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日本初等教育外语教育革新
2022-07-17刘雨佳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国民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本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外语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初等教育的改革尤为重要。日本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改善教学纲要、加强外语交流能力、提升外语教师水平、推进国际化教育理念等措施,以期国民的外语水平能有所提升。本文将从日本初等外语教育的革新原因中探求对我国外语教育的些许启发。
【关键词】初等教育;外语教育;课程设置;革新原因
1.引言
由于周边经济的繁荣发展,今年来,周边国家的游客给日本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外语作为与外国人沟通的桥梁,在实现对外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日本政府早就意识到提升国民外语水平的紧迫性和必要然,进而推进了一系列的外语教育改革,这其中备受关注的自然是初等教育中的外语教育。通过研究日本初等教育中外语教育革新的政策及原因,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1.1研究背景
近代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下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国内经济仍然是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教育等发展极其落后,日本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于是通过倒幕运动,受过资产阶级先进教育的明治天皇即位,领导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其中教育改革最为显著,而教育改革中革新力度最大的为初等教育中的外语教育。自此开启了近代日本教育改革,本论文以此为起点论述有关于外语教育的日本初等教育外语教育革新。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对日本初等教育中的外语教育的革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日本自明治维新至今,外语教育革新的原因、外语教育政策变化、外语课程的设置特点等问题,还论述了外语教育的革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参考日本初等外语教育的革新模式,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以改善我国的外语教育模式。
外语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时代发展和外交对外语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关于外语教育研究也日益加深,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改进方面。由于日本的外语教育革新成功,经验颇丰,通过对日本初等教育外语教育革新的过程进行探索,可以分析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国内初等教育中的外语教育的刚要改革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企成功的经验能为国内同类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而具有现实意义。
1.3研究现状
关于日本初等教育及外语教育相关研究发现,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革新的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改革的措施等四个方面,具体陈述如下:李芬(2019)在《浅谈日本国立小学教育》中指出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科技迅速发展,经济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于日本非常重视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发展教育事业,培養青少年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繁荣。朱桂荣等(2018)通过调查研究发现,NEW CROWN严格遵循了日本《中学学习指导要领》的相关规定,在结构设计、内容编排、题材选取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育人目标,契合了“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金山(2020)强调在日本中小学外语教育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加强爱国爱乡教育方面作出改革,以流畅纯正的外语讲出本土的故事,做好文化外宣,加强异文化交流,这虽然是外语教育但同时也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夏天等(2009)指出,明治维新时期的外语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学习外语是接受西方科技文化开端,更是接受希望新科技的必要基础,更是实现“和魂洋才”的必要条件,进而日本通过实施一系列外语教育规划和措施,为培养具备西方先进技术的日本学者提供有力的沟通保证。
2.日本初等教育外语课程设置现状
2.1外语课程的设置
对于日本初等教育的外语课程设置,本节将以小学为例简要概述。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中强调了未来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从而肯定了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与紧迫性。因此,日本将小学五、六年级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外语活动课,改到三、四年级开始实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外语兴趣和文化交际意识,五年级以后开设正式的外语课程,这样一来就是日本小学的外语教育提前了两年,为以后的学习多了两年的知识储备作用。
新版《学习指导要领》实施后,三四年级的外语活动课的课时数将保持原来的每学年35学时,五、六年级新开设的外语课课时数为每学年70学时。这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外语课总学时将达210学时,比现在激增140学时。除增加外语课程的学习时长之外,日本小学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变革。1987年日本交流教学计划实施以后,基于日本本国老师和英语本族语者合作的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开始在日本流行。2008文部科学省《小学学习纲要指导手册》指出,小学英语课堂应该由英语本族语者或本国精通英语的志愿者作为助理语言教师(Assistant Language Teacher)和小学英语教师一起协同进行。此时,日本的小学英语课堂出现了模拟英语对话、角色扮演、配音等灵活且具有深刻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正是因为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外语教育改革,更是花费大量金钱请外教加入课堂教学,
英语本族语者给课堂带来不同的文化理念,初次让同学们接受了异文化,接受英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不仅使学生通过模拟情景学到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练习了纯正的发音,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2外语教育的特点
自二战以后,日本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外因驱使和重建国家的需要,外语(主要是英语)成为主要的交际语言。许多政治家和商业领袖指出以考试为基础的英语教育不利于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无法满足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于是日本政府根据当前的国情,结合当前国家的教育模式,对初等外语教育实施了改革。本节将深入探讨日本初等教育的改革特点。日本初等教育的外语教育特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育理念: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教育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开展外交工作是必然之趋势,因此,提升国家下一代的外语能力迫在眉睫。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提升外语技能。日本的小学英语教育严格遵循2003年文部科学省出台的学校教育应该会让国家战略相结合理念,提升儿童交际能力和生存能力。
日本的英语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是通过模拟让学生感受到外国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思维习惯、人情等,培养学生对异文化交际意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发展。
日本小学的教材《英语手册》以某一个话题为讨论主题,具备两方面特点。一是通过以英语为交流媒介,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心,同时又加强了对外语的学习。二注重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融合了音乐、绘画知识的课程学习,学习外语的同时,又能涉猎其他学科的兴趣培养。
3.日本初等教育改革的开端—明治维新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众所周知,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教育改革,为以后日本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治维新—作为近代教育改革的开端,取得惊人的重大成果。政府通过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初等教育,这其中自然包括外语教育,不但提升了国民素质,还加强了本土文化的外宣,提升了国民文化自信心。随着国家多边贸易的发展,学习外语、促进经济发展则成为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要问题。
3.1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和国家管理
明治维新运动开始后,明治政府于公元1872年颁行了《学制令》,宣告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正式开始。在义务教育制度出台的初期,明治政府比较重视小学的义务制教育。为了避免一些家庭因财力的不足而无法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明治政府还特地从财政储备中专门划出一部分款项,用于支援学校的建设和工作。但是,明治政府因为财政压力过大、同时义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师资力量的薄弱,也直接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普遍不满,入学率也一直久久不见上升。也正是因为如此,严重阻碍了明治维新在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
因此,明治政府开始着手制定符合日本当前国情的新义务教育制度。首先,明治政府宣布取消对教育领域投入资金的福利政策,要求日本国民自行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费用。其次,明治政府向日本国民大力宣扬义务教育制度的好处,还将义务教育制度适当放松,设立了许多学制较短、费用较低的其他学校。一时间,反而得到了日本国民的普遍欢迎。
3.2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外语教育
日本真正学习英语开始于江户幕府末期。1808年,随着英国军舰“法顿号”入侵,打开了日本“锁国”的大门。为了便于与英国交流,德川幕府从国防的角度下达了学习英语的命令。接着出版了《谙厄利亚语学小全》《谙厄利亚语学大成》《英文鉴》等英语学习资料,随后教育思想家福泽谕吉开设“庆应学塾”教授英语,英语学习在日本蔓延开来。1872年,日本颁布具有现代化教育开端的“学制”西式洋学堂在日本开办。同时,《学制》同时规定在五年制中学开设英语课程,部分城市如东京、大阪的小学也相应开设英语课程。1986年文部省颁布《寻常初中学科及程度》明确了英语的地位,把英语列为第一外语。1890年,建立了国家主义教育制度,日本政府号召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思想,使日本走上文学习英语,明开化之路,尽快赶上西方列强,这样的战略目标必然决定日本英语教育的目标。
4.外语教育革新的原因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对教育方面的改革成果可谓是非常可观,为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表现在普及初等教育,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其中,初等教育中的外语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也通过此次改革实现了外语课程的普及,提升了国民的整体外语水平。日本初等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些许建议和启发。综上所述,日本初等教育外语教育革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
4.1道德教育对外语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的经济迅速腾飞。自明治维新以后,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国民的外语交流能力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道德教育在学生之间的学习与贯彻,职业道德素养深刻植根于学生心中。由于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魂洋才”这类技术人才是政府非常渴求的人才。日本人自幼便接受忠君报国的武士道精神,民族自尊心、国家自信心、维护民族团结、为国家献身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日本人心中,所以,当国家需要“和魂洋才”之类的技术人才,他们当之无愧一一响应。学习西方的技术,首先得学习外语达到交流目的。然而,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大和民族的“特长”之一。因此,日本政府为了推动技术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外语教育的革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效果。
4.2生命教育对外语教育的启示
生命教育是一项全人教育。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构成了整个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我们的生命应当有所觉醒、有所提升,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话题。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则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注。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生命质量得以提升。日本的生命教育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其中包含,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動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自立心、自制力和责任感;对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等内容。日本初等教育中通过课程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权利弘扬生命教育,从而也加深了学生对与外语的学习热情。同外语课文的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不仅能够加强外语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4.3社会发展促进外语交流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当前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渐繁荣,外语作为通用语言成为国际交流中重要的工具之一。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人们把认识世界的成果通过语言保存下来传播下去。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不断发展。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不仅涉及语言本身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涉及到了对象国家文化。因此,在教学方面加强文化教学与外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
外语教育应强调跨文化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性,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突出跨文化意识。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意义,掌握文化背景知识,获得更多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围绕英语教材的内容营造一种跨文化交际环境,使学生通过相关活动和实际经验提高跨文化意识。尤其是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设计跨文化交际的角色表现活动,进行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活动。另一方面,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英语语法要点和英语词汇,还要注意超越语言的英语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的多元文化。
5.结语
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国家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外语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心,通过学习日本在初等教育中外语改革成功经验,有利于我们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找到适合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模式。学习外语的过程并不容易,但从长远来看非常值得的。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承载着该国家的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通过该国家的语言,可以加强对该国家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包容性与接受性,开拓国际化视野。因此,无论从个人发展还是国情需要,都要求我们现在要学好一门或多门外语,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才能拓展国际化视野。
参考文献:
[1]罗述善.日本明治维新后期的教育发展转向及当今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9,23(04):37-42.
[2]王妍妍.学习欧美:日本明治时期之教育变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报,2018,18(02):61-66.
[3]宋成有.明治维新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日本学刊,2018(03):101-116.
[4]李芬.浅谈日本国立小学教育[J].学周刊,2019(33):191.
[5]陈会林.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启示[J].中小学校长,2020(04):67-71.
[6]夏天,沈骑.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外语教育[J].教育评论,2009(06):142-144.
[7]朱桂荣,费晓东,徐一平.外语教育改革背景下日本初中英语教材育人观的体现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03):28-35+91.
[8]金山.日本中小学外语教育改革及其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43(07):62-65.
[9]艾菁,郑咏滟.日本高校多外语教育传统、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18(05):1-6+15+108.
[10]黄健娜.日本外语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及启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29-130.
[11]余伟芳.日本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14.
[12]张克勤.守护生命: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6):33-38.
[13]徐培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日本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21.
[14]杨红军.日本中小学家庭课的特点及启示[J].勞动教育评论,2020(03):117-129.
[15]罗朝猛.面向“5.0社会”,日本教育如何寻变[J].中国教师,2019(07):115-117.
[16]陈婷婷.日本中小学NIE课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7]王秋爽,邹密,姜巧.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新举措——基于对日本国家政策方针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08):54-69.
作者简介:
刘雨佳(2001.5.—),女,汉族,籍贯:辽宁省辽阳县,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专业: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