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紫砂器《熊猫提梁》的造型美学和创作内涵
2022-07-16徐沁怡
徐沁怡
宜兴是一块风水宝地,在众多国人的眼中,这一片土地风景秀丽,人才辈出,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使得宜兴这个城市成为了中国的“陶都”,也仅有这一座“陶都”,紫砂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回溯过去,紫砂艺术一路走来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如今提到紫砂器已是家喻户晓,紫砂器设计之初便是以实用性的器皿为主,发展到如今已经是兼备了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于一体的成熟的艺术品,这么说是因为紫砂器既可以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常用泡茶器皿,供人在一个悠闲的下午,安静地煮茗泡茶、赏花,又可以成为博物馆、艺术馆供人观赏的艺术品。紫砂器之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与实用性的享受,这与一代又一代的紫砂手艺人们的孜孜不倦、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坚毅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紫砂艺人们还赋予了紫砂器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我们所能看到的每把紫砂器的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涵都是紫砂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理解与传承,同时多变的器型也赋予了紫砂器视觉上的造型美感与艺术美学。
今天笔者笔下的这把《熊猫提梁》的紫砂器就是一件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十足的作品。将国宝的造型与紫砂器相结合的创新型设计,在紫砂艺术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远观这把壶,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把壶整体看上去做工精细,制作精巧,壶身曲线线条的勾勒使得整把壶看上去更加的圆润饱满,如熊猫般的造型使得这把紫砂器更具有亲切感,让人爱不释手。如果说整体是这么的具有美感,那么局部则更是处处充满了设计美学与艺术美感。壶嘴优美的曲线线条从壶身左边延伸出去,虽然说是曲线线条勾勒出来的壶嘴,可是在视觉上却呈现出了无穷的张力感,煮茗倒茶之时,壶嘴出水非常的流畅舒适;壶盖紧紧地与壶身贴合在一起,同时壶盖如熊猫般的造型设计更是独具创新,赋予了这把壶精致小巧、俏皮可爱的特点,为什么要制作成熊猫的造型呢?因为熊猫被称作是中国的国宝,因其数量稀有、憨态可掬而被国民所喜爱,所以这把紫砂器的造型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爱不释手;提梁如一轮弯弯的明月紧紧地契合在壶盖上,提梁的线条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更突显出笔者娴熟的制壶技艺,提梁无疑是给这把紫砂器增添了几分供人赏玩的乐趣,如果说常见的经典耳状把手更符合人体工学,那么提梁把手则是给玩壶专业户一种乐趣感,让使用者在抓握之时,更加的随性自然。
如果说方器代表着一种刚正不阿、宁折不屈的精神,那么这把《熊猫提梁》所蕴含的圆器内涵则代表着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人文精神,从古至今,不管是哪种器型的紫砂器,它的制器造物的理念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就如同笔者笔下的这把《熊猫提梁》紫砂器,笔者托物言志,将自己心中的美好寄情于这把紫砂器之中,用熊猫这一可爱的动物作为设计紫砂器的灵感元素之一,虽然没有将熊猫造型具象化、具体化,笔者而是选择了抽象极简化,但仍然表达了笔者对这个仍充满战乱的世界寄于美好和平的追求与愿景,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熊猫元素的背后会是笔者对和平的憧憬呢?熊猫难道不是两国和平相处的见证么?同时笔者希望当下的中国,这个神州大地的发展应当愈发的祥瑞民安,繁荣昌盛。的确,传统文化应该是要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下来,在当下这个外国文化无情地冲击的时代之下,我们这代制壶的紫砂手艺人们更应该要守住好自己,守住我们的传统文化,紫砂器与传统文化的互相碰撞与融合,对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其实不光是这把《熊猫提梁》紫砂器,每一件融合了紫砂艺人的自我审美理解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继承的紫砂器,都是极易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艺术品,这难道不是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所留给我们的人文价值吗?