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族盘绣图案的文化意象解读
——以太阳花为例

2022-07-18郭文佳

西部皮革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太极图土族寓意

郭文佳

(青海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青海民间刺绣作为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独具一格的闪闪明珠,各民族人民经世代相传发展至今,更是有人前赴后继地深入研究青绣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土族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在千年来的发展中创造了独有的刺绣文化。青海土族独树一帜的刺绣艺术——盘绣,来源于青海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1]。土族盘绣工艺精巧、美观实用,刺绣过程中始终出现两条线,上针盘,下针缝。土族崇尚七彩,因为那是彩虹的颜色,这是崇拜自然的标志,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为“彩虹之乡”,故丝线也用的是彩虹色系包括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彩丝线,图案配色鲜艳夺目。

1 土族刺绣图案“太阳花”图案概况

1.1 ”太阳花“图案

青海土族盘绣的图案构思非常巧妙,极具当地民族特色与风情,包括法轮图(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图1)、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图2)、人物、佛像等几十种各具特色与寓意的样式。其中太阳花图案当之不愧地成为了土族盘绣乃至是土族的代表。

太阳花图案,如图3,又称宇宙图案,法轮图案,又因其造型错落有致,此起彼伏,神似莲花,故也称为莲花纹样;又因中间图案多采用太极图,故也称为太极莲花图。圆形的太阳花里面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自然色彩将蓝天、白云、太阳、月亮、草地及鲜花等自然万物绣出来,最里面盘出太极图,而整个绣片就是一个圆形莲花图案,反映出土族从古至今接触到的萨满族、道教及藏传佛教的综合体现。

1.2 土族刺绣图案“太阳花”图案意象解读及应用

经过田野调查,走访艺人工作室等活动,可以大致将“太阳花”图案的寓意理解为:主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祝福,也代表富贵、吉祥、平安、健康和谐及生活幸福。

从土族盘绣中提取的图案,广大劳动人民将其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太阳花图案的用途也十分之广泛,土族人民将其造型运用在了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上。其中,大面积的太阳花图案作为装饰出现在土族服饰中,土族人民的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及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等,盘绣艺术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绣花腰带以盘绣为主,兼用平绣、锁绣、拉绣相配合[2]。

土族“达包腰带”,如图4、图5,是刺绣的精华,是用来装饰的典型代表。腰带由土族青年妇女逢喜庆时系在腰间,因为腰带刺绣面积大,因此绣在腰带上的图案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其中不乏神秘的宗教图案,也有表达感情的民间故事图案、而以太极图为核心的太阳花纹样则为主体。一方面可以证明青海土族人民真挚而又深刻地将美好生活的祝愿寄托于太阳花图案当中;另一方面也足以证明太阳花图案作为一种吉祥图案,是土族人民的信仰之源,在人们不断的追求下,已然形成了一个区域范围的审美认同感。

2 “太阳花”图案具体元素构成研究

太阳花图案从整体造型来看从古至今都未曾有过变化,颜色的搭配主基调变化不大,配色细节则因人而异。原因在于盘绣技法经由母女等世代传承,一直保留着原始的造型和韵味。但太阳花图案的最内圈的圆形图案,有太极图、风轮式团花(也分为双鱼、四鱼、多鱼,如图6、图7)、钱币纹、圆形花卉团花等,其文化历史及寓意也各有千秋。

2.1 风轮式团花

团花纹样承载的中国吉祥文化。团花是把单位纹样组合成圆形或类圆形,主要结构为旋转和对称两种形式,组成元素同时具有多样性,最终的形状并不受载体自身造型的影响,是自发形成的一种适合纹样[3]。圆本身的形态特点及其寓意也值得人们关注。在佛教语中,圆满融通则用“圆妙”;破除偏执,归于常道可称为“圆常”。诸如此类,从古至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人们对“圆”的认可和寄托之情。而圆作为团花最基础的形式特征也展示出了团花纹样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圆融及和谐。

在青海当地,风轮式团花图案也被称作“鱼图案”,依数量为定分别称为双鱼、四鱼及多鱼。因造型神似一条正在游动的鱼,因此而得名。此图案有生殖繁盛、多子多福的祝福含义。多鱼团花纹样中,鱼的头和尾巴是相连接的,同向而游,互相追逐,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这也象征着对幸福和满的夫妻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但不同的是两者的造型,土族盘绣的鱼图案线条简洁明了,相对抽象,颇具现代感;而鱼纹则相对具象,鱼的形象较为呆板。双鱼团花纹样自身的骨骼结构来自于中国典型的图案结构形式,主要形式为规则排列,包括对称、旋转等,其中对称形式的构图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国吉祥文化的影响[4]。《史记·周本纪》上说周有鸟、鱼之瑞。说明鱼在古人的心目中,也是一种瑞兆;汉代石画像中,鱼纹大多为鲤鱼,并常常与龙、凤同处一画。

2.2 太极图

太极图是土族从古至今接触到的萨满教、苯教、道教及藏传佛教的综合体现。据记载,公元七世纪,吐谷浑被吐番战胜后,有一部分吐谷浑人向东迁徙并逐渐融入汉族,有一部分则逐渐融入当地的藏族,而在祁连山、浩门河流域和河湟流域迁徙并定居的吐谷浑人,那便是青海土族的先民。青海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发展尤为迅速。土族人民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同时,还有许多民间信仰。首先是萨满族;其次是苯教,俗称“黑教”,其崇尚天地、山林、水泽和自然物,但其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逐渐衰微下去;再次是道教,道教约在元明时期传入土族地区,是一种政教统治的传播形式,青海省的土族人民和与汉族人民在长期密切的交往当中,涉及到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自然地接受了有着汉族信仰的道教[5]。道教在土族地区乃至整个青海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后期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耳目一新的特点,即道中有佛,道教合璧。这就解释了土族的风俗文化必然是多元宗教的融合。

2.3 咕噜钱样式图案

咕噜钱样式图案呈现为圆圈中有内弧形方格,很像中国传统货币圆形方孔钱,钱币纹来源于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寓意着获取财富,财源滚滚,也有广招人才的意思。

此外,还有另一种文化意象,不得不说到在秦统一圆形方孔货币前就已经产生的中国古代方圆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这一点,早在《周髀算经》中就有论述:“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圆”来源于古人对宇宙最初的认识,因此形成了古人朴素的世界观,即“天下之事,尽于方圆之内”。而“方圆”最为深远的当属对于古人人格的影响。“方”的坚定不屈离不开“圆”的机变润滑,“圆”的退让忍耐离不开“方”的约束规范。除了形成中国传统装饰的方圆观外,“方圆”的文化与思想对中国古代影响深远,尤其是深刻地影响了民族性格。

2.4 万字符图案

万字符图案呈现出一种旋转的状态,也被称作“富贵不断头”。像极了水中的漩涡民间的说法也称为吉祥喜旋:分左旋右旋之分。古人认为这种螺旋运动是生命的动力,象征着无限循环的宇宙。藏传佛教中“万字符”图案有着万寿无疆及万事吉祥,主要突显吉祥的寓意。“万字符”图案在土族盘绣中极为常见,多用重复构图为主要的构图方式绣制在绣品上。

3 结语

土族盘绣中的“太阳花”图案,经由多年传承,必有其固有的、传统的、不可更改的文化寓意,但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生活变迁,传统图案更应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勤劳的土族人民在生活及社会生产中,刺绣艺人们致力于当地刺绣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其中不乏众多具有创新意识的手艺人将有传统构成逻辑的太阳花图案进行重新创作,在不脱离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变化。并且将刺绣作品应用于产品中,使其带有“文化创意产品”的属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始终在提倡对于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同时也得益于网络的发展及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等,民族融合在文化、思想、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力地描绘了民族色彩[1]。盘绣正在经历着兴衰变迁,现代化进程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但传承至今,盘绣在土族人民的不断滋养下形成了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生动地体现出了土族的审美意识及态度,更是为美学、民俗学、民族学及设计学等的研究提供了最鲜活的信息资源。在现代设计中,对太阳花图案的应用理应基于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下进行。

猜你喜欢

太极图土族寓意
美好寓意品芝麻
早春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太极三部曲Ⅱ·太极图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模仿老鹰的乌鸦
八卦图
神秘的土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