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022-07-17郑美华邹东群

食品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食品中职

郑美华 邹东群

食品检测行业不仅需要先进且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更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的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市场中不同行业和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在职业教育中更应该以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作为导向,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主流趋势,提升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现状,并且就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完善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中高职的衔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以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中高职的衔接不是单纯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这两个层级的相互连接,而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这两个层级根据不同的专业等多种特征,提升二者兼容的适配性。最为主要的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逐渐衔接和融合的过程中,更应该在树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原则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在院校的办学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资源的供给、教学方法和过程、招生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育工作者的再教育、未来的就业指导、集团化的合作办学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的互通互融。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衔接,可以选择具体的模式,建立两个层级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同时构建人才培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不断培育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一、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以及高职教育都采用的是三年制的教育学制,并且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相对独立。从教学的内容来看,相同的专业在中职教育的内容与高职教育的内容存在高度的重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学生采用的是分阶段求学的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六年的学习时间,甚至可能出现学习内容相似等问题,这不仅是对学生求学时间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大批量教学资源的浪费。在我国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更需要面向市场,搭乘绿色经济这趟快速列车,同时还要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强调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资源方面,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衔接,可以对该专业的学生展开深入的教学,使中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同时也能够对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规划更加清晰,有效地规避资源利用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的衔接性职业教育从教学模式上来看,主要分为一贯制教学和分段式教学两种。一贯制教学采用的是五年制高职教学,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时间段多由一所高职院校完成,并且内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的系统性较为健全,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分段式衔接教育是当前教育市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2+3”教育模式。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在五年贯通制的“3+2”模式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创新模式。中高职衔接作为搭建现代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和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通过中高职专业宽口径对接,采取从学制与教学内容契合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划分为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在完成中职相关专业学习2年后,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考核测试,转入高等职业院校完成3年的专科学习,最后获取全日制专科毕业证。

整个培训过程由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两个阶段完成,并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分别由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独立组织教学内容以及人才的管理,但是这种衔接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质量评价以及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较为模糊

中高职院校的衔接教育必须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指导下,组织中职院校、高职院校食品检测类相关企业,结合中高职院校的食品检测类专业办学特征、专业的教育定位、人才培育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规格,制定相应的中高职院校衔接背景下食品教育类专业的教学标准,指导不同阶段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并且能够建立二者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解决中高职院校在教育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中,特别是食品检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同教学阶段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等必须具有明确的质量评价标准。但是,当前我国国内的中高职院校衔接教育工作中,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较为模糊的问题。目前,我国某省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仅仅针对中高职院校的衔接教育,制定了六个专业的教学标准,而其中一些常见的中高职院校衔接专业,如汽车检测类专业、维修类专业、食品检测技术类专业却没有制定相应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标准,这严重地影响到了衔接教育背景下食品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意识薄弱

尽管目前国家以及省级教育部门都已经出台了关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相关指导性文件,旨在促进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使衔接教育能够实现协调性发展。同时,部分中高职院校也开始组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践活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各大院校对于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工作纳入正规的教育工作体系中。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招生规模、办学收入等方面的内容,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及管控意识不足,对教学过程的监管意识也较为薄弱。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不够科学

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采用的是升学考核的方法。升学考核方法包括了中职院校的统考分数考核、单独招生升学考试、技能型高考考核等类型,这对于中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2+3”中高职銜接教育工作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且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这种类型的中高职院校衔接教育中,只要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缺乏中职院校完成阶段后的教学质量评价考核。除此之外,中高职衔接教学工作中,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是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个人以及参与合作的企业。这些主体在推动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衔接过程中,在教学评价衔接效果、人才培养的衔接方案策划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多中高职院校对于衔接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认知不清晰,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评价主体错位或评价主体缺位的现象。

(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的设计

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在这两个阶段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掌握的食品检测类专业知识、食品检测能力以及食品检测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除此之外,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才培养规划以及毕业后应当达成的培育目标也是不同的,应该通过制定系统性的评价标准,对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以及培养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但是,许多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也不注重对于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其他层次结构的评价标准对接。甚至还存在中高职教学要求与食品检测类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混乱的问题,导致中高职衔接教育背景下食品检测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缺乏连续性。与此同时,再加上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类型院校教学工作的水平不均衡,部分职业院校无法理清中高职衔接背景下教育的衔接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中职院校,在基础性教学培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而高职院校也没有进一步发挥对于食品检测类专业的职业引领作用,这进一步影响了中高职院校衔接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二、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建立第三方的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引入与食品检测专业相关的行业或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类专业的学生、学生的家长等与专业相关的人员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也可以全权交由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如市场中比较知名的麦克斯公司来组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在校方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同时也能够使评价的结果更加透明,为中高职衔接教育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的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建议和意见。尤其是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的评价工作更加具有客观性。例如,可以对食品检测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与行业的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程度、平均底薪、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就业的持续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地评估,保障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为食品检测类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制定中高职衔接相关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方法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建设应该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个人能力为评价主体、以学生为评价本位的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建立起由教育院校、食品检测类专业的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设计更加规范的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对评价过程中需要考核的指标、考核的类型、考核的方式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内容更应该包含学生是否具备从事食品检测类工作的岗位或运用食品检测技能应有的知识、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从评价的类型方面,应该采用诊断性评价、重新考核评价以及总结性考核评价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也可以采用期末考试、单元检测、案例分析、实践操作、项目学习、食品检测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形式,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三)完善食品检测类专业升学评价的模式

中高职衔接教育背景下,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将会直接升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而这一过程中,缺失了对于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而对中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评价和考核,是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某省的中高职衔接升学考试主要有全省统考、技能高考、校考与高考的自主招生结合模式、校考单独招生模式、“2+3”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其中,全省统考的方式以及校考加高考相结合的自主招生模式基本已经停止运作。而技能型高考和高职院校校考单独招生这两种考核模式,主要是以食品检测类专业知识加检测技能的考核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而针对“2+3”以及五年一贯制的衔接模式,在学生从中职院校升学到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性的考核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选拔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针对这两种衔接模式,引入与之相匹配的食品检测类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考核模式,完善升学过程中的人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中高职院校衔接背景下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体现出中高职分段教育和培训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应该体现出分段式教学层级的交叉评价特征,建立完善的升学人才培训质量评价模式,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下人才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作者简介:

1.郑美华(1984.9-),女,漢族,广西宾阳人,大学本科,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

2.邹东群(1973.7-),男,汉族,广西平乐人,研究生,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质量安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

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学生基础落差解决路径的创新与实践——以食品检测类专业为例,立项编号:GXZZJG2020B163。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食品中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