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建设发展地铁、轻轨组合轨道交通线网研究*

2022-07-18赵若粤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5期
关键词:太原市太原号线

赵若粤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1 国内地铁、轻轨发展情况

在CJJ/T 114—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分成7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1]。在车型上,地铁系统一般采用A型车辆或B型车辆,轻轨系统一般采用C型车辆,在运量上地铁系统为2.5万~7.0万人次/h,轻轨系统为1万~3万人次/h,此外地铁和轻轨在铺设方式和轨重上也略有区别。

2013—2020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底,我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达7 978.19km[2],其中地铁6 302.79km,占比79.00%,占主导地位;市域快轨805.70km,占比10.10%;现代有轨电车485.70km,占比6.09%;轻轨165.23km,占比2.07%,可看出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形成以地铁为主导,多种线路协同发展的模式。当前我国建设有轻轨的城市主要有上海和长春,如表1所示。

表1 长春和上海轻轨运营线路情况

2 地铁与轻轨对比

2.1 车辆车型和运量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地铁和轻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车长、车宽、定员、线路半径、线路坡度、客运能力、平均运行速度等方面[3]。地铁系统一般采用A型或B型车辆,轻轨系统一般采用C型车辆,地铁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3万~7万人次/h,轻轨的单向最大高峰客流量为1~3万人次/h。如表2所示。

表2 地铁与轻轨车辆、运力等指标对比

2.2 建设申报条件对比

依据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件,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 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 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次以上[4]。

2.3 建设成本对比

1)地铁建设 以太原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依据《关于报送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披露的数据,太原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23.647km,均为地下线,总投资220.97亿元,经济指标约为9.34亿元/km。

2)轻轨建设 以2018年建成通车的长春轨道交通8号线(轻轨北湖线一期工程)为例,线路全长13.3km,均为高架线,项目投资概算52亿元,经济指标约为3.9亿元/km。

2.4 建设周期对比

1)地铁建设 以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线路全长23.647km,从2016年3月全面开工到2020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建设周期为58个月。

2)轻轨建设 以同期建设的长春市轨道交通8号线为例,线路全长13.3km,从2016年5月21日正式开工到2018年10月30日开通运营,建设周期为30个月。

3 太原市现状

3.1 经济数据

根据太原市财政局公开的数据,2020年太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78.44亿元,根据太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联合发布的2020年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2020年太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 153.25亿元。根据山西省统计局2021年5月26日发布的全省常住人口情况数据,太原市常住人口530万,其中城镇人口472万。太原市区总面积1 460km2,中心城区面积400km2[5]。

3.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2004年《太原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首次提出太原轨道交通,并绘制第一支轨道交通网,揭开了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序幕。

太原地铁2号线于2016年3月全面开工,2020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总投资208.64亿元。线路全长23.647km,设23座车站。全线配备24列A型车,定员载客量为1 984人,满员载客量为2 534人,列车运行最高速度为80km/h。

太原地铁1号线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开通运营,预计总投资210.89亿元。线路全长28.6km,除0.3km高架段外其余均为地下线,设车站25座,预计同样会采用A型车。

3.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9年12月12日,太原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太原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太原市轨道近期至2025年规划以1,2,3号线为骨干线路,用于覆盖城市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主要客流走廊,串联太原站、太原南站。

在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3月24日发布的《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以下简称“二期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R3号线一期工程共计4个项目,全长55.46km,地下线36.46km,高架线19.00km,共设35座车站,其中1座为换乘车站。

远期规划至2035年形成完善的交通线网,共规划形成8条地铁线路,1条磁浮线路,总长273.71km,形成轨道交通线网体系,其中6条市区线,长201.31km,2条市域线,长 72.4km[6]。

当前太原市已建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23.647km,在建地铁1号线28.6km,预计于2024年开通运营,两条线路总计投资419.53亿元。近期规划建设地铁3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二期、R3号线,全长55.46km,其中R3号线为中低速磁浮列车,第二代中低速磁浮线造价为1.5亿~2.5亿元/km,其余为地铁线路,造价在5亿~8亿元/km,依此估算,4个项目预计需投资210亿~260亿元。

已开通的地铁2号线,在建的地铁1号线,和近期规划中的2号线二期工程,1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R3号线共同构成轨道交通约107.707km,将初步构建成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骨架,能够初步形成网络化运营的客流效应,但地铁覆盖区域面积还远远不足,线网覆盖程度低,未来城市框架仍要继续拉大,没有便捷的轨道交通换乘系统配套,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远期规划轨道交通 4,5,6,7,8 号线共计 165.7km。若4条线路都建设地铁线路,容易出现审批周期长,难以通过,建设成本高,资金投入巨大,财政紧张,建设周期长,落地慢等问题。

在地铁1~3号线与R3号线初步建成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骨架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建设规划可考虑轻轨建设,形成地铁和轻轨组合的轨道交通网络。一方面轻轨申报建设条件宽松,有利于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项目申报审批,便于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轻轨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在能够满足太原市实际出行需要的同时,也能减轻财政投资压力,缩短建设周期,加快项目建设[7]。

4 结语

在太原市当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400km2,城镇人口472.37万的现状下,对于中运量广覆盖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需求要大于大运量低覆盖的地铁系统。在接下来的规划和建设中,优先考虑轻轨建设,加快项目审批和落地,早日建成多层次、高覆盖的轨道交通线网,加密中心城区线网、深化产业功能区覆盖,对于支撑城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早日将太原打造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具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太原市太原号线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阳曲县:“网红草莓”匠心种 “圈粉”五千坐地销
印记太原《并蒂菊》系列文创产品
太原清廉地图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太原市经济发展实现首季“开门红”
奇怪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