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溢出带动效应进博会促进更高水平开放

2022-07-18王春雷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7期
关键词:博会上海

文/王春雷

(作者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院长、长三角会展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教授)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4 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进博会提出的“越办越好”总要求,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第四届进博会的总展览面积仍达到36.6 万平方米,比首届扩大22%;累计意向成交额707.2 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2.3%,参展企业国别与数量均超过上届。进博会成为落实中国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和促进更高水平开放战略的一针强心剂。

应对疫情影响,第四届进博会为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字展厅,开创线上展会新模式,吸引了世界各地友人的关注与互动,各参展国和组织纷纷对中国更加高水平的开放表达衷心赞同。

一、第四届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工作进展

(一)国际采购稳步增长,进博会溢出效应逐步放大。

展会规模不断扩大,黏性越来越强。第四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达到36.6 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云集了127 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 家参展商,参加上届进博会的世界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中有80%以上参加了此次进博会。成交额稳步增长。第四届进博会的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707.2 亿美元,其中,上海交易团青浦分团签署7亿美元采购意向订单,并连续4 届签下上海交易团首单。“6 天+365 天”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放大。例如,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进博集市集合了40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0 款“进博同款”及国别特色商品,开业半年多来,日均销售额超过15 万元、日均客流超过1 万人次,已成为上海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进博商品和国别文化的“网红打卡点”,同时也为海外客商试水进博新品提供了通路。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促进高水平重大项目落地。

依托进博会大平台,上海首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21 年前三个季度,上海新开首店845 家,同比增长18.7%。展会期间,62 家国际知名企业在新品发布专区发布123 项新品和服务,全球首发占比较高。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哈特航空、密尔客卫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在带来巨大贸易订单的同时,也为上海产业升级增添了新鲜力量。上海投资热潮持续升温。据统计,第四届进博会线上线下共有来自55 个国家的640 家展商、766 家采购商参会,达成合作意向273 项;同期举办17 场投资推介会和80 场集中签约活动,其中,上海国资分团11 个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意向交易金额达30 多亿元。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洽谈推进了49 个采购项目,签约采购金额19.68 亿元。

(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稳步建设,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进博会展品展销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第四届进博会新启用了虹桥品汇A 栋展销中心,全新的展销空间新引入了500 多个品牌、5000 多款商品,汇聚了一批进博会同步首发、首展的新品。该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仓储办公、赛事展览等功能于一体,未来将与商贸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以及即将建成的B 栋展销中心共同构成强大载体,助力打造功能更加丰富的进博成果集中展示地、进口商品集散地和国际贸易新平台。虹桥前湾地区加快开发建设。2021 年3 月,闵行区政府公布了虹桥前湾地区规划方案,定位于打造面向国际国内的世界级“会客厅”和引领高品质生活的产城融合示范标杆。

(四)践行中国“双碳”目标,助力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绿色、低碳”成为贯穿第四届进博会的重要主题。作为全国首家大型会展类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营项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积极推进进博会的绿色化水平,进博会组委会严格按照《绿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准》执行。为了鼓励展商绿色布展,还专门设立了“绿色展台奖”,第四届进博会的展台“绿色达标率”达到100%,并且首次采取“证件复用”举措,支持重复使用上一届进博会人员证件。专设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展区面积超过1.5 万平方米,大批减碳数字化转型产品、绿色创新技术、碳减排方案、碳足迹计算与认证等服务云集。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路径。作为第四届进博会的配套活动,“2021 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成功举办,会上重点发布了“零碳中国”标准通则及其蓝皮书系列,针对“双碳”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切实路径。

(五)首创线上国家展新模式,联动产业创新发展新平台。

首次开创线上国家展。应对疫情影响,第四届进博会为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字展厅,开创线上展会新模式,吸引了世界各地友人的关注与互动,各参展国和组织纷纷对中国更加高水平的开放表达衷心赞同。新增“创新孵化专区”。该专区致力于为全球优质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试验场和孵化器,助力国内企业和境外优质资源对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数字化成为第四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2021年,上海积极推动将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果充分运用于进博会实践,依托数字治理强化服务保障的精准高效,借助数字应用场景提升参展商和观众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促进了城市相关产业和部门的数字化发展。

(六)打造文物艺术板块,促进海外文物回流和中外人文交流。

首次设立文物艺术品板块。第四届进博会充分借助进博会期间艺术品、收藏品、古玩类展品“5 件免税”、进一步简化文物临时进境延期复出境审批程序以及实行全国唯一的自贸区内文物临时进境“6 月×N”制度等系列便利化措施。文物艺术品板块的展示面积超过1200 平方米,20 家境外艺术机构共带来178 件艺术品参展,申报总货值达23.5 亿元。联动首届自贸区艺术季活动。为参展商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了解中国艺术品消费需求的平台。人文交流展台数量和展览面积均超过上届。例如,作为首都文化和商业综合载体的王府井步行街和东方新天地首次亮相进博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首都的金字招牌。

(七)发挥平台优势,助推区域联合发展。

促进全市资源集聚、统筹发展。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上海市、区两级以及各产业园区、企业多方携手,促进“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在市场体系、交通体系、医疗、法律、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联动都卓有成效。G60 科创走廊表现亮眼。在第四届进博会中,G60 先进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规划、重要创新策源地指标体系等文件、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G60 星链”计划相继发布,布局未来科技先导领域,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推介国际开放新平台。借助进博会的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2021 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双区驱动,打造全球经济新引擎”国际论坛在上海同期举办,众多500强参展企业参会达成交易意向。

(八)服务保障进一步便利化,提升精细化城市治理水

平。构建科学的进博会疫情防控体系。第四届进博会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截至2021年11月10日12时,累计进入场馆人次超过48万。在疫情形势严峻、参展人员复杂的情况下,上海首推进场人员证件复用措施,构建了“1+20+X”进博会疫情防控方案体系,实施多层次交通住宿和餐饮保障,“直通查验”“无纸化通关”的展品运输政策。圆满完成进博会期间的城市综合治理和城市形象宣传任务。全市打造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围绕7类重点点位、“19+21”主要交通干道和60个重要区域,全面完成城市清洁、市容整治、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等4617项任务。最新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的邀请》、九大类进博文创产品及“参进博·游上海”宣传手册也实行多渠道宣传投放。

(九)双线驱动贸易发展,赋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促进首发经济发展效应显著。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上海进口消费稳步增长、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据统计,2018 年1 月-2021 年6 月,上海共引进各类国内外品牌首店3236家,2021 年新设各类首店513 家,同比增长60.3%,全年新开首店数量有望突破1000 家。提质扩容新消费。在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带动下,国内优质消费资源在国内特别是上海等一线城市加速集聚,能够有效承接回流的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有助于带动国内消费供给端改革与创新。

要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既要明确工作重点,更需要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同。

二、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

基于《关于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专项调研》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发现,上海在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对进博会的参与度有待提升。2018—2020 年,“参加进博会采购的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占上海交易团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3.40%、10.6%和9.6%,呈现逐年下降态势。此外,民营科技企业参加进博会的积极性和力度有待加强。(2)进博会的人文交流平台作用有待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家综合展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数量有所下降。从上海市域范围来看,以进博会为契机策划和组织的人文交流活动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偏少。(3)进博会对促进消费的功能仍需放大。特别是进博会带来的首发、首店效应尚不明显,对上海市消费市场在时尚引领度、品牌集聚度和消费创新度方面的拉动作用仍需增强。(4)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影响力有待增强。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综合传播数量下降到27800 次,这反映了在打造比肩达沃斯论坛的国际一流经济论坛过程中还面临着挑战。

2021 年7 月31 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对当前如何办好进博会以及加速释放进博会溢出效应作了重要指示。其中,关于进博会溢出效应,一些提法为下一步的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

与首发经济发展相结合,增加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新产品比重,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平台;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相结合,集中展示一批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掌控力的核心科技;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发挥好消费潮流风向标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树起开放的形象和标杆,办出上海的特色和水平。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主动作为,围绕“3+6”重点产业,抓紧引进一批高水平项目。进博会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要继续扩大规模、挖掘潜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推动更多进博会优质展品以上海为基地,走向长三角和全国市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瞄准国际会展、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加快构建完整生态圈,打造进博会成果的集中展示地。

由此看来,要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既要明确工作重点,更需要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同。而且,溢出带动效应存在从城市到区域到全国的不同层次问题。

三、关于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建议

(一)构建产业与进博会的联动机制。

建议由市商务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牵头,成立重点产业对接进博会促进委员会或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和推进集成电路等“3+6”重点产业与进博会的对接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1)对进博会各项特殊政策进行梳理,切实落实贸易便利化措施,加快政策变制度的步伐。(2)制定新一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进博会采购。

(1)继续办好市工商局主办的民营企业采购商组织工作推进会等活动,为民营企业参加进博会提供最新资讯、配套服务和市场渠道。(2)充分发挥“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中民营企业的带头和组织作用,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观洽谈。(3)出台相应资金奖励办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进博会采购。

(四)有效刺激和引导国际国内消费。

(1)加大“上海购物”在目的地营销体系中的分量,全力对接和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充分利用“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优化顶层设计,推动进博会与国内企业联动的机制创新。(3)出台《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推动首店经济发展。(4)促进“会商文旅体”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商品消费与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领域消费的联动,扩大综合消费服务供给。(5)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健全消费领域标准体系等重点工作,着力优化消费环境。(6)通过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加快推行离境退税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入境消费体验。

(五)大力支持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扩大全球影响力。

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上海市政府要加强与商务部的合作,在议题设计、嘉宾邀请、论坛策划、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全方位支持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扩大国际影响力。

(六)强化进博会的人文交流平台功能。

(1)以进博会为契机,整合全市范围内的会、商、文、旅、体等各方资源,加强上海的目的地整体营销,让进博会成为上海城市形象展示的新窗口。(2)加强市商务委员会、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协同,继续组织更多的本土老字号和非遗企业参加进博会。(3)发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的能动性,在进博会举办期间及前后一段时间,在进博会外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

(七)发挥进博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1)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暨长三角商会企业总部园,为长三角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进博会上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及合作创造更多机会。(2)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G60 科创走廊等机构的协调作用,鼓励长三角驻沪办合作交流座谈会、G60 采购商联盟等创新举措,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合作。(3)积极支持虹桥品汇、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等“6 天+365 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走出上海,迈向长三角甚至全国,助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博会上海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第二届消博会闭幕展会规模超过首届
充分放大进博会延伸效应
2016武汉光博会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