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问题及对策
2022-07-18朱轩顾卫杰
朱轩 顾卫杰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产业学院是产业、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平台,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自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产业学院”概念以来,部分职业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业联合举办产业学院,探索教育制度和产业制度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招工难的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关键期,为发挥高职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中的支撑作用,2019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促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2020 年,教育部、工信部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提出“打造一批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现代产业学院”,标志着产业学院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实践证明,产业学院对于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职院校市场化办学,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保障产业人才供需适配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战略大局的“先手棋”。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多维内涵及目标取向
(一)产业学院的多维内涵
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成立,借鉴了英国“产业大学”的经验,经过本土化的移植改造,产业学院已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办的集产学研转用一体、互动双赢的实体性职业教育平台,以产业需求和教育供给互补为基础,通过有效融合教育链主体和产业链主体,实现各主体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和构建评价标准,将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有机整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产业学院具有多维度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征,从理念、目标、过程、效果等维度呈现出“双主体”“双身份”“双场域”“双标准”的特性。
第一,在理念维度上,产业学院最突出的特点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网络连接点”,即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实施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承担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责任,为学生提供各自特有的育人环境和教育资源,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考核评价等要求。此外,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统筹和引导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在目标维度上,产业学院的本质是教育机构,终极目的还是培养人,而现代学徒制则是产业学院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学生自进入产业学院起,即包含“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学习期间为学生,在企业跟师傅实习期间为学徒。产业学院通过招生招工一体化的招录机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等进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第三,在过程维度上,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知识类型相融合,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校企双方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分别在学校和企业组织教学,在学校以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主,通过班级集体授课方式进行;在企业以实践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为主,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徒方式进行。两种场域知识是学生形成完整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产业学院通过“双导师”制,选取优秀的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组建教学团队,保障两个场域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第四,在效果维度上,产业学院采用“双标准”的评价体系,同时兼顾学校学业标准和企业职业标准,通过建立立体化的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效,以及在企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情况和收益情况,并将岗位职业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现学历证书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二)产业学院的目标取向
自2006 年起,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示范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和“优质院校建设”三个阶段的改革推进,先后确定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产教融合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阶段性建设目标。2019 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换的目标,并通过“双高计划”将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产业学院作为创新型、紧密型的校企工程教育联盟,承载着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等多重职能,具备融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的特殊优势,是实现“双高计划”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必将在校企协同培养、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发挥其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产业学院以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实践导向。产业学院有利于高职院校“引企入校”与“引企入教”,能够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主体的功能和作用,使企业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突出能力培养,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下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并根据岗位能力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并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校企共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其次,产业学院以促进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供需对接为价值目标。产业学院旨在通过引入市场力量克服公办院校的僵化体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通过致力于服务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采用技能培训或技术传承等方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最后,产业学院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为最终目标。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产业学院成为落实双高计划“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承担着职教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服务平台搭建等建设重担,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改革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协同育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是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走市场化办学道路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学院发展,业界也对产业学院的作用有了更多的期待。2021 年,教育部已经遴选了首批50 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这些试点单位在产业学院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产业学院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在育人机制方面存在着职责不清、效果不明、保障不足等情况,严重制约着产业学院的进一步纵深发展。
(一)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职责主导权不够明晰
产业学院本质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平台,但在国家发布的系列文件中对双主体育人的职责却缺少明确的界定。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不同利益主体如何在合作办学中实现互赢共利,在资源配置中如何体现权责一致等问题亟待解决,权责不清、动力不足等成为产业学院育人的问题症结所在。产业学院作为一种“跨界”的人才培养制度,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保障,但从目前来看,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政策大多比较宏观,缺少具体的政策支持框架,没有把握住产业学院“双主体”育人的核心问题,使得高职院校、行业和企业在产业学院试点过程中从主体权益到决策管理都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因此,明确产业学院校企育人职责主导权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市场化运行的改革发展,也有利于明确企业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以及获得什么样的收益,使得学校和企业在产业学院育人过程中各司其职。
(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实效有待进一步考证
我国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配套的课程标准、考核指标、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尚不完善,人才培养更多的则是照搬高职院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修改,没有落实产业学院育人的真正内涵。有的单位过于重视企业的要求,没有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将产业学院办成“产业工厂”,仅仅强调学生的学徒身份,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背离了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宗旨。有的单位则出现校热企冷的“壁炉现象”,企业参与产业学院的积极性不高,在专业招生和教学组织中缺少企业的身影,制定的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等脱离产业链要求,招生招工一体化成为一纸空文,没有体现产业学院办学的初衷,造成产业人才供需错配,使得产业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大大降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尚没有完全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人才培养的实效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产业学院的质量保障及长效机制不够完备
我国产业学院的实践是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本土化移植和改造,在校企双主体的利益诉求、学生双身份的社会认同以及证书双融通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都有可能导致产业学院运行受挫、学生权益无法保障等现实问题。目前,产业学院的试点几乎只言成功,对困难缺少充分的预估,出现问题也没有补救措施,有些产业学院已经到了解体的边缘却仍苦苦支撑,不敢言败,这对于总结产业学院的真实办学经验是有害而无益的。产业学院的推进是错综复杂的,在探索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迫切需要深刻把握产业学院的内涵和目标,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产业学院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使其成为完成“双高计划”的重要平台。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施协同育人的有效对策
建设产业学院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有效连接,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孵化平台,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业学院通过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融合、理论教育与技能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职业鉴定和学历考核相融合,使行业、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等均要重视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确保其顺利发展。企业和职业院校要加大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双主体”的育人作用,从厘清职责定位、做好工学设计、严把质量红线和建立长效机制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双高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以市场化运作为规制,厘清职责定位
产业学院的组建是学校与企业彼此的自主选择,具有一定的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特征。一方面,产业学院有助于发挥市场参与办学的主体性地位。产业学院是政、校、企多元主体投资共建的产物,企业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设备等要素入股,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直接参与者。同时,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的决策管理机构,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对产业学院的部分治理权,这为市场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产业学院有利于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产业学院赋予了企业在高职教育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授予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权利,使得企业可以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融入到高职教育建设发展中,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产业学院具备教育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明显特征。
因此,为了避免产业学院在治理结构和资源分配过程中出现泛行政化的倾向,需要遵循市场化运作的规律,实行教育和市场双重逻辑的治理方式,厘清产业学院育人机制中校企双方的职责定位。首先,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董事会决策执行机构。产权结构决定治理结构是市场化治理的基本原则,产业学院应遵循市场治理逻辑原则构建管理体系,本着对产业学院中公有资产负责的原则,校党委理应直接领导学院的治理,而企业作为产业学院建设的投资方,也有权派遣管理者进入董事会,参与制订学院管理的相关决策。党委和董事会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校党委作为党组织负责学院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国家政策落实情况等,以确保产业学院办学的方针和道路正确;董事会负责产业学院中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管理执行,保证产业学院能够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建立专业委员会决策指导机构。产业学院的管理是一个既复杂又民主的工作,需要指导机构帮助完善产业学院的决策管理。产业学院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与产业学院相关的市场调研、决策咨询和办学指导等工作,保障产业学院的发展符合市场规律。
(二)以供给侧对接为依据,做好工学设计
“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是产业学院办学的初衷,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达到产教同频共振、缩短供需落差的目的。产业学院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培养,充分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地位,把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点,遵循工学结合的教学逻辑,以供给侧对接为依据,校企共同进行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各环节的工学设计,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企业的真实岗位上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
首先,在产教合作环节,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本着职责共担、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并制定合作建设的总体方案和招生招工的具体方案等。其次,在人才培养环节,校企双方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逻辑,以对接职业标准与岗位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双元”主体优势,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发双向互动的“二元”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同时,校企合作研发教材、学习资源、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等系列教学文档,并通过现场教学、网络授课和联合培养等教学方式构建灵活多变的学习场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在教学管理环节,应围绕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设计产业学院合作办学协议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方案和培训手册,设计人才质量跟踪单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和反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提供快捷方便的学习路径。
(三)以考核双标准为抓手,严把质量红线
标准是质量的保障,良好的考核标准可以在提升产业学院育人质量的同时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根据产业学院的多维内涵和目标取向,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从内容、方法以及主体等方面进行创新,打破以往将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形成校企主导的“双重标准”多元评价机制,从而保障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企主导的多元评价机制中,学校评价以学业标准和基本素质为主,企业评价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素养为主。在具体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统一,尊重企业评价。除了对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必(选)修课程、实习实训课程、毕业设计等常规项目考核外,还应赋予企业必要的评价权,将学生在企业接受相关技能培训和业务考核纳入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在达到“学业标准”的同时,还须满足企业的“职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与1+X 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参考国家行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维度的科学性及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二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统一,侧重过程评价。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将过程性评价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校企双方在强化结果考核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在岗培训的过程表现进行考核,这样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过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产业学院校企育人对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帮助作用。
(四)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建立长效机制
产业学院是“双高计划”背景下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形成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是兼具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的混合式实体。在产业学院中,企业作为经济属性的组织,除了承担较大的育人成本外,还需要实现自身盈利的经济目的,利益大小是影响企业参与行为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则具备明显的教育属性,在承担育人责任的同时,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等公益性义务。两个属性之间目标不同、利益相悖,这是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困境根源。
为解决此困境,首先,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产业学院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确保企业对产业学院各项投入的产出效益得以实现。其次,各地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产业学院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组织管理进行规定,同时明确高职院校、行业企业间的责权利关系,对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等制定相关制度。最后,产业学院应建立具有独立决策权的理事机构,组织、协调和监督产业学院办学、治理和育人的各个环节,使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岗位实践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达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