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下的沿黄城市旅游规划探析
——以银川市兴庆区为例

2022-07-18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河景区规划

文/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陈 光

0 引言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沿黄城市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及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的前提。黄河宁夏段是黄河流经区域较平缓的河段,孕育了著名的银川平原,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但黄河宁夏段沿线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强化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沿黄城市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1 兴庆区旅游发展概况

兴庆区位于银川市东部,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接壤,西邻唐徕古渠,南北分别与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接壤,黄河贯穿全境,绵延50km,辖区总面积828km2。兴庆区是银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所在地、宁夏黄河金岸的核心区域、塞上江南的典型景观区域,拥有黄河、长城、国家湿地公园等丰富的资源。兴庆区城、乡、景(城区、乡村、沿黄景区)空间特征鲜明,三大板块旅游资源相对集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兴庆区目前有10个A级景区。近年来,其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利用低效等(见图1)。

1 兴庆区旅游开发现状

2 兴庆区旅游发展现存问题

1)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目前,兴庆区大部分景区集中在黄河沿线,旅游产品与黄河主题高度相关,部分景区紧邻黄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较大的挑战。

2)基础客源市场薄弱 兴庆区目前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小,产业发展程度为初级,景区开发粗放,服务接待水平较低,旅游接待设施品质普遍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3)资源优势尚未发挥 兴庆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古城、黄河、长城等自然文化资源特色不突出,资源潜力挖掘不足,各类资源之间缺乏联动。

4)景区开发模式趋同 兴庆区以黄河湿地、边塞沙漠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在本区内以及周边县市均存在同质化开发问题,互相模仿、恶性竞争,未形成良性循环。

3 兴庆区旅游规划策略

3.1 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坚持将生态保护放在规划首位,对接国土空间规划、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总体工作方案等,落实各类生态保护红线,严禁借保护之名行旅游开发之便,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规划提出通过退耕还河、复育黄河湿地,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以黄河流域生态文化资源为核心,大漠风光与黄河湿地相结合的塞上江南、湿地连湖为特色,重点打造“两岸八景”,实现沿黄景区一体化、差异化发展。此外,依托黄河沿岸带及延伸的黄河水系为轴线,综合利用名城、名河、名文化等资源,重点发展滨河休闲、生态度假、长城访古、乡村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生态化的沿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黄河金岸”高品质旅游发展轴。

3.2 资源联动,错位发展

兴庆区的旅游资源相较周边县市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兴庆区既是银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所在地,又是唯一同时拥有黄河和长城的区县,其以古城、黄河、长城、边塞、乡村为特征的旅游资源组合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规划将“联动化”“差异化”理念贯穿始终。根据兴庆区空间特征和格局,规划自西向东将兴庆区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黄河景区”“乡村”三大板块,针对上述板块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在城市板块中,以文化名城(休闲+服务)为核心,通过活化历史文化提升城区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在黄河景区板块中,以黄河金岸、长城边塞(生态+文化)为特征,根据景观的异质性彰显不同景区特色;在乡村板块中,以温泉、花卉(康养+度假)为亮点,通过“乡村旅游单元”和“乡村住宿单元”不同形式的组合实现因地制宜。

3.3 突出文化引领,融合多元空间

兴庆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水利文化、边塞文化等。其中,银川历史城区既是城市的空间核心,又是区域的文化核心。首先,规划提出银川古城历史文化引领下的多元文旅融合,依托银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以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为抓手,利用丰富的传统街巷空间,重构古城空间格局,重点打造“八街十景”,以古城为核心,融入特色文化业态和新兴旅游业态,重焕古城魅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其次,规划在提出保护历史城区的同时,挖掘银川的历史特征、文化特质,从民俗民风、历史事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将精神层面的内容注入物质空间,实现历史文化活化及古城复兴的目的[2]。最后,规划提出旅游产品应采用适应当代游客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形式和技术手段,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文旅产品、文旅空间、文旅活动,并建立有生命力、适时更迭的机制。通过做强古城文化夜游,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吸引过夜游客,逐步扩大兴庆区客源市场(见图2)。

2 旅游规划结构

3.4 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

以旅游推动乡村振兴需摆脱传统的农业观光型旅游,走文化型、复合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路[3]。兴庆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湿地、温泉、花卉等优势资源和产业支撑。根据兴庆区乡村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城、乡、景”空间格局关系,得出3种发展模式,即“乡村+城市”“乡村+景区”“乡村+黄河”,突出乡村旅游依托不同资源的特色化发展,通过“乡村旅游单元”和“乡村住宿单元”不同形式的组合,实现3种模式的差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单元”是指乡村环境中的景区、旅游区、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等独立经营的旅游吸引物,其为乡村旅游的聚集核,主要依靠项目带动,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增长极。“乡村住宿单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经历“农家乐→民宿→主题农庄”的发展进化,完成从住宿补充向旅游特色吸引的转变,不仅提供乡村旅游服务接待,同时具有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规划倡导多元化的乡村住宿单元形式,主要包括农家乐、精品民宿、主题农庄、特色文化村、亲子牧场等,实现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多层次、多样化配套。

4 沿黄城市旅游规划策略

4.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文明是发展的前提,因此,在沿黄城市的旅游规划中,加强对各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明确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

4.2 站位高远,脚踏实地

紧扣国家政策和发展趋势,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强调文旅融合新时代“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挖掘类似“历史城区”的文化影响力和活化利用潜力,演绎和表达黄河生态文化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4]。

4.3 因势利导,突显特色

突出黄河的资源优势,积极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任务,在规划中充分与黄河、生态、自然等要素相衔接。突破城乡与景区、文化和旅游上“二元结构、空间割裂”的束缚,推动文旅资源、产品、要素、设施、政策在全域空间的优化配置。

4.4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面对战略与交通发展机遇,在既有条件下,以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根据旅游资源和空间现状,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通过资源潜力挖掘、资源联动整合、差异化错位发展,化解同质化发展的问题,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5]。

5 结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沿黄城市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是必然趋势。研究以银川市兴庆区为例,从生态保护、文化融合、空间重构、资源重组、错位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出发,提出沿黄城市旅游规划策略,为今后沿黄城市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黄河景区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摘牌』
『黄河』
“摘牌”
某景区留念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