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均每年新增20家企业上市,海淀凭什么?

2022-07-19王永生

中关村 2022年7期
关键词:海淀海淀区上市

文本刊记者 王永生

6月22日至24日,海淀区内美因基因、华如科技、龙芯中科等3家企业在同一周上市,这是海淀区继2019年10月一周5家企业密集上市后的第二次上市小高潮。近三年来,海淀区始终保持着每年新增20家左右上市公司的进度。

今年年初以来,海淀新设立科技型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过75%,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发展。海淀,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肩负国家使命的科技大区和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区,经济为何如此强劲?都有哪些强大的创新基因?海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关村》杂志专访时表示,海淀前期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也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同时,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和高精尖经济结构,为海淀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为提高区域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展现了“海淀力量”。

迸发的“海淀力量”

连日来,多家海淀科技企业相继上市引发社会关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企业的上市提振了经济信心。有网友留言称,“海淀为什么厉害?”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5908亿元增至2021年的9501.7亿元,占全市24%;经济总量年均增速7%左右,高于全国、领跑北京;经济总量和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连续六年保持“双第一”,正在向“万亿俱乐部”强势挺进。这就是海淀!

一周内,美因基因、华如科技、龙芯中科等3家企业分别登陆香港联交所、深交所创业板和上交所科创板。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海淀区仍保持上市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

提及原因,海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前期发展所积累的雄厚实力,为海淀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家底”,为区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更高发展筑牢了基础;二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为海淀区保持发展活力贡献了不竭动力,为区域企业形成上市公司“海淀板块”增添了“科创成色”;三是优良的高精尖经济结构,为海淀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为提高区域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展现了“海淀力量”。

数据能够证明一切。2021年,海淀区GDP总量超过9500亿元,同比增长11.7%。经济总量和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连续6年保持全市第一。不断积累的经济增量和沉淀的经济实力,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有效对冲外部冲击。

如果来到海淀,或许都要走一走扎根在海淀的大学。海淀区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33所,每年毕业大学生近20万人;有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8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3家,两院院士582人,约占北京的60%,全国的37%。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均在海淀设立了总部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海淀还聚集了一大批市场专业人才、中介机构、金融服务团队等等。

“可以说,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创新优先、科技报国’的执着努力,通过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试验田的不懈探索,海淀已经形成了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该负责人表示。

在海淀,平均每天诞生100余家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9.8%,是全国的4.6倍,高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0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

海淀的三次产业占比为0.02:10.12:89.86,与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近,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四大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

海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深入全体海淀人骨子里的创新意识、创新冲动、创新基因,是海淀经济能够展现强大韧劲和修复能力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海淀上市企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征。可以预见,尝到创新甜头、深知创新能量的海淀人,还会坚持走创新发展的路子,还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资本为何青睐海淀企业

2019年至2021年,海淀企业进入资本化的快车道,连续三年保持年度新增20家左右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上市公司总数、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成为北京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

资本市场为何如此青睐海淀?这主要得益于什么?首先,得益于海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政策优势,为企业创新发展凝聚能量、注入生机。近年来,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淀区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努力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好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作用和服务优势,持续优化包括营商环境在内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提供应用场景等各种途径,打造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合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

其次,海淀区拥有一批大格局有担当的企业家,大胆拥抱机遇,敢打敢拼、闯关夺隘。企业家们身上贴满了创新的标签,具备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审时度势的睿智,作为市场主体,他们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尽管近年来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海淀区部分企业遇到了经营困难,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用敢于“亮剑”的精神,去拥抱机遇、应对挑战。就在最近,俞敏洪带领着的新东方公司旗下东方甄选凭借着“双语直播”带货新模式频频出圈,粉丝数更是突破了1000万大关,公司股价节节攀升。

再次,海淀区积极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为区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建立了科学配套机制,聚焦五个重点,努力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形成了“调研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服务一批、成功一批、帮扶一批”的企业上市发展工作格局。

海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五个重点努力的具体措施。一是聚焦发挥工作合力。强化由区领导牵头、24个部门协作的服务保障企业上市工作专班机制,针对企业常态化上市需求实现“派单化”管理;优化拟上市企业辅导培育机制,联合交易所、头部中介机构,每两个月开展一次上市专题培训;深化市区两级联动服务机制,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对接,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从营收、净利润等角度深入挖掘后备上市企业资源,以走访调研为切入点,与企业创始人等“关键少数”建立常态化沟通,绘制企业在潜力期、筹备期、上市期三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图谱。截至目前,已掌握后备上市企业近200家。

联合全国股转系统、头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帮助企业深度了解北交所上市标准及申报流程,做好上市准备与规划。

依托上交所北方基地和深交所中关村基地,推进交易所对驻区企业的“在地化”服务。联合中关村并购发展促进会等行业协会,协调银行、券商、律所等机构为企业提供最优资源配置。

通过政策宣讲、加强园区建设等举措,充分发挥海淀区产业生态和高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吸引高质量募投项目落地。引导具备回归条件的境外上市公司以注册在海淀区的境内实体回归A股市场,根据实际需求,对接相应融资与服务支持。目前海淀区正在为第四范式、旷视科技等104家区域企业上市提供服务保障。

拟上市企业还有104家

海淀区金融办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海淀区现有拟上市企业104家,其中,通过证监会注册即将发行上市的企业2家,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的企业7家,已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待证监会注册的企业1家,交易所在审企业14家,北京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80家。

从申报板块来看,以科创板和创业板为主,数量分别为33家和32家,占比为31.73%和30.77%;从企业所处行业来看,以信息技术业为主,数量为58家,占比为55.27%;从成立时间来看,企业平均成立年限为14年,其中成立时间最长为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为39年,最短为北京创世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仅5年。

2019年以来,海淀区紧抓资本市场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契机,创造性地构建并运用服务保障企业上市工作机制,按照“战时”工作要求,全天候为驻区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趟出了一条服务企业上市的有效路径。

“面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海淀区企业发展特色,我们将继续在服务上发力,通过创新服务举措和模式,逐步完善上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海淀区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上市企业聚集的引领地位,”海淀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园区是成长型和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和孵化器,是海淀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以东升科技园为例,作为全市首家获“中关村”冠名的乡镇自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升科技园围绕科技创新,打造服务平台,通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降低人才生活成本,聚集了大信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前沿优势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驻及培育高精尖企业共计370余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累计企业30余家。我们将借助“东升模式”,调动园区的服务积极性,在几个特色园区挂牌“企业上市发展基地”,打造科技创新服务、金融服务、政策服务、生活服务四大链条,构建企业上市服务生态圈。

围绕(拟)上市企业,深入开展进园区、进街道“一对多”、进企业“一对一”的“三进”走访服务工作。以走访调研为切入点,了解企业主营业务、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等情况,绘制企业在潜力期、筹备期、上市期三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图谱。通过建立“创融海淀”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搭建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协会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深入市场,整合券商、交易所、行业协会、银行信贷及股权投资机构等多方力量,为驻区企业提供从挖掘、筛选、培育到上市的全流程综合性服务,通过资本助力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以往我们更偏重服务企业首发上市阶段,对于通过破产重整、预重整制度挽救上市公司地位的形式关注较少。新版上市公司退市规则实施后,有退市风险和风险警示的上市企业较往年明显增多。我们将在运用破产挽救制度促进病企化解退市风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严格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寻求企业合法纾困路径,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程序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海淀由衷希望有实力、有耐心、有格局、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资者聚集发展,共同打造全球创业投资中心。”未来五年,海淀区将建设高能级创新引领城区,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在北京“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彰显。依托中关村论坛这一国家级平台,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多元协同“创新雨林”生态。

新征程使命荣光,新目标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服务好创新主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发挥中关村企业大本营作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海淀将继续扬帆起航!

猜你喜欢

海淀海淀区上市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