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化设计策略的探讨
——以华勤全球研发中心为例
2022-07-18佘翔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文/佘翔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图1 整体鸟瞰图
1、文章背景
滨水公共空间指城市中与河流紧密联系的、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大小、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的集合 ,它包括河岸、绿地、广场、公园、湿地、森林等空间。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变的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给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承载文化展示、举办文体活动的地方,还可以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在滨水建筑项目设计时,建筑及场地与滨水公共空间整体化设计,有利于打造统一的形象、连续的空间以及承载多元的功能,提升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和辐射范围,更好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上海市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园就是滨水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化的成功案例。近年来黄浦江沿岸分段的滨江公园被逐步串联打通,沿岸建筑从小尺度的景观小品、咖啡馆、阅读驿站,到中尺度的工业遗址改造的博物馆、时尚商场,再到大尺度的陆家嘴、外滩、前滩等沿江标志性建筑群,这些不同尺度的建筑均与滨水公共空间整体化设计,众多节点构成了整个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带,是整个城市气质与形象的代表。本文借华勤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探讨滨水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化设计的策略,因篇幅有限,仅从布局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两者整体化设计的策略。
2、项目概况
华勤全球研发中心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中环路和罗山路高架交汇处,距北蔡“楔形绿地”1 公里。附近有地铁13、16 号线双轨站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基地分为南北两个不规则地块,紧临公共绿带和三林浦河,景观资源丰富。基地西、北侧现状为多层办公楼,东、南侧分别为商务办公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本项目是科技型研发企业总部,总建筑规模约17 万平方米,主要包含研发办公、科技实验、展示接待及相关配套等功能。设计将华勤的企业文化和内在需求与周边滨水公共空间结合,旨在打造北蔡的“城市客厅”。
图2 区位示意图
3、设计策略
3.1 布局设计
本项目两块用地的沿河一侧现状均为线性的滨水公共空间,且被河分隔成两段,这种线性且分段的滨水公共空间,没有足够的体量和延续性承载太多活动和内容,缺乏打造成为本区域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潜质。故在总体布局时运用了“空间退让”和“空间连续”的策略,扩大此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尺度和提升它的延续性。
(1)空间退让
区别于传统的行列式布局和中心围合式的布局,设计从场地出发,通过规则单元聚合的指状格局,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建筑形体。这种方式有效应对了基地的不规则性,并退让出大片场地空间,将原有的线性滨水公共空间区域性放大,为滨河空间与建筑场地的整体化设计创造条件,这样可以承载更多的活动方式和游玩体验,景观资源可以最大化归还城市,营造属于北蔡的滨水公共休闲地。
(2)空间连续
自由的滨水岸线带给布局以启发,建筑整体采用柔和的曲线,呼应堤岸的走势,同时本项目的两个地块因水相隔,设计通过架设空中连桥的方式,让两个地块在空间上直接相连。这不仅满足内部办公人群直接联系的需求,也给城市居民提供了连续的滨水公共空间。这种连续可以增加居民在此游玩的时间长度和体验的丰富性,可以带来更多的空间体验,同时景观视线也得以贯通。连续的空间布局为之后的建筑功能空间落位和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
图3 空间退让示意图
图4 空间延续示意图
3.2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中需打破建筑与滨水公共空间的对立,使两者互相紧密联系。滨水公共空间可以渗透入建筑内部,同时建筑也可以将作为滨水公共空间的“背景”。
(1)空间渗透
在南侧地块(1#楼)在指状格局的中心设计了空中庭院,庭院南北两侧界面在三至五层高的位置局部打开,与外部公共空间互相渗透。北侧地块(2#楼)的南侧设计了景观露台,空中连桥两侧分别于空中花园和景观露台相连,由南向北形成了“空中庭院-空中连桥-景观露台”的城市景观轴,这是位于南侧的北蔡楔形绿地在空间上的延续,也是城市绿化空间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2)空间多元化
滨水公共空间不应局限于地面,而是多元空间的结合。除了“空中庭院-空中连桥-景观露台”的城市景观轴,在1#楼东北单元的端部设计了下沉广场,下沉广场通过缓坡台地的形式延续到水边,可以作为天然的休息区和观演区。从空中连桥、地面空间再到下沉广场,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带来了多元化的体验。
(3)建筑界面背景化
在滨水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化设计中,建筑界面犹如城市客厅中的“背景墙”。本项目指状格局的布局方式形成了内凹的建筑界面,这种界面弱化了建筑对外部公共空间的压迫感。同时在立面设计上采用了横向金属百叶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形式,简约又不过度彰显自身。两栋建筑在各单元的不同楼层通过“掀起”的设计方式形成了景观露台,景观露台与屋顶花园以及映射在玻璃幕墙上的自然风景,将建筑隐匿于环境中,成为外部滨水公共空间的“背景墙”。
图5 空中连桥
图6 下沉广场
(4)建筑功能外延
在建筑的功能设计中,可以通过公共功能的合理布置,有效的打破建筑内外的界限,让建筑内部与外部公共空间互相渗透,从而在使用上体现出整体性。本项目在平面布局中,建筑对外直接联系的区域包括首层、地下一层下沉庭院处以及与空中连桥对接的3 层,在这些区域布置公共性较强的功能,包括文化展示区、咖啡洽谈区、健身瑜伽区、食堂简餐区等,这些功能均可以结合室外使用,如室外展场、餐饮外摆等,将室内的空间外延到室外,实现功能上的延续性。
3.3 景观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滨水公共空间与建筑整体化可以通过建筑要素景观化、建筑文化景观化和景观功能内渗等策略,将两者进一步紧密的联系起来。
(1)建筑要素景观化
建筑要素景观化,即将建筑的设计元素和手法运用在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上,实现两者形式上的整体化。本项目连接两个地块的空中连桥就是这种方式。空中连桥采用了直线加倒角的轮廓形式,与建筑平面轮廓相似。支撑连桥的桥墩与滨水两岸上桥楼梯巧妙结合,形式统一且造型简洁。连桥像一缕丝带飘在空中,将两个地块拉结在一起,成为了环境的锚点。无论驻足桥上还是漫步在滨河两岸,居民都可以欣赏连桥、建筑和景观共同营造的风景线。
(2)建筑文化景观化
建筑文化景观化,即将关于建筑的文化或特质反应在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主题和理念中,实现两者文化上的整体化。华勤全球研发中心是科技型研发企业总部,在滨水景观设计中采用了华勤“科技芯”的理念。通过提取芯片中错动的线条元素,运用在滨水景观的人行步道、滨河退台、景观小品和植物种植中。同时在某些的景观节点运用了智能科技,如可以与人智能互动感应显示屏,尽显科技型企业以人为本的精神。
图7 连桥串联两岸示意图
图8 滨河公共空间和空中连桥
(3)景观功能内渗
景观功能内渗,指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时除了自身的景观设计需求,需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的需求,如前文提到的室外展示、餐厅外摆、货物运输等。这些建筑功能与周边居民的需求需统筹考虑,协调设计。沿河的滨水步道即可以是居民散步休闲的一部分,也是内部人员慢跑锻炼的场地。下沉广场即是市民休闲的场地也是企业举办活动的观演平台。建筑的端部对景处可以是种植丰富的花园,通过绿化种植、开阔的草坪与自然的曲线使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结语:
滨水公共空间是市民活动密集、丰富的场所,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可以对整个区域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华勤全球研发中心地处北蔡规划核心区域,又是科技型研发企业总部,这为打造区域重点滨水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本项目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改善生活的理念,着眼于构建“人—环境—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场所,并在场所中注入“科技”的元素,通过建筑与滨水公共空间整体化设计,为北蔡打造出生态复合的科技型新地标。
我国滨水区开发还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如何正确处理好滨水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关系是重要的一环。整体化设计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在空间、形式、功能等方方面面的整体性。本文借华勤项目探索整体化设计的策略,以布局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为切入点,为滨水公共空间和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也为打造人文、科技、生态的滨水区提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