能分工统筹推进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强化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协同推进,县、镇、村三级联动,有效利用资源,吸引、调动相关社会资源,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加强跟踪研究和督促指导,确保重要工作有序推进。
3.2 建立蚕桑丝绸产业链发展政策扶持清单
保持石泉蚕桑产业历年来扶持政策的延续性,在县级财政基础保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苏陕扶贫协作、陕南循环发展、省级农业专项、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各类资金,支持茧丝绸产业调结构、强品牌。将智能缫丝、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等关键技术装备列入技术改造重点方向,支持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开展综合技改提升。推动符合条件的传统丝绸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
3.3 全面统筹规划,做好产业发展布局
推进与安康市蚕桑主产县区联动,拉动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园框架,与相邻县区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围绕县域内核心主产区打造丝绸工业集中区、桑旅融合示范区、富硒桑产品研发区、高品质蚕丝原料茧生产区、桑园综合利用示范区、集约化现代养蚕工厂示范区、人工饲料养殖科技示范区和蚕桑科研孵化园,推动石泉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加快科技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建立石泉蚕桑丝绸产业科研孵化中心,加强蚕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科研机构+蚕桑基地+丝绸企业”协作攻关体系,研发培育优质蚕品种和适合机械化的耐伐桑树品种,联合农机科研制造单位开展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一套高效、绿色和标准化的种养技术示范体系,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建立完善蚕桑产业科技推广体系,使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达到80%以上,加快推动蚕桑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5 延长产业链条,建立丝绸产业体系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做优生丝、坯绸、真丝家纺和服饰,推动丝绸印染适度适地发展,推广丝绸终端产品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推动蚕茧、生丝、面料、服装、家纺、礼品等丝绸精品体系建设,打造蚕桑丝绸产业绿色供应链。深挖蚕桑产业的绿色潜能、营养潜能、医用潜能、再生潜能,着力在蚕桑食品、饮品、药品、化工品、新型医用材料、化妆品、生物品、饲料等领域研发,推动桑枝、蛹油、蛹蛋白、蚕丝蛋白水解物等原料开发和应用,健全蚕桑产业发展全产业链条,形成蚕桑产业内部的循环圈,实现蚕桑产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6 弘扬丝绸文化,推进桑旅深度融合
加强丝绸文化保护和开发,做靓“鎏金铜蚕”文化名片。开展金蚕文化资源普查,传播普及丝绸文化。综合运用新闻媒体,通过报道、纪录片、影视作品、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展示石泉金蚕文化。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丝绸文化旅游景点和桑旅融合示范村,推动丝绸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深度推动蚕桑产业“三产融合”、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以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蚕桑产业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