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颜色文化IP转化的思路

2022-07-18康穆函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服装丝网吉祥

康穆函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1 绪论

1.1 序言

近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1]。中国传统服饰配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却未能顺利走进大众视野中,丝网版画工艺更是一种不为多数人所熟悉的版画工艺。文化和工艺相互融合、创造、创新,有利于传统文化和实际工艺的融合,让人们在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同时,也能得到快乐、满足体验。如今,文化IP 的形成是文创设计发展的高级形式[2],从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中提取文化IP,也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因此,将文化转译的研究引入符号学视角,探索非物质文化类创意的设计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为凸显的一脉,而中国人的颜色观念,则是一种人文象征,具有对人事物的关怀,具有主观验证与日常使用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以儒、道为代表的古典美学思想逐渐形成,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入启蒙期。并在“目观为美”的基础上,从简单朴素的基础颜色审美观念逐步走向高级的色彩审美认知。中国传统的色彩美学思想,包括孔孟在内的数千年的儒家色彩观,以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念[3]。色彩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习俗,以及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中国的传统逐渐与民族的文化纽带割裂,它所蕴涵的优良传统文化也未能得以有效地传承下去。当前,中国传统色的传承多以传统服饰配色为主,少有现代的实体文创产品,缺少对文化IP 的转换且传播渠道单一。文化IP 指具备开发潜质的文化资源,IP 转化即将文化资源作为生产力而进行的文化再生产过程[4]。

丝网版画工艺作为载体具有良好的传播特点。设备简单,制版和印刷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特别是多套制版和印刷,除了纸张,还可印制在木材、皮革、玻璃、金属等材料上。承印物不局限在平面,由于丝网的弹性,可以在弯曲的表面和粗糙的表面上进行印刷,因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由于丝网版画较传统版画的发展年限年轻了许多,所以丝网版画的工艺技术多用于工厂生产和艺术家创作,仍尚未被大众所了解,缺乏传播的途径。

本文定义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指利用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资源和商品进行创新和升级,并利用其知识产权,从而产生高价值的商品。DIY 文化创意产品与传统的文化创意产品相比,更注重大众对文化创意的选择和表达,使得文化创意的多样性和延展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 中国传统服饰颜色文化IP 转换的思考

2.1 文化转译的认知

“转译”是语言学范畴的词汇,指一种文字通过媒介语被翻译为另一种文字的特殊翻译行为[5]。本文中的文化转译是建立在一种普遍的文化观念基础上的,通过对中国传统服装颜色其中涵盖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系列的剖析、转译、并以丝网版画的工艺形式设计再呈现,试图建立中国传统服装颜色与丝网版画的形式关联,探讨中国传统服饰配色在DIY 创意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更多的传播途径,从而推动创意市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互联网语境下的文化转译是有层次递进的信息传输与转译,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互联网媒介形式[6]。其内容包括:从视觉上提取和加工传统文化,挖掘和演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情感。

2.2 文化转译的逻辑推理

中国传统服装颜色的叙述语言具有独特的视觉内容、社会行为习惯和文化意蕴。文化转译主题紧扣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情感,以丝网版画工艺的DIY 文创[7]为载体。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从其外延和内涵意义两个层面来探讨其背后的主题文化。从浅到深的角度对主题文化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解构,即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围绕“形”、“境”“意”进行翻译,将DIY 文创产品的设计内容相联系,从而为“文化IP”的转化提供了一条创新途径。最后,结合丝网版画的多种表现形式,实现中国传统服装颜色的文化IP 由表及里地转译,形成系统的设计思路。

3 中国传统服装颜色文化IP 的选取与转译

3.1 解析文化符号的含义

罗兰·巴特从索绪尔的象征理论出发,认为象征有两个层面:一是外延意义,二是内涵意义。外延意义是一种具有显著外在的意义,它是一种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的、与文化层面物质层面相一致的直观的视觉元素。中国传统服装颜色的外延意义能够直接说明它内容本身,表现为造型、色彩、构图、纹样等方面。中国传统服装颜色主要受宫廷服饰服装与文人画师喜好的影响,由于各朝代审美喜好和技术水准的差异,文化象征的视觉要件具有不同的内涵,其整体表现为精巧细致、儒雅朴实,见表1。

表1 文化符号外延意义的解析Tab.1 An analysis of the extended meaning ofculturalsymbols

内涵意义即隐含义。它反映为产品与用户的情感或文化联结时的互动关系[8]。与文化相对应的物质层次,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情绪,反映了社会内涵,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了“吉祥图案”的符号,是中国传统服装色彩造型、色彩、构图、图案等方面的体现。内涵意义的行为层对应文化的行为层,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9]。行为层对中国传统服饰配色的运用进行了界定,反映了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要,表现出“吉祥行为”的目的。叙事层对应文化的精神层,隐秘地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文化的记忆性脉络[10]。中国传统的服装颜色文化象征的内涵,在吉祥习俗中表现为吉祥图案、吉祥行为、吉祥观念等,使人们的情感和文化心理得到充分的体现。

3.2 “吉祥文化IP”的转译及设计

综合上述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符号的外延和内涵含义分析,中国传统服装颜色的主题文化可以确定为与传统节日习俗、纹样图案相结合的吉祥文化。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转译成吉祥文化符号,融入到DIY 丝网版画的创意作品中,设计师应顺应时代审美观,体现当代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多选取趣味图案故事,以雅俗共赏的方式来解读中国传统服装色彩的由来,植入现代审美观念,唤起大家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设计出符合时代审美观,体现当代价值观念和时代特点。

3.2.1 物质层面“形”的转译

在物质层面的转译,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的视觉特性与DIY 文创产品的视觉元素联系起来,从而使其能够传递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在DIY 材料的选择上,选取有特点且日常即可使用的配件作为原材料,如抱枕、桌旗、领带、发带、方巾等,染织面积较小,适宜新手操作,容错率高,不易失败。纹样多选取了二方连续、中心对称的设计纹样,适宜在各类不同尺寸形状的织物上印制,可应用的范围广泛。色彩上应用草木染的扎染技法,遵循传统颜色的使用规律进行搭配使用,色彩清丽舒缓,具有古韵之美。

3.2.2 行为层面“境”的转译

在行为层的转译中,DIY 的形式引导沉浸式的IP 交互体验,深入感受工艺本身。配色染色阶段使用草木染的扎染技法,是利用自然植物染料来染色织物,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古代的染织工艺,又可最优呈现出传统色饱和度低、淡雅朴素的色彩效果。印制纹样图案阶段,以丝网版画的工艺作为媒介,与底色呼应调和的色彩纹样印制其上,呈现出视觉上的色彩和虚实的呼应。丝网版画是以网版为基础,经感光制版工艺,制作出具有文字的网版,利用丝网印版的图文部分网孔可以透过油墨,而非文字部分网孔则无法透过油墨。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图案,表现反差较大,层次清晰,运用浓重的墨色和深浅的对比,充分表现出了图案的纹理和立体感。

3.2.3 精神层面“意”的转译

在精神层的转译中,吉祥纹样及古法工艺的交互表达,达到了中国传统色的再设计以及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丝网版画的工艺丝网印刷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夹缬印花方法,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工匠的竞争意识和工艺技术,是推动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这项工艺不断发展完善,多已转为机器加工,降低人工成本。DIY 将这一传统工艺再次带回人们的视野,引导体验者走进工艺,感受古法制作的乐趣,体会中国传统服饰颜色的诞生。在了解传统工艺和服饰颜色的同时制作出完整的产品,收获动手制作的快乐体验和独一无二的专属作品。

4 中国传统服装颜色“吉祥文化IP”的设计实践

当下的消费者在进行文创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更多的是想要零距离、完整、细致的过程经验,他们期望文化产品的创造过程是亲和、有趣、有温度的。结合当前使用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需要,以“吉祥文化IP”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服饰色彩进行了设计实践。

“吉祥文化IP”“形”的组成表现为视觉要素的整合设计。注重文人尚简的审美,用留白、虚化、线描呼应布局上的疏简。

围绕中国传统服装颜色“吉祥文化IP”,从庞杂的视觉要素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纹样图案:缠枝纹、鱼纹、龙纹等。从造型主题和颜色含义出发,综合考虑目标使用者的感受和评价,最终确定以传统草木染搭配杏色湖色、品蓝、深藕荷、鹊羽、月白、宝蓝、藕荷、雪青、大红、草绿、墨绿等传统色进行文化转译。色彩以黑白金三种颜色与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相协调,突出了其雅致、雅致、淡雅之美。经过筛选的视觉元素首先要对吉祥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文化符号的选择和转换。如将典型的缠枝纹、鱼纹、龙纹进行解构、重构,进行分割、变异、组合、抽象成新的图形,新图案设计原则上追求传统纹样饱满、对称、留白的构图特点。将色彩进行相应主题色的提取与归纳,品蓝与金色搭配、藕荷与湖色搭配、杏色与大红搭配,力求达到飘逸、时尚、清晰,兼具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以上视觉要素整合后构建出了中国传统服装颜色新的视觉符号体系,如图1。

5 结语

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文化IP 与“形、境、意”的多重转译方法相结合,不仅确保了创意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也确保了“文化IP”的整体形象。文化是一个需要创新的地方,而设计就是最好的实现方法。设计者要坚持守正创新,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提高其感召力和亲和力。让每个使用者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继承之中,使企业和企业的文化价值达到共赢,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传统服装丝网吉祥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最后一抹红》
设立“传统服装日”,先要找准文化定位
《见证·壹》
《城市之声》
好花开放送吉祥
“一带一路”与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传统服装出口的影响探讨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