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眶非金属异物的CT和MRI影像表现

2022-07-19陶建华邹萌陈青华曲晓霞李建红康天良刘兆会

放射学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植物性眼眶急性期

陶建华,邹萌,陈青华,曲晓霞,李建红,康天良,刘兆会

眼眶内非金属异物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发生率低于高密度异物,但易漏诊和引起继发感染,形成异物炎性肉芽肿和瘘管,导致眶尖和海绵窦综合征等[1-6]。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眼眶内非金属异物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本文收集本院眼眶非金属异物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其早期检出率和评估继发感染程度。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21年12月经手术取出证实的33例眶内非金属异物患者的影像资料,年龄3~76岁,平均(32±6.5)岁,其中男29例,女4例。

2.临床资料

33例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22例伴有不同程度视觉障碍,3例眼球破裂;眼球运动障碍22例;眶内和邻近结构感染23例,其中眼眶周围瘘管形成9例;4例外伤后于外院首次清创术未发现异物或异物取出不全,致异物存留继发感染就诊。

3.CT和MRI检查方法

33例均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眼眶MRI增强检查。CT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管电压120 kVp,螺距0.438,层厚0.8 mm,层间距0.4 mm。采用骨算法和标准算法重建出横轴面和冠状面图像,骨窗窗宽4000 HU,窗位700 HU,软组织窗窗宽350 HU,窗位40 HU,层厚2 mm,层间距2 mm。MRI采用8通道头颅线圈,FSE序列,平扫包括横轴面T1WI、T2WI和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包括横轴面、冠状面和斜矢状面(平行视神经)T1WI,在显示病变的最佳断面行压脂T1WI。层厚3~5 mm,层间距0~0.5 mm。

4.观察内容

包括异物种类、侧别、部位、异物存留不同时间段的影像表现、治疗和预后等。异物存留时间[1]分为急性期(<5天)、亚急性期(5~30天)和慢性期(>30天)。

结 果

1.异物种类

33例中植物性异物30例,其中树枝木棍24例,木筷4例,秸秆2例,见图1~5;机油3例。

2.异物侧别、数量、长度和存留时间

左眶18例,右眶15例;单发27例,多发6例;长度0.2~8 cm,存留时间10小时~5年。

3.异物位置

30例植物性异物中,位于眼眶内象限16例,下象限6 例,外象限5例,上象限3 例;3例机油散在分布。

4.异物CT和MRI表现

急性期16例:其中树枝木棍10例,秸秆2例,CT值为-700~-300 HU;木筷3例,CT值为-200~-50 HU,急性期异物检出骨窗优于软组织窗(图1a、图2),其中3例行MRI检查,3例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后异物外周环绕线状强化影,代表异物周围少许炎性组织;机油1例,CT值为-130~-110 HU,略低于眶内脂肪密度(眶内脂肪CT值为-100~-80 HU),见图5a,机油在MRI T1WI和T2WI均呈散在分布的类圆形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

亚急性期5例:其中树枝木棍4例,木筷1例。异物密度从内到外部逐渐升高,异物外部密度CT值约30~50 HU,内部仍呈低密度,CT值约-200~-60 HU,环绕异物的血液渗出物和炎性组织呈较高密度影,CT值约40~70 HU,异物和外周环绕高密度影在横轴面形成特征性“双轨”征(图1b)。3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T1WI异物呈混杂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包裹异物的肉芽肿和周围炎性组织明显强化(图1c、d)。

慢性期12例:其中树枝木棍10例,异物整体呈较均匀高密度影,CT值约50~110 HU,慢性期异物检出软组织窗优于骨窗(图4)。10例均行MRI检查,T1WI异物呈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偏低、等信号,周围环绕高信号,代表异物肉芽肿,增强后异物无强化,异物周围肉芽肿和炎性组织明显强化(图3)。机油2例,均行MRI检查,T1WI和T2WI机油呈分散分布的类圆形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包裹机油的肉芽肿呈等信号,明显强化(图5、6)。

图1 男,15岁,树枝从内眦部刺入左眶鼻侧肌锥外间隙。a)异物存留1天(急性期),CT软组织窗(左)和骨窗(右)示异物在软组织窗呈类似气体的条状低密度影,在骨窗呈高于气体的低密度影(箭);b)异物存留7天(亚急性期),CT示异物密度从内到外逐渐升高(箭),提示血液逐渐渗透异物。异物外周环绕高密度影(异物周围积血),呈“双轨征”,脂肪间隙模糊;c)异物存留9天(亚急性期),MRI T1WI(左)和T2WI(右),异物呈混杂低信号(箭);d)增强压脂T1WI示异物无强化(箭),异物周围环绕的肉芽组织和邻近炎性组织明显强化。 图2 女,62岁,木棍异物从内眦部刺入右侧眼眶鼻侧肌锥外间隙。a)存留2天(急性期)的CT软组织窗(左)和骨窗(右)示异物断裂呈前后两节(箭),在软组织窗呈类似气体的条状低密度影,在骨窗异物呈略高于气体的低密度影,内部可见纤维条索影,伴周围炎性渗出;b)2条异物完整取出后第3天的MRI增强压脂后的T1WI示异物取出后留下的空隙呈条状无强化低信号(箭),易误认为异物残留。 图3 男,51岁,存留55天(慢性期)的右侧眼眶肌锥内间隙短木棍异物。a)MRI T1WI异物呈短T1短T2信号影(血液渗透入异物内部)(箭),异物周围环绕高信号影(包裹异物的肉芽组织和积血),炎性组织呈长T1、长T2信号影;b)增强压脂T1WI示异物本身未见强化(箭),周围包裹异物的炎性肉芽组织和肌锥内炎性组织明显强化。 图4 男,39岁,右侧眼眶下象限秸秆异物存留51天(慢性期),受伤当时仅行表面清创术,未发现异物,未行CT检查,术后右眶持续感染,伴窦道形成。横轴面示右眶下象限斜行走行的条状高密度异物(箭),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图5 男,33岁,右眶内机油异物。a)异物存留2天(急性期)的CT示眼睑下、肌锥内外间隙可见较多脂肪密度影,局部密度较左侧眼眶正常眶内脂肪密度减低(箭),眼球突出变形,眼外肌拉长变细;b)眼球摘除和机油部分取出后MRI T1WI和T2WI示肌锥内外间隙残留散在多发的类圆形高信号机油颗粒(箭),肌锥内外间隙较多模糊炎性组织;c)增强压脂T1WI示机油颗粒压脂后呈低信号未强化影(箭),肌锥内外间隙炎性组织明显强化,并延伸进入海绵窦,海绵窦增宽伴强化(海绵窦炎)。 图6 男,61岁,慢性期机油异物,因3年前曾行左眶机油异物取出术后眶内反复感染伴眼球突出就诊。 a)MRI T1WI和T2WI示左眶肌锥内间隙等T1略短T2软组织肿块影(代表异物炎性肉芽组织),肿块内偏鼻侧可见残留机油颗粒呈椭圆形高信号影(箭);b)增强压脂T1WI示异物炎性肉芽组织明显强化,机油颗粒压脂后呈低信号,未强化(箭)。

5.异物引起的组织损伤

视神经受累23例;眼外肌受累22例;眶内和邻近结构感染28例,其中瘘管形成9例,眶尖-海绵窦炎8例,颅内感染3例,筛窦炎4例,蝶窦炎2例,上颌窦炎1例;伴发眶壁骨折13例,其中内壁9例,下壁3例,上壁1例;鼻眶沟通异物5例,其中异物刺入鼻腔和筛窦4例,蝶窦2例,上颌窦1例;颅眶沟通异物3例。

6.治疗和预后

33例均行异物取出术,其中31例异物一次完全取出,2例异物(机油)大部分取出;2例因感染行二次手术。

讨 论

眼眶非金属异物大部分为植物性木质异物,除了机械性损伤以外,携带的致病菌可导致眶内蜂窝织炎,甚至继发眶尖-海绵窦炎,颅内感染[1-4]。植物性异物多为组织不耐受异物,长期存留易引起迟发性慢性炎性反应,形成异物包裹性肉芽肿和窦道,致感染迁延不愈,造成疼痛、视功能下降和眼球运动障碍等。

植物性异物易漏诊原因分析如下[5-8]:第一,植物性异物高速进入眼眶内,皮肤表面伤口小且愈合快,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清创缝合术前未进行CT检查确定有无异物存留,本组中有4例在外伤后立即行清创缝合,未进行CT检查,术后伤口经久不愈伴瘘管形成,方行影像学检查才得以发现异物存留。第二,植物性异物脆性大,进入眶内易发生折断(图2),清创术仅清除了表浅部位的异物,导致深部隐匿异物残留继发感染。第三,急性期的植物性异物多较为干燥,具有丰富的孔隙,在常规软组织窗(窗宽350 HU,窗位40 HU)上容易误认为眶内积气而漏诊[9-13]。

不同存留时间的植物性异物的CT呈现出不同密度。根据异物进入眶内的时间,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5天):因为植物性异物多较为干燥,具有丰富的孔隙,在CT常规软组织窗上呈条状类似气体密度的低密度影,易误认为眶内积气,鉴别点为眶内游离积气影多呈散在分布的类圆形,而异物多呈条状低密度影,条状影周围多伴有线状稍高密度影(少量积血)环绕;异物CT值多为-600~-300 HU,而眶内积气密度CT值多为-1000~-800 HU,低于异物密度,但这样的密度差,在常规软组织窗很难区分出来,因此怀疑异物,需灵活调整窗宽窗位,采用较大的窗宽和负的窗位进行观察,经实践,采用窗宽3000~4000 HU, 窗位-600~-300 HU,可较好显示异物和气体的差别,并可显示异物内部多条细线状纤维结构[5-8]。骨窗比软组织窗更易发现急性期植物性异物。亚急性期(5~30天):随着血液及组织液浸透异物,异物密度逐渐增高,异物材质越疏松,密度增高越快,异物从内部到外部,密度逐渐增高,外部密度可达40~60 HU,内部密度仍可呈负值(<0 HU)。同时,异物周围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炎性肉芽肿在CT上常表现为围绕异物的稍高软组织密度影。慢性期(>30天):因为植物性异物存留于眶内时间较长,血液浸透异物更加彻底,CT呈较均匀条状高密度影,CT值50~110 HU,存留时间越长,异物密度越高。包绕异物的肉芽组织表现为梭形较高密度影,CT值多为30~50 HU,形似“肿块”,周围炎症趋于局限。

不同存留时间的植物性异物的MRI也呈现出不同信号特征[8-10]。急性期:植物性异物虽然在CT上易漏诊,但在MRI的T1WI和T2WI序列,异物均呈低信号,很容易识别,相比CT,MRI更易于发现急性期植物性异物。亚急性期:随着血液逐渐浸透异物,异物在T1WI和T2WI序列均呈混杂偏低信号,T2WI序列比T1WI更易于识别异物,异物周围逐渐形成包裹性肉芽肿,伴周围组织渗出液和脓液聚集,在T2WI呈环绕异物的高信号影,增强后,异物本身不强化,易于识别,周围炎性组织明显强化。慢性期:血液浸透异物更加彻底,异物在T1WI呈偏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偏低信号,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常形成梭形“肿块”影,增强后,异物不强化,周围肉芽肿和邻近炎性组织明显强化。和CT相比,MRI在评估异物感染累及范围方面更有优势,增强后的压脂T1WI可清晰显示感染向眶尖、海绵窦和颅内蔓延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异物取出后1~3天内行MRI检查,因异物残留的空间尚无眶内脂肪填充,在T1WI和T2WI序列往往呈条状低信号影,且无强化,和异物信号近似(图2b),遇到此种情况,应充分了解手术史并和临床医生及时沟通,不要轻易枉下异物仍存留的结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建议术后至少7天后再行MRI检查,以免误把空隙当做异物残留[12-15]。

油脂类异物在眶内低密度异物中较植物性异物更加少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16-18],但比植物性异物更难处理,人体对油脂耐受性很差,可形成明显异物肉芽肿。此外,由于降解作用和眼球运动,油脂容易分散成更小颗粒,手术很难一次性全部取出,易形成多个异物肉芽肿结节,炎症反应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常需要多次手术切除异物肉芽肿来缓解炎性反应。油滴的密度较眶内脂肪密度略低,急性期在CT上和眶内脂肪很难区分。但油脂异物往往以高速进入眶内,使眶内体积骤增,CT可见眼球突出变形伴眼球周围“脂肪”明显增多,提示油脂异物的可能。在油脂异物的定位和评估继发感染方面,MRI较CT更有优势,在MRI上,分散油滴呈类圆形类似脂肪的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周围伴有明显异物肉芽肿形成,形似"肿块",并易向眶尖和海绵窦蔓延,形成海绵窦炎。

综上所述,对于眼眶非金属异物,尤其是植物性异物,CT操作便捷,是急诊异物首选的检查方法,结合患者外伤史,灵活调整窗宽窗位有助于异物的早期诊断,植物性异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密度和信号有所不同。CT排除金属异物后,可行MRI检查以明确有无非金属异物存留,与CT相比,MRI对于确认有无异物、评估异物炎性反应和继发感染方面更有优势。

猜你喜欢

植物性眼眶急性期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无论好坏,善待便是
无论好坏,善待便是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