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下乡村聚落适应性探析*
——以合河村为例
2022-07-18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高长征
文/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高长征 张 晗
0 引言
水环境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是乡村聚落的命脉,古今聚落的营建多依水而建,伴水而生,在发展演变中不断适应区域水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与肌理。但随着社会发展,旧有城乡发展模式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手段,导致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及水系空间没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背景下,从适水环境、空间形态与建筑单体3个方面出发,探析与水环境相适应的聚落形态,对研究村落的适应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对水环境影响下的聚落适应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适水发展、地理景观、历史文化3个方面并形成以下观点。
1)适水发展 流域内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模式,统筹水资源生态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以实现水资源服务功能的延续与提升[1]。水运是江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方式,同时承载该地区的深厚文化,自然灾害给沿岸聚落带来形态冲击,致使生态环境破坏、地域文化丧失[2],当下传统聚落的发展应加强水系与村落的联系,依托水系的自然资源,结合历史人文形成绿色廊道,使沿线村落共同发展[3]。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优先原则是古代聚落选址的首要条件,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不应仅限于聚落自然风貌,更应注重水环境影响下聚落格局所蕴含的人类智慧与生存艺术[4]。
2)地理景观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如何在城乡基地中保留并完善生态设施[5],水系作为古代人类生存的重要生活资源,影响传统村落的选址。随着水系的远离,村落分布密度呈减少趋势,但为抵御洪水,聚落选址与水系保留适当的步行距离[6]。运河村落的保护是当下乡村发展的热点,充分认识村落空间演变历程、作用机制与价值特色有利于准确把握其区域特殊性[7]。
3)历史文化 对流域水系的研究可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一种新的认知视阈,研究流域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丰富历史文化建设[8],但对流域生态而言,要注重维护土地与水系的平衡关系,适度开发生态环境,注重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避免造成流域内生态失衡所带来的水灾[9]。
现有研究表明,水环境是当下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内学者对于乡村聚落的适应性研究逐步深入,但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空间及形态的解读上,较少涉及其适应性发展策略。本文以卫河起源地合河村为研究对象,从聚落选址、空间形态、建筑单体3个方面,探讨水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特征及适应性因素,使乡村发展更好地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这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聚落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卫河区域背景
1.1 “四省七市”的河网系统
《明史》记载:“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经新乡、汲县而东,至畿南潘县境,淇水入焉,谓之白沟,亦曰宿胥渎。宋、元时名曰御河。由内黄东出,至山东馆陶西,漳水合焉。东北至临清,与会通河合。北历德、沧诸州,至青县南,合滹沱河。北达天津,会白河入海。所谓卫漕也”[10]。现今卫河指新乡合河镇至河北馆陶县称沟湾一段,全长344km,总流域面积14970km2[11],如图1所示。
1 卫河流域(河南段)区位
卫河水系发源于河南西部太行山区,与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合流汇为海河,是海河水系的五大支流之一,也是河南北部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其自西向东北延伸,流经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及山东小部分地区。上游主要支流为大沙河、峪河,中游主要支流为沧河、淇河、共产主义渠,下游主要支流为汤河、洹河。流域覆盖23个县市(7市16县),其中13个县市位于河南省境内,占流域总面积的97%。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气候区划,使卫河具有“右岸平原广阔,左岸水系密集”的基本特征,沿岸分布众多乡村聚落,作为历史上河南省的重要航道和河南北部重要的灌溉水系,为沿岸村落的发展提供基础。
1.2 “商航共生”的文化基底
卫河的前身是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在曹操开凿白沟的基础上,为保持航运畅通,历代不断开辟水源,利用早期黄河故道加以连缀而成,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当时中原地区与京津地区货物运输的主要航道,2013年大运河新乡段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返载道常数十万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物资运送航道,卫河的航运带动了沿岸聚落的发展,这种商行基质是沿岸众多聚落繁荣发展的环境基础,催生了众多商贸型聚落。城关镇、屯子镇等在明清两代进入经济繁荣时期。特别是道口镇因船桅如林、航运繁忙成为卫河重要的水陆码头,与朱仙镇、赊旗镇、周口镇并称为“中州(河南)四大名镇”,有“小天津”之称。从区域环境看卫河的文化基底,航运成就了沿岸聚落的商业繁荣,承载了流域内的物资运输、商业贸易、粮食转运等重要功能。
2 研究对象概况
合河村地处太行山前冲洪积扇和黄河、沁河冲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因卫河、百泉河、共产主义渠交汇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西北部,西南距新乡县县城16.3km,西北距辉县市14.5km。村落交通便利,东部靠近省道S229,北部靠近菏宝高速,新王线可直通新乡市区。村落地处卫河上游发源地,是历史上卫河航运的重要途经地,区域历史文化及商航文化丰富,拥有合河石桥、泰山庙、杨树湾码头遗址、朱氏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省卫河流域乡土聚落的典型代表(见图2和表1)。
好在今年6月,王述金的弟弟王述银带领沮水巫音乐班从武汉表演回来,他激动地告诉我,哥哥生前的愿望要实现了。
表1 合河村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分类
2 合河村区位
聚落主要分布在卫河南岸,整体坐北朝南,沿南北向主干道呈“一”字形集中布局,使聚落拥有良好的采光与自然通风条件。平坦的地形环境为聚落建筑修建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打破了聚落与卫河原有的生态肌理,对聚落的文化与生态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对于“水环境”影响下的聚落适应性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对合河村的“水环境”适应性研究从聚落选址、聚落空间和建筑单体3个视角展开,并基于3个方面提出合河村发展策略。
3 基于水环境影响的聚落适应性特征
3.1 聚落选址——水系交汇
水的重要性在于居民的生活离不开水,良好的水系环境是聚落选址的首要因素[12]。卫河水系支流众多,水系发达,良好的水文环境为聚落的选址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合河村三河交汇的地理特征催生了以河流为中心的独特生态景观,所形成的公共空间承载了垂钓、交流、休憩等功能,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丰富的水系也为合河村提供了便利的补水灌溉资源和航运条件,聚落的发展不断适应水环境,在自古以来的聚落建设中形成“水系-农业-聚落”的整体系统,连接以农田为基础的生产空间、水系为纽带的生态空间和居住为基础的生活空间,三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为合河村的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自然地理基础。
3.2 聚落空间——伴水而兴
合河村位于卫河上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聚落适应河流分布在卫河南岸,在与河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呈现“相依型”空间环境特征。村落整体集中呈块状分布,一面临河,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取水需求,同时也可防止河流汛期对整体村落造成影响,这种空间布局满足了防洪防涝、取水灌溉的生存背景。如今卫河水量减少、断流,但河流对村落空间产生的影响并未因此减少,卫河仍是合河村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聚落人文活动,为聚落的发展注入空间活力。
3.3 建筑单体——因水而建
合河村的形成与发展是从宏观到微观与卫河水环境相适应的过程。水环境影响下的合河村建筑主要体现在合河石桥、泰山庙和杨树湾码头等历史遗存上,是聚落为适应水系环境所做出的主观改造(见图3~5)。
3 合河石桥
4 泰山庙
5 杨树湾码头旧址
3.3.1 合河石桥
聚落水系适应性的人工要素是指人工建造的为人们生活提供保障和便利的载体,涵盖水渠、水井、桥梁、码头等水利设施。架桥是特殊的交通手段,是为完善陆路交通而产生的人工构筑物,充分展现了聚落为适应水系而做出的主观改造[13]。合河石桥始建于明代,现位于合河村北侧,是横跨卫河的第一座桥,因其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即为南北两岸运输的重要枢纽,承载了近500年的历史,促进了周边聚落的经济发展。
合河石桥长47.0m,宽6.5m,高6.0m,是南北走向的一座七拱青石桥,拱桥采用框式分节横联式券法叠砌而成,最大拱位于桥中,两侧拱逐一减小,券脸石间以铁活嵌牢,表面雕刻有2道装饰弧线,中间三拱的中央券脸石雕刻有吸水兽。桥面中间铺有2.1m宽的条形红石,两侧有粗壮的条形栏杆,是卫河上游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七孔桥,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如今合河石桥仍是连接卫河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当地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
神明崇拜广泛存在于我国历代时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承载了人类的精神寄托,是聚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4]。合河村泰山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重修后留存的庙宇,位于合河村小学院内,泰山庙包含玉皇殿与戏楼两座建筑。戏楼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有上下两层,上层为舞台,下层有通往泰山庙内的通道,建筑通高7.6m,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玉皇殿坐东朝西,通高6.9m,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筑房檩写有“大清光绪贰拾贰年”字样。戏楼与玉皇殿印证了当时合河村戏剧与民俗文化的繁荣,也反映出在卫河航运文化繁荣发展时期,聚落的民俗文化也流传于合河村内,祭拜、社火、戏剧等人文文化代代相传。
3.3.3 杨树湾码头
航运是古时历代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催生了河流沿岸众多码头,带动了沿岸聚落的发展,赋予河流以文化与经济价值。卫河航运400多年,沿岸经济繁荣发展,合河地处三河交汇处,水域通达,两岸商业也因卫河航运而蓬勃发展。杨树湾码头始建于元代,现位于合河乡崔小郭村西侧,卫河南岸转弯处,码头长约500m,是卫河的首起码头。伴随卫河水量减小,航运衰败,杨树湾码头丧失其原本功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未得到保留,其生态环境价值是联系聚落之间的关键点,应加强其生态环境治理,将历史文化融入生态环境,传承航运文化的同时,改善聚落间的生态环境。
4 水环境影响下的乡土聚落发展策略
4.1 聚落布局——水系修复,脉络相承
不同的水系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聚落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根基,彰显地域特征。合河村处于三河交汇的地理位置,但卫河是流经村落的唯一河流,承载了整个村落的生产、生活需求。从聚落平面布局、水系与聚落关联程度上发现,水与聚落的交集较小、河流沿岸空间没落、水体受污染情况严重是水系脉络淡化的主要原因。
合河村卫河水系年久失修,出现河道堵塞、生活垃圾污染水体的现象,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村内生态也遭到破坏,使水环境没落。提升村落生态环境、加强水与聚落的亲密度应从水系修复做起,对水体污染物进行清理,提升水质,采用生态修复手段结合生物、农艺、工程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充分展现其人文生态特征。同时可修建沿河滨水景观设施,重新建立水、村、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整个聚落的生态活力。
4.2 空间形态——节点置换,活力提升
聚落空间活力的形成是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合河村因卫河而兴,在水系与聚落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众多具有水特色的空间,杨树湾码头、合河石桥等历史文化建筑因卫河而生,是漫长历史中聚落兴衰的证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河水量减少,造成沿岸聚落逐渐忽视水系环境,水系空间丧失其原有活力。对聚落空间的修复不应仅局限于卫河沿岸空间,而需要修复具有历史文化的空间节点,恢复水系带给聚落原有的活力与文化生态内涵。
不同的空间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功能,经过漫长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形成了满足村民生活与精神需求的独特地域景观。调研发现,河道两侧驳岸呈荒废状,绿化率较低,历史节点文化传承度低。杨树湾码头作为卫河航运的重要节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可结合卫河水系,打造历史文化节点,建设航运文化主题公园,将卫河历史文化融入生态景观。其次是修复卫河沿线驳岸,种植观赏性植物,修建亲水平台或廊道,与合河石桥融合形成沿岸生态景观带,结合当地居民需求,营造具有本村特色的生活性景观,提升聚落活力。
4.3 建筑单体——功能融入,焕发活力
石桥、庙宇、古树、家祠等空间凝聚了深厚的聚落文化,是聚落人居文化的遗存与展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陷入危机,因此,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应寻求与村落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传承路径。
合河石桥作为村中重要通道,可结合河道沿岸的绿化,在河中种植水生植物,河道沿岸种植观赏性植物,打造微景观,将合河石桥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提升可观赏性,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能局限于建筑本身,在对合河戏楼、玉皇殿修复的前提下,将戏楼作为承载民俗文化的公共空间,举办文化节或戏剧演出,以及手工艺品售卖、美食制作、文化创意产品等活动,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寻找村民认同的文化传承方式,吸引游客,增加第三产业收入,同时使民俗文化空间焕发新的活力(见图6)。
6 合河村发展策略框架
5 结语
合河村选址与聚落空间布局紧密依托水环境,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形成符合当地生产生活需求的聚落空间格局,聚落选址与水环境关联性最大,受卫河影响,形成水系与村落相辅相成的流域性文化,是聚落发展的基底;聚落空间形态依托水环境发展,满足聚落生产生活需求,具有独特的文化与空间特征,是聚落发展的基础;建筑单体因水而建,加强了聚落与河流的联系。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水环境保护,本研究对水环境影响下的合河村选址、空间及建筑单体适应性进行总结与探讨,提出与水环境相适应的合河村发展策略。
总体来看,卫河水量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聚落的发展,聚落所蕴含的独特水系文化被现代化发展取代,水域生态环境差,人居环境有待整治。目前需从水环境治理角度出发,改善水空间环境,加强生态与文化建设,突出合河村的历史性与地域性特征,赋予聚落新的活力。后续研究应重点关注水环境影响下聚落的传统空间特征、水文化特征与地域性特征,为依托水环境的地域性聚落探索新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